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秸秆还田条件下喷施油菜素内酯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1
-
-
作者
董守坤
孙继轩
孙铭蔚
马玉玲
周欣宇
曲志鹏
-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五大连池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YFD1500303)
大学生SIPT项目(202410224166)。
-
文摘
[目的]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目前在国内外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秸秆还田作为一种环保的农业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大豆种植中。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无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调控作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秸秆还田条件下始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大豆各部分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寻找最佳施用浓度。[方法]选取两种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黑农84、垦丰16为试验材料,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组,设置5个不同浓度(5,6.67,10,20,40 mg·L^(-1))的油菜素内酯处理,于大豆始花期进行喷施。R2、R3、R6共3个时期取样测定叶片、茎、叶柄的干物质积累量,待收获后测定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有效荚数、无效荚数、百粒重、产量等指标。[结果]喷施10 mg·L^(-1)的油菜素内酯后,黑农84底荚高度达到最低值15.76 cm,垦丰16底荚高度达到最低值16.03 cm,二者均差异显著;黑农84的无效荚数达到最小值但差异不显著;有效荚数、总荚数、理论百粒重、实收百粒重、理论产量、实收产量和单株粒重达到最高值且差异显著,分别增加11.31%、43.66%、11.88%、13.58%、12.38%、15.95%和14.27%;垦丰16的株高、理论百粒重、实收百粒重、理论产量、实收产量和单株粒重达到最大值,分别增加11.41%、8.68%、8.84%、13.67%、12.48%和15.77%。两品种大豆各部分干物质积累均在10 mg·L^(-1)的油菜素内酯处理下达到最高值。[结论]施用油菜素内酯可以降低大豆底荚高度,增加大豆株高、有效荚数、总荚数、地上部各部位干物质积累量、百粒重和产量,10 mg·L^(-1)为油菜素内酯的最佳施用浓度。
-
关键词
大豆
秸秆还田
油菜素内酯
最佳施用浓度
产量构成因素
-
Keywords
soybean
straw returning
brassinolide
optimal application concentration
yield components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