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2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浓度或24小时药时曲线下面积/最低抑菌浓度引导下万古霉素在肥胖患者中的个体化给药
1
作者 张慧芳 范亚新 +5 位作者 周芳庆 崔泽林 朱冠华 陈梦婷 张菁 王瑞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4,共8页
目的 比较谷浓度和24小时药时曲线下面积/最低抑菌浓度(AUC_(24h)/MIC)引导下万古霉素在肥胖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肥胖患者的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2024年上海市2所三甲医院因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 目的 比较谷浓度和24小时药时曲线下面积/最低抑菌浓度(AUC_(24h)/MIC)引导下万古霉素在肥胖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肥胖患者的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2024年上海市2所三甲医院因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并使用万古霉素静脉治疗的成年肥胖[体重指数(BMI)≥30 kg/m~2]患者,根据患者入组时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的方法分为谷浓度和AUC_(24h)/MIC监测组,比较万古霉素两种TDM监测靶标下肥胖患者的肾毒性及疗效。结果 共纳入22例肥胖患者,其中谷浓度监测组12例,AUC_(24h)/MIC监测组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用药前肌酐清除率、基础疾病、感染类型、病原菌类型及合并用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UC_(24h)/MIC监测组患者入住ICU的比例更高,但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万古霉素疗程、细菌清除率和综合有效率没有显著差异。万古霉素谷浓度监测组的平均日剂量显著低于AUC_(24h)/MIC监测组[(1.63±0.59) g对(2.29±0.72) g,P=0.026],两组患者的平均疗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3±10.28) d对(14.90±6.92) d,P=0.911]。与谷浓度监测组相比,AUC_(24h)/MIC监测组万古霉素初始峰浓度[(30.99±16.22)mg/L对(19.41±5.42)mg/L,P=0.025]和总体峰浓度[(33.67±16.53)mg/L对(22.08±3.96)mg/L,P=0.045]都更低,但两组患者初始谷浓度[(11.03±8.66)mg/L对(6.33±4.45)mg/L,P=0.139]、总体谷浓度[(13.75±9.74)mg/L对(9.74±4.24)mg/L,P=0.218]接近。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万古霉素相关性肾损伤,但谷浓度监测组有41.7%的患者达到了谷浓度≥15 mg/L的肾毒性阈值。结论 在当前万古霉素常规治疗剂量下,肥胖感染患者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AUC_(24h)/MIC引导下的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可在较低浓度或暴露量下实现目标参考值,在降低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浓度 24小时药时曲线下面积/最低浓度 治疗药物监测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稀释法测定皮肤癣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维达 王金燕 吴建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建立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皮肤癣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方法学,为该类实验的标准化打下基础。方法:用96孔酶标板做药敏试验载体,10级倍比稀释药液,测定30株皮肤癣菌临床分离株对三唑类新药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性。... 目的,建立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皮肤癣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方法学,为该类实验的标准化打下基础。方法:用96孔酶标板做药敏试验载体,10级倍比稀释药液,测定30株皮肤癣菌临床分离株对三唑类新药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性。结果:30株皮肤癣菌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MIC范围分别为≤0.06~4μg/ml和1~32μg/ml,均值分别为0.32μg/ml和7.76μg/ml.结论: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皮肤癣菌MIC初步显示了用药量少、重复性好、结果较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癣 伊曲康唑 最低浓度 微量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药物组合对不同病原体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报告
3
作者 栗绍文 王浩安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0年第1期70-71,共2页
1 实验目的 磺胺药因其抗菌谱广、性质稳定、价格便宜和使用方便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控制畜禽弓形体、波氏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等细菌的感染。当前,我国畜禽养殖场普遍使用的磺胺类药物包括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六甲氧嘧... 1 实验目的 磺胺药因其抗菌谱广、性质稳定、价格便宜和使用方便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控制畜禽弓形体、波氏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等细菌的感染。当前,我国畜禽养殖场普遍使用的磺胺类药物包括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六甲氧嘧啶,SMM)、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五甲氧嘧啶,SMD)、磺胺二甲嘧啶(SM2)和磺胺氯达嗪钠(S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浓度 测定报告 药物组合 磺胺间甲氧嘧啶 病原体 磺胺对甲氧嘧啶 畜禽养殖场 磺胺二甲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被引量:17
4
