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混凝实验条件下混凝剂最佳投加量的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周锋
-
机构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期63-65,共3页
-
文摘
为了达到一级A的排放标准,污水厂出水需要经过深度处理后排放。针对混凝实验条件下混凝剂最佳投加量的研究目的,选取了3种混凝剂,进行了一系列混凝试验,探究适合污水厂正常运行时二沉池出水的最佳混凝剂种类和最佳投药量。实验结果表明:AS、PFS、PAC的最佳投药量分别为210mg/L、135mg/L、80mg/L,比较浊度的去除效果为:PAC>AS>PFS;比较NH3-N的去除效果为:PFS>PAC>AS;比较TP的去除效果为:AS>PFS>PAC;比较TN的去除效果为:PAC>PFS>AS;比较CODcr的去除效果为:PAC>PFS>AS。试验以浊度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同时兼顾NH3-N、TP、TN和CODcr等指标,在出水水质符合一级(A)排放标准的情况下,选择PAC作为适合污水厂出水的最佳混凝剂。
-
关键词
混凝
混凝剂
最佳投加量
-
Keywords
Coagulation
Coagulant
Optimum dosage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一种确定水处理中混凝剂最佳投加量及最佳pH的方法
- 2
-
-
作者
王秀朵
曹艳芳
王玉秋
-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9-59,共1页
-
文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水处理中混凝剂最佳投加量及最佳pH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寻找混凝剂投加量的边界条件.确定混凝剂中的金属离子与待处理水中总磷的摩尔比的范围;(2)寻找pH的边界条件,确定pH的范围;(3)单纯形优化试验:取水样置于容器中,在混凝剂中金属离子与待处理水中总磷的摩尔比的范围之间、pH的范围之间,任选三点,搅拌,沉淀,在液面下取液,测定正磷酸盐和总磷的浓度,根据结果确定水处理中混凝剂最佳投加量及最佳pH.
-
关键词
最佳投加量
最佳pH
混凝剂
水处理
金属离子
边界条件
优化试验
正磷酸盐
-
分类号
TQ085.4
[化学工程]
TU991.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
-
题名最佳混凝投加量和pH去除水中有机物的研究
被引量:36
- 3
-
-
作者
董秉直
曹达文
范瑾初
-
机构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6期29-31,共3页
-
文摘
对强化混凝去除黄浦江水的有机物进行了试验研究。尽管增加混凝剂投加量和降低 pH都能有效地提高去除有机物的效果 ,但降低 pH去除有机物更有效。不同的 pH ,达到最佳有机物去除效果所需的混凝投加量是不同的 ,pH越低 ,所需的投加量就越少。就黄浦江水来说 ,达到最佳有机物去除效果的硫酸铝投加量为 8mg/L(以Al计 ) ,pH在 5 .5 ,DOC和UV2 54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 4 6 %和 5 7% ,较常规处理方法 ,去除率可提高 1倍。
-
关键词
混凝投加量
强化混凝
最佳投加量
有机物去除率
消毒副产物
PH值
饮用水
水处理
-
Keywords
enhanced coagulation
optimum dosage
optimum pH
removal rate of organic substance
DBPs
-
分类号
TU991.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
-
题名臭氧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崔延瑞
毛雯雯
吴青
孙剑辉
崔凤灵
-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35-240,共6页
-
基金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22300410413)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2B610005)
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01036400071)资助
-
文摘
试验对比了经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在水的体积不同臭氧预氧化条件相同时的COD去除效果。实验用水体积分别为0.4 L,3 L,4 L,5 L,12 L,在流量相同、臭氧氧化时间不同的条件下进行臭氧预氧化实验,对比了不同氧化时间和最佳臭氧投加量的关系。以12 L水为例,采用六组平行O3-SBR联用装置,对比不同臭氧投加量下的COD去除率。结果表明:在COD去除率的拐点处,臭氧投加量为0.19 mgO3/mgCOD时臭氧的氧化作用与生物降解作用的协同效应最佳。试验证明,对臭氧预氧化后COD去除率拐点处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臭氧预氧化
可生化性
臭氧-生物联用工艺
臭氧最佳投加量
-
Keywords
landfill leachate pre-ozonation biodegradability ozone-biological process optimumof ozone dosing quantity
-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投菌法处理微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 5
-
-
作者
陈谊
孙宝盛
孙井梅
黄宇
-
