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组复合指纹示踪法判别泥沙来源的不确定性分析
1
作者
牛百成
吴作丽
+3 位作者
陈琼
周强
方海燕
柳本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共10页
指纹法凭借其简便和直接等优点,已成为泥沙来源研究的主流判别方法之一。然而,在其实际应用中对判别结果的不确定性来源及量化分析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风水交互侵蚀区,相关研究尚属空白。笔者选取西北干旱区党河水库流域作为典型案例,...
指纹法凭借其简便和直接等优点,已成为泥沙来源研究的主流判别方法之一。然而,在其实际应用中对判别结果的不确定性来源及量化分析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风水交互侵蚀区,相关研究尚属空白。笔者选取西北干旱区党河水库流域作为典型案例,依托高斯一阶近似方程,对多组复合指纹法判别泥沙来源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展开评估。结果表明:多组复合指纹法用于泥沙来源判别时,其结果不确定性主要源自沉积区(汇),占总不确定性比例>48.0%,这或许是沉积区整合了所有物源区的地球化学特性及其时空变异特性所导致。从各物源区来看,上游山区居首,达29.4%;戈壁次之,为18.5%;沙丘最小,仅3.1%,这可能与样品数量和样品代表性密切相关。在运用多组复合指纹法判别泥沙来源时,沉积.区对判别结果的不确定性最显著。后续研究中应适当增加采样数量,以便精准反映各产沙区地球化学特征。此外,合理选择适宜的粒径范围是指纹法识别泥沙来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判别
多
组
复合
指纹
示踪
法
不确定性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指纹因子和估算模型对复合指纹识别泥沙来源的影响
2
作者
张加琼
殷敏峰
+4 位作者
刘颖
党真
白茹茹
尚月婷
杨明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3-150,共8页
复合指纹识别法在泥沙与污染物来源辨别、侵蚀环境变化回溯、流域综合治理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指纹因子和贡献估算模型作为复合指纹识别法的关键,对泥沙来源识别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通过总结现行指纹因子组筛选方法、估算...
复合指纹识别法在泥沙与污染物来源辨别、侵蚀环境变化回溯、流域综合治理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指纹因子和贡献估算模型作为复合指纹识别法的关键,对泥沙来源识别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通过总结现行指纹因子组筛选方法、估算模型选用及其关键因子校正等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二者对泥沙来源识别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分别采用不同指纹因子筛选方法和模型估算泥沙来源时,相同研究区同一源地的贡献差异可分别达到18.0%和14.2%。未来研究中,建议针对复合指纹识别的泥沙来源结果缺乏充分验证这一关键问题,以精准的泥沙来源数据为验证基础,通过科学试验结合多种技术手段,辨别复合指纹识别泥沙来源的主要不确定性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指纹
识别
法
最佳复合指纹因子组法
多
组
复合
指纹
因子
组
法
贡献估算模型
分选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小流域泥沙来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3
作者
赵恬茵
王志兵
+2 位作者
吴媛媛
傅良同
高礼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7-382,共6页
泥沙来源判别是小流域土壤侵蚀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复合指纹识别技术因其结果直接、准确度高、作业快等特点,在国内外泥沙来源研究中得到大量应用,并迅速发展。复合指纹识别技术是在划分潜在侵蚀区的基础上,采集侵蚀区土壤样和流域出...