作者 吴清民 杨秀玉 +1 位作者 沈志强 张中直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9-312,共4页
从山东、河北、北京和天津等不同地区分离、鉴定了 4株鸡毒支原体 ,通过体外最低抑菌浓度测定发现泰妙菌素、泰乐菌素、百里霉素、罗红霉素、林可霉素 /壮观霉素合剂、氧氟杀星、乳酸红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对该 4个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 (M... 从山东、河北、北京和天津等不同地区分离、鉴定了 4株鸡毒支原体 ,通过体外最低抑菌浓度测定发现泰妙菌素、泰乐菌素、百里霉素、罗红霉素、林可霉素 /壮观霉素合剂、氧氟杀星、乳酸红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对该 4个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平均值分别是 0 .0 0 62 μg/ml、0 .0 1 71 μg/ml、0 .0 682 μg/ml、8.5 2 48μg/ml、8.5 2 48μg/ml、0 .1 0 2 4μg/ml、0 .45 5 0 μg/ml和 1 5 .4944μg/ml,同时发现不同菌株之间的最低抑菌浓度有明显的差异。该试验结果表明鸡毒支原体容易对抗菌药物产生抗药性 ,目前临床预防或治疗鸡毒支原体感染可选用泰妙菌素、泰乐菌素、百里霉素和氧氟杀星等药物 ,而常规使用的红霉素和罗红霉素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分离鉴定 最低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联合抗菌药对动物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5
作者 黄慧 罗梦东 +5 位作者 娄飞 祁宇彤 裴亚玲 王晓琳 彭志锋 李利红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71-3478,共8页
【目的】探究小檗碱与抗菌药联用对动物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小檗碱及抗菌药(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黏菌素)对18株动物源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棋盘稀... 【目的】探究小檗碱与抗菌药联用对动物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小檗碱及抗菌药(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黏菌素)对18株动物源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棋盘稀释法测定小檗碱与抗菌药联合作用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针对FICI≤0.50的药物联用组合,测定时间-杀菌曲线分析其抑菌动力学特点。【结果】18株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黏菌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5.56%、55.56%、50.00%、88.89%和27.78%;小檗碱与恩诺沙星联用的FICI为0.31~2.00,协同率为33.33%;小檗碱与环丙沙星联用的FICI为0.31~2.00,协同率为27.78%;小檗碱与多西环素联用的FICI为0.50~1.00,协同率为27.78%;小檗碱与氟苯尼考联用的FICI为0.63~0.75,协同率为0;小檗碱与黏菌素联用的FICI为0.31~1.00,协同率为66.67%。时间-杀菌曲线显示,1/2 MIC小檗碱与1/2 MIC黏菌素联合作用于菌株E-01和E-06、1/2 MIC小檗碱与1/2 MIC恩诺沙星联合作用于菌株E-06、1/2 MIC小檗碱与1/2 MIC多西环素联合作用于菌株E-03,24 h内菌液浓度比单药作用时降低≥2 lg CFU/mL,呈现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小檗碱与抗菌药联用对多数大肠杆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协同或相加作用,试验结果为兽医临床小檗碱与抗菌药联用增强抗菌药的作用效果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最小浓度(mic) 分级浓度指数(FI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消毒剂基因携带情况及5种消毒剂最低抑菌浓度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亚萍 陈勇 +4 位作者 王文英 韩黎 韩雪玲 刘彦君 曹延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9-293,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li)对常用消毒剂耐药性及其消毒剂耐药基因携带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82株E.coli耐消毒剂基因sugE(c)、sugE(p)、qacEΔ1和qacE进行检测,琼脂稀释法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 目的了解临床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li)对常用消毒剂耐药性及其消毒剂耐药基因携带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82株E.coli耐消毒剂基因sugE(c)、sugE(p)、qacEΔ1和qacE进行检测,琼脂稀释法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临床分离的82株E.coli中,sugE(c)、sugE(p)、qacEΔ1、qacE、sugE(c)+qacEΔ1、qacE+qacEΔ1+sugE(c)阳性率分别为84.15%(69株)、1.22%(1株)、76.83%(63株)、73.17%(60株)、68.29%(56株)、59.76%(49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非产ESBLs菌株,头孢吡肟敏感株与耐药株4种耐消毒剂基因携带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苯扎氯铵、西吡氯铵、溴化铵及三氯生4种消毒剂对82株E.coli的MIC值均>标准菌株;氯己定对32株E.coli的MIC值>标准菌株,对另外50株E.coli的MIC值≤标准菌株。苯扎氯铵、西吡氯铵、溴化铵及三氯生对产ESBLs和非产ESBLs组、头孢吡肟敏感和耐药组的MIC值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氯己定MI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E.coli耐消毒剂基因qacE、qacEΔ1和sugE(c)检出率高,苯扎氯铵等消毒剂对E.coli的MIC普遍较标准菌株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 耐消毒剂 基因 最低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醋对15种病原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被引量:10
7
作者 熊平源 边藏丽 +1 位作者 胡萍 吴志洪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318-319,共2页
