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最低生活标准有界定
1
《农家致富》 2010年第22期53-53,共1页
江苏省扬中市新坝镇读者渠某来电:我家生活困难.平时只能偶而靠做小时工来维持生计。请问:江苏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多少?
关键词 农村 最低生活标准 中国 政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杨立雄 胡姝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3-46,共14页
近年来,受物价波动和收入快速增长的影响,地方政府开始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价格和收入调整机制。从各地的做法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机制存在调整手段单一、调整标准不规范、调整参数设置不当等问题。建议将最低生活保障标... 近年来,受物价波动和收入快速增长的影响,地方政府开始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价格和收入调整机制。从各地的做法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机制存在调整手段单一、调整标准不规范、调整参数设置不当等问题。建议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价格挂钩,保持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购买力不变;而且还应与收入挂钩,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随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为此,需要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划分为食物贫困线和非食物贫困线两部分,食物贫困线随价格调整,非食物线随平均收入水平调整。同时还应建立临时价格补贴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调整机制 价格 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基于消费视角的省级面板数据 被引量:6
3
作者 吕学静 杨雪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12,47,共10页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算方法和动态调整机制决定制度的实施效果,通过对11种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算方法理论分析、31个省级区划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算方法的现实选择及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算方法动态调整...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算方法和动态调整机制决定制度的实施效果,通过对11种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算方法理论分析、31个省级区划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算方法的现实选择及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算方法动态调整机制存在理论与实践选择的差距,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消费与人均消费支出具有稳定关系,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呈现稳定关系,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变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据此认为消费支出弹性比例法作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更具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动态调整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量模型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樊传浩 仲伯俊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9年第12期16-19,共4页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称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过低,不能满足低保户最低生活需求,过高又不利于激励低保户的再就业,可见低保标准的确立十分关键。因此,文章对江苏省2007年调整后的13个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称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过低,不能满足低保户最低生活需求,过高又不利于激励低保户的再就业,可见低保标准的确立十分关键。因此,文章对江苏省2007年调整后的13个城市居民低保标准与主要经济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优选模型,认为在调整城市居民低保标准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支出,据此文章又对13个城市当期和未来三年的低保标准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多元线性回归 实证分析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林志伟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74,共5页
本文对我国2004年调整后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主要经济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在调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人均消费支出、职工平均工资和最低工资标准。现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仅能满足... 本文对我国2004年调整后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主要经济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在调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人均消费支出、职工平均工资和最低工资标准。现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仅能满足低保户的生存需要,保障范围过于狭窄;与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相对偏低,反映了我国劳动者较大的贫富差距;与最低工资标准差距不大,不利于激励低保户的再就业。基于此,本文提出未来改进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比例系数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核算的经济计量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留豹 董栓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经济计量 最低生活保障线 核算 城镇 消费支出 基本需求 需求数量 社会保障 保障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立雄 杨俊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5-140,154,共7页
从相对值看,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偏低,为此有学者提出采用修正的马丁法计算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采用新方法计算得到的标准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了20%~30%。研究表明,提升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北京市财政支出影响不大,而且最低... 从相对值看,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偏低,为此有学者提出采用修正的马丁法计算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采用新方法计算得到的标准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了20%~30%。研究表明,提升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北京市财政支出影响不大,而且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预计将从2011年的0.25%的水平下降到2020年的0.14%到0.16%之间。研究还表明,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乘数效应在0.9~1.5之间,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原来的500元提高到644元的时候,最低生活保障总开支从6.27亿元提高到11.6亿元,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提高到10.4~17.4亿元之间。因此,采用修正的马丁法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财政支出 经济增长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定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胡芳肖 黄萃 +1 位作者 张婷婷 郭春艳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4期17-22,共6页
