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基硫酸盐还原菌(SRB)对Cr(Ⅵ)的吸附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9
1
作者 朱晓丽 李雪 +3 位作者 寇志健 王军强 尚小清 陈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6-875,共10页
分别在300、500℃和700℃下制备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比以不同类型生物炭为载体制备的炭基硫酸盐还原菌(SRB)对Cr(Ⅵ)的吸附效应,筛选出吸附效果最佳的炭基菌剂。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比表面积测试仪对生物炭进行表... 分别在300、500℃和700℃下制备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比以不同类型生物炭为载体制备的炭基硫酸盐还原菌(SRB)对Cr(Ⅵ)的吸附效应,筛选出吸附效果最佳的炭基菌剂。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比表面积测试仪对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溶液pH、吸附时间、生物炭添加量和Cr(Ⅵ)初始浓度对炭基SRB吸附Cr(Ⅵ)的影响,并结合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探讨其对Cr(Ⅵ)的吸附过程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以700℃限氧热解小麦秸秆(XM700)为载体制备的炭基SRB(IBXM700)对Cr(Ⅵ)的吸附效果最佳,其最佳吸附条件为pH=5、生物炭添加量0.6 g·100 mL^(-1)、吸附时间24 h、Cr(Ⅵ)的初始浓度100 mg·L^(-1);IBXM700对Cr(Ⅵ)的吸附更符合拟一级动力学,以离子交换和表面物理吸附为主,以化学吸附作用为辅,其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SRB能还原SO^(2)_(4)-为S^(2-),或分泌还原酶将Cr(Ⅵ)还原为Cr(Ⅲ),从而达到去除目的。研究表明,IBXM700去除Cr(Ⅵ)的主要机制为吸附作用与还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基载体 硫酸盐还原菌(SRB) Cr(Ⅵ)污染 吸附动力学 最佳吸附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氧体吸附挥发酚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姜照原 朋辛卯 +1 位作者 刘保安 董会 《水资源保护》 CAS 1991年第2期53-56,共4页
一、前言佳木斯市位于松花江下游南岸,以开采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及工业用水。由于松花江沿岸地下水中含铁浓度较高,在作为城市供水及工业用水之前,需先经除铁后,方能进入供水管线。佳木斯市第四、六水源是该市供水的两个主要水源,日供... 一、前言佳木斯市位于松花江下游南岸,以开采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及工业用水。由于松花江沿岸地下水中含铁浓度较高,在作为城市供水及工业用水之前,需先经除铁后,方能进入供水管线。佳木斯市第四、六水源是该市供水的两个主要水源,日供水能力为25000 t,占总供水量的一半以上。多年来,水厂除铁采用锰砂吸附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酚 锰砂 吸附 松花江下游 总供水量 工业用水 日供水能力 中含 城市供水 最佳吸附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菱沸石去除^(137)Cs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翁皓珉 阙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6年第4期51-55,共5页
本文叙述了天然菱沸石吸附^(137)Cs的性能,并测定了交换容量.研究了在不同的酸度、Cs^+浓度、杂质离子和温度下处理的菱沸石对吸附^(137)Cs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根据天然菱沸石对^(137)Cs的吸附性能和它形成玻璃体的熔化温度... 本文叙述了天然菱沸石吸附^(137)Cs的性能,并测定了交换容量.研究了在不同的酸度、Cs^+浓度、杂质离子和温度下处理的菱沸石对吸附^(137)Cs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根据天然菱沸石对^(137)Cs的吸附性能和它形成玻璃体的熔化温度,对用其处理放射性废液中^(137)Cs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沸石 CS 斜发沸石 最佳吸附条件 放射性废液 吸附性能 交换容量 比表面 熔化温度 放射性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