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生型地被植物耗水性与最大光化学效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鹏翀 应求是 莫亚鹰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9-504,共6页
为筛选出节水耐旱型的优良林下地被植物,试验选取了赤车Pellionia radicans,点腺过路黄Lysimachia hems-leyana,伏地卷柏Selaginella nipponica,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ii,轮叶景天Sedum chauveaud... 为筛选出节水耐旱型的优良林下地被植物,试验选取了赤车Pellionia radicans,点腺过路黄Lysimachia hems-leyana,伏地卷柏Selaginella nipponica,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ii,轮叶景天Sedum chauveaudii,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和江南景天Sedum kiangnanense等8种阴生型地被植物,分析了干旱胁迫对其耗水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影响。采用连续干旱的方法,测定不同干旱胁迫下各植物的日耗水规律;采用人为控制土壤相对含水量的方法,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不同干旱胁迫对各植物Fv/Fm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植物的日耗水变化均呈"单峰型",峰值都出现在10:00-14:00,各植物高峰时期每小时的耗水量和白天的耗水总量差异显著;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耗水量不断下降,而且峰值越来越不明显,各种类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江南卷柏、翠云草和伏地卷柏的Fv/Fm在不同的干旱胁迫下出现显著的下降,形态特征变化明显。8种阴生型地被植物均为较理想的节水耐旱型林下地被植物,其中沿阶草最优,而伏地卷柏、翠云草和江南卷柏的耐旱能力稍差;此8种阴生型地被在栽培和养护过程中满足其高峰时段的耗水需求,即可以达到生长和景观的需求,在园林中进行合理地配置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干旱胁迫 地被植物 耗水特性 最大光化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硝酸盐对高蛋白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4
2
作者 董彩霞 赵世杰 +2 位作者 田纪春 孟庆伟 邹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4,共6页
以两组产量水平相近而蛋白质含量有较大差异的四个小麦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苗期不同浓度的硝酸盐对叶绿素荧光参数 Fv/ Fm和 ΦPSII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中午强光下 ,缺氮处理 (无 NO3- )和 CK(15 mm ol L- 1 NO3- ,15 N)中四品种... 以两组产量水平相近而蛋白质含量有较大差异的四个小麦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苗期不同浓度的硝酸盐对叶绿素荧光参数 Fv/ Fm和 ΦPSII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中午强光下 ,缺氮处理 (无 NO3- )和 CK(15 mm ol L- 1 NO3- ,15 N)中四品种的 Fv/ Fm、ΦPSII都有所下降 ,缺氮处理中二者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 CK;高蛋白小麦 PH82 - 2 - 2和 PH85 -16下降程度小于低蛋白小麦品种 T1和 L14。受到氮素胁迫 (缺氮、低氮和高氮 )的幼苗在饱和光强下测定的 Fv/ Fm、ΦPSII比正常供氮水平 (15 mm ol L- 1 NO3- ,CK)者明显下降 ,缺氮与 CK差异达极显著性水平。随处理时间的延长 ,高氮处理 (40 mm ol L- 1 NO3- )的 Fv/ Fm与 CK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不同氮水平下 ,高蛋白小麦均能保持较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蛋白小麦 硝酸盐 叶绿素荧光参数 最大光化学效率 PSⅡ光化学效率 幼苗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苗期耐盐性的高效鉴定方法 被引量:29
3
作者 彭振 何守朴 +5 位作者 孙君灵 许菲菲 贾银华 潘兆娥 王立如 杜雄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6-486,共11页