在综述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测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改进了的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然后,利用该模型对陕西省宝鸡市1998—2009年12年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了测算,并结合基本生活需求法和多指标对比分析法... 在综述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测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改进了的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然后,利用该模型对陕西省宝鸡市1998—2009年12年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了测算,并结合基本生活需求法和多指标对比分析法分别对测算结果的可信度、合理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改进的ELES测算的宝鸡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可信度高,能满足宝鸡市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后,根据宝鸡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低的现实,提出了我国实施合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 宝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曹艳春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0,共6页
近年来,我国各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升。本文利用我国36个城市1998—200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变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及其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低生活保障而... 近年来,我国各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升。本文利用我国36个城市1998—200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变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及其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低生活保障而非基本生活保障;“低保”标准并未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低保”标准对贫困者就业意愿具有较弱的负效应。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建议:对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动态提高标准、施行分层梯度式“低保”标准以及建立互动支持系统,促进“低保”受益者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分层梯度标准体系 互动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进程中低保标准的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及区域均衡化评估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7,共9页
共同富裕进程中,低保制度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扮演着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角色。本研究以2020—2023年地级市低保标准数据为基础,采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极差值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系统评估了... 共同富裕进程中,低保制度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扮演着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角色。本研究以2020—2023年地级市低保标准数据为基础,采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极差值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系统评估了低保标准在省际及省内各地级市间的差异特征及其动态变化。同时,通过对收入替代率和消费替代率的分析,评估了低保标准的区域均衡化水平。研究发现,共同富裕加速推进背景下,低保标准的区域差异和地区不平等程度不仅未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了低保标准的空间聚集效应,表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是导致低保标准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通过对低保标准区域均衡化的分析发现,城市低保标准区域均衡化水平相对较高,农村低保标准区域均衡化水平却较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在共同富裕进程中,低保标准改革优化应遵循“地方适配-区域均衡”的双重导向,并提出“省级指导线+市级调整区间+区域协同优化”的政策优化路径,旨在通过央地协同机制,推动低保标准的区域均衡化,确保低保标准既能满足地方贫困需求,又能促进区域间的公平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区域差异 空间聚集特征 区域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算与分析——基于扩展线性支出模型 被引量:9
11
作者 韩旭峰 豆红玉 《西北人口》 CSSCI 2017年第1期113-119,共7页
本文分析了甘肃省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现状,基于扩展线性支出模型,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指导,测算甘肃省近五年的低保标准。发现农村低保制度实施存在覆盖范围广、水平低的不合理现象,仅能满足食品需求的低保标准仍处于较低水平,且无... 本文分析了甘肃省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现状,基于扩展线性支出模型,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指导,测算甘肃省近五年的低保标准。发现农村低保制度实施存在覆盖范围广、水平低的不合理现象,仅能满足食品需求的低保标准仍处于较低水平,且无法满足贫困群体的多元需求等问题。提出低保制度实施要逐步采用积极的价值取向;促进低保标准与多元化需求的有机统一;拓展农村低保资金筹措渠道;充分重视基层工作建设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扩展线性支出模型 多层次需求理论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及调整机制探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包学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92,共6页
文章对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情况及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行保障标准偏低,忽视了对残疾人的特别扶助,尚未完成从剩余型到发展型的转变。针对现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测算方法研究、建立主动调整... 文章对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情况及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行保障标准偏低,忽视了对残疾人的特别扶助,尚未完成从剩余型到发展型的转变。针对现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测算方法研究、建立主动调整机制、实现保障对象的有效分类管理和动态管理、设立残疾人专项津贴、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使社会救助制度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化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确定 调整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用均等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的地区差异及其均衡 被引量:8
13
作者 顾文静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94,共4页
从公平理论出发,构造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人群效用均等模型,按照远期和中期目标分别计算了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均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农村的实际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与均衡水平的偏离较大,沿海发达... 从公平理论出发,构造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人群效用均等模型,按照远期和中期目标分别计算了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均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农村的实际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与均衡水平的偏离较大,沿海发达地区的偏离程度较小,且各地区内部也存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水的差异较大的问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的制定不仅要分析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人群的基本生存需要,还要考虑公平因素,实现全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用均等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贫困农村实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港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0-62,共3页
