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佳采样点的GMSK相干接收算法
1
作者 孙岩博 杜俊逸 +1 位作者 肖磊 李根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39-3245,共7页
针对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aussian-filtered minimum shift keying,GMSK)相位连续性导致相位估计存在模糊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佳采样点的GMSK相干接收算法。发射端通过构造预编码方式对原始消息编码后调制,以实现符号间的相位解耦,... 针对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aussian-filtered minimum shift keying,GMSK)相位连续性导致相位估计存在模糊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佳采样点的GMSK相干接收算法。发射端通过构造预编码方式对原始消息编码后调制,以实现符号间的相位解耦,接收端在码间串扰最小时刻实现最佳采样点抽取,将GMSK转变成类偏移四相相移键控(offset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OQPSK)调制,有效避免未知数据段对后续同步段引入模糊初相而导致多普勒相位和频率无法准确估计的问题,最后提出基于最佳采样点的GMSK相干解调算法,实现低复杂度的可靠接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多普勒频率估计范围大且估计精度高,同时与最佳解调接收机相比,所提算法解调复杂度低且解调性能损失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 最佳采样 多普勒相位估计 相干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矩阵条件数求解相移最佳采样方式 被引量:6
2
作者 惠梅 王东生 +2 位作者 邓年茂 李庆祥 徐毓娴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7-480,共4页
应用相移干涉术测量物体相位时 ,相移量与相移帧数存在着最佳取值问题 ,即最佳采样方式 ,它决定着系统抗扰动和降低误差的能力 用系数矩阵的条件数衡量相位测量误差矩阵与强度探测误差矩阵方程的性态 ,即光强方程组对扰动的敏感程度 ,... 应用相移干涉术测量物体相位时 ,相移量与相移帧数存在着最佳取值问题 ,即最佳采样方式 ,它决定着系统抗扰动和降低误差的能力 用系数矩阵的条件数衡量相位测量误差矩阵与强度探测误差矩阵方程的性态 ,即光强方程组对扰动的敏感程度 ,经数学推导及论证 ,得出结论 :当系数矩阵为正交矩阵时 ,相位计算的误差最小 ,或者说在等间距满周期采样情况下 ,具有最强的抗噪音能力 在推导出最佳采样方式后 ,对系数矩阵的条件数与采样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条件数 相移干涉术 最佳采样方式 相位测量 干涉图 误差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测量轮廓术中计量信息的最佳采样方式
3
作者 张舜德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43-47,共5页
通过将计量场强度分布表达为傅立叶形式,导出了简明的相位测量轮廓术(PMP)相位求解式,并根据最小二乘原理论证了步进式相移实现PMP的最佳采样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最佳采样方式为等间距满周期采样.
关键词 轮廓术 步进式相移 最佳采样 传感技术 P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尺度下土壤养分的最佳采样尺度确定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冲冲 毕如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209-218,共10页
合理的采样尺度,尤其是在大尺度区域,对实时掌控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精准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省为例,以368 843个土壤养分采样点数据为原始数据,选择11个格网尺度(0.5km×0.5km、1km×1km、1.5km×1.... 合理的采样尺度,尤其是在大尺度区域,对实时掌控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精准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省为例,以368 843个土壤养分采样点数据为原始数据,选择11个格网尺度(0.5km×0.5km、1km×1km、1.5km×1.5km、2km×2km、2.5km×2.5km、3km×3km、3.5km×3.5km、4km×4km、4.5km×4.5km、5km×5km、5.5km×5.5km)对土壤养分点进行样点选择,比较分析不同尺度下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的基本统计信息、半方差变异函数和普通克里金插值精度,以确定山西省土壤养分的最佳采样尺度。研究表明:在不同尺度下,这4种土壤养分均处于中等变异强度,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变化不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在大尺度下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变大,速效钾则变化不明显,速效磷空间变异分析结果较差,对该指标进行了剔除。分析不同尺度下插值精度指标,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的最佳预测尺度分别为4.5km、3.5km、2.5km尺度。综合各分析结果,最后确定2.5km为山西省土壤养分最佳的采样尺度。对不同地貌原始密度样点和2.5km尺度下样点空间制图,分析不同地貌下土壤养分含量各等级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差异,发现两种密度分布状况在不同地貌、不同等级的差异甚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格网尺度 半变异函数 普通克里金插值 最佳采样尺度 省域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鹿野化行为研究中最佳行为采样的时间间隔
5
作者 邢燕 杨飞飞 +5 位作者 张迎祥 孙一群 郑颖 王春莹 王亮 姜广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3,共8页