利用2个耐盐和2个盐敏感的陆地棉品种,分别设置对照和4%(40 g L–1)浓度NaCl溶液处理三叶期幼苗,处理72 h后调查盐害指数,测定地上部分鲜重、根鲜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类活性等13个与... 利用2个耐盐和2个盐敏感的陆地棉品种,分别设置对照和4%(40 g L–1)浓度NaCl溶液处理三叶期幼苗,处理72 h后调查盐害指数,测定地上部分鲜重、根鲜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类活性等13个与耐盐性相关的重要指标。利用灰色关联聚类、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综合评价陆地棉苗期耐盐性,认为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可以作为鉴定陆地棉苗期耐盐性的关键指标,构建耐盐指数(y)方程y=1.943x–0.882(x=最大光化学效率),同时结合另外2个耐盐和2个盐敏感品种所得方程y值对耐盐等级进行划分。进一步利用23个已知耐盐性的品种检验方程,计算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完全一致。因此选用最大光化学效率作为唯一指标鉴定陆地棉苗期耐盐性,高效准确,同时通过构建方程和划分耐盐等级,为未来大规模陆地棉品种资源耐盐性鉴定提供技术标准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苗期 耐盐性鉴定 最大光化学效率 耐盐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和空间布局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生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萌 陈国强 +5 位作者 金海燕 韩晨光 臧凤艳 李子芳 王金龙 吴锡冬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为探明夏玉米适宜种植方式的光合生理机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9.3万,8.1万,6.9万,5.7万株/hm^2)、空间布局(等行距1穴1株,等行距1穴3株和宽窄行1穴3株)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夏玉米郑单958开花后不同生育时期(开花期、抽丝... 为探明夏玉米适宜种植方式的光合生理机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9.3万,8.1万,6.9万,5.7万株/hm^2)、空间布局(等行距1穴1株,等行距1穴3株和宽窄行1穴3株)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夏玉米郑单958开花后不同生育时期(开花期、抽丝期、灌浆前期、灌浆后期和完熟期)净光合速率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1穴3株能显著降低夏玉米开花期和完熟期穗位叶净光合速率,而8.1万株/hm^2密度下的净光合速率不受空间布局的影响;等行距1穴1株空间布局下,种植密度不会显著影响穗位叶净光合速率。种植密度、空间布局以及它们交互作用对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显著。等行距1穴3株空间布局下,9.3万株/hm^2种植密度显著降低前3个观测时期类胡萝卜素含量,而6.9万株/hm^2在宽窄行1穴3株以及5.7万株/hm^2在等行距1穴1株空间布局下显著降低完熟期类胡萝卜素含量。种植密度、空间布局及其交互作用均对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无显著影响。综上可知,8.1万株/hm^2种植密度不受空间布局的显著影响,而等行距1穴1株空间布局不受种植密度的显著影响,均能保证夏玉米郑单958植株的净光合作用及其相关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结果也为从光合物质基础和光合水分生理基础方面(色素含量、荧光特性、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解释种植方式-光合产物源-产量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净光合速率 类胡萝卜素 光合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种植密度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红山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7
5
作者 吕芳德 徐德聪 +2 位作者 侯红波 刘云龙 郑良康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4期4-7,共4页
在大四条件下 ,通过对五种红山茶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亚组、同一亚组不同系之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存在差异 ,且亚组间大于亚组内。初始荧光 (FO)、最大荧光 (Fm)、RSII最大光化学效率 (Fv/ Fm )、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 ... 在大四条件下 ,通过对五种红山茶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亚组、同一亚组不同系之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存在差异 ,且亚组间大于亚组内。初始荧光 (FO)、最大荧光 (Fm)、RSII最大光化学效率 (Fv/ Fm )、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 (Yield/Φ PSII)、表观电子传递速率 (ETR)的日变化与光强有关 ,其中 ,Fm、Fv/ Fm、Yield随光强的变化呈相同的变化趋势 ,呈单谷曲线 ;而ETR则相反呈单峰曲线 ;FO呈双峰曲线。不同树种的荧光参数日变化幅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茶 叶绿素荧光特性 初始荧光 最大荧光 R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 表观电子传递速率 光合日变化 光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园林植物的耐阴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温韦华 陈燕 +1 位作者 刘东焕 郭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4-108,共5页
