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坡面微地形DEM最佳分辨率的选择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任磊 李光录 +2 位作者 杨晨辉 魏舟 杨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9-134 142,共7页
【目的】研究坡面微地形DEM最佳分辨率的选择方法。【方法】以2种不同复杂程度的坡面微地形(微地形简单的裸坡小区、微地形复杂的翻耕小区)DEM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微地形DEM分辨率下坡度中误差(mS)、地表糙度(Cr)和微地形DEM生成时间... 【目的】研究坡面微地形DEM最佳分辨率的选择方法。【方法】以2种不同复杂程度的坡面微地形(微地形简单的裸坡小区、微地形复杂的翻耕小区)DEM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微地形DEM分辨率下坡度中误差(mS)、地表糙度(Cr)和微地形DEM生成时间3个参数的变化,从而确定坡面微地形DEM的最佳分辨率。【结果】采用坡度中误差法可以快速缩小分辨率的选择范围,增强了后续研究的目的性;随着分辨率的变化,2种微地形DEM地表糙度的变化趋势相似,并与分辨率呈幂函数关系;综合考量地表糙度和DEM生成时间,可以确定2种微地形DEM的最佳分辨率,且在源数据相同的情况下,最佳分辨率与微地形复杂程度并不相关。【结论】裸坡小区和翻耕小区DEM的最佳分辨率均为4mm,运用所建立方法选择微地形DEM的最佳分辨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DEM 最佳分辨率 坡度中误差 地表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的山西太谷植被指数最佳分辨率尺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齐婧冰 樊风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67-171,I0002,共6页
尺度是理解地球系统复杂性的关键准则之一。由地学现象的本身出发,结合具体的遥感研究应用来选择遥感影像最佳分辨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选取山西太谷作为实验区,利用信息熵方法测试该区域2010年各类植被指数不同分... 尺度是理解地球系统复杂性的关键准则之一。由地学现象的本身出发,结合具体的遥感研究应用来选择遥感影像最佳分辨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选取山西太谷作为实验区,利用信息熵方法测试该区域2010年各类植被指数不同分辨率下所包含的信息量(测试分辨率主要有30、60、120、240、480、960 m),获得各类植被指数图像的信息熵随图像分辨率的变化曲线,并据此判定最佳的分辨率尺度。结果表明,当各类植被指数图像分辨率为240 m时,植被指数的信息熵均开始趋于减小,此时图像的信息量基本达到饱和。因此,研究区植被指数的最佳分辨率为240 m。基于信息熵的方法来选择影像最佳分辨率,可以为植被遥感监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植被遥感 信息熵 最佳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植被遥感监测影像最佳分辨率选择 被引量:6
3
作者 周静平 李存军 +4 位作者 胡海棠 陶欢 彭代亮 谢春春 葛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6-723,共8页
遥感影像分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森林植被监测的精度、成本和效率,故选择适合森林植被监测的影像最佳分辨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森林植被监测影像最佳分辨率选择方法及结果缺乏的问题,从林业实际应用出发,提出了基于1个步长的变异... 遥感影像分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森林植被监测的精度、成本和效率,故选择适合森林植被监测的影像最佳分辨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森林植被监测影像最佳分辨率选择方法及结果缺乏的问题,从林业实际应用出发,提出了基于1个步长的变异函数分析空间变异并综合考虑监测精度、成本和效率来确定森林植被监测影像最佳分辨率方法。基于最新的国产高分二号(GF-2)全色影像,利用1个步长的变异函数对湖南常宁洋泉镇林区3种典型分布类型森林植被进行拟合分析,初步确定适合森林植被监测的影像最低分辨率。然后对重采样形成的不同尺度多光谱影像分别进行监督分类,并对结果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合影像成本和数据处理时间,找到适合不同类型森林植被监测的影像最佳分辨率。研究表明:不同分布类型的森林植被,适合遥感监测的影像最佳分辨率不同:(1)小冠幅森林植被3.2 m;(2)大冠幅森林植被16.0 m;(3)混合冠幅森林植被8.0 m。该森林植被遥感监测影像最佳分辨率确定方法和结果可为其他区域森林植被遥感监测影像最佳分辨率确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测计学 森林植被 GF-2影像 遥感监测 变异函数 最佳空间分辨率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升降轨道SAR数据获取DEM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琴 陈蜜 +1 位作者 刘书军 张鹏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43,共5页
首先介绍了利用In SAR技术提取DEM的原理及方法,其次对利用ENVISAT卫星的升轨SAR数据和降轨SAR数据获取DEM,然后对其融合,并将融合前后的DEM与SRTM3 DEM进行比较,分析其精度。结果表明,与单独利用升轨SAR数据或降轨SAR数据获取的DEM相比... 首先介绍了利用In SAR技术提取DEM的原理及方法,其次对利用ENVISAT卫星的升轨SAR数据和降轨SAR数据获取DEM,然后对其融合,并将融合前后的DEM与SRTM3 DEM进行比较,分析其精度。结果表明,与单独利用升轨SAR数据或降轨SAR数据获取的DEM相比,融合后的DEM能更好地显示地形起伏特征,高程精度得到明显提升,且羽化融合后的DEM精度最高,其与参考DEM─SRTM3 DEM高程差异标准差为±7.25,高程差异绝对值小于15 m的地区占95.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SRTM 羽化 均值 最佳分辨率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P21 普通测量学、地形测量学
5
作者 白鸥 《测绘文摘》 2009年第2期17-19,共3页
DEM地形信息提取对比研究——以坡度为例;基于D-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形变监测研究;基于信息熵的DEM最佳分辨率确定方法研究;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地面沉降分析;
关键词 普通测量学 地形 P21 INSAR技术 地面坡度 最佳分辨率 杭嘉湖平原 信息提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