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炭基硫酸盐还原菌(SRB)对Cr(Ⅵ)的吸附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
9
1
作者
朱晓丽
李雪
+3 位作者
寇志健
王军强
尚小清
陈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6-875,共10页
分别在300、500℃和700℃下制备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比以不同类型生物炭为载体制备的炭基硫酸盐还原菌(SRB)对Cr(Ⅵ)的吸附效应,筛选出吸附效果最佳的炭基菌剂。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比表面积测试仪对生物炭进行表...
分别在300、500℃和700℃下制备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比以不同类型生物炭为载体制备的炭基硫酸盐还原菌(SRB)对Cr(Ⅵ)的吸附效应,筛选出吸附效果最佳的炭基菌剂。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比表面积测试仪对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溶液pH、吸附时间、生物炭添加量和Cr(Ⅵ)初始浓度对炭基SRB吸附Cr(Ⅵ)的影响,并结合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探讨其对Cr(Ⅵ)的吸附过程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以700℃限氧热解小麦秸秆(XM700)为载体制备的炭基SRB(IBXM700)对Cr(Ⅵ)的吸附效果最佳,其最佳吸附条件为pH=5、生物炭添加量0.6 g·100 mL^(-1)、吸附时间24 h、Cr(Ⅵ)的初始浓度100 mg·L^(-1);IBXM700对Cr(Ⅵ)的吸附更符合拟一级动力学,以离子交换和表面物理吸附为主,以化学吸附作用为辅,其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SRB能还原SO^(2)_(4)-为S^(2-),或分泌还原酶将Cr(Ⅵ)还原为Cr(Ⅲ),从而达到去除目的。研究表明,IBXM700去除Cr(Ⅵ)的主要机制为吸附作用与还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基载体
硫酸盐还原菌(SRB)
Cr(Ⅵ)污染
吸附
动力学
最佳吸附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铁氧体吸附挥发酚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姜照原
朋辛卯
+1 位作者
刘保安
董会
《水资源保护》
CAS
1991年第2期53-56,共4页
一、前言佳木斯市位于松花江下游南岸,以开采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及工业用水。由于松花江沿岸地下水中含铁浓度较高,在作为城市供水及工业用水之前,需先经除铁后,方能进入供水管线。佳木斯市第四、六水源是该市供水的两个主要水源,日供...
一、前言佳木斯市位于松花江下游南岸,以开采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及工业用水。由于松花江沿岸地下水中含铁浓度较高,在作为城市供水及工业用水之前,需先经除铁后,方能进入供水管线。佳木斯市第四、六水源是该市供水的两个主要水源,日供水能力为25000 t,占总供水量的一半以上。多年来,水厂除铁采用锰砂吸附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酚
锰砂
吸附
法
松花江下游
总供水量
工业用水
日供水能力
中含
城市供水
最佳吸附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然菱沸石去除^(137)Cs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翁皓珉
阙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6年第4期51-55,共5页
本文叙述了天然菱沸石吸附^(137)Cs的性能,并测定了交换容量.研究了在不同的酸度、Cs^+浓度、杂质离子和温度下处理的菱沸石对吸附^(137)Cs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根据天然菱沸石对^(137)Cs的吸附性能和它形成玻璃体的熔化温度...
本文叙述了天然菱沸石吸附^(137)Cs的性能,并测定了交换容量.研究了在不同的酸度、Cs^+浓度、杂质离子和温度下处理的菱沸石对吸附^(137)Cs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根据天然菱沸石对^(137)Cs的吸附性能和它形成玻璃体的熔化温度,对用其处理放射性废液中^(137)Cs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沸石
CS
斜发沸石
最佳吸附条件
放射性废液
吸附
性能
交换容量
比表面
熔化温度
放射性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炭基硫酸盐还原菌(SRB)对Cr(Ⅵ)的吸附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
9
1
作者
朱晓丽
李雪
寇志健
王军强
尚小清
陈超
机构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西安金博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6-875,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1002404)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NY-200,2020ZDLNY06-06,2020ZDLNY07-10)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GXYD18.9,20193057YF045NS045)。
文摘
分别在300、500℃和700℃下制备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比以不同类型生物炭为载体制备的炭基硫酸盐还原菌(SRB)对Cr(Ⅵ)的吸附效应,筛选出吸附效果最佳的炭基菌剂。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比表面积测试仪对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溶液pH、吸附时间、生物炭添加量和Cr(Ⅵ)初始浓度对炭基SRB吸附Cr(Ⅵ)的影响,并结合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探讨其对Cr(Ⅵ)的吸附过程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以700℃限氧热解小麦秸秆(XM700)为载体制备的炭基SRB(IBXM700)对Cr(Ⅵ)的吸附效果最佳,其最佳吸附条件为pH=5、生物炭添加量0.6 g·100 mL^(-1)、吸附时间24 h、Cr(Ⅵ)的初始浓度100 mg·L^(-1);IBXM700对Cr(Ⅵ)的吸附更符合拟一级动力学,以离子交换和表面物理吸附为主,以化学吸附作用为辅,其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SRB能还原SO^(2)_(4)-为S^(2-),或分泌还原酶将Cr(Ⅵ)还原为Cr(Ⅲ),从而达到去除目的。研究表明,IBXM700去除Cr(Ⅵ)的主要机制为吸附作用与还原作用。
关键词
生物炭基载体
硫酸盐还原菌(SRB)
Cr(Ⅵ)污染
吸附
动力学
最佳吸附条件
Keywords
biochar carrier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Cr(Ⅵ)pollution
adsorption kinetics
optimized conditions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氧体吸附挥发酚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姜照原
朋辛卯
刘保安
董会
机构
佳木斯市环境保护局
佳木斯医学院
佳木斯市环境监测站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1991年第2期53-56,共4页
文摘
一、前言佳木斯市位于松花江下游南岸,以开采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及工业用水。由于松花江沿岸地下水中含铁浓度较高,在作为城市供水及工业用水之前,需先经除铁后,方能进入供水管线。佳木斯市第四、六水源是该市供水的两个主要水源,日供水能力为25000 t,占总供水量的一半以上。多年来,水厂除铁采用锰砂吸附法。
关键词
挥发酚
锰砂
吸附
法
松花江下游
总供水量
工业用水
日供水能力
中含
城市供水
最佳吸附条件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然菱沸石去除^(137)Cs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翁皓珉
阙菁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6年第4期51-55,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本文叙述了天然菱沸石吸附^(137)Cs的性能,并测定了交换容量.研究了在不同的酸度、Cs^+浓度、杂质离子和温度下处理的菱沸石对吸附^(137)Cs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根据天然菱沸石对^(137)Cs的吸附性能和它形成玻璃体的熔化温度,对用其处理放射性废液中^(137)Cs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关键词
菱沸石
CS
斜发沸石
最佳吸附条件
放射性废液
吸附
性能
交换容量
比表面
熔化温度
放射性废水
分类号
R144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X834.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炭基硫酸盐还原菌(SRB)对Cr(Ⅵ)的吸附效应及作用机制
朱晓丽
李雪
寇志健
王军强
尚小清
陈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铁氧体吸附挥发酚的初步研究
姜照原
朋辛卯
刘保安
董会
《水资源保护》
CAS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天然菱沸石去除^(137)Cs性能的研究
翁皓珉
阙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