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几何精度衰减因子的单站无源定位精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思剑 张旻 罗争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32,共6页
基于固定单站测量到达时差(TDOA)是一种有效的无源定位方法。针对现有文献缺乏对该方法定位精度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的定位精度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影响TDOA定位精度的测量因子;然后分别以这些因子作为... 基于固定单站测量到达时差(TDOA)是一种有效的无源定位方法。针对现有文献缺乏对该方法定位精度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的定位精度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影响TDOA定位精度的测量因子;然后分别以这些因子作为输入变量,根据GDOP,得到相对定位误差与影响定位结果的参数测量误差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可观测区域;最后再确定能否满足具体工程项目的定位精度和定位稳定性标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定位精度分析方法能够全面地评估方向到达时差(TDOA)的应用价值。通过该精度分析方法的验证,测量TDOA的固定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具备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固定单站 到达时差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精度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GPS伪距单点定位的精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立 王雷 谭周燚 《现代导航》 2016年第5期343-348,共6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BDS/GPS伪距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分析,然后对BDS/GPS接收机接收到的单点定位的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分析。通过比较BDS与GPS在同一时段内X、Y、Z三个方向上的RMS值,PDOP值以及可见卫星数的变化,来比较BDS/GPS的伪距单点... 本文主要介绍了BDS/GPS伪距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分析,然后对BDS/GPS接收机接收到的单点定位的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分析。通过比较BDS与GPS在同一时段内X、Y、Z三个方向上的RMS值,PDOP值以及可见卫星数的变化,来比较BDS/GPS的伪距单点定位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北斗与GPS伪距单点定位性能相差不大,GPS的PDOP值约为1.8,BDS的PDOP值约为2.5,GPS的RMS定位精度在4m以内,北斗的RMS定位精度优于9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伪距单点定位 定位精度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视距与非视距混合环境下RSS定位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郭青 柯炜 +2 位作者 唐万春 张雪英 盛业华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7年第4期71-78,共8页
针对当前视距与非视距混合环境下无线定位精度不高且结果不太稳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动态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混合高斯模型来同时刻画视距与非视距传播的影响,克服了现有方法中视距与非视距传播识别的难题,并利用动态期望... 针对当前视距与非视距混合环境下无线定位精度不高且结果不太稳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动态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混合高斯模型来同时刻画视距与非视距传播的影响,克服了现有方法中视距与非视距传播识别的难题,并利用动态期望最大算法来实时调整模型参数,以适应环境的时变特性.进一步,考虑到实际定位中测试位置几何关系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最佳几何精度衰减因子组合的测试点选取方法.仿真实验表明,在视距与非视距混合环境下该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而且能够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矩 非视矩 混合高斯模型 DEM算法 最佳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星座选星方法 被引量:22
4
作者 宋丹 许承东 +1 位作者 胡春生 张鹏飞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0-308,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选星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实现多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下选星颗数大于4的选星。经过大量试验确定了遗传算法选星的选择、交叉、变异等关键参数,并通过在交叉和变异中穿插染色体优选过程克服了遗传...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选星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实现多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下选星颗数大于4的选星。经过大量试验确定了遗传算法选星的选择、交叉、变异等关键参数,并通过在交叉和变异中穿插染色体优选过程克服了遗传算法的选星结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以不同GNSS星座个数和不同选星颗数下的选星仿真校验了所设定遗传参数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可以高效、准确地实现选星,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多星座多选星颗数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星 遗传算法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多GNSS星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座区域导航性能和关键星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朱厦 王宏强 +1 位作者 黎湘 毛钧杰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24,65,共6页
区域导航性能是评价星座导航能力的重要参数,从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出发提出了评价区域导航性能的指标:区域几何精度衰减因子标准差和区域几何精度衰减因子变化度。它们和区域平均几何精度衰减因子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星座的区域... 区域导航性能是评价星座导航能力的重要参数,从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出发提出了评价区域导航性能的指标:区域几何精度衰减因子标准差和区域几何精度衰减因子变化度。它们和区域平均几何精度衰减因子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星座的区域导航性能。针对不同的应用,可根据对应的指标确定区域导航的关键星。文中以Walker星座为例论述了依据这些指标选取星座导航关键星的方法。三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保证了大多数情况下关键星选取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导航 关键星 可用性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星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S-IMU辅助的高动态GPS选星方法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何晓峰 胡小平 +1 位作者 吴美平 唐康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7年第6期716-720,共5页