梅花鹿(Cervus nippon)是温带森林中的重要有蹄类动物,亦是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捕食的主要猎物之一。黑龙江太平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东北虎跨境廊道,其野生梅花鹿种群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野外灭绝,在保护区内,拟通过对圈... 梅花鹿(Cervus nippon)是温带森林中的重要有蹄类动物,亦是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捕食的主要猎物之一。黑龙江太平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东北虎跨境廊道,其野生梅花鹿种群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野外灭绝,在保护区内,拟通过对圈养梅花鹿的行为野化,促进梅花鹿野外种群的快速恢复。然而,在行为研究过程中,瞬时扫描取样法虽然被广泛运用,但瞬时扫描具体采样间隔的科学性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在5、10、15、20、30、60 min不同采样间隔内得到梅花鹿的不同行为持续时间,使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将不同行为持续时间进行两两比较,依据R^(2)≥0.9、截距与0无显著差异(P>0.05)、斜率与1无显著差异(P>0.05)3个标准衡量采样间隔是否可以准确估计行为的持续时间,进而确定最佳采样间隔。结果表明:运动行为最佳采样间隔为5 min,休息、摄食、社会和其他4类行为的最佳采样间隔为10 min,反刍、警戒和站立行为最佳采样间隔为15 min。本研究成果有助于确保行为数据收集的科学性,提升数据收集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行为 瞬时扫描取样法 最佳采样间隔 野化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科学:面对复杂性Ⅲ—经济时序动力系统最佳时序采样间隔分析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盛昭瀚 马军海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2000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给出一种根据经济时序动力系统实测数据采样时间间隔 τ的最佳范围选出方法 ,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其对低维时序动力系统和高维时序动力系统同样有效 。
关键词 经济时序 最佳采样间隔 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度误差测量采样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富贵 郑育军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5-98,共4页
采用仿真实验方法对直线度测量的采样方案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直线度测量的最佳采样间距与被测对象的精度无关,只与其尺寸大小有关,并与尺寸的增大成阶跃关系。在三坐标测量机上对仿真推论进行了验证性测试实验,初步实验结果验证... 采用仿真实验方法对直线度测量的采样方案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直线度测量的最佳采样间距与被测对象的精度无关,只与其尺寸大小有关,并与尺寸的增大成阶跃关系。在三坐标测量机上对仿真推论进行了验证性测试实验,初步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推论的正确性。最后讨论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度 误差测量 采样方案 最佳采样间距 三坐标测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对称PN码设计的时间同步系统及Simulink仿真
8
作者 杨鹏 郗波 张恒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0-876,共7页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易受噪声干扰导致时间同步不准,接收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伪噪声(Pseudo-Noise,PN)码设计的时间同步系统,应用Simulink软件完成通信全链路仿真设计。基于伪随机序列(PN码)的自相关特性提出了极性对称的PN...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易受噪声干扰导致时间同步不准,接收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伪噪声(Pseudo-Noise,PN)码设计的时间同步系统,应用Simulink软件完成通信全链路仿真设计。基于伪随机序列(PN码)的自相关特性提出了极性对称的PN码,设计了基于对称PN码的Simulink时间同步系统,以8PSK为调制解调方式,仿真了波形生成、最佳采样、符号同步、数据解调等全链路通信过程。系统基于PN码对称特性提出了增强型滑窗定位算法以提高自相关峰幅值,降低噪声干扰导致的同步字误捕获概率。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噪声干扰条件下,相比于单极性PN码和Walsh码设计方式,所提时间同步系统具有更高的帧同步准确率,接收端误码率性能具有2 dB以上的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伪噪声码 同步 最佳采样 8PSK SIMULINK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整数倍采样情况下的符号定时同步研究
9
作者 林素红 李迟生 姜志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39-243,共5页
符号定时同步是数字信号解调的关键技术之一。实际应用中,为简化模数转换操作,数字接收机通常采用相对固定的采样速率对不同符号速率的信号进行采样,而传统的符号同步算法无法实现每个符号非整数个采样点的信号的同步。针对非整数倍采... 符号定时同步是数字信号解调的关键技术之一。实际应用中,为简化模数转换操作,数字接收机通常采用相对固定的采样速率对不同符号速率的信号进行采样,而传统的符号同步算法无法实现每个符号非整数个采样点的信号的同步。针对非整数倍采样情况下的定时同步问题,在传统最大平均功率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由多相滤波器、改进的积分级联梳状(CIC)插值滤波器和最大平均功率算法构成的符号同步方法,对非整数倍采样信号进行整数倍采样变换,再进行符号定时同步。以最具有代表性的16QAM和32QAM信号为例对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在保证较低的运算复杂度的同时,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能够适用于MQAM信号在非整数倍采样情况下的符号定时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定时同步 多相滤波器 最大平均功率算法 插值滤波器 最佳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信道参数的物理层安全密钥容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旭 金梁 +1 位作者 宋华伟 黄开枝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12-2618,共7页