以10种园林植物为材料,对其在不同光照下的株高、冠幅、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等耐阴性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综合各指标和观赏效果,采用打分法对10种园林植物的耐阴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依照耐阴性将它... 以10种园林植物为材料,对其在不同光照下的株高、冠幅、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等耐阴性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综合各指标和观赏效果,采用打分法对10种园林植物的耐阴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依照耐阴性将它们分为3组:1)强耐阴植物:白玉簪、小叶扶芳藤;2)耐半阴植物:蓝叶忍冬、木本香薷、‘黄果’鞑靼忍冬、‘花叶’锦带;3)稍耐阴植物:荆芥、‘林伍德’连翘、‘金焰’绣线菊、‘金叶’连翘。根据实验结果,对10种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给园林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耐阴性 比叶重 净光合速率 最大光化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浓度对小球藻铜绿微囊藻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赵先富 马沛明 +1 位作者 刘国祥 胡征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共6页
常通过对藻类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甄别水体的营养状态。实验以小球藻(Chlorella sp.)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对象,研究它们在不同磷浓度下藻细胞480 nm和665 nm吸光度的比值(OD480/665)、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 常通过对藻类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甄别水体的营养状态。实验以小球藻(Chlorella sp.)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对象,研究它们在不同磷浓度下藻细胞480 nm和665 nm吸光度的比值(OD480/665)、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m)、碱性磷酸酶活性(APA)等的响应及其作为营养状态指标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磷浓度与小球藻OD480/665负相关;而铜绿微囊藻OD480/665值与磷浓度相关性不明显。P缺乏能导致小球藻和微囊藻F v/Fm降低。小球藻产生的APA与培养基中磷含量负相关,而铜绿微囊藻产生碱性磷酸酶的量与培养基中磷含量关系并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OD480/665、Fv/Fm、APA可以反映小球藻磷限制情况,不能反映铜绿微囊藻磷限制情况;藻类生理生化指标对磷的响应与种类有关,用来指示营养限制情况时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细胞480 nm和665 nm吸光度的比值(OD480 665) 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 Fm) 碱性磷酸酶活性(APA) 营养限制指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对不同基因型棉花叶片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邢双涛 李志博 +2 位作者 汤丽魁 赵瑞海 魏亦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3-408,共6页
【目的】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不同基因型棉花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指标的变化,为耐高温棉花品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在25、30、35、40、45和48℃的恒温培养箱处理不同基因型棉花13-1品系、新海24号、13-1×新海24号(... 【目的】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不同基因型棉花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指标的变化,为耐高温棉花品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在25、30、35、40、45和48℃的恒温培养箱处理不同基因型棉花13-1品系、新海24号、13-1×新海24号(杂交种)、13-1×新海14号(杂交种),利用快速荧光测定仪(Handy PEA-100)测定不同基因型棉花叶片荧光特性主要参数。【结果】随着温度不断升高,性能指数PIABS、最大光化学Fv/Fm、电子传递产额φEo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而热耗散DIO/CSO、初始荧光FO则先降低后升高;性能指数PIABS在40℃时4个不同棉花基因型棉花品系呈极显著,比Fv/Fm更准确地反映光合状况。【结论】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4种不同基因型棉花品种(系),其中13-1×新海24号隶属函数值最高,属于耐热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温度 最大光化学效率 性能指数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驼刺叶片形态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对不同潜水埋深的响应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波 曾凡江 +5 位作者 张波 高欢欢 张玲 李梅梅 罗瀚林 李世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3期606-613,共8页
