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激光近炸引信最佳起爆延时的目标毁伤建模
1
作者
陈景新
李翰山
+1 位作者
刘云海
薛静云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共9页
针对传统的目标毁伤计算时未详细考虑激光近炸引信的起爆延时,从而导致对目标毁伤效能的计算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的问题,提出激光近炸引信弹目交会条件下基于最佳起爆延时的目标毁伤建模方法。推导了使引信处于最佳近炸位置的弹目交会近...
针对传统的目标毁伤计算时未详细考虑激光近炸引信的起爆延时,从而导致对目标毁伤效能的计算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的问题,提出激光近炸引信弹目交会条件下基于最佳起爆延时的目标毁伤建模方法。推导了使引信处于最佳近炸位置的弹目交会近炸最佳起爆延时函数;在确定最佳起爆延时的基础上,结合对破片群飞散特性的分析,建立了激光近炸引信对目标的毁伤概率计算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近炸引信最佳起爆延时的影响。通过模拟近炸引信对目标的毁伤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激光近炸引信的起爆延时影响着最终的目标毁伤概率,这将为提高激光近炸引信的毁伤效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近炸引信
弹目交会
最佳起爆延时
破片
毁伤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延时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郭泽荣
李洛
李元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8-591,共4页
为实现采用定向战斗部的防空火箭弹能够有效打击武装直升机,研究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机理及其应用于定向战斗部时的最佳起爆延时控制.基于激光探测原理,建立了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延时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编制了程序并进行数值仿真.仿...
为实现采用定向战斗部的防空火箭弹能够有效打击武装直升机,研究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机理及其应用于定向战斗部时的最佳起爆延时控制.基于激光探测原理,建立了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延时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编制了程序并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以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定向战斗部为武器平台打击武装直升机,能够精确确定最佳起爆延迟时间,控制定向战斗部定向起爆,实现有效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探测
最佳起爆延时
定向战斗部
火箭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延时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宏刚
吕辉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6,共4页
在对定向战斗部目前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导弹拦截来袭目标的弹目交会模型,求解出了战斗部起爆的最佳起爆延时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对弹目交会过程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仿真结果分析,对于定向战斗部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定向战斗部
最佳起爆延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瞄准式战斗部威力半径与起爆延时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石志彬
高敏
+1 位作者
杨锁昌
韩路杰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30,共6页
瞄准式战斗部的最佳起爆延时与传统周向均匀战斗部有很大区别,相关研究很少,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通过静爆试验得到瞄准式战斗部破片的分布数据,并据此计算出了战斗部静态条件下的威力半径。利用导引头失效前某一时刻所测参数和...
瞄准式战斗部的最佳起爆延时与传统周向均匀战斗部有很大区别,相关研究很少,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通过静爆试验得到瞄准式战斗部破片的分布数据,并据此计算出了战斗部静态条件下的威力半径。利用导引头失效前某一时刻所测参数和引信探测到目标初始时刻的参数,结合最佳起爆距离研究结论,通过计算剩余飞行时间,推导出了战斗部的最佳起爆延时。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得出,为避免引信探测到目标前目标就运动到最佳起爆距离处的情况出现,破片束静态锥角应大于等于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力半径
最佳起爆延时
瞄准式战斗部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方位角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李宏刚
简金蕾
魏少莉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3年第4期19-22,共4页
介绍了综合利用地空导弹武器制导系统及弹上所提供的信息,对完全处于运动状态的导弹及目标在弹目交会阶段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计算,求解出最佳起爆延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定向战斗部的最佳起爆方位角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介绍了综合利用地空导弹武器制导系统及弹上所提供的信息,对完全处于运动状态的导弹及目标在弹目交会阶段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计算,求解出最佳起爆延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定向战斗部的最佳起爆方位角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仿真结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战斗部
最佳起爆延时
最佳
起爆
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脉冲激光周向探测最佳定向起爆技术(英文)
被引量:
1
6
作者
徐孝彬
张合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18,共6页
为了研究飞秒激光多脉冲累积效应对镍钛合金材料的影响,通过考虑多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改写激光光源项,利用改进的双温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飞秒激光三脉冲烧蚀镍钛合金的温度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电子和晶格温度随时间和烧蚀深...
为了研究飞秒激光多脉冲累积效应对镍钛合金材料的影响,通过考虑多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改写激光光源项,利用改进的双温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飞秒激光三脉冲烧蚀镍钛合金的温度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电子和晶格温度随时间和烧蚀深度的演化规律.分析了多脉冲累积效应的内在机理;讨论了三脉冲条件下不同参量对电子和晶格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镍钛合金在飞秒激光三脉冲的作用下,电子有3个递增的峰值温度,相比单脉冲的作用,三脉冲使电子和晶格温度明显升高;多脉冲的时间间隔直接影响多脉冲的累积效应;脉冲宽度影响电子的峰值温度和达到峰值温度所用的时间;激光能量密度影响电子和晶格的温度;电声耦合常量对电子与晶格的耦合时间和电子晶格的平衡温度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战斗部
脉冲激光周向探测
最佳起爆延时
最佳
起爆
方位角
最佳
起爆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扫描式六象限激光探测系统弹目交会算法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李元
李燕华
+3 位作者
李洛
郭海超
张彦梅
温玉全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73-2079,共7页
针对某旋转式火箭弹定向战斗部定向探测与起爆控制系统,分析了扫描式六象限激光探测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由激光束螺旋角计算弹体转速的方法,建立了弹体转速数学模型、弹目相对运动方程及相互间的迭代解耦算法,并编写Fortran程...