采用微量稀释法 ,检测食醋对 1 5种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 :浓度为 1∶ 2 0食醋 (p H=4.42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 ;浓度为 1∶ 40食醋 (p H=4.81 )对大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有... 采用微量稀释法 ,检测食醋对 1 5种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 :浓度为 1∶ 2 0食醋 (p H=4.42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 ;浓度为 1∶ 40食醋 (p H=4.81 )对大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浓度为 1∶ 80食醋 (p H=5 .38)对伤寒沙门氏菌等 8种细菌有抑制作用。食醋对 1 5种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 1∶ 2 0~ 1∶ 80 ,即 p H值为 4.42~ 5 .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 最低浓度 病原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对医院获得性肺炎中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晓丽 刘嘉琳 +4 位作者 孙景勇 谭若铭 李梅玲 尹建永 瞿洪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8-392,共5页
目的研究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中万古霉素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布、MIC值与预后的关系以及高MIC值MRSA菌株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的MRSA HAP,采用E试验法测定MRSA菌株的MIC值,分析比较... 目的研究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中万古霉素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布、MIC值与预后的关系以及高MIC值MRSA菌株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的MRSA HAP,采用E试验法测定MRSA菌株的MIC值,分析比较不同MIC值菌株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82例,43例(52.4%)MRSA菌株具有较高的MIC值;在基础疾病状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情况下,低MIC值和高MIC值患者万古霉素应用7 d后病原菌未清除率分别为15.4%和37.2%(P=0.026);万古霉素应用3 d后临床治疗无效率分别为25.6%和44.2%(P=0.079);28 d内肺炎复发率分别为5.7%和20.5%(P=0.129);万古霉素治疗前90 d内MRSA感染史与高MIC值MRSA感染发生明显相关(P=0.033)。结论高MIC值MRSA HAP患者万古霉素应用3 d后临床治疗无效率、7 d后病原菌未清除率及28 d内肺炎复发率高于低MIC值患者,万古霉素治疗前90 d内有MRSA感染史是HAP中高MIC值MRSA菌株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最低浓度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医院获得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快速生长分支杆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被引量:6
9
作者 熊礼宽 杨应周 +1 位作者 王仕洪 林振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24-25,共2页
以Bactec460TB检测议测定了氧氟沙星(OFLX)和环丙沙星(CPFX)对11株快速生长(速生)分支杆菌、3株标准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_99),结果两药对龟型分支杆菌龟亚种MIC_99最高,分别为1.0和... 以Bactec460TB检测议测定了氧氟沙星(OFLX)和环丙沙星(CPFX)对11株快速生长(速生)分支杆菌、3株标准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_99),结果两药对龟型分支杆菌龟亚种MIC_99最高,分别为1.0和1.0~2.0μg/ml,对龟型分支杆菌脓肿亚种及偶发分支杆菌MIC_99相近,分别为0.25和0.5~1.0μg/ml,对1株转黄和1株待定型速生分支杆菌MIC_99分别为≤0.125,0.5和≤0.125,1.0μg/ml。结果表明,体外两药对速生分支杆菌有强抑菌作用,值得进行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 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最低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山胡椒油的抑菌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正云 伍乔 +3 位作者 毛雨 尹小丽 严军 谷惠文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51-58,75,共9页
为比较不同产地山胡椒油的抑菌活性,本研究选取了来自江西、湖南以及广东的山胡椒油样品各两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抑菌试验。采用滤纸片法、常量肉汤稀释法和GC-MS分析法分别从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 为比较不同产地山胡椒油的抑菌活性,本研究选取了来自江西、湖南以及广东的山胡椒油样品各两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抑菌试验。采用滤纸片法、常量肉汤稀释法和GC-MS分析法分别从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C_(MIC))和化学成分分析3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江西1#和2#山胡椒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与对照组相近,其余样品抑菌圈直径从小到大依次为湖南2#山胡椒油(10.0±0.3 mm)、湖南1#山胡椒油(10.3±0.1 mm)、广东1#山胡椒油(10.3±0.2 mm)、广东2#山胡椒油(12.6±0.4 mm);(2)江西1#和2#山胡椒油、湖南2#山胡椒油的MIC均为32μL/mL,湖南1#山胡椒油、广东1#和2#山胡椒油的MIC均为16μL/mL;(3)GC-MS结果显示3个产地的山胡椒油均含有柠檬醛,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广东(96.21%)、湖南(48.10%)、江西(19.77%)。总之,抑菌圈和MIC的结论基本一致,即广东山胡椒油的抑菌活性最好,湖南的次之,江西的最差。通过GC-MS的结果对上述抑菌机理进行了解释,可能是由于柠檬醛和柠檬烯含量与其抑菌活性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胡椒油 金黄色葡萄球 最低浓度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稀释法检测酵母菌最低抑菌浓度 被引量:4