本研究以策勒绿洲-过渡带自然生境中不同潜水埋深(2.5、4.5、11.0 m)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生境中骆驼刺叶片形态、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征对不同潜水埋深的响应。结果表明,潜水埋深由2.5m增加到4.5 m时... 本研究以策勒绿洲-过渡带自然生境中不同潜水埋深(2.5、4.5、11.0 m)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生境中骆驼刺叶片形态、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征对不同潜水埋深的响应。结果表明,潜水埋深由2.5m增加到4.5 m时,骆驼刺的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增加22%、15%和14%,叶片厚度减小18%,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当潜水埋深由4.5 m增加到11.0 m时,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分别增加14%、15%、17%、32%和21%,最大荧光Fm、PSⅡ潜在活性Fv/Fo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升高14%、24%和9%,比叶面积减小12%,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结果可为策勒绿洲-过渡带中自然生长的骆驼刺的保护及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荒漠过渡带 潜水埋深 叶面积 比叶面积 叶绿素 最大荧光 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种地被植物的耐阴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莹 温韦华 +1 位作者 陈进勇 赵世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94,共5页
对7种地被植物进行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结果发现:九头狮子草、大吴风草和虎耳草在全光照下生长不良,出现斑叶、枯叶甚至死亡现象,随着遮阴强度增加,生长变好。多花筋骨草、聚合草和东方草莓在全光照和不同遮阴条件下生长差异较小,表现... 对7种地被植物进行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结果发现:九头狮子草、大吴风草和虎耳草在全光照下生长不良,出现斑叶、枯叶甚至死亡现象,随着遮阴强度增加,生长变好。多花筋骨草、聚合草和东方草莓在全光照和不同遮阴条件下生长差异较小,表现出较强的光适应性。百里香在全光照下生长发育良好,遮阴下生长减缓,甚至不开花,表现不适。7种地被植物随着遮阴强度加大比叶重下降,以百里香最为明显,九头狮子草、大吴风草和虎耳草下降幅度较小。九头狮子草和虎耳草在全光照下最大光化学效率偏低,耐光性弱。综合各指标看,虎耳草、九头狮子草和大吴风草为喜阴植物,百里香为喜阳植物,其他种类为中性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地被植物 耐阴性 比叶重 最大光化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叶杨树叶片中花色素苷的光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秀红 杨金橘 +2 位作者 温道远 韩晓雪 茹广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8-965,共8页
【目的】以全红杨、中红杨、金红杨、红霞杨和翡翠杨5个彩叶杨树品种为试材,以探究不同光照所产生的过剩光能对不同品种的彩叶杨树叶片光保护能力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高光胁迫(温度为25/15℃,光照强度为500μmol·m^-2·s... 【目的】以全红杨、中红杨、金红杨、红霞杨和翡翠杨5个彩叶杨树品种为试材,以探究不同光照所产生的过剩光能对不同品种的彩叶杨树叶片光保护能力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高光胁迫(温度为25/15℃,光照强度为500μmol·m^-2·s^-1为对照,连续处理3 d,每天取样对色素含量,DPPH清除能力等多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3 d后将受胁迫后的样本置于智能温室内进行适当遮阴处理恢复光照,在恢复的2 d后进行再次取样测定,进行对比。【结果】高光胁迫下花色素苷含量高的品种能激发叶片产生更强的光保护作用。在进行高光胁迫期间,全红杨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变化幅度、花色素苷含量及增加幅度和非酶抗氧化剂活性(DPPH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显著高于其余4个品种。