一般的GPS选星方法通过搜索选取使几何精度衰减因子最小的4颗卫星,对于高动态应用特别是在水平姿态角较大的情况下,传统的选星方法存在许多局限性。针对低成本的MEMS-IMU/GPS组合导航系统,提出了基于MEMS-IMU辅助的GPS选星方法;针对高... 一般的GPS选星方法通过搜索选取使几何精度衰减因子最小的4颗卫星,对于高动态应用特别是在水平姿态角较大的情况下,传统的选星方法存在许多局限性。针对低成本的MEMS-IMU/GPS组合导航系统,提出了基于MEMS-IMU辅助的GPS选星方法;针对高动态载体姿态变化较大的问题,采用MEMS-IMU输出的高速率姿态信息压缩卫星搜索范围,通过选取不超过6颗可见卫星来降低几何精度衰减因子,从而提高定位性能。使用半实物仿真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选星方法相比,基于MEMS-IMU辅助的GPS选星方法在飞机高动态大机动条件下,优化了卫星星座,具有精度高、计算量低、可靠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IMU/GPS组合导航 高动态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选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lker星座的区域导航特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邓忠民 肖业伦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26,共6页
基于反映定位精度的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GDOP)值 ,提出了一种评估导航性能的品质指标。研究了Walker星座的轨道构型参数 ,特别是卫星数目、轨道平面数、相对相位与轨道倾角对区域导航性能的影响。在轨道运动中考虑了地球扁率对卫星轨道... 基于反映定位精度的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GDOP)值 ,提出了一种评估导航性能的品质指标。研究了Walker星座的轨道构型参数 ,特别是卫星数目、轨道平面数、相对相位与轨道倾角对区域导航性能的影响。在轨道运动中考虑了地球扁率对卫星轨道的摄动。分析结果显示了星座轨道相对相位、轨道倾角等参数对星座区域导航品质指标的显著影响 ,导航品质指标比GDOP值能更直接地反映星座导航性能的好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ER星座 卫星导航 轨道摄动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地球扁率 卫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GPS卫星选择算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平 周凤岐 周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8期781-783,787,共4页
在传统选星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选星算法。分别将传统选星算法和改进型选星算法两种方案应用于GPS仿真,仿真试验表明改进的选星算法简单易行,缩短了选星的遍历时间,并得到与传统选星算法精度相当的定位结果。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选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区域的GEO红外预警卫星部署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钟宇 吴晓燕 +2 位作者 黄树彩 李成景 康红霞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83,88,共6页
面向区域的地球同步轨道(GEO)红外预警卫星能为特定区域反导作战提供及时可靠的预警信息,想定了预警区域的经纬度范围,提出以空域覆盖性能和定位精度为性能准则部署GEO预警卫星。首先基于GEO卫星对地覆盖模型建立了卫星空域覆盖性能模型... 面向区域的地球同步轨道(GEO)红外预警卫星能为特定区域反导作战提供及时可靠的预警信息,想定了预警区域的经纬度范围,提出以空域覆盖性能和定位精度为性能准则部署GEO预警卫星。首先基于GEO卫星对地覆盖模型建立了卫星空域覆盖性能模型;然后分析GEO卫星与特定预警区域的空间几何关系,以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为定位精度衡量指标,建立了GEO星座对预警区域的定位精度模型;最后通过仿真综合分析了不同卫星部署方式对空域覆盖性能和定位精度的影响,给出了面向区域的GEO红外预警卫星部署的指导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部署 GEO红外预警卫星 空域覆盖 定位精度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算法的GPS定位误差估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美玲 卢磊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7年第2期185-187,192,共4页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和卫星信噪比SNR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增大了GPS单点定位误差。根据实测GPS数据,选取了对定位精度影响较大的两个因素GDOP和SNR,对它们与定位精度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研究;基于模糊算法建立了由GDOP和SNR估计定位精...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和卫星信噪比SNR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增大了GPS单点定位误差。根据实测GPS数据,选取了对定位精度影响较大的两个因素GDOP和SNR,对它们与定位精度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研究;基于模糊算法建立了由GDOP和SNR估计定位精度的模糊规则数据库;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糊规则数据库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误差估计 模糊规则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卫星信号噪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DOP的多基地雷达布站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牛超 张永顺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7-123,共7页
以BLUE算法和GDOP为基本定位算法和精度分析工具,评估多基地雷达的定位性能,建立以GDOP最小值最小和有效监控区最大为目标的多基地雷达布站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以下措施可提高定位性能:①增加收发站总数;②采取扇形方式布站;③... 以BLUE算法和GDOP为基本定位算法和精度分析工具,评估多基地雷达的定位性能,建立以GDOP最小值最小和有效监控区最大为目标的多基地雷达布站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以下措施可提高定位性能:①增加收发站总数;②采取扇形方式布站;③优先增加部署接收站;④交替部署收发站;⑤通过优化模型优化扇形布站分布角总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站优化模型 精度几何稀释因子 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有效监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天线阵列定位法及其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平 朱中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1-844,共4页
