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度大小对豌豆吸水特性及蒸煮时间的影响
1
作者 武东轶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6期6-9,14,共5页
通过破碎筛分将豌豆分为5个粒度(由大到小依次标记为W1,W2,W3,W4,W5),对5个粒度豌豆的吸水特性和蒸煮时间进行测定,通过浸泡吸水Peleg模型对其吸水特性进行分析,并研究粒度对吸水特性、蒸煮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80 min浸泡过程中,... 通过破碎筛分将豌豆分为5个粒度(由大到小依次标记为W1,W2,W3,W4,W5),对5个粒度豌豆的吸水特性和蒸煮时间进行测定,通过浸泡吸水Peleg模型对其吸水特性进行分析,并研究粒度对吸水特性、蒸煮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80 min浸泡过程中,不同粒度豌豆吸水率(水分含量)及最大吸水率(水分含量)均是W1>W2>W3>W4>W5;不同粒度豌豆的吸水特性与Peleg方程的拟合性较好,R^(2)值均在0.99以上,各粒度豌豆的吸水动力学参数K1差异显著,随着粒度的减小而减小;不同粒度豌豆的最佳蒸煮时间由45 min缩短为20 min以内,W1最佳蒸煮时间为18 min,W5最佳蒸煮时间为3 min;豌豆的粒度对最佳蒸煮时间影响极显著,最佳蒸煮时间与粒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豌豆的最佳蒸煮时间随着粒度的减小而缩短;最佳蒸煮时间与动力学参数K1呈极显著正相关,豌豆的最佳蒸煮时间与其60 min内不同时间的吸水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30 min内不同时间的吸水速率呈负相关,其中与20 min内不同时间的吸水速率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大小 吸水特性 Peleg模型 最佳蒸煮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分迁移探究高粱米微波快熟机理
2
作者 武东轶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3期24-29,共6页
以白粱8和晋糯3为高粱米研究对象,采用浸泡及微波技术制备快熟高粱米,并对高粱米的表皮及微观结构、糊化度、吸水率、水分迁移状态及非自由水含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粱8和晋糯3均在35℃下浸泡2 h,白粱8微波处理5 min,最佳蒸煮时间... 以白粱8和晋糯3为高粱米研究对象,采用浸泡及微波技术制备快熟高粱米,并对高粱米的表皮及微观结构、糊化度、吸水率、水分迁移状态及非自由水含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粱8和晋糯3均在35℃下浸泡2 h,白粱8微波处理5 min,最佳蒸煮时间由50 min缩短为28 min;晋糯3微波处理7 min,最佳蒸煮时间由45 min缩短为23 min。微波处理后的高粱米内部均产生裂纹,并具有一定的糊化度,白粱8微波样品糊化度为40.91%,晋糯3微波样品糊化度为55.62%;经处理后的高粱米吸水能力增强,浸泡120 min时,晋糯3吸水率由50.90%增加为63.35%,白粱8吸水率由29.76%增加为40.24%,且吸水过程中非自由水含量增加。浸泡及微波处理的高粱米具有一定糊化度,且其吸水能力增强,使得微波高粱米能够有效缩短蒸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泡与微波 糊化度 最佳蒸煮时间 微观结构 水分迁移 非自由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