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谐振耦合无线传能高速列车系统最大传输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献 苏杭 +3 位作者 杨庆新 张欣 李连鹤 苏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08-312,共5页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传能实际应用的关键性问题是耦合谐振系统的效率。本文着眼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传能技术在高铁系统应用的广阔前景,基于耦合模理论基础,分析了运动状态下的高速列车无线供电系统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固有谐振频率的变化对...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传能实际应用的关键性问题是耦合谐振系统的效率。本文着眼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传能技术在高铁系统应用的广阔前景,基于耦合模理论基础,分析了运动状态下的高速列车无线供电系统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固有谐振频率的变化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同时基于系统整体效率的角度分析了发射端线圈功率因数角是影响系统输电效率的因素之一。由此提出了一种可调发射端功率因数的驱动器频率同步跟踪发射线圈固有频率的频率跟踪控制技术,确保系统工作在最佳功率因数角下的谐振状态,有效的提升了系统的输电效率。本文同时制作了一个谐振频率为80k Hz的小型高速列车供电系统动态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传能技术在高铁中的应用打下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能高速列车 磁耦合谐振 频率追踪 最大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输电线路并联电抗器布置对功率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顾生杰 党建武 +1 位作者 田铭兴 尹健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612-3617,共6页
为了研究长距离交流输电线路上并联电抗器布置对功率传输的影响,基于长距离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布参数等效电路及二端口模型,分析了传输线路的最大传输功率及最大传输效率,推导了串补条件下两种并联电抗器布置方案的级联传输矩阵。采用... 为了研究长距离交流输电线路上并联电抗器布置对功率传输的影响,基于长距离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布参数等效电路及二端口模型,分析了传输线路的最大传输功率及最大传输效率,推导了串补条件下两种并联电抗器布置方案的级联传输矩阵。采用500 k V、1 100 k V线路典型参数,针对并联电抗器布置对最大传输功率与最大传输效率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并联电抗器位置在发送端与中点串补电容之间或者接收端与中点串补电容之间变化时,最大传输功率与最大传输效率均随其位置变化而发生变化。同时,并联电抗器补偿度也会影响功率传输,随着并联电抗器补偿度的增加最大传输功率及最大传输效率均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特高压线路 并联电抗器 最大传输功率 最大传输效率 补偿度 布置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T无线输电系统电磁辐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田子建 林越 +2 位作者 王文清 陈健 李玮祥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64,共6页
采用全波矩量法及两步准静态算法研究了MIT无线输电系统取得最大传输效率时谐振线圈的磁场和电场分布,并通过HFSS有限元仿真软件定量分析了人脑对该系统电磁辐射的吸收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输入功率为400 W时,谐振线圈的最大磁场和... 采用全波矩量法及两步准静态算法研究了MIT无线输电系统取得最大传输效率时谐振线圈的磁场和电场分布,并通过HFSS有限元仿真软件定量分析了人脑对该系统电磁辐射的吸收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输入功率为400 W时,谐振线圈的最大磁场和最大电场分别为9.376 3×10-3 A/m,1.52×102 V/m,磁场强度符合国际非电离辐射保护委员会规定的标准值,电场强度则大于规定标准值;在距发射线圈100mm处,人脑局部吸收辐射率最大值为7.038 9×10-6 W/kg,小于国际非电离辐射保护委员会规定的标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输电 磁耦合共振 电磁辐射 最大传输效率 吸收辐射率 全波矩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