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出煤样孔径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阳 《煤》 2019年第4期55-55,62,共2页
为了研究突出煤样的孔径分布特征,选取洛阳义安矿业有限公司正村煤矿突出区域和非突出区域的煤样进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突出煤样还是非突出煤样,孔体积均随着孔径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并且孔体积的增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 为了研究突出煤样的孔径分布特征,选取洛阳义安矿业有限公司正村煤矿突出区域和非突出区域的煤样进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突出煤样还是非突出煤样,孔体积均随着孔径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并且孔体积的增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发展趋势,在同样的孔径下,突出煤样的孔体积均较非突出煤样有所增大;突出煤样的最可几孔径较非突出煤样有所减小,而在同样孔径条件下,微分孔体积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煤 比表面积 最可几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对褐煤微观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宋申 王俊峰 +2 位作者 王涌宇 郭亚军 安帮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0-333,共4页
为了研究水分对褐煤微观特性的影响,采用低温真空干燥的方式对褐煤进行处理得到水分含量不同的褐煤,并对实验的3种煤样进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自燃倾向性分析、原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煤样水分的增大,煤样的最可几孔径逐渐增... 为了研究水分对褐煤微观特性的影响,采用低温真空干燥的方式对褐煤进行处理得到水分含量不同的褐煤,并对实验的3种煤样进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自燃倾向性分析、原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煤样水分的增大,煤样的最可几孔径逐渐增大,煤样的孔体积、比表面积和微分孔体积等表征煤样孔隙特征的参数与最可几孔径均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煤样水分的增大,煤样的物理吸氧量逐渐减小,减缓程度逐渐降低,煤样自燃倾向性加强,由Ⅱ类转向Ⅰ类;煤样中羟基、羧基及醚键会随着水分含量的降低而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含量 比表面积 最可几孔径 物理吸氧量 原位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下沙土体微观表面特征的试验与分析
3
作者 秦鹏 苏怀智 +1 位作者 秦植海 高健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7-60,205,共5页
土体的微观表面特征试验对土体的宏观力学性质及细微观物理化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用低温氮气吸附法对杭州下沙的土体进行测试,分别测得典型黏土、典型粉土的比表面积和最可几孔径,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从微观上验证了土体的物理状态... 土体的微观表面特征试验对土体的宏观力学性质及细微观物理化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用低温氮气吸附法对杭州下沙的土体进行测试,分别测得典型黏土、典型粉土的比表面积和最可几孔径,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从微观上验证了土体的物理状态特性。试验结果可以作为沿海围垦施工中宏观地质勘察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 比表面积 最可几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护温度下水泥改良风积沙核磁共振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超 郑世龙 +2 位作者 阮波 张向京 徐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0-1278,共9页
和若铁路经过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夏季大气温度最高为46℃,地表温度最高可达70℃。为了研究养护温度对水泥改良风积沙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开展不同养护温度下水泥改良风积沙核磁共振试验。试样养护温度分别为30℃,40℃,50℃,60℃,7... 和若铁路经过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夏季大气温度最高为46℃,地表温度最高可达70℃。为了研究养护温度对水泥改良风积沙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开展不同养护温度下水泥改良风积沙核磁共振试验。试样养护温度分别为30℃,40℃,50℃,60℃,70℃和80℃,水泥掺量分别为4%和5%。研究结果表明:T2弛豫时间分布范围为0.1~10000 ms。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水泥改良风积沙的T2谱分布曲线向右偏移即向孔径增大的方向移动,孔隙率和最可几孔径增大,水泥改良风积沙内部小孔和大孔占比增大,中孔占比减少。当水泥掺量从4%增大到5%后,水泥改良风积沙T2谱分布曲线向孔径减小的方向移动,孔隙率和最可几孔径减小,水泥改良风积沙内部中孔和大孔占比减小,小孔占比增多。水泥改良风积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孔隙率增大而呈幂函数降低。研究成果可为水泥改良风积沙铁路路基基床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改良风积沙 养护温度 核磁共振 T2谱 孔隙率 最可几孔径 孔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堆积混凝土孔结构与电通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玉喜 高振国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91-95,共5页
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为主要研究目的,应用致密堆积理论拌制混凝土试件并与基准混凝土为对比参照,采用压汞法测试不同水胶比和水泥浆富余系数的致密堆积混凝土的孔结构,依据ASTM C1202—97标准测试致密堆积混凝土的电通量,同时对基准混... 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为主要研究目的,应用致密堆积理论拌制混凝土试件并与基准混凝土为对比参照,采用压汞法测试不同水胶比和水泥浆富余系数的致密堆积混凝土的孔结构,依据ASTM C1202—97标准测试致密堆积混凝土的电通量,同时对基准混凝土的孔结构和电通量进行测试并比较,研究孔结构对电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通量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致密堆积结构、致密堆积混凝土的最可几孔径、通孔孔隙率及孔径分形维数对氯离子扩散有较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汞法 致密堆积 最可几孔径 孔隙率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脱硫系统废水超滤膜性能对比试验
6
作者 张西兆 黄昊 +4 位作者 李晓波 龚大伟 张晓康 杜明赛 雍征文 《柴油机》 2022年第3期38-42,共5页
构建管式错流过滤装置和孔径检测装置,通过敞开式冲压法进行船用废水超滤膜的纯水通量研究,通过泡压法测定不同膜的最大孔径和最可几孔径,并结合电镜表征进一步验证不同膜的微观结构对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碳化硅膜的纯水通量... 构建管式错流过滤装置和孔径检测装置,通过敞开式冲压法进行船用废水超滤膜的纯水通量研究,通过泡压法测定不同膜的最大孔径和最可几孔径,并结合电镜表征进一步验证不同膜的微观结构对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碳化硅膜的纯水通量大,有利于增大船舶废水处理能力,但其孔径大、缺陷多,难以满足日趋严格的船舶排放法规要求;相比之下,陶瓷膜由于微观孔径小,纯水通量较小,但得益于较少的微观缺陷,其对船舶废水中的杂质甚至是溶解油有较高的截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纯水通量 最可几孔径 微观缺陷 溶解油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