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算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学兄 常庆瑞 +2 位作者 毕如田 刘正春 张小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6,共5页
基于90m分辨率SRTM DEM数据,利用邻域分析法在不同大小窗口下(2×2,3×3,4×4,…,30×30)对山西省地形起伏度进行了提取,运用人工作图法、最大高差法、模糊数学法、均值变点分析法和累积和(CUSUM)分析算法分别计算最佳... 基于90m分辨率SRTM DEM数据,利用邻域分析法在不同大小窗口下(2×2,3×3,4×4,…,30×30)对山西省地形起伏度进行了提取,运用人工作图法、最大高差法、模糊数学法、均值变点分析法和累积和(CUSUM)分析算法分别计算最佳统计单元,对统计单元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及适用性进行分析,提出山西省地形起伏度提取的最佳统计单元。研究分析表明:均值变点分析法和累积和分析算法是相对比较有效的方法;运用均值变点分析法与累积和分析算法计算所得的最佳统计单元分别为11×11(0.980 1km^2)和14×14(1.587 6km^2);均值变点分析法是计算最佳统计单元的一种最为理想的方法;对于同一地区而言,不同DEM数据类型、不同分辨率DEM,所使用的最佳统计单元大小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地形起伏度 最佳统计单元 算法比较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尺度确定 被引量:30
2
作者 钟静 卢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5-181,186,共8页
[目的]确定中国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尺度并进行地形分级,明确区域地形结构特点并进行地貌结构划分。[方法]以ASTER GDEMv2数据为基础,通过Python模块编程,利用窗口分析方法提取西南地区各典型地貌以及整个区域n×n(n=2,3,4... [目的]确定中国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尺度并进行地形分级,明确区域地形结构特点并进行地貌结构划分。[方法]以ASTER GDEMv2数据为基础,通过Python模块编程,利用窗口分析方法提取西南地区各典型地貌以及整个区域n×n(n=2,3,4,…,181,182,183)窗口下的平均地形起伏度,进而采用均值变点分析方法确定最佳统计窗口。[结果](1)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尺度为2.43km^2;(2)区域地形起伏度以中小起伏为主,其中小起伏(200~500m)占38.68%,中起伏(500~1 000m)占23.58%;(3)从空间分布来看,西南地区的地形起伏度呈现中部高,东南部次之,西北部和东北部较低的特征。[结论]以2.43km^2为最佳统计窗口提取的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度符合区域地形起伏特征,同时较好地兼顾了各地貌类型的起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AsTERGDEMv2 最佳统计单元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地形起伏度与村落空废关系分析——以理县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鹏 王毅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149,共7页
山区村落空废现象受到地形起伏度的显著影响,分析二者的关系对山区村落的保护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为例,通过田野调查采集219个村民小组的空废数据,基于ASTER GDEM V2数字高程数据,采用窗口分析法和... 山区村落空废现象受到地形起伏度的显著影响,分析二者的关系对山区村落的保护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为例,通过田野调查采集219个村民小组的空废数据,基于ASTER GDEM V2数字高程数据,采用窗口分析法和均值变点法确定最佳统计单元,以提取地形起伏度,并进行地貌类型分类,利用回归分析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解析地形起伏度对村落空废的影响。结果表明:理县的平均村落空废率为41.25%,空废率高值区以甘堡乡为核心、呈一主多次的空间结构;理县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是0.66 km^(2),地形起伏度介于101~1208 m,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以占比超四成的中起伏高中山地貌类型为主;地形起伏度在数量上与村落空废率呈显著正相关,对空废率的影响较海拔高度更大,地形起伏度在空间上与村落空废率呈弱空间正相关,在薛城镇呈高高聚集,在朴头镇、古尔沟镇呈高低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空废 地形起伏度 最佳统计单元 空间自相关 理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势起伏度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张军 李晓东 +1 位作者 陈春艳 刘俊燕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0-13,19,共5页
在以新疆1:250000 DEM数据为基础,通过认真分析新疆基本地貌特征,在GIS系统的支持下,利用邻域分析方法,选取2×2,3×3,4×4,…,21×21,25×25,30×30等22个邻域分析窗口,运用均值变点分析法对其进行了最佳统计... 在以新疆1:250000 DEM数据为基础,通过认真分析新疆基本地貌特征,在GIS系统的支持下,利用邻域分析方法,选取2×2,3×3,4×4,…,21×21,25×25,30×30等22个邻域分析窗口,运用均值变点分析法对其进行了最佳统计单元的计算,结果8×8的网格大小(2.56 km^2)可作为曲线大小的拐点,即为曲线由陡变缓的阈值.从而得出基于1:250000 DEM的新疆地势起伏度计算的最佳统计单元为8×8的网格大小(2.56 km^2),并完成了新疆地势起伏度分级图的绘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势起伏度 最佳统计单元 ARCGIS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横断山区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和经济的关系 被引量:27
5
作者 陈田田 彭立 +2 位作者 刘邵权 王旭熙 徐定德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5-512,共8页
地形起伏度是影响山区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以横断山区大尺度ASTER GDEM为数据源,基于GIS的窗口递增分析原理,采用均值变点法科学分析平均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面积并对其进行分级和相关性分析,得出实验区最佳分析窗口面积为0.... 地形起伏度是影响山区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以横断山区大尺度ASTER GDEM为数据源,基于GIS的窗口递增分析原理,采用均值变点法科学分析平均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面积并对其进行分级和相关性分析,得出实验区最佳分析窗口面积为0.202 5 km2,省域之间地形起伏度差异明显,省内差异不明显,相关性较高.同时,采用空间分析技术、统计学方法以及PCA排序法,分析地形起伏度与人口、经济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形起伏度的增大,人口密度逐渐降低,当达到3.7以后人口密度趋于一个固定值;地形起伏度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负相关性最大,与城镇化率的负相关性较小,与人均GDP的负相关性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山区 最佳统计单元 地形起伏度 人口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起伏度提取及其在区域滑坡灾害评价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20