针对某旋转式火箭弹定向战斗部定向探测与起爆控制系统,分析了扫描式六象限激光探测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由激光束螺旋角计算弹体转速的方法,建立了弹体转速数学模型、弹目相对运动方程及相互间的迭代解耦算法,并编写Fortran程序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交会算法可以计算得到弹体转速、弹目相对运动速度、目标脱靶量、最佳起爆延迟时间、最佳起爆方位角等参量,且误差分析显示探测方位角误差满足定向战斗部的方位探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定向战斗部
弹目交会
多象限激光近炸引信
最佳起爆延时
最佳
起爆
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定向战斗部毁伤效能评估
被引量:
4
8
作者
李元
温玉全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10,共10页
准确的毁伤效能评估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评估战斗部的威力,对战斗部的评估和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定向战斗部能够提高弹载装药的能量利用率,但是其毁伤效能评估并不完善。针对定向战斗部毁伤评估存在的关键难题建立柱坐标系下引信-战...
准确的毁伤效能评估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评估战斗部的威力,对战斗部的评估和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定向战斗部能够提高弹载装药的能量利用率,但是其毁伤效能评估并不完善。针对定向战斗部毁伤评估存在的关键难题建立柱坐标系下引信-战斗部配合模型,考虑弹体的滚转角因素,基于激光周向探测引信提出最佳起爆延时和最佳起爆方位计算方法,通过实验验证的数值模型提取威力场打击迹线数据,最终形成适用于定向战斗部的毁伤效能评估程序。利用该程序计算不同定向战斗部结构对某直升机目标的毁伤概率,结果表明:圆柱和棱柱两种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概率都随着弹目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棱柱型战斗部减小幅度远小于圆柱战斗部;棱柱型战斗部在30 m弹目距离时对该直升机目标的毁伤概率仍然能达到0.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战斗部
毁伤效能评估
最佳起爆延时
最佳
起爆
方位
棱柱型战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激光近炸引信最佳起爆延时的目标毁伤建模
1
作者
陈景新
李翰山
刘云海
薛静云
机构
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073256)。
文摘
针对传统的目标毁伤计算时未详细考虑激光近炸引信的起爆延时,从而导致对目标毁伤效能的计算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的问题,提出激光近炸引信弹目交会条件下基于最佳起爆延时的目标毁伤建模方法。推导了使引信处于最佳近炸位置的弹目交会近炸最佳起爆延时函数;在确定最佳起爆延时的基础上,结合对破片群飞散特性的分析,建立了激光近炸引信对目标的毁伤概率计算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近炸引信最佳起爆延时的影响。通过模拟近炸引信对目标的毁伤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激光近炸引信的起爆延时影响着最终的目标毁伤概率,这将为提高激光近炸引信的毁伤效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
激光近炸引信
弹目交会
最佳起爆延时
破片
毁伤概率
Keywords
laser proximity fuze
missile-target intersection
optimal initiation delay
warhead fragment
damage probability
分类号
TJ434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TJ410.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延时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郭泽荣
李洛
李元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8-591,共4页
基金
国家部委预研项目(404040102)
文摘
为实现采用定向战斗部的防空火箭弹能够有效打击武装直升机,研究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机理及其应用于定向战斗部时的最佳起爆延时控制.基于激光探测原理,建立了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延时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编制了程序并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以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定向战斗部为武器平台打击武装直升机,能够精确确定最佳起爆延迟时间,控制定向战斗部定向起爆,实现有效打击.