5个品种的彩叶杨树的花色素苷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的增加均十分显著,但叶绿素含量及组成比例随光照时间延长没有显著差异,即5个品种的光捕获能力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高光胁迫同时造成全红杨的O-2产生速率的增加幅度较低,叶黄素库容量(V+A+Z)在整个实验阶段未表现出显著变化、过氧化氢酶(CAT)、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低于其余4个品种。【结论】在高光胁迫及恢复状态下,花色素苷含量与DPPH活性关联密切,花色素苷在彩叶杨树叶片中的光保护作用主要来自于对叶片中非酶抗氧化能力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叶杨树 花色素苷 光保护能力 最大光化学效率 抗氧化剂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桂花品种生长、花量及光合作用的年周期变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洪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6-551,共6页
对柳叶桂、山桂、四季桂3个品种枝条的生长、花量、叶片水分状况、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等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总生长量和鲜花产量差异显著,总生长量为柳叶桂>山桂>四季桂,而全年鲜花产量为柳叶桂>四季... 对柳叶桂、山桂、四季桂3个品种枝条的生长、花量、叶片水分状况、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等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总生长量和鲜花产量差异显著,总生长量为柳叶桂>山桂>四季桂,而全年鲜花产量为柳叶桂>四季桂>山桂。在年周期变化中,叶片组织水和自由水含量不断减少,束缚水含量不断升高。叶绿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8月份的含量最高。4、6、8、10四个月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其中4月的峰值出现在12:00和16:00左右,其它3个月出现在10:00和16:00左右,第1峰值均比第2峰值高;12月份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4:00左右。Pn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加而增加,但光合有效辐射增加到1 600~1 800μmol/(m2.s)时,Pn增加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Pn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8℃时Pn达到最大值。最大光化学效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但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花量 光合色素 光合速率 最大光化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黑果枸杞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远航 贺康宁 +4 位作者 张潭 张震中 尹宝丝 林莎 王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8,共7页
为了研究黑果枸杞对盐渍环境的适应机制和耐盐机理,选用1年生黑果枸杞幼苗,在柴达木盆地东南缘的诺木洪农场进行盆栽盐胁迫对比试验。通过称重法控制盆内土壤含水量((17. 2±0. 3)%),各盆栽组逐次加入Na Cl溶液形成浓度为0、50、100... 为了研究黑果枸杞对盐渍环境的适应机制和耐盐机理,选用1年生黑果枸杞幼苗,在柴达木盆地东南缘的诺木洪农场进行盆栽盐胁迫对比试验。通过称重法控制盆内土壤含水量((17. 2±0. 3)%),各盆栽组逐次加入Na Cl溶液形成浓度为0、50、100、200和400 mmol/L土壤来模拟盐胁迫条件,测定各Na Cl浓度下黑果枸杞的生长指标和光合生理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高浓度(100~400 mmol/L)盐胁迫会显著降低植株的株高增量、叶绿素含量和最大荧光产量(Fm),低盐浓度(0~50 mmol/L)时影响不显著; 2)盐浓度超过100 mmol/L时,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明显降低,当盐浓度为50 mmol/L时,这些指标均升高,其结果不显著; 3)当盐浓度为400 mmol/L时,植株的初始荧光产量(Fo)显著下降; 4)盐浓度为50~100mmol/L时,胞间CO2浓度(Ci)降低,当盐浓度超过200 mmol/L时,Ci显著上升。研究发现:在高盐胁迫作用下,黑果枸杞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指标均显著降低,最终导致植株生长受到抑制,此时非气孔限制和光化学活性失活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而在低浓度盐胁迫下,黑果枸杞生长生理指标变化不明显,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盐胁迫 叶绿素含量 最大光化学效率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耦合对温室番茄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虎兵 曹红霞 +1 位作者 郝舒雪 潘小燕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47-1052,共6页