机构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38,共4页
-
基金
天津市科技委员会科技攻关计划课题(043115111-5)
-
文摘
研究投菌法处理微污染河水的可行性,通过静态试验研究多菌种混合投加的最佳投加量,选择对COD去除率较高的酵母菌作为COD主降解菌,对氨氮去除率较高的放线菌和乳酸菌作为氨氮主降解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絮凝菌作为辅助降解菌。使用软件进行优化分析,使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同时达到最大值,得到五种菌的最佳投加量为:酵母菌0.725mL、放线菌1.355mL、乳酸菌2.250mL、枯草芽孢杆菌0.215mL、絮凝菌0.215mL(菌液OD660值为0.5时,对100mL原水的投加量),此时COD去除率为50.5%,氨氮去除率为62.3%。
-
关键词
投菌法
微污染河水
混合投加
最佳投加量
-
Keywords
adding microorganisms
micro-polluted river
mixed addition
the best dosage
-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激活甲烷菌的微量元素及其补充量的确定
被引量:53
- 6
-
-
作者
李亚新
董春娟
-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
-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6-118,共3页
-
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No.9710 2 1)
-
文摘
以血清瓶为间歇反应器 ,以醋酸钙、乙醇为基质 ,研究了厌氧消化过程中甲烷菌所需要的微量金属营养元素的种类和优化组合及它们的最佳补充投加量。研究结果表明 ,厌氧消化过程中微量元素对甲烷菌有激活作用 ,最佳微量元素组合为 Fe,Co,Ni,它们的最佳补充投加分别为 1.0 mg/ L· d,0 .1mg/ L· d,0 .2 mg/ L·
-
关键词
甲烷菌
微量金属元素
激活作用
最佳补充投加量
废水监测
废水处理
-
Keywords
Methanogens Trace metals Stimulation Optimum trace metals combination\ Optimum supplement dosage
-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PAM在滤池反冲洗水回用中混凝效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 7
-
-
作者
白建国
郑平萍
黄晓菊
靳艳伟
庞海燕
-
机构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与环境工程系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徐州首创水务公司
-
出处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8-361,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JHZD06-20)
-
文摘
为探讨刘湾水厂滤池反冲洗水回用的可行性,用聚丙烯酰胺(PAM)作混凝剂,通过电动搅拌器进行混凝沉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采用阳离子型PAM作混凝剂,其最佳投加量为1mg/L,静沉5min时上清液的浊度为1.48NTU,明显低于原水浊度。因此,该滤池反冲洗水可直接回用于原水中。
-
关键词
滤池反冲洗水
聚丙烯酰胺
浊度
最佳投加量
静沉时间
-
Keywords
filter backwash water
polyacrylamide
turbidity
optimum dosage
sediment time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PAFC对微山湖低温低浊水混凝效果初探
被引量:3
- 8
-
-
作者
白建国
-
机构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4-35,共2页
-
基金
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江苏省教育厅JHZD06-20)
-
文摘
基于低温低浊水混凝效果差、处理方法复杂的现状,以微山湖的低温低浊水为试验水样,通过烧杯试验初步探讨了用聚合氯化铝铁做混凝剂的混凝效果。在试验水样中投加不同数量的所选混凝剂溶液,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反应后测其在不同静沉时间时上清液的浊度和色度,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在水温2.4℃,静沉21min时上清液即满足沉后出水浊度的要求;混凝剂中氧化铁的含量未造成出水色度增加;此时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为10mg/L。可见,在不投加助凝剂的条件下直接用聚合氯化铝铁作混凝剂处理微山湖低温低浊水,其方法简单,可达到满意的混凝效果。
-
关键词
低温低浊水
聚合氯化铝铁
浊度
最佳投加量
静沉时间
-
分类号
TU991.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
-
题名藻类有机物对混凝的影响研究进展
- 9
-
-
作者
张咏雪
姚娟娟
张智
陈龙甫
张梦然
-
机构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10848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CDJRC11210002)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PCRRF12021)
-
文摘