关键词
激光探测
最佳起爆延时
定向战斗部
火箭弹
Keywords
laser range-finder
optimum time delay
aimed warhead
rocket
分类号
TJ4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延时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宏刚
吕辉
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
出处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6,共4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编号110101106)
文摘
在对定向战斗部目前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导弹拦截来袭目标的弹目交会模型,求解出了战斗部起爆的最佳起爆延时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对弹目交会过程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仿真结果分析,对于定向战斗部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定向战斗部
最佳起爆延时
仿真
Keywords
aimed warhead
optimum detonating delay time
imitation
分类号
TP3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瞄准式战斗部威力半径与起爆延时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石志彬
高敏
杨锁昌
韩路杰
机构
石家庄机械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
出处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30,共6页
文摘
瞄准式战斗部的最佳起爆延时与传统周向均匀战斗部有很大区别,相关研究很少,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通过静爆试验得到瞄准式战斗部破片的分布数据,并据此计算出了战斗部静态条件下的威力半径。利用导引头失效前某一时刻所测参数和引信探测到目标初始时刻的参数,结合最佳起爆距离研究结论,通过计算剩余飞行时间,推导出了战斗部的最佳起爆延时。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得出,为避免引信探测到目标前目标就运动到最佳起爆距离处的情况出现,破片束静态锥角应大于等于8.2°。
关键词
威力半径
最佳起爆延时
瞄准式战斗部
仿真分析
Keywords
power (lethal) radius
optimal initiation delay
aiming (gimbaled) warhead
simu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TJ761.7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TJ760.31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方位角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李宏刚
简金蕾
魏少莉
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
出处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3年第4期19-22,共4页
文摘
介绍了综合利用地空导弹武器制导系统及弹上所提供的信息,对完全处于运动状态的导弹及目标在弹目交会阶段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计算,求解出最佳起爆延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定向战斗部的最佳起爆方位角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仿真结果分析。
关键词
定向战斗部
最佳起爆延时
最佳
起爆
方位角
Keywords
directional warhead
optimum detonating delay time
optimum detonating azimuth
分类号
E927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TJ4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脉冲激光周向探测最佳定向起爆技术(英文)
被引量:
1
6
作者
徐孝彬
张合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智能弹药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18,共6页
基金
The Weapon-equipment Pr-research Project Foundation(No.51305020104)
文摘
为了研究飞秒激光多脉冲累积效应对镍钛合金材料的影响,通过考虑多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改写激光光源项,利用改进的双温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飞秒激光三脉冲烧蚀镍钛合金的温度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电子和晶格温度随时间和烧蚀深度的演化规律.分析了多脉冲累积效应的内在机理;讨论了三脉冲条件下不同参量对电子和晶格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镍钛合金在飞秒激光三脉冲的作用下,电子有3个递增的峰值温度,相比单脉冲的作用,三脉冲使电子和晶格温度明显升高;多脉冲的时间间隔直接影响多脉冲的累积效应;脉冲宽度影响电子的峰值温度和达到峰值温度所用的时间;激光能量密度影响电子和晶格的温度;电声耦合常量对电子与晶格的耦合时间和电子晶格的平衡温度也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定向战斗部
脉冲激光周向探测
最佳起爆延时
最佳
起爆
方位角
最佳
起爆
策略
Keywords
Aimed warhead
Pulsed laser circumferential detection
Optimum detonating delay time
Optimum detonating azimuth
Optimum detonating strategy
分类号
TJ4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扫描式六象限激光探测系统弹目交会算法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李元
李燕华
李洛
郭海超
张彦梅
温玉全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
出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73-2079,共7页
基金
武器装备预先研究项目(40404010X)
文摘
针对某旋转式火箭弹定向战斗部定向探测与起爆控制系统,分析了扫描式六象限激光探测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由激光束螺旋角计算弹体转速的方法,建立了弹体转速数学模型、弹目相对运动方程及相互间的迭代解耦算法,并编写Fortran程序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交会算法可以计算得到弹体转速、弹目相对运动速度、目标脱靶量、最佳起爆延迟时间、最佳起爆方位角等参量,且误差分析显示探测方位角误差满足定向战斗部的方位探测精度要求。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定向战斗部
弹目交会
多象限激光近炸引信
最佳起爆延时
最佳
起爆
方位角
Keywords
ordn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imable warhead
projectile-target encounter
multi-quadrant laser proximity fuze
optimal detonation time delay
optimal detonation azimuth angle
分类号
TJ439.2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向战斗部毁伤效能评估
被引量:
4
8
作者
李元
温玉全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极端力学研究院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002178)。
文摘
准确的毁伤效能评估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评估战斗部的威力,对战斗部的评估和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定向战斗部能够提高弹载装药的能量利用率,但是其毁伤效能评估并不完善。针对定向战斗部毁伤评估存在的关键难题建立柱坐标系下引信-战斗部配合模型,考虑弹体的滚转角因素,基于激光周向探测引信提出最佳起爆延时和最佳起爆方位计算方法,通过实验验证的数值模型提取威力场打击迹线数据,最终形成适用于定向战斗部的毁伤效能评估程序。利用该程序计算不同定向战斗部结构对某直升机目标的毁伤概率,结果表明:圆柱和棱柱两种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概率都随着弹目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棱柱型战斗部减小幅度远小于圆柱战斗部;棱柱型战斗部在30 m弹目距离时对该直升机目标的毁伤概率仍然能达到0.538.
关键词
定向战斗部
毁伤效能评估
最佳起爆延时
最佳
起爆
方位
棱柱型战斗部
Keywords
directional warhead
damag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ptimal initiation delay
optimal initiation position
prismatic warhead
分类号
TJ410.2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激光近炸引信最佳起爆延时的目标毁伤建模
陈景新
李翰山
刘云海
薛静云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延时研究
郭泽荣
李洛
李元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延时研究
李宏刚
吕辉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瞄准式战斗部威力半径与起爆延时研究
石志彬
高敏
杨锁昌
韩路杰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方位角研究
李宏刚
简金蕾
魏少莉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脉冲激光周向探测最佳定向起爆技术(英文)
徐孝彬
张合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一种扫描式六象限激光探测系统弹目交会算法研究
李元
李燕华
李洛
郭海超
张彦梅
温玉全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定向战斗部毁伤效能评估
李元
温玉全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