为探究不同水肥供应对番茄植株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通过日光温室试验,设置3个灌水量:1.00E(W1),0.75E(W2),0.50E(W3)和3个施肥水平N-P_2O_5-K_2O(F):320-160-320 kg/hm^2(F1),240-120-240 kg/hm^2(F2),160-80-160 kg/hm^2(F3),... 为探究不同水肥供应对番茄植株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通过日光温室试验,设置3个灌水量:1.00E(W1),0.75E(W2),0.50E(W3)和3个施肥水平N-P_2O_5-K_2O(F):320-160-320 kg/hm^2(F1),240-120-240 kg/hm^2(F2),160-80-160 kg/hm^2(F3),当地灌水施肥为对照CK.结果表明:番茄株高受灌水和施肥影响显著(除58 d外),随灌水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水肥交互作用仅对28,38 d株高产生显著影响.茎粗在48 d后受施肥影响显著,在W1水平下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大.低肥低水利于番茄根冠比提高.灌水对植株F_v/F_m和ΦPSⅡ影响显著,施肥对F_v/F_m(除56 d外)及79 d后的ΦPSⅡ影响极显著,而水肥交互仅对93 d F_v/F_m影响显著;植株F_v/F_m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大,在79 d时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ΦPSⅡ在79 d后随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除处理W3F2).综合分析,番茄株高、茎粗及植株F_v/F_m与ΦPSⅡ在处理W1F1下总体较好,利于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水肥耦合 生长指标 最大光化学效率 实际光化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变化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方婷轩 马增岭 《生态科学》 CSCD 2016年第6期14-23,共10页
近年来,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在世界各地经常发生微囊藻水华,并且因有些微囊藻品系能够产生毒素和异味物质,从而严重影响饮用水安全并威胁人类健康。自然水体中的微囊藻水华通常由产毒品系和非产毒品系微囊藻共同引发,并且很多研究... 近年来,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在世界各地经常发生微囊藻水华,并且因有些微囊藻品系能够产生毒素和异味物质,从而严重影响饮用水安全并威胁人类健康。自然水体中的微囊藻水华通常由产毒品系和非产毒品系微囊藻共同引发,并且很多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使蓝藻水华进一步扩张。研究铜绿微囊藻产毒品系FACHB-905(Microcystis aeruginosa FACHB-905)和非产毒品系FACHB-469(M.aeruginosa FACHB-469)在不同温度下适应10天后的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对强光胁迫耐受性的差异。结果发现两品系在15℃下都基本没有生长,在40℃下甚至无法存活。而在20至30℃间,两品系的比生长速率均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到35℃,其又开始降低。在20至35℃之间,铜绿微囊藻产毒品系FACHB-905比非产毒品系FACHB-469的比生长速率略高,但是尚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在20至35℃下适应10天后,产毒品系FACHB-905的最大光合作用速率(P_(max))和暗呼吸速率(Rd)均显著高于非产毒品系FACHB-469。将两品系转移至强光下(600μmol·photons·m^(–2)·s^(–1))照射4小时后,两者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都显著降低,但是产毒品系FACHB-905的F_v/F_m在30和35℃时显著高于非产毒品系FACHB-469。总之,在适应了不同温度梯度10天后,与非产毒品系FACHB-469相比,产毒品系FACHB-905表现出较高的生长、光合作用潜能以及耐光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推测气候进一步变暖有可能使产毒品系微囊藻处于优势地位,从而加剧其水华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蓝藻水华 温度 光合作用 生长 最大光化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烂病菌、溃疡病菌侵染早期新疆杨叶片组织光合响应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邢军超 张一南 +5 位作者 石焱 李金鑫 李敏 申宛娜 王黎 赵嘉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1-129,共9页
【目的】研究杨树腐烂病菌和溃疡病菌胁迫下新疆杨的光合响应特征,探讨新疆杨在2种病菌胁迫下的响应差异,为阐明杨树腐烂病和溃疡病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杨树溃疡类病害的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新疆杨为植物材料... 【目的】研究杨树腐烂病菌和溃疡病菌胁迫下新疆杨的光合响应特征,探讨新疆杨在2种病菌胁迫下的响应差异,为阐明杨树腐烂病和溃疡病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杨树溃疡类病害的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新疆杨为植物材料,采用枝干表皮微环割方法接种杨树腐烂病菌及溃疡病菌,研究接种后3~9天的新疆杨叶片气体交换特征及叶绿素荧光特征,比较2种病害真菌胁迫下的光合响应特征、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差异。