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激活增强效应对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肌肉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敏 郭燕兰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0-36,共7页
目的:通过测试不同训练水平的5次90%1RM负重深蹲刺激,并经过不同恢复时间后,下蹲跳蹬伸阶段运动学、动力学数据以及下肢所贴肌肉的肌电数据的变化,分析恢复时间和训练水平对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的影响。方... 目的:通过测试不同训练水平的5次90%1RM负重深蹲刺激,并经过不同恢复时间后,下蹲跳蹬伸阶段运动学、动力学数据以及下肢所贴肌肉的肌电数据的变化,分析恢复时间和训练水平对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的影响。方法:通过测试30名田径项目运动员在5次90%1RM负重深蹲刺激后,经过不同恢复时间进行下蹲跳(countermovement Jump,CMJ),对CMJ蹬伸阶段运动学、动力学数据以及下肢所贴肌肉(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肌电数据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次90%1RM负重深蹲的PAP诱导方式在恢复时间4~12 min时动力学指标中的峰值地面垂直反作用力(the peak ground vertical reaction force,vGRF)、峰值功率(peak power output,PPO)、峰值力量发展速率(the peak rate force development,pRFD)显著高于基准值(P<0.05);在运动学参数中下蹲跳蹬伸阶段峰值力时刻髋、膝、踝的角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恢复时间为8 min时对CMJ高度有明显的增加(P<0.05)。PAP诱导后8 min(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腓肠肌)的积分肌电值显著性增加(P<0.05),其他肌肉(股二头肌、胫骨前肌)的积分肌电值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水平(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对运动学指标(CMJ高度)、动力学指标(PPO、vGRF)及股直肌、股外侧肌的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它指标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在5次90%1RM负重深蹲(每次间歇1 min)的PAP诱导方式下,PAP效果的有效时间段为4~12 min,在8 min时PAP效果最佳,受试者募集运动单位能力增强,肌肉活性增大,爆发力增强。不同训练水平因素对PAP效果存在显著性影响,且较高水平运动员PAP的效果在下蹲跳上的表现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激活增强效应 训练水平 最佳恢复时间 动力学 积分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