为了克服CDMA移动台(MS)定位估计中面临的远近效应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在服务基站(BS)附近布置一种天线阵列,采用TSOA/AOA混合定位技术对MS进行定位估计的方法,分析了采用不同定位法的GDOP分布, 并给出了相应的TSOA/AOA混合定位算法。... 为了克服CDMA移动台(MS)定位估计中面临的远近效应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在服务基站(BS)附近布置一种天线阵列,采用TSOA/AOA混合定位技术对MS进行定位估计的方法,分析了采用不同定位法的GDOP分布, 并给出了相应的TSOA/AOA混合定位算法。不同条件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只要AOA测量值达到一定精度,采用这种方法就能对MS进行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阵列 到达时间和 到达时间差 到达角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光定位的恒星优选算法及仿真
13
作者 祝刚 于勇 +2 位作者 魏可惠 李世玲 程永生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58,共5页
航天器高动态星光定位实验室仿真的前提是确定视场内的恒星,以便进行后续的星图模拟、星图处理和定位解算。通过对低空和高空载体恒星观测的分析和推导,运用球面天文学基本关系,提出了基于多种约束条件下的星光定位恒星优选算法,能够实... 航天器高动态星光定位实验室仿真的前提是确定视场内的恒星,以便进行后续的星图模拟、星图处理和定位解算。通过对低空和高空载体恒星观测的分析和推导,运用球面天文学基本关系,提出了基于多种约束条件下的星光定位恒星优选算法,能够实现载体任意空间位置星敏感器视场内观测恒星的确定,最后通过选星程序设计和选星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光定位 选星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BDS/GPS双系统融合导航的快速选星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公才赫 茅旭初 李少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1-646,共6页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运算量急剧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BDS/GPS双系统快速选星算法.该算法以最佳星座配置法和底座中心法为基础,针对多系统的特点制定选星策略,并对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定位精度基础上有效减少了...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运算量急剧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BDS/GPS双系统快速选星算法.该算法以最佳星座配置法和底座中心法为基础,针对多系统的特点制定选星策略,并对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定位精度基础上有效减少了定位解算的运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选星 几何精度因子 最佳星座配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BDS星座导航性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菁 刘战合 +1 位作者 王晓璐 王正鹤 《电子设计工程》 2018年第17期162-166,共5页
为研究不同星座的导航性能,本文通过建立BDS星座和GPS星座,对各个星座的可见性和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两个主要导航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针对GPS星座对于BDS的导航性能的增强,基于两个系统建立了组合星座并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目前... 为研究不同星座的导航性能,本文通过建立BDS星座和GPS星座,对各个星座的可见性和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两个主要导航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针对GPS星座对于BDS的导航性能的增强,基于两个系统建立了组合星座并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目前BDS星座不能像GPS一样实现全球全天候导航服务,通过使用GPS星座增强,可见性可提高一倍左右,全天GDOP值服务等级全部提升至优等级,满足定位服务需求,同时导航性能的提高与BDS覆盖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BDS 组合星座 可见性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站簇多点定位原理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宫峰勋 李孟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67-2578,共12页
机场场面多点定位(MLAT)利用到达时间差(TDOA)实现目标定位。针对多点定位模式存在时延标准差大、基线较长、竖直方向精确度较差、布设难度大等问题,引入基站簇概念,提出一种多点定位基站簇布站(C-MLAT)模式,揭示基站簇定位原理及性能状... 机场场面多点定位(MLAT)利用到达时间差(TDOA)实现目标定位。针对多点定位模式存在时延标准差大、基线较长、竖直方向精确度较差、布设难度大等问题,引入基站簇概念,提出一种多点定位基站簇布站(C-MLAT)模式,揭示基站簇定位原理及性能状态,建立C-MLAT模型。基站簇内部易于时钟精确同步,简化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计算,GDOP分布状态证明C-MLAT在缩短基线后通过补充站或多基站簇联合定位的方式,都可满足定位需求。利用C-MLAT建立甲、乙2类布站方式,水平方向精确度误差与竖直方向精确度误差显著降低,其中,甲、乙2类C-MLAT将水平方向精确度误差分别提高到1.76 m和1.69 m,竖直方向精确度误差分别降低约26%和36%,验证了C-MLAT定位具有更佳的性能和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定位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竖直精确度因子 基站簇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基线多点定位系统的性能及优化
17
作者 周丽君 《现代导航》 2023年第2期95-101,105,共8页
在机场场面监视系统中,常用多点定位系统对机场上空的目标进行定位,传统多点定位系统有基线长,时间标准差大,在中小型或偏远机场架设困难程度较大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短基线时差定位系统。通过分析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 在机场场面监视系统中,常用多点定位系统对机场上空的目标进行定位,传统多点定位系统有基线长,时间标准差大,在中小型或偏远机场架设困难程度较大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短基线时差定位系统。通过分析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在提高时延估计误差精度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系统基站数目和改变基站布设规则来进一步提高短基线系统定位精确度,扩大定位系统有效覆盖范围。仿真实验说明此种方法在一些中小型机场能够得到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基线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 基站布设 时差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