利用无线信道参数提取物理层安全密钥时,密钥容量受加性噪声、信道测量时差、终端移动速度、采样周期和采样点数等因素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在均匀散射环境中利用单输入单输出无线信道定量分析密钥容量,推导了密钥容量的闭式解以确... 利用无线信道参数提取物理层安全密钥时,密钥容量受加性噪声、信道测量时差、终端移动速度、采样周期和采样点数等因素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在均匀散射环境中利用单输入单输出无线信道定量分析密钥容量,推导了密钥容量的闭式解以确定最佳采样周期的约束条件。仿真分析表明该结论同样适用于非均匀散射环境,同时验证将物理层密钥提取技术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 物理层密钥提取 密钥容量 无线信道参数 最佳采样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正交振幅调制(QAM)信号的符号定时同步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素红 李迟生 姜志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4-217,共4页
在全数字接收机中,符号定时同步是信号解调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算法解调的性能。针对QAM信号的符号定时同步问题,在传统最大平均功率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联合估计方法。利用一种结构简单的插值滤波器对信号进行... 在全数字接收机中,符号定时同步是信号解调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算法解调的性能。针对QAM信号的符号定时同步问题,在传统最大平均功率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联合估计方法。利用一种结构简单的插值滤波器对信号进行二倍插值滤波,然后通过最大平均功率算法求出平均功率值最大的点作为最佳采样点,在信噪比较低时,不需要很高的采样率和复杂的算法就能够保证较高的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具有运算复杂度低、估计精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够实现QAM信号的快速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定时同步 最大平均功率 插值滤波器 最佳采样 正文振幅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脉冲相位热像检测效率提高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陶胜杰 杨正伟 +1 位作者 田干 张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1-37,共7页
为提高脉冲相位热像法(PPT)温度序列相位的计算速度和检测效率,对传统的傅里叶变换(FFT)进行优化,提出了适用于PPT的相位快速计算方法,使运算速度提高了1.9~12.4倍。为确定相位算法中温度序列的最佳采样长度和频率分量,结合热扩散... 为提高脉冲相位热像法(PPT)温度序列相位的计算速度和检测效率,对传统的傅里叶变换(FFT)进行优化,提出了适用于PPT的相位快速计算方法,使运算速度提高了1.9~12.4倍。为确定相位算法中温度序列的最佳采样长度和频率分量,结合热扩散深度公式提出了最佳采样长度估算公式。对铝合金试件和钢材料试件进行了脉冲相位热波检测,当缺陷检测效果最佳时,热图序列最佳采样长度分别为1.1 s和3.9 s,基频相位差有最佳的缺陷分辨能力。结果表明:该算法显著提高了相位计算速度,量化的最佳采样长度估算公式能直接确定热图采样长度,减少了操作的主观性和参数设置的随机性,有效提高了脉冲相位热像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脉冲相位 傅里叶变换 最佳采样长度 检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探专利技术选登
13
作者 任鹏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3期230-231,共2页
关键词 专利技术 地震数据处理 物探 共偏移距 波动方程偏移 最佳采样 多次波衰减 专利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mproved particle fil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observation inversion optimal sampling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振涛 潘泉 +1 位作者 杨峰 程咏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5期815-820,共6页
According to the effective sampling of particles and the particles impoverishment caused by re-sampling in particle filter,an improved particle fil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observation inversion optimal sampling was p... According to the effective sampling of particles and the particles impoverishment caused by re-sampling in particle filter,an improved particle fil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observation inversion optimal sampling was proposed. Firstly,virtual observations were generated from the latest observation,and two sampling strategies were presented. Then,the previous time particles were sampled by utilizing the function inver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observation and system state. Finally,the current time particles were gener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time particles and the system one-step state transition model. By the above method,sampling particles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latest observ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priori modeling information,so that they further approximate the true state.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algorithm filtering accuracy and real-time outperform obviously the standard particle filter,the extended Kalman particle filter and the unscented particle fil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cle filter proposal distribution re-sampling observation inver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