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断山脉大绒鼠最大代谢率的季节性差异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万龙 贾婷 +1 位作者 练硝 王政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3-1139,共7页
最大代谢率对于动物的生存、繁殖和分布具有关键作用。实验用开放式呼吸仪测定了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夏季和冬季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和运动最大代谢率。大绒鼠夏季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O2为(7.24±0.61)ml/(g.h),运动最大代谢... 最大代谢率对于动物的生存、繁殖和分布具有关键作用。实验用开放式呼吸仪测定了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夏季和冬季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和运动最大代谢率。大绒鼠夏季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O2为(7.24±0.61)ml/(g.h),运动最大代谢率O2为(7.69±0.59)ml/(g.h);冬季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O2为(8.61±0.42)ml/(g.h),运动最大代谢率O2为(7.51±0.51)ml/(g.h)。冷诱导最大代谢率冬夏之间具有差异显著,而运动最大代谢率则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栖息于横断山脉的大绒鼠由于受到低温的胁迫,导致其冷诱导最大代谢率季节性变化较大,而运动最大代谢率则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绒鼠 最大代谢率 横断山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年生高山姬鼠最大代谢率
2
作者 柳鹏飞 王政昆 +2 位作者 王睿 朱万龙 刘春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65-2971,共7页
用开放式呼吸仪测定了当年生和往年生高山姬鼠的冷诱导和运动诱导最大代谢率。当年生高山姬鼠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为:(7.25±0.25)mLO2/(g.h),运动诱导最大代谢率为(9.22±0.27)mLO2/(g.h);当年生鼠冷诱导最大代谢率雌雄间无显... 用开放式呼吸仪测定了当年生和往年生高山姬鼠的冷诱导和运动诱导最大代谢率。当年生高山姬鼠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为:(7.25±0.25)mLO2/(g.h),运动诱导最大代谢率为(9.22±0.27)mLO2/(g.h);当年生鼠冷诱导最大代谢率雌雄间无显著差异,运动诱导最大代谢率雌雄间差异显著。当年生高山姬鼠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低于往年个体,运动诱导最大代谢率高于往年生个体。结果表明:当年生高山姬鼠忍受寒冷的能力低于往年个体,可能是对横断山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的自然环境的胁迫产生的适应;而雄性运动诱导最大代谢率大于雌性,可能是为了适应避免近亲繁殖和激烈竞争而在性成熟后从出生地向外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姬鼠 最大代谢率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暴露对大绒鼠和高山姬鼠最大代谢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朱万龙 王政昆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1期24-26,共3页
研究了栖息于横断山区大绒鼠和高山姬鼠低温暴露条件下最大代谢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大绒鼠和高山姬鼠在低温驯化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maximum metabolic rate,MM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冷驯化组高山姬鼠的最大代谢率均高于大绒鼠,... 研究了栖息于横断山区大绒鼠和高山姬鼠低温暴露条件下最大代谢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大绒鼠和高山姬鼠在低温驯化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maximum metabolic rate,MM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冷驯化组高山姬鼠的最大代谢率均高于大绒鼠,两种啮齿类动物冬季的呼吸因子(MMR/MR)在小型哺乳动物中较低。低温暴露后,两种啮齿类动物的呼吸因子增加。以上大绒鼠和高山姬鼠冷诱导最大代谢率的差异可能说明:这两种啮齿类动物在面对低温时很有可能采取了不同的生理对策来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绒鼠 高山姬鼠 最大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鲈的新陈代谢率预测值
4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0,共1页
为了确定梭鲈具有最大代谢范围(MS)时的温度,目前的研究在13~28%范围内的6个温度下测定了梭鲈的最大代谢率和呼吸频率。在13~25℃之间变化时,SMR随温度上升而增大,而在此温度范围内的最大代谢率(MMR)没有显著的变化。超过25... 为了确定梭鲈具有最大代谢范围(MS)时的温度,目前的研究在13~28%范围内的6个温度下测定了梭鲈的最大代谢率和呼吸频率。在13~25℃之间变化时,SMR随温度上升而增大,而在此温度范围内的最大代谢率(MMR)没有显著的变化。超过25%时,标准代谢率(SMR)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代谢率 梭鲈 预测值 温度上升 标准代谢 呼吸频 温度范围 S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鳊幼鱼能量代谢和个性行为的个体变异及表型关联 被引量:23
5
作者 曾令清 付成 +2 位作者 奚露 彭姜岚 付世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4807-4816,共10页
