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参数自适应调整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海霸 刘念 +1 位作者 马铁军 雷浩辖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12-116,共5页
针对最大功率的控制问题,采用自适应调整控制方法中的参数寻优来实现功率跟踪控制,目的是解决自适应因子的选取问题。基于晶体物理模型的等效电路,建立光伏阵列仿真模型,考虑光照和温度对光伏发电的影响,采用干扰观察法和PWM技术控制DC... 针对最大功率的控制问题,采用自适应调整控制方法中的参数寻优来实现功率跟踪控制,目的是解决自适应因子的选取问题。基于晶体物理模型的等效电路,建立光伏阵列仿真模型,考虑光照和温度对光伏发电的影响,采用干扰观察法和PWM技术控制DC-DC电路实现最大功率输出。此外,分析了基于模糊控制方式和基于自适应调整方式的光伏阵列功率输出的优劣点,采用定步长和不定步长两种控制方式,实施光伏功率动态响应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调整方式的参数作为不定步长,不仅能快速有效地跟踪最大功率输出,相对于采用定步长方式,还能有效减免系统的波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数学模型 最大功率输出 参数自适应调整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可逆化学机最大功率时的局域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吴晓辉 陈林根 +1 位作者 戈延林 孙丰瑞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4,29,共7页
以包含传质不可逆性损失的内可逆化学机模型为研究对象,考虑化学机工质与物质库间服从线性传质规律,研究化学机系统工作在最大功率时的局域稳定性,导出表征化学机系统局域稳定性弛豫时间的一般表达式;讨论物质库化学势比和传质系数对系... 以包含传质不可逆性损失的内可逆化学机模型为研究对象,考虑化学机工质与物质库间服从线性传质规律,研究化学机系统工作在最大功率时的局域稳定性,导出表征化学机系统局域稳定性弛豫时间的一般表达式;讨论物质库化学势比和传质系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给出系统的相图,发现化学机系统工作在最大功率时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间热力学 局域稳定性 内可逆化学机 最大功率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功率最大输出与储能协调的光储VSG控制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欢红 严灵杰 +3 位作者 黄文焘 郑颖 赵峰 叶婧元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3,共10页
在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控制的光储系统中,电池通过频繁充放电处理波动的光伏功率,易出现早衰问题。为优化电池运行,提出一种考虑功率最大输出与储能协调的光储VSG控制策略。首先,建立输出频率与直... 在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控制的光储系统中,电池通过频繁充放电处理波动的光伏功率,易出现早衰问题。为优化电池运行,提出一种考虑功率最大输出与储能协调的光储VSG控制策略。首先,建立输出频率与直流侧电容电压偏差的比例关系,实现光伏功率的最大输出与VSG的惯性支撑。其次,利用下垂特性控制电池功率输出,在实现系统一次调频功能的基础上提升电池能量管理的灵活度。然后,设计一种稳定直流侧电压的分段控制方案,确保系统正常工作时直流侧电压在合理范围之内。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法不仅保留了VSG的惯性支撑和一次调频功能,还实现了光伏功率的最大输出,减少了对电池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系统 虚拟同步发电机 直流侧电容电压 最大功率输出 分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FC的最大运行功率和广义预测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童鹏 卫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55-2357,2367,共4页
目前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系统输出功率最大。然而,功率密度和很多因素相关,如电池的输出电压、燃料电池温度、阳极和阴极的压力及进气的湿度等,而且有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如果假定了电池输出电... 目前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系统输出功率最大。然而,功率密度和很多因素相关,如电池的输出电压、燃料电池温度、阳极和阴极的压力及进气的湿度等,而且有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如果假定了电池输出电压和工作温度的范围,在此范围内,用二次多项式来拟合功率密度曲线并估计了燃料电池的最大功率点,再在广义预测控制(GPC)中增加了问题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FFRLS),以此来解决PEMFC各方面特性会随时间实时变化这个问题。基于近似拟合和广义预测控制方法,可以找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最大功率点,并使燃料电池一直保持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且当前消耗的氢气量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FC 最大功率输出 电化学特性 G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功率约束的逆变器电源电压/功率统一控制模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春伟 江渝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9-18,共10页
为了更有效和协调地控制逆变器,降低控制系统对参考电压的依赖,提出了基于电压相位控制的电源逆变器的统一控制方法。将逆变器控制为电压源,并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幅值以控制其输出功率不大于极限功率,同时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相位以... 为了更有效和协调地控制逆变器,降低控制系统对参考电压的依赖,提出了基于电压相位控制的电源逆变器的统一控制方法。将逆变器控制为电压源,并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幅值以控制其输出功率不大于极限功率,同时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相位以控制逆变器的工作模式。电压相位控制为固定相位时,逆变器则工作于电压参考模式;电压相位随功率需要的变化而变化时,逆变器的工作模式则为功率跟踪模式。同时,逆变器两种模式间的转换过程平滑,这样消除了模式切换对电力系统的冲击。在Matlab/Simulink建立了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控制 相角控制 电压幅值补偿 等效电压源模型 最大功率输出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J-U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倪萌 LEUNG Michael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68-671,共4页
根据肖特基理论和电子在半导体中的扩散理论,建立了模拟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J-U特性的理论模型,分析了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基底材料的选择对J-U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TCO与TiO2界面形成的肖特基结对DSSC开路电压(UOC)和短路电流密度(... 根据肖特基理论和电子在半导体中的扩散理论,建立了模拟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J-U特性的理论模型,分析了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基底材料的选择对J-U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TCO与TiO2界面形成的肖特基结对DSSC开路电压(UOC)和短路电流密度(JSC)没有影响,但对填充因子(Fillfactor)有较大影响。当TiO2/TCO的肖特基势垒(Eb)大于0.6eV时,DSSC的最大功率输出值随Eb的增大而明显降低。模型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一致。该模型研究为DSSC基底材料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适用于除TiO2之外的其他半导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 基底 肖特基势垒 理论模型 填充因子 最大功率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电极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倪萌 Leung M.K.H. Leung D.Y.C.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17-920,924,共5页
根据电子在半导体中的扩散理论,建立了模拟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J-V输出特性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随着光电极厚度(d)的增大,开路电压(VOC)下降:短路电流密度(JSC)先迅速增大。后缓慢减小:最大功率输出值MPP则先迅速增... 根据电子在半导体中的扩散理论,建立了模拟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J-V输出特性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随着光电极厚度(d)的增大,开路电压(VOC)下降:短路电流密度(JSC)先迅速增大。后缓慢减小:最大功率输出值MPP则先迅速增大,再迅速减小,表明d对DSSC光电转化效率影响显著。对DSSC的各参数进行了分析,发现操作参数,如光强、温度,对最佳电极厚度的确定没有影响,而物性参数,如光吸收系数、电子扩散系数及电子生命则决定了DSSC光电极厚度的大小。将模型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符合良好。说明模型结果可靠,可以为DSSC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 最大功率输出值MPP 光电极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能转换与器件
8
《中国光学》 CAS 2004年第3期71-71,共1页
TM914.4 2004032139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在光伏系统中的应用=Tracing andcontrol of maximum power point in a PV system[刊,中]/赵庚申(南开大学光电所.天津(300071)),王庆章∥光电子·激光.—2003,14(8).—813-816
关键词 硅太阳电池 最大功率跟踪 跟踪控制 光伏系统 变换器 最大功率输出 光能转换 光电子学 南开大学 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