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Gd-EOB-DTPA在磁共振胆道成像中的最佳延迟时间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国勇 唐鹤菡 +3 位作者 刘洋洋 蔡磊 刘曦娇 宋彬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肝胆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在磁共振胆道成像中的最佳延迟时间。方法:采用轴面容积式内插值法屏气检查(VIBE)序列,对31例肝功能正常的志愿者行上腹部Gd—EOB-DTPA增强MRI动态扫描,获取5、10、15、20、25、30、40、50... 目的:探讨肝胆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在磁共振胆道成像中的最佳延迟时间。方法:采用轴面容积式内插值法屏气检查(VIBE)序列,对31例肝功能正常的志愿者行上腹部Gd—EOB-DTPA增强MRI动态扫描,获取5、10、15、20、25、30、40、50、60、70、80、90min轴面图像。测量胆道系统各部位(左肝管、右肝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及胆总管(近端、中段、远端))的信号强度(SI),计算相应时间点胆道系统各部位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描绘其变化趋势曲线并记录达峰时间点。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分别评价各个时间点左右肝管一二级分支、肝总管、胆囊、胆囊管及胆总管的可视性。结果:胆囊的SI、sNR、CNR的达峰时间均为70~80min;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及胆总管(近端、中段、远端)SI出现峰值的时间为40~50min,SNR出现峰值的时间为50~60min;胆囊管、左右肝管、肝总管及胆总管近端cNR出现峰值的时间为30~40min,胆总管中段和远端cNR出现峰值的时间为60~70min。结论:肝功能正常成人胆囊最佳延迟时间为注射Gd-EOBDTPA后80min,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及胆总管的最佳延迟强化时间为40~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胆道成像 Gd—EOB-DTPA 最佳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延迟时间和起爆方位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景伟 谭惠民 樊印海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8-201,209,共5页
起爆控制技术是装备定向战斗部的空空导弹的主要技术之一。综合利用制导和引信信息确定引信最佳起爆延迟时间和起爆方位是导弹技术发展的方向。该文在弹体坐标系下建立了任意空间交会条件下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延迟时间和起爆方位的数学... 起爆控制技术是装备定向战斗部的空空导弹的主要技术之一。综合利用制导和引信信息确定引信最佳起爆延迟时间和起爆方位是导弹技术发展的方向。该文在弹体坐标系下建立了任意空间交会条件下定向战斗部最佳起爆延迟时间和起爆方位的数学模型 ,通过仿真计算对弹目交会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起爆方位角的变化与弹目相对速度无关 ;在最佳起爆延迟时间段 ,目标的方位可能发生象限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战斗部 最佳起爆延迟时间 起爆方位 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导信息协同下的最佳起爆控制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蒋静群 简金蕾 张晓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25,共7页
综合利用制导和引信信息确定引信最佳起爆延迟时间和起爆方位是导弹技术发展的方向。在弹体坐标系下建立了任意空间交会条件下战斗部最佳起爆延迟时间和起爆方位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对弹目交会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脱靶方位角... 综合利用制导和引信信息确定引信最佳起爆延迟时间和起爆方位是导弹技术发展的方向。在弹体坐标系下建立了任意空间交会条件下战斗部最佳起爆延迟时间和起爆方位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对弹目交会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脱靶方位角在遭遇段的较远距离上误差较大,而在弹目接近的过程中误差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制一体化 引战配合 最佳起爆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有源降噪耳机系统的次级通道建模技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窦长胜 冯燕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3-237,共5页
实现了一种用于有源降噪耳机的次级通道建模方法,这种方法采用音乐片段作为激励信号,引入一个自适应误差预测器克服次级通道建模过程中遇到的干扰的影响,使得建模精度更高。对预测器中不同的延迟进行分析讨论,得出最佳延迟等于次级通道... 实现了一种用于有源降噪耳机的次级通道建模方法,这种方法采用音乐片段作为激励信号,引入一个自适应误差预测器克服次级通道建模过程中遇到的干扰的影响,使得建模精度更高。对预测器中不同的延迟进行分析讨论,得出最佳延迟等于次级通道脉冲响应长度的结论。实验表明,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剔除窄带干扰对建模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降噪 次级通道建模 自适应误差预测器 最佳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空间重构中参数确定方法的新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姚洪兴 姜桂仁 耿霞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2期82-85,共4页