泥沙来源判别是小流域土壤侵蚀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复合指纹识别技术因其结果直接、准确度高、作业快等特点,在国内外泥沙来源研究中得到大量应用,并迅速发展。复合指纹识别技术是在划分潜在侵蚀区的基础上,采集侵蚀区土壤样和流域出口泥沙样,室内分析土壤样和泥沙样指纹因子,利用相关统计检验方法筛选最佳指纹因子组合,利用数值转换模型将最佳指纹因子浓度转换为各侵蚀区产沙比例。主要通过阐述指纹识别技术泥沙来源研究步骤,总结现有可靠性检验方法,归纳研究对象等方面,综述基于复合指纹识别技术的泥沙来源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复合指纹识别技术最佳指纹因子组合筛选和数值转换模型,并指出复合指纹识别技术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来源
复合
指纹
识别技术
最佳
指纹
因子
组
合
数值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组复合指纹示踪法判别泥沙来源的不确定性分析
1
作者
牛百成
吴作丽
陈琼
周强
方海燕
柳本立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重点实验室
青海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敦煌戈壁荒漠生态与环境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龙羊峡水库风沙–水沙入库的复合指纹定量判别研究–以茫拉河和沙沟河流域为例”(4210737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壤多营力复合侵蚀变化与风险评估”(42330502)
青海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基于复合指纹法的龙羊峡水库泥沙来源定量判别研究”(2022-ZJ-942Q)。
文摘
指纹法凭借其简便和直接等优点,已成为泥沙来源研究的主流判别方法之一。然而,在其实际应用中对判别结果的不确定性来源及量化分析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风水交互侵蚀区,相关研究尚属空白。笔者选取西北干旱区党河水库流域作为典型案例,依托高斯一阶近似方程,对多组复合指纹法判别泥沙来源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展开评估。结果表明:多组复合指纹法用于泥沙来源判别时,其结果不确定性主要源自沉积区(汇),占总不确定性比例>48.0%,这或许是沉积区整合了所有物源区的地球化学特性及其时空变异特性所导致。从各物源区来看,上游山区居首,达29.4%;戈壁次之,为18.5%;沙丘最小,仅3.1%,这可能与样品数量和样品代表性密切相关。在运用多组复合指纹法判别泥沙来源时,沉积.区对判别结果的不确定性最显著。后续研究中应适当增加采样数量,以便精准反映各产沙区地球化学特征。此外,合理选择适宜的粒径范围是指纹法识别泥沙来源的关键。
关键词
物源判别
多
组
复合
指纹
示踪
法
不确定性
干旱区
Keywords
sediment source
composite fingerprinting method
uncertainty
arid region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指纹因子和估算模型对复合指纹识别泥沙来源的影响
2
作者
张加琼
殷敏峰
刘颖
党真
白茹茹
尚月婷
杨明义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3-15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合指纹识别泥沙来源的精准判别研究”(42077068)
“淤地坝赋存信息解译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演变及驱动机制”(41671281)。
文摘
复合指纹识别法在泥沙与污染物来源辨别、侵蚀环境变化回溯、流域综合治理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指纹因子和贡献估算模型作为复合指纹识别法的关键,对泥沙来源识别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通过总结现行指纹因子组筛选方法、估算模型选用及其关键因子校正等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二者对泥沙来源识别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分别采用不同指纹因子筛选方法和模型估算泥沙来源时,相同研究区同一源地的贡献差异可分别达到18.0%和14.2%。未来研究中,建议针对复合指纹识别的泥沙来源结果缺乏充分验证这一关键问题,以精准的泥沙来源数据为验证基础,通过科学试验结合多种技术手段,辨别复合指纹识别泥沙来源的主要不确定性来源。
关键词
复合
指纹
识别
法
最佳复合指纹因子组法
多
组
复合
指纹
因子
组
法
贡献估算模型
分选作用
Keywords
composite fingerprinting approach
optimal composite fingerprinting approach
multiple composite fingerprinting approach
sediment source estimation model
particle sorting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小流域泥沙来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3
作者
赵恬茵
王志兵
吴媛媛
傅良同
高礼安
机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陕西生态环境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黔南景区溶洞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7-382,共6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黔科合基础[2018]1145)
贵州省教育厅创新群体重大研究项目(黔教合KY字[2016]054,黔教合KY字[2016]055)
+1 种基金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人才引进项目(qnsyrc201816)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基地项目(QNSY2018ZJ002).
文摘
泥沙来源判别是小流域土壤侵蚀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复合指纹识别技术因其结果直接、准确度高、作业快等特点,在国内外泥沙来源研究中得到大量应用,并迅速发展。复合指纹识别技术是在划分潜在侵蚀区的基础上,采集侵蚀区土壤样和流域出口泥沙样,室内分析土壤样和泥沙样指纹因子,利用相关统计检验方法筛选最佳指纹因子组合,利用数值转换模型将最佳指纹因子浓度转换为各侵蚀区产沙比例。主要通过阐述指纹识别技术泥沙来源研究步骤,总结现有可靠性检验方法,归纳研究对象等方面,综述基于复合指纹识别技术的泥沙来源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复合指纹识别技术最佳指纹因子组合筛选和数值转换模型,并指出复合指纹识别技术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泥沙来源
复合
指纹
识别技术
最佳
指纹
因子
组
合
数值转换模型
Keywords
sediment sources
composite fingerprinting
optimal combination of fingerprints
numerical mixing model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组复合指纹示踪法判别泥沙来源的不确定性分析
牛百成
吴作丽
陈琼
周强
方海燕
柳本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指纹因子和估算模型对复合指纹识别泥沙来源的影响
张加琼
殷敏峰
刘颖
党真
白茹茹
尚月婷
杨明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小流域泥沙来源研究进展
赵恬茵
王志兵
吴媛媛
傅良同
高礼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