11
作者 应春妹 汪雅萍 +2 位作者 沈薇 杨海慧 刘立成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酵母菌对抗真菌剂的体外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收集2001年2~3月临床分离酵母菌共54株,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54株酵母菌对两性霉素、酮康唑和氟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酵母菌对两性霉素...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酵母菌对抗真菌剂的体外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收集2001年2~3月临床分离酵母菌共54株,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54株酵母菌对两性霉素、酮康唑和氟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酵母菌对两性霉素的MIC值在0.25~1.0μg/ml之间,氟康唑的MIC值在2.0~8.0μg/ml之间。酮康唑的MIC值>16μg/ml。结论 酵母菌对两性霉素的耐药率最低(0%),其次为氟康唑(18.5%),酮康唑耐药率最高(79.6%)。微量稀释法方法简便,结果较可靠,可用于常规检测酵母菌的药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微量稀释法 最低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晓艳 辛有全 +7 位作者 何建 靳娟 李胜 张琪 吴海莲 柏吉祥 金泳 代瑞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7-360,I0003,共5页
目的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药敏试验方法中的琼脂平板稀释法,对分离自西藏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164株鼠疫耶尔森菌进行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监测西藏地区耐药鼠疫耶尔森菌株,掌握其抑菌范围,为鼠疫的临床治疗... 目的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药敏试验方法中的琼脂平板稀释法,对分离自西藏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164株鼠疫耶尔森菌进行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监测西藏地区耐药鼠疫耶尔森菌株,掌握其抑菌范围,为鼠疫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分别测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硫酸卡那霉素、链霉素、头孢曲松钠、氨苄青霉素钠、氯霉素、盐酸壮观霉素、头孢呋辛钠、盐酸四环素、莫西沙星共12种抗生素对164株鼠疫耶尔森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若发现耐药菌株,则用K-B法进行验证。结果所测的164株鼠疫耶尔森菌中有1株对链霉素具有耐药性(MIC=4096μg/mL),链霉素K-B法检测抑菌环直径为0,这株菌对其余11种抗菌药物均敏感。其余163株菌对12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发现1株鼠疫耶尔森菌对链霉素具有耐药性,这是我国首次发现鼠疫耶尔森菌对链霉素耐药。因链霉素是国内外治疗鼠疫的首选药物,耐药鼠疫耶尔森菌会引起链霉素治疗失败,从临床和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对鼠疫耶尔森菌分离株的抗菌敏感性监测应常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链霉素鼠疫耶尔森 西藏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 最低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漂移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吕小艳 马筱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了解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变化与治疗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007—2009年安徽省立医院微生物实验室MRSA的分离率及MRSA万古霉素的MIC值变化,并结合临床资料评价万古霉素MIC漂移对疗效的影响。结... 目的了解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变化与治疗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007—2009年安徽省立医院微生物实验室MRSA的分离率及MRSA万古霉素的MIC值变化,并结合临床资料评价万古霉素MIC漂移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3年中我院MRSA在金葡菌中的比率逐渐增加。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但MIC≤0.5mg/L的菌株所占比率逐年下降,而MIC≥2.0 mg/L的比率逐年上升。MIC≤1 mg/L时,治愈率、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56.5%、87.0%和78.3%,MIC≥2 mg/L时,分别为44.0%、68.0%和64.0%,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后者明显延长。结论 3年中我院MRSA在金葡菌中分离率增加,万古霉素MIC显著增高,但治愈率、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仍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 万古霉素 最低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耐消毒剂基因及四种消毒剂最低抑菌浓度检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志武 张甜甜 +2 位作者 黄喜凤 徐腾飞 陈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7-503,共7页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耐消毒剂基因qacE、qacE△1、qacE△1-SUL1携带情况,以及四种常用消毒剂最低抑菌浓度(MIC),为医院做好科学消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2021年10月—2022年3月所有临床送检标本分离...