自然界中动物的表型特征(如形态、生理和行为)存在明显的种内个体差异,并且该差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为考察鲤科鱼类能量代谢和个性行为的个体差异及二者的关联,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幼鱼为实验对象,在(25.0±0.5)... 自然界中动物的表型特征(如形态、生理和行为)存在明显的种内个体差异,并且该差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为考察鲤科鱼类能量代谢和个性行为的个体差异及二者的关联,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幼鱼为实验对象,在(25.0±0.5)℃条件下测定30尾鳊幼鱼的标准代谢率(SMR)、最大代谢率(MMR,由力竭运动诱导)和过量耗氧(EPOC)并计算代谢空间(MS)和相对代谢空间(FAS),随后测定鳊幼鱼的勇敢性(Boldness)和活跃性(Activity)两个个性行为学指标(测定Ⅰ),1个月后(测定Ⅱ)重复测定该种鱼的上述表型特征参数。结果显示:(1)1个月后鳊幼鱼的体重和体长均显著增加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二者P<0.05)。(2)除MMR、MS、FAS和EPOC外,鳊幼鱼SMR具有明显的重复性;SMR与MS、FAS以及EPOC均呈现负相关(所有P<0.05),与MMR不相关;MS和FAS与MMR呈现正相关(二者P<0.01);实验期间,鳊幼鱼部分能量代谢参数的相关性保持不变。(3)鳊的勇敢性(潜伏时间)重复性较差,且测定Ⅱ鳊幼鱼的潜伏时间明显增加(P<0.05),测定Ⅰ和测定Ⅱ的潜伏时间与SMR均不相关;活跃性的移动路程、游泳速度和运动时间比的重复性较差,三者之间的正相关不受时间影响;相比较测定Ⅰ,测定Ⅱ鳊幼鱼活跃性的3个指标均明显增加(所有P<0.05)。(4)不论测定Ⅰ还是测定Ⅱ鳊幼鱼的SMR与实验期间特定体重增长率(SGR)均呈正相关(二者P<0.01)。研究表明在实验室环境条件下鳊幼鱼的能量代谢和个性行为具有非平行的变化规律和重复性,表型特征之间存在关联,并且这些关联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研究还提示该种鱼的SMR在短期内可预测个体的生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代谢 最大代谢率 个性 表型变异 鳊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加速模式对团头鲂和南方鲇的最大游泳速度及运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敬敬 朱峰磊 +2 位作者 龙静 闫玉莲 谢小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3-611,共9页
为了探讨游泳加速模式对不同生态习性鱼类游泳性能及运动代谢的影响,评估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和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的临界游泳速度(Ucrit)、爆发游泳速度(Uburst)和最大代谢率(MMR)的适宜测定方法,在4种加速模... 为了探讨游泳加速模式对不同生态习性鱼类游泳性能及运动代谢的影响,评估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和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的临界游泳速度(Ucrit)、爆发游泳速度(Uburst)和最大代谢率(MMR)的适宜测定方法,在4种加速模式条件下,检测了实验鱼的最大游泳速度(Vmax),以及鱼体在运动过程中及其力竭后代谢恢复期的耗氧率(MO2)。结果显示:在速度增量(ΔV)为20 cm/s,加速持续时间(Δt)为2min的加速模式条件下,团头鲂和南方鲇的Vmax及游泳过程的无氧代谢占比均分别显著高于其他3种加速模式(P<0.05),呈爆发运动(Uburst)状态。在ΔV为10 cm/s,Δt分别为20、40和60min的加速模式下,两种鱼的无氧代谢占比均在12%以下且相互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团头鲂在这3种加速模式下的Vmax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南方鲇在ΔV为10 cm/s、Δt为20min条件下的Vmax显著高于另2种加速模式的测定值(P<0.05)。两种鱼的MO2在各加速模式下均随着游泳速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在爆发游泳过程中,两种鱼的MO2随游泳速度的增加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团头鲂的MO2随速度的变化曲线在接近100 cm/s的时候出现拐点,此后MO2随速度的增幅变小;而南方鲇的该曲线在速度为20 cm/s时就出现拐点, MO2的变化进入"平台期"。在所有加速模式下,两种鱼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耗氧率(AMO2)均显著高于力竭后代谢恢复期的最大值(DMO2, P<0.05)。用Ucrit法测得团头鲂的AMO2高于Uburst法的测得值,而南方鲇则相反。由研究结果得出,测定团头鲂的Ucrit采用ΔV为10 cm/s、Δt在20-60min的加速模式是适宜的,测定南方鲇Ucrit的适宜加速模式是ΔV为10 cm/s、Δt为20min。两种鱼均应采用在运动阶段测得的最大MO2作为MMR;测定团头鲂的MMR适用于Ucrit法,测定南方鲇的MMR适用于Uburst法。团头鲂持续游泳的能力较强,爆发游泳的加速能力相对较弱;而南方鲇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该差异反映了物种适应其生态习性的权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南方鲇 游泳加速模式 临界游泳速度 爆发游泳速度 运动代谢 最大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小型哺乳动物的生理生态学研究:从个体到生态系统
7
作者 王德华 王祖望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2-489,共8页
本文回顾了青藏高原小型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能量代谢特征与环境适应性、适应性产热与体温调节、能量平衡与体重调节、生理极限值和种群能流估算等,总结了近年一些新兴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双标记水方法测定能量... 本文回顾了青藏高原小型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能量代谢特征与环境适应性、适应性产热与体温调节、能量平衡与体重调节、生理极限值和种群能流估算等,总结了近年一些新兴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双标记水方法测定能量消耗、肠道菌群的功能、地理生理学、种群生理学、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理功能等。有些工作引领了中国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发展,如生态能量学、适应性产热和生理适应等。本文对未来需要发展的领域和深入方面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建立青藏高原小型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学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代谢 褐色脂肪组织 非颤抖性产热 最大代谢率 种群生理学 种群能量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