藻类有机物一直都是水处理工艺有效运行的威胁,近五年来藻类有机物组成性质上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各类藻种的有机物的荧光分析,荧光的平行分解,胞外有机物中不同组分的划分,分子量分析和等电位聚焦,以及官能团性质的表征。在此基础上,影响混凝的藻类有机物成分,胞内外有机物影响混凝的区别,以及蛋白质性质与混凝效果的关系等研究也取得了进展。近几年还有不少学者对预氧化的程度以及混凝剂的优化进行了探究,其研究成果提出了有效地降低藻类有机物对混凝的影响的措施。
-
关键词
胞外有机物
荧光光谱分析
蛋白质
氧化剂最佳投加量
混凝剂改良
-
Keywords
external organic matters
EEM analysis
proteins
optimum coagulation dose
the reform of coagulant
-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软硬性填料对MBR处理效率和膜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梁乾伟
李永峰
程国玲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75-2579,共5页
-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1354)
-
文摘
膜生物反应器(MBR)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填料的投加对MBR污水处理效率和膜污染进程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分别向MBR中投加不同量的软性和硬性悬浮填料,研究了悬浮填料对MBR运行效率及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填料后MBR对COD、氨氮和总磷等污染物的处理效率有所提高,明显减缓了膜污染的进程。软性填料对MBR的改善效果优于硬性填料,投加20%的软性填料时,系统对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6.53%、98.21%和52.75%,系统运行30天时的膜污染情况比未投加填料的系统减缓了41.43%。通过对比发现软性填料能够为微生物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提高反应器内的微生物量,从而提高MBR对污水的处理效率同时改善膜污染,是一种加强MBR系统的适宜填料,最佳投加量为反应器有效体积的20%。
-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悬浮填料
膜污染
最佳投加量
-
Keywords
suspended carrier
membrane fouling
optimum dosage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高浓度有机废水混凝预处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李芳
张晓叶
-
机构
镇江船艇学院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38-40,共3页
-
文摘
对含DTTA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分别选用了硫酸铝和硫酸铝钾两种混凝剂,寻找出其最佳投加量.结果表明:硫酸铝的效果要好些.同时还研究了在硫酸铝和硫酸铝钾的最佳投加量时,分别以氧化钙和聚丙烯酰胺做助凝剂时的最佳投加量.结果显示:聚丙烯酰胺的混凝效果要好些.
-
关键词
混凝剂
助凝剂
最佳投加量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Fenton-混凝法处理造纸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 12
-
-
作者
周丹
呼世斌
张涛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环境工程研究室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B08期7-8,65,共3页
-
文摘
将Fenton氧化与混凝联用处理造纸废水,确定了氧化的最佳条件:pH范围、H2O2的最佳用量以及与催化剂FeSO4的最佳投加比。探讨了氧化对混凝的促进作用,并将联用工艺与单独絮凝工艺的絮凝剂的用量、处理效果加以比较,得到了较好的结论。
-
关键词
FENTON氧化
最佳pH范围
最佳药剂投加量
混凝
造纸废水
-
Keywords
Fenton oxidization
proper pH scope
the best dosage
coagulation
papermaking wastewater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革基布废水的混凝沉淀实验研究
- 13
-
-
作者
王安
王春能
林春绵
潘志彦
-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6-8,共3页
-
基金
丽水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LKJZB200401)
-
文摘
根据某革基布企业废水的水质情况,研究了用投加混凝剂处理该废水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混凝剂、混凝剂的投放量和混凝pH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一级混凝沉淀时,FeSO4的最佳投加量为1.4g/L,最佳pH在11.5,而 PFS (聚合硫酸铁)的最佳投加量则为2.0g/L,适合的混凝pH>5;二级混凝沉淀时,Al2(SO4)3的最佳投加量为1.332g/L,而PAC(聚合氯化铝)的最佳投加量则为0.3g/L.
-
关键词
革基布废水
混凝沉淀
混凝剂最佳投加量
COD去除率
-
分类号
TU991.2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