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耐消毒剂基因qacE、qacE△1、qacE△1-SUL1携带情况,以及四种常用消毒剂最低抑菌浓度(MIC),为医院做好科学消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2021年10月—2022年3月所有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CRE非重复菌93株,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菌株耐消毒剂基因qacE、qacE△1和qacE△1-SUL1携带情况,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戊二醛、碘伏、84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和乙醇对CRE的MIC值。结果 93株CRE以肺炎克雷伯菌(52株)和阴沟肠杆菌(25株)为主;CRE菌株耐药率较高,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达100%;耐消毒剂基因qacE、qacE△1和qacE△1-SUL1携带率分别为72.0%(67株)、81.7%(76株)、89.2%(83株)。四种消毒剂对CRE的MIC值,戊二醛为500 mg/L,碘伏为625~2 500 mg/L,84消毒剂(有效氯浓度)为250~500 mg/L,乙醇为75%;碘伏中有4株CRE MIC值(2 500 mg/L)高于标准菌株,84消毒剂中有24株CRE MIC值(有效氯500 mg/L)高于标准菌株。结论 该院临床分离的CRE耐消毒剂基因携带率较高,部分CRE菌株对碘伏和84消毒剂有抗性,临床工作中需科学、规范地使用消毒剂,防止耐药菌医院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目细 耐消毒剂基因 消毒剂 最低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对布鲁氏菌体外最低抑菌浓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晶妍 张煜 王建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测定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及新型抗菌药物对布鲁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确定布鲁氏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后期布鲁氏菌耐药性研究及布鲁氏菌病临床用药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规定的肉汤稀释... 目的:测定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及新型抗菌药物对布鲁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确定布鲁氏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后期布鲁氏菌耐药性研究及布鲁氏菌病临床用药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规定的肉汤稀释法对布氏杆菌活疫苗S2株进行抗菌药物的MIC检测.结果各种药物的MIC值分别为:硫酸庆大霉素0.470μg/mL,硫酸卡那霉素1.362μg/mL,利福平1.821μg/mL,硫酸链霉素1.700μg/mL,四环素2.710μg/mL,莫西沙星0.298μg/mL.结论与其余5种药物相比,第4代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的MIC值最低,抑制布鲁氏菌生长能力最强.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中,硫酸庆大霉素的MIC值最低,硫酸链霉素的MIC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 布鲁氏 药物 体外最低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生物膜形成厚度与青霉素最低抑菌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青 施毅 +3 位作者 朱素华 高卫卫 孙禾 苏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0-693,共4页
目的肺炎链球菌可形成生物膜。文中旨在研究青霉素不同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肺炎链球菌生物膜形成厚度的差别。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南... 目的肺炎链球菌可形成生物膜。文中旨在研究青霉素不同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肺炎链球菌生物膜形成厚度的差别。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等7家医院共147株肺炎链球菌,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MIC,根据MIC分为≤0.065μg/mL组、0.5μg/mL组、2μg/mL组及≥4μg/mL组,每组选择4珠菌,共16珠菌;96孔板、24孔板培养生物膜24h,分别在570nm处测A值并且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观察生物膜形成。结果生物膜半定量检测及CLSM显示所有菌株都形成生物膜。≤0.065μg/mL组平均A值(0.228±0.063)高于0.5μg/mL组(0.200±0.061)和≥4μg/mL组(0.186±0.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2μg/mL组(0.203±0.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μg/mL组、2μg/mL组≥4μg/mL组A值两两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MIC高的肺炎链球菌生物膜厚度有减弱的趋势,生物膜的形成是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 生物膜 最低浓度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枝杆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熊礼宽 周亚红 +1 位作者 付丽华 周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5期78-81,共4页
为了建立快速测定分枝杆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的方法,同时了解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MOTT)对常规抗结核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一种快速变色液体培养基系统,以微量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MDR-TB对CL... 为了建立快速测定分枝杆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的方法,同时了解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MOTT)对常规抗结核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一种快速变色液体培养基系统,以微量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MDR-TB对CLA、AZI、ROX、LEV、SPA、CIP、OFL、CAP、AMI、TH1314和PTA高度敏感的菌株分别88.89%、72.2%、72.2%、55.6%、50%、66.7%、70%、40%、40%、70%和50%,未见对DOX和MIN高度敏感的MDR-TB菌株;CLA、LEV和TH1314对MDR-TB的MIC几何平均值分别为0.5、1和1μg/mL,显示出较好的活性;不同的MDR-TB和MOTT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差异;这种新型变色液体培养基检测系统具有快速、操作简便等特点,对多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的多MDR-TB对CLA、LEV、AZI、ROX、CAP和TH1314敏感,可供首先选择用于MDR-TB的治疗;不同的MOTT应根据MIC结果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药物 最低浓度 快速测定方法 培养基 抗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试验检测革兰阴性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18