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接种后3~9天,腐烂病菌、溃疡病菌均显著抑制新疆杨叶部组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效率以及光化学淬灭系数等生理参数。腐烂病菌胁迫显著降低新疆杨水分利用效率,但是溃疡病菌胁迫对水分利用效率没有影响。腐烂病菌改变新疆杨的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的相关关系,在气孔导度极低的情况下诱导胞间CO_(2)浓度显著增加,腐烂病菌主要以非气孔限制方式抑制新疆杨的光合作用。溃疡病菌不改变新疆杨的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的相关关系,胞间CO_(2)浓度与气孔导度正相关,溃疡病菌以气孔限制方式抑制光合作用。【结论】F_(v)/F_(m)并不能反映植物遭受的所有生物胁迫,F_(v)/F_(m)为0.75~0.85也不能作为植物未受到环境胁迫的确切标准。杨树腐烂病、溃疡病发生早期,新疆杨气体交换及叶绿素荧光特征具有显著差别。相比较于溃疡病菌,腐烂病菌胁迫对新疆杨光合作用具有更大的抑制作用,腐烂病菌显著降低而溃疡病菌胁迫不改变新疆杨叶片WUE,这可能是腐烂病害比溃疡病害更易于在干旱地区发生以及该地区腐烂病危害更为严重的重要生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杨 光合作用 气孔限制 非气孔限制 最大光化学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 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南北两山主要水土保持造林树种荧光特性比较
17
作者 张瑞玲 单立山 +2 位作者 李毅 张正中 种培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1-364,369,共5页
在兰州南北两山,以自然分布的柽柳(Tamarix chinensis)、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利用PAM-2000便携式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植物... 在兰州南北两山,以自然分布的柽柳(Tamarix chinensis)、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利用PAM-2000便携式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植物叶片的初始荧光(Fo)、最大光化学转换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光合有效辐射(PAR)、叶温(TMP)的日变化较明显。其中Fv/Fm和qP均呈反正态分布曲线日进程,在13:00强光下降低至最低值;Fo,qN,PAR和TMP则呈正态分布曲线日进程,在13:00达到最大值。3种植物的Fv/Fm在中午呈降低趋势,在13:00左右达到的最低值分别为0.778(柽柳),0.676(柠条)和0.65(红砂),表明均发生光抑制现象,但红砂受到的胁迫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 光合有效辐射 最大光化学转换效率 水土保持造林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光琼枝突变体XY-01的选育及生产性能评价
18
作者 李欣宇 朱军 +3 位作者 李青楠 邹潇潇 鲍时翔 安鑫龙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8-444,共7页
为改善琼枝(Betaphycus gelatinus)养殖时受高光胁迫导致产量及品质下降的状况,对海区内初步筛选的潜在耐高光藻株进行高光筛选及分离纯化,经继代培养获得一株性状稳定的耐高光突变株琼枝XY-01,并对其进行生产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与野... 为改善琼枝(Betaphycus gelatinus)养殖时受高光胁迫导致产量及品质下降的状况,对海区内初步筛选的潜在耐高光藻株进行高光筛选及分离纯化,经继代培养获得一株性状稳定的耐高光突变株琼枝XY-01,并对其进行生产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琼枝(WT)相比,XY-01藻体呈绿色,藻枝饱满、舒展,高光胁迫表型不明显;在水温为26℃、光量子通量密度为60μmol/(m^(2)·s)条件下,XY-01的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藻蓝蛋白含量均高于WT,但藻红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WT(P<0.01);XY-01的最适生长光量子通量密度为250μmol/(m^(2)·s),在此条件下,XY-01与WT光系统Ⅱ(photo-systemⅡ,PSⅡ)的最大光化学转换效率分别为(0.635±0.019)、(0.484±0.055)且二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XY-01与WT的增重率分别为57.00%±3.50%、39.00%±4.28%(P<0.05),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61±0.09)、(1.18±0.06)%/d(P<0.05);海区养殖试验显示,XY-01在4月中旬—5月中旬特定生长率达(3.63±0.08)%/d,但WT仅为(2.63±0.37)%/d,XY-01与WT的卡拉胶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通过高光选育首次获得一株性状稳定的耐高光琼枝XY-01,为耐高光琼枝种质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枝 突变体 高光选育 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