论述相空间重构中参数选择的方法并对其讨论,针对已有参数确定方法的主观性强的特点,从一个更新角度考虑相空间重构中的冗余和不相关问题,结合虚假邻点法及平均位移法的思想,提出延迟向量排序计算重构相空间的最佳嵌入维数,以及基于相... 论述相空间重构中参数选择的方法并对其讨论,针对已有参数确定方法的主观性强的特点,从一个更新角度考虑相空间重构中的冗余和不相关问题,结合虚假邻点法及平均位移法的思想,提出延迟向量排序计算重构相空间的最佳嵌入维数,以及基于相邻向量内积计算最佳延迟时间间隔.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不仅是有效的,同时也具有易编程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空间重构 混沌系统 最佳嵌入维 最佳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解线性调频技术 被引量:51
6
作者 刘渝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1999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系统地研究了快速解线性调频技术,采用了一种快速频率估计的综合算法取代了传统的一维频率搜索方法。如采用两个FFT并行处理,那么只需一次FFT运行时间就可得到精确的频率估计值,整个解线性调频过程相当两次FFT和两次相关运... 系统地研究了快速解线性调频技术,采用了一种快速频率估计的综合算法取代了传统的一维频率搜索方法。如采用两个FFT并行处理,那么只需一次FFT运行时间就可得到精确的频率估计值,整个解线性调频过程相当两次FFT和两次相关运算时间,便于硬件实现。同时以比较简洁的方法得到了输出信噪比和最佳延迟时间的解析表达式,使本算法理论趋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线性调频 频率估计 最佳延迟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激光对单晶硅热作用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钟发成 吕雪明 +3 位作者 李佳桂 沈中华 陆健 倪晓武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7-643,共7页
为了提高激光加工中单晶硅材料对激光能量的耦合效率,采用一个短脉冲激光和一个长脉冲激光形成组合激光辐照单晶硅,使用COMSOL软件对该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组合激光长短脉冲间的延迟时间和长脉冲激光能量密度的变化对作用效果的影响,并... 为了提高激光加工中单晶硅材料对激光能量的耦合效率,采用一个短脉冲激光和一个长脉冲激光形成组合激光辐照单晶硅,使用COMSOL软件对该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组合激光长短脉冲间的延迟时间和长脉冲激光能量密度的变化对作用效果的影响,并与总能量相等的毫秒激光单独作用的效果进行比较;实验测量得到的不同能量密度的激光作用单晶硅后损伤形貌,与数值计算结果的趋势吻合。结果表明,组合激光能提高材料对激光的耦合效率;不同的延迟时间会影响组合激光的作用效果,最佳延迟时间为0.1ms;组合激光中毫秒激光能量密度占比较低时,作用效能较明显,随着毫秒激光能量密度占比的提高,对作用效果的提升相对变缓。该研究结果可以为组合激光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组合激光 单晶硅 激光能量 最佳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掺杂聚合物稳定VA液晶的光学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丁文全 王力娜 +3 位作者 杨亚非 王盼盼 周振婷 李荣荣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45-1652,共8页
聚合物稳定VA(PSVA)液晶显示模式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为进一步提升PSVA显示模式的透过率,在液晶中加入手性剂,形成手性掺杂聚合物稳定VA(C-PSVA)液晶显示模式。本文对C-PSVA显示模式的最优参数及实际显示效果进行研究。首先,建立模型对... 聚合物稳定VA(PSVA)液晶显示模式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为进一步提升PSVA显示模式的透过率,在液晶中加入手性剂,形成手性掺杂聚合物稳定VA(C-PSVA)液晶显示模式。本文对C-PSVA显示模式的最优参数及实际显示效果进行研究。首先,建立模型对C-PSVA显示模式的光电特性及液晶分布进行模拟,分析了手性剂的加入对液晶排列产生的影响,对C-PSVA的显示原理进行分析。其次,研究了C-PSVA显示模式的延迟量、偏光片角度、手性剂比例对透过率提升的影响。最后,按照模拟结果配制液晶,制作C-PSVA样品,进行实际效果验证。结果表明,C-PSVA显示模拟的透过率较PSVA显示模式有明显提升,C-PSVA显示模式最佳延迟量约为460 nm,最优手性剂含量对应螺距值为4倍的盒厚。实测结果显示,与PSVA显示模式相比,C-PSVA显示模式透过率约有13%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稳定 手性剂 透过率 最佳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空导弹自适应起爆延时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腾谊 陈佳音 张安民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3-145,共3页
根据弹目交会状态进行自适应调整的自适应起爆延时控制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防空导弹全空域、复杂交会条件下对目标的毁伤问题。文中通过建立最佳起爆延迟时间模型,以某型防空导弹为例进行蒙特卡洛仿真统计试验,分析了影响自适应起爆延时... 根据弹目交会状态进行自适应调整的自适应起爆延时控制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防空导弹全空域、复杂交会条件下对目标的毁伤问题。文中通过建立最佳起爆延迟时间模型,以某型防空导弹为例进行蒙特卡洛仿真统计试验,分析了影响自适应起爆延时控制的因素,提出了两种工程可应用的自适应起爆延时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对该型防空导弹,依据弹目相对速度进行自适应起爆延时控制的方案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起爆延时控制 最佳起爆延迟时间 引战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