作者 项明洁 应春妹 +1 位作者 孙民 倪语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 分析1998、1999年1~2月临床分离的200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方法 用E试验检测13种抗生素对200株革兰阴性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伊米配能(IP)、头孢他啶(TZ)、庆大霉素(GM)、... 目的 分析1998、1999年1~2月临床分离的200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方法 用E试验检测13种抗生素对200株革兰阴性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伊米配能(IP)、头孢他啶(TZ)、庆大霉素(GM)、头孢曲松(TX)、阿米卡星(AK)、头孢哌酮(CP)、头孢噻肟(CT)、头孢呋肟(XM)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效果优于非发酵菌。用E试验方法检出1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ESBLs)。结论 E试验检测MIC可用于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以及ESBLs的筛选、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试验 革兰阴性杆 耐药性 最低浓度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方法及临界值设置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朝宝 王洪海 张舒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1-666,共6页
结核病迄今仍是全球单一病原体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性疾病。耐药及耐多药的产生是结核病流行和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规范、有效的结核分枝杆菌药敏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检测方法及设置有效的临界值对于结核病个体化治疗、快... 结核病迄今仍是全球单一病原体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性疾病。耐药及耐多药的产生是结核病流行和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规范、有效的结核分枝杆菌药敏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检测方法及设置有效的临界值对于结核病个体化治疗、快速耐药检测方法的研究以及新型抗结核药物筛选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控制耐药结核病产生和传播的关键。该文就结核分枝杆菌MIC测定方法及临界值设置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 最低浓度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对徐州地区2015-2019年MRSA最低抑菌浓度值飘移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纵帅 徐银海 +1 位作者 丁兴龙 徐萍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91-99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变化趋势,为临床使用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按医院感染标准筛选2015-2019年徐州地区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非重复MRSA共900株,... 目的回顾性分析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变化趋势,为临床使用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按医院感染标准筛选2015-2019年徐州地区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非重复MRSA共900株,收集其MIC值,比较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科室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值,分析相关特征。结果900株MRSA全部对万古霉素敏感,2015-2019年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均值分别为(1.058±0.232)、(1.100±0.272)、(1.108±0.266)、(1.122±0.273)、(1.147±0.298)μg/mL,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科室MIC均值分别为(1.159±0.303)、(1.253±0.344)、(1.320±0.331)、(1.413±0.289)、(1.451±0.278)μg/mL,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ICU科室MIC均值分别为(0.995±0.134)、(1.005±0.135)、(1.005±0.091)、(1.016±0.155)、(1.006±0.142)μg/mL,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9年ICU和非ICU科室MIC均值同年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1.5μg/mL的比例逐年增加。结论2015-2019年徐州地区未发现耐万古霉素MRSA,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值存在漂移,主要来自ICU科室。对ICU科室万古霉素MIC≥1.5μg/mL的MRSA菌株及其感染患者应重点监控,积极治疗,防止感染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万古霉素 最低浓度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