6
作者 毕晓玲 李小娟 +2 位作者 胡卓玮 王志恒 赖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13-2416,2441,共5页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省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高差大,汶川—茂江、北川—映秀等几条大的断裂带广泛分布,地壳构造不稳定,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其中尤以滑坡灾害较为典型。滑坡灾害的发生与地形有着密切关系。探讨了四川省地形起伏度最...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省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高差大,汶川—茂江、北川—映秀等几条大的断裂带广泛分布,地壳构造不稳定,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其中尤以滑坡灾害较为典型。滑坡灾害的发生与地形有着密切关系。探讨了四川省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的求证过程,经试验得出,2.25 km2为适宜四川省滑坡发育的地形起伏度计算的最佳单元。基于ArcGIS平台,结合区域滑坡灾害调查资料,初步研究了地形起伏度与滑坡灾害的相关性,并用信息量模型进行验证,在该基础上探讨了地形起伏度与区域滑坡灾害发生的规律,对区域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最佳统计单元 滑坡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点分析的地形起伏度研究 被引量:51
7
作者 王玲 同小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67,共3页
探讨利用DEM数据分析地形起伏度的方法,以及针对不同比例尺的DEM数据分析地形起伏度时,寻求最佳统计单元的途径。结果表明,新疆局部地形起伏度较大,总体地形较平缓;地形起伏度随网格尺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存在一种对数关系。基于1∶25万... 探讨利用DEM数据分析地形起伏度的方法,以及针对不同比例尺的DEM数据分析地形起伏度时,寻求最佳统计单元的途径。结果表明,新疆局部地形起伏度较大,总体地形较平缓;地形起伏度随网格尺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存在一种对数关系。基于1∶25万DEM数据提取地形起伏度时,2.56 km2是最佳统计单元。均值变点分析方法在确定最佳统计单元方面具有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DEM 邻域分析 最佳统计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点分析法提取废弃采石场地形起伏度的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育成 赵廷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9-273,共5页
地形起伏度是废弃采石场水土保持治理和生态重建的重要地形指标之一。以0.5m,0.7m,1m,1.5m等12种不同水平分辨率DEM为数据源,采用GIS的窗口递增分析法和均值变点分析法对12种不同分辨率DEM的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地形起伏度是废弃采石场水土保持治理和生态重建的重要地形指标之一。以0.5m,0.7m,1m,1.5m等12种不同水平分辨率DEM为数据源,采用GIS的窗口递增分析法和均值变点分析法对12种不同分辨率DEM的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种不同分辨率的最佳分析窗口都是为9×9网格,相应地提取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面积与其相应的水平分辨率关系比较密切,呈幂函数的关系。以0.5m水平分辨率的DEM数据提取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面积为20.25m^2,并计算出大于5m地形起伏度的区域占总面积的13.12%。均值变点分析法确定地形起伏度也同样适用于废弃采石场的地形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采石场 DEM 地形起伏度 最佳统计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人口空间分布与地形起伏度关系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宇 李德平 +3 位作者 周亮 周梦杰 张栋 张道泉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0,共9页
人口空间分布受到地形起伏度的显著影响,分析二者的关系对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POI、夜间灯光、土地利用、道路河网、DEM等多源数据,构建随机森林模型模拟2018年长沙市100 m格网人口分布;然后使用移动窗口法和均... 人口空间分布受到地形起伏度的显著影响,分析二者的关系对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POI、夜间灯光、土地利用、道路河网、DEM等多源数据,构建随机森林模型模拟2018年长沙市100 m格网人口分布;然后使用移动窗口法和均值变点法确定最佳统计单元,在此基础上提取地形起伏度;最后利用统计方法和GeoDa软件分析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口空间化结果能够反映人口分布的实际情况,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40%的村(社区)有92个,所占比例为65%,而WorldPop数据集仅为49%,精度明显较低。(2)长沙市地形起伏度整体呈现“中部低、东西高”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值约为0.29,超过3/5的地区地形起伏度低于0.3。(3)长沙市人口空间分布与地形起伏度呈负相关关系,且集聚特征明显,92.84%的人口分布在地形起伏度不超过0.3的地区,土地面积占比仅为66.80%。但这种关系也因地而异,岳麓区部分乡镇(街道)表现为“高-高”型,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市部分乡镇(街道)表现为“低-低”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空间化 随机森林模型 地形起伏度 最佳统计单元 空间自相关 长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地形起伏度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艳林 邵长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55,共5页
以长江中游为研究区,提出了适合研究区地形特点的地貌形态分类指标。基于长江中游ASTERGDEM数据,运用领域统计分析算法提取不同分析窗口下的平均地形起伏度。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长江中游的最佳分析窗口为19×19像元,面积约0.324 9 km... 以长江中游为研究区,提出了适合研究区地形特点的地貌形态分类指标。基于长江中游ASTERGDEM数据,运用领域统计分析算法提取不同分析窗口下的平均地形起伏度。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长江中游的最佳分析窗口为19×19像元,面积约0.324 9 km2。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基本地貌形态以平原、小起伏山地为主,其中地形起伏度小于30 m的平原所占比例高达56.79%;30~70 m的台地比例为7.54%;70~200m的丘陵比例为6.90%;其次是200~500 m的小起伏山地,比例为28.48%;500~1 000 m的中起伏山地,比例仅为0.28%。长江中游地形起伏度分级图能从宏观上反映长江中游的地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最佳统计单元 ARCGIS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