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方位角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宏刚 简金蕾 魏少莉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3年第4期19-22,共4页
介绍了综合利用地空导弹武器制导系统及弹上所提供的信息,对完全处于运动状态的导弹及目标在弹目交会阶段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计算,求解出最佳起爆延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定向战斗部的最佳起爆方位角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介绍了综合利用地空导弹武器制导系统及弹上所提供的信息,对完全处于运动状态的导弹及目标在弹目交会阶段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计算,求解出最佳起爆延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定向战斗部的最佳起爆方位角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仿真结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战斗部 最佳起爆延时 最佳起爆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方位角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泽荣 李洛 +1 位作者 温玉全 李元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7-350,356,共5页
为能够利用配备定向战斗部的防空火箭弹有效打击武装直升机,对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控制战斗部定向起爆进行了研究.根据激光探测系统所能获得的信息,建立了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方位角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六... 为能够利用配备定向战斗部的防空火箭弹有效打击武装直升机,对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控制战斗部定向起爆进行了研究.根据激光探测系统所能获得的信息,建立了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方位角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六光束激光探测系统所提供的信息能够确定火箭弹定向战斗部的最佳起爆方位角,为火箭弹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战斗部 最佳起爆方位角 激光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周向探测最佳定向起爆技术(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孝彬 张合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18,共6页
为了研究飞秒激光多脉冲累积效应对镍钛合金材料的影响,通过考虑多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改写激光光源项,利用改进的双温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飞秒激光三脉冲烧蚀镍钛合金的温度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电子和晶格温度随时间和烧蚀深... 为了研究飞秒激光多脉冲累积效应对镍钛合金材料的影响,通过考虑多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改写激光光源项,利用改进的双温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飞秒激光三脉冲烧蚀镍钛合金的温度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电子和晶格温度随时间和烧蚀深度的演化规律.分析了多脉冲累积效应的内在机理;讨论了三脉冲条件下不同参量对电子和晶格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镍钛合金在飞秒激光三脉冲的作用下,电子有3个递增的峰值温度,相比单脉冲的作用,三脉冲使电子和晶格温度明显升高;多脉冲的时间间隔直接影响多脉冲的累积效应;脉冲宽度影响电子的峰值温度和达到峰值温度所用的时间;激光能量密度影响电子和晶格的温度;电声耦合常量对电子与晶格的耦合时间和电子晶格的平衡温度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战斗部 脉冲激光周向探测 最佳起爆延时 最佳起爆方位角 最佳起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扫描式六象限激光探测系统弹目交会算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元 李燕华 +3 位作者 李洛 郭海超 张彦梅 温玉全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73-2079,共7页
针对某旋转式火箭弹定向战斗部定向探测与起爆控制系统,分析了扫描式六象限激光探测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由激光束螺旋角计算弹体转速的方法,建立了弹体转速数学模型、弹目相对运动方程及相互间的迭代解耦算法,并编写Fortran程... 针对某旋转式火箭弹定向战斗部定向探测与起爆控制系统,分析了扫描式六象限激光探测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由激光束螺旋角计算弹体转速的方法,建立了弹体转速数学模型、弹目相对运动方程及相互间的迭代解耦算法,并编写Fortran程序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交会算法可以计算得到弹体转速、弹目相对运动速度、目标脱靶量、最佳起爆延迟时间、最佳起爆方位角等参量,且误差分析显示探测方位角误差满足定向战斗部的方位探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定向战斗部 弹目交会 多象限激光近炸引信 最佳起爆延时 最佳起爆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