由于贫困面广,应保者众以及地区财力弱等特点,渝东南成为重庆市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焦点和难点所在。因此,对于该地区的农村低保标准进行研究,不仅是重庆农村低保制度成败的关键点,而且会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产... 由于贫困面广,应保者众以及地区财力弱等特点,渝东南成为重庆市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焦点和难点所在。因此,对于该地区的农村低保标准进行研究,不仅是重庆农村低保制度成败的关键点,而且会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对渝东南地区的实地调查,本文通过对渝东南农村低保标准的统计分析,揭示了该地区低保标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 贫困农村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费支出替代率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证分析
15
作者 李芬 梁勇 +2 位作者 孟亚会 徐慧蓉 王思齐 《现代化农业》 2015年第12期16-19,共4页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维护社会安定的“最后一道防线”,其保障标准的合理性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方法不同且随意性较大,各地区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呈现明显差异。采用消费支出替代...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维护社会安定的“最后一道防线”,其保障标准的合理性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方法不同且随意性较大,各地区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呈现明显差异。采用消费支出替代率对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研究,分析2010~2013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消费支出替代率的变化趋势以及人均消费支出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用消费支出比例法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行性,对制定全国相对统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有着一定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地区差异 消费支出替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客观赋权动态组合测算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严宇珺 龚晓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4-188,共5页
适度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能有效缓解低保群体贫困问题,低保标准制定的关键在于测算方法。为了克服已有研究在方法选取、赋权、动态调整方面存在的主观性缺点,实现测算方法的创新和改进,文章遵循多组合测算方法、客观性确定机制、动态化... 适度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能有效缓解低保群体贫困问题,低保标准制定的关键在于测算方法。为了克服已有研究在方法选取、赋权、动态调整方面存在的主观性缺点,实现测算方法的创新和改进,文章遵循多组合测算方法、客观性确定机制、动态化调整机制的原则,构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客观赋权动态组合测算模型,选取极具代表性的城市上海,通过实证测算对该模型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全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科学测算及相关学术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赋权 组合测算模型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空间差异与一体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燊成 秦嘉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7-120,共14页
促进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是在社会救助领域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挥好兜底保障作用的重点与难点。本研究基于2008-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332个地级市的城镇与农村低保标准数据,引入福利空间正义的视角... 促进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是在社会救助领域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挥好兜底保障作用的重点与难点。本研究基于2008-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332个地级市的城镇与农村低保标准数据,引入福利空间正义的视角,全面勾勒了低保标准城乡空间差异以及一体化的演变过程。研究发现,省、市两级数据均显示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部分城市已经实现两线合一。结合时间维度与区域维度的横纵向比较,研究进一步发现,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存在较大的地区、省际、城际差异且呈现出明显的聚类分布。在“领头羊”城市的驱动下,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区域一体化也有所加强。研究认为,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是一种渐进式过程,存在“城乡优先”“、区县优先”以及“双管齐下”三种路径。本研究为低保标准一体化回归到“是什么”的实践提供了本源图景,总结了低保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空间差异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城乡一体化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2
18
作者 薛惠元 王翠琴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8,共3页
关键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若干思考 农村贫困人口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低保制度 最低生活标准 扶贫战略 开发式扶贫 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马斌 蔡鹭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6,41,共5页
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作。广东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正式被纳入了法制轨道并取得显著成绩。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需要从加强对农村低保工作重要... 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作。广东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正式被纳入了法制轨道并取得显著成绩。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需要从加强对农村低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提高保障标准和增加资金来源渠道等方面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最低生活标准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相关问题研究
20
作者 张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20-124,共5页
江苏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建立时起,保障标准不断提高,有效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但制度发展并非尽善尽美,保障标准的设定、实行与动态调整等环节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江苏省农村低保标准的底线设定、城乡与地区差异、... 江苏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建立时起,保障标准不断提高,有效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但制度发展并非尽善尽美,保障标准的设定、实行与动态调整等环节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江苏省农村低保标准的底线设定、城乡与地区差异、年度涨幅差异等方面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合理调整农村低保标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底线设定 差异比较 动态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