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风险分级研究
1
作者 李季硕 许开立 +1 位作者 姚锡文 李梦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04,共7页
为提升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风险识别与管控水平,建立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开展基于F-N曲线的风险分级研究。首先,基于2014—2021年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较大及以上事故数据,从伤亡人数、事故数量、企业数量等维度... 为提升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风险识别与管控水平,建立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开展基于F-N曲线的风险分级研究。首先,基于2014—2021年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较大及以上事故数据,从伤亡人数、事故数量、企业数量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掌握事故特征;然后,结合事故频率与伤亡后果,基于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制定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绘制F-N曲线图;最后,依据不可容忍、可接受和可忽略3个风险区域,建立风险分级管理模式,并分别从企业与个人角度提出管控措施。结果表明:死亡在3~10人的可接受风险事故频率数量级在10^(-6)~10^(-4)之间;以斜率为-4.033的F-N曲线为基础划分的3个不同风险等级区域,有助于明确风险等级边界,突出分级管理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空间作业 F-N曲线 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 工贸企业 风险分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岳型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估: 以北京市为例
2
作者 刘伟 代萍 +1 位作者 赵方雷 崔可欣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8-177,共10页
为消除山岳型景区安全风险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景区运营安全的影响,提出一种山岳型景区风险评估方法。首先,识别山岳型景区风险因素,从人员、设备设施、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构建山岳型景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构建模糊贝叶斯网络(FBN)... 为消除山岳型景区安全风险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景区运营安全的影响,提出一种山岳型景区风险评估方法。首先,识别山岳型景区风险因素,从人员、设备设施、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构建山岳型景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构建模糊贝叶斯网络(FBN)模型评估风险概率,构建层次分析(AHP)模型评估风险损失,并提出一种改进的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评估山岳型景区综合安全风险;最后,以北京市山岳型景区的安全风险评估为例,验证该风险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网络(BN)的山岳型景区风险评估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山岳型景区风险因素复杂且各个层级之间存在依赖关系的问题;BN与三角模糊数的结合,既能充分利用专家经验,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家意见的主观性;山岳型景区关键风险因素为危险游乐设施检测不到位、森林防火设施配置/设置不足、危险游乐项目防护围栏设置不到位、落石与山体滑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岳型景区 安全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模糊贝叶斯网络(FBN) 层次分析(AHP) 最低合理可行准则(ala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样本检验数据的电梯风险预评估方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国华 蔡文杰 +2 位作者 王新华 刘英杰 李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60,共5页
为提高在用电梯监督抽查工作效率,在统计分析大样本检验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以电梯使用情况、电梯基本参数以及维保安装制造因素为指标的管理指标体系;根据在用电梯整机检验风险分布特性以及风险等级划分的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研... 为提高在用电梯监督抽查工作效率,在统计分析大样本检验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以电梯使用情况、电梯基本参数以及维保安装制造因素为指标的管理指标体系;根据在用电梯整机检验风险分布特性以及风险等级划分的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研究电梯整机检验风险等级划分准则,建立电梯整机检验风险预评估模型。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可完成批量电梯的风险预评估工作,为电梯监督抽查工作筛选出合理比例的高风险电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大样本 监督抽查 检验数据库 预评估模型 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管道社会风险可接受准则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燕鹏 罗云 +2 位作者 曾珠 宋继红 高继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8-133,共6页
为提高我国压力管道的安全监管水平,确定监管的量化风险评判标准,通过统计我国2005—2012年间的压力管道事故伤亡数据,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采用F-N曲线与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我国压力管道的社会风险(SR... 为提高我国压力管道的安全监管水平,确定监管的量化风险评判标准,通过统计我国2005—2012年间的压力管道事故伤亡数据,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采用F-N曲线与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我国压力管道的社会风险(SR)可接受准则。结果表明,风险可接受准则下限约为其上限的1%,死亡1~10人的可接受事故发生频率数量级在10-8~10-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管道 回归分析 风险可接受准则 F-N曲线 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矿可接受风险标准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舒 李夏林 +2 位作者 吴超 姚曙 史秀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8-164,共7页
为更加深入了解煤矿的风险状况,辅助行业风险决策,探讨和确定我国煤矿可接受风险标准。采用平均个人风险值法(AIR),以5 a为周期分别研究2003—2007年和2008—2012年煤矿的个人死亡率,进而确定2013—2017年的煤矿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参考... 为更加深入了解煤矿的风险状况,辅助行业风险决策,探讨和确定我国煤矿可接受风险标准。采用平均个人风险值法(AIR),以5 a为周期分别研究2003—2007年和2008—2012年煤矿的个人死亡率,进而确定2013—2017年的煤矿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参考范围。通过事故累计概率-死亡人数(FN曲线)曲线确定可供参考的煤矿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并基于生活质量指数(LQI)的社会可接受风险评价准则计算降低煤矿可接受风险标准的最优安全投入。结果表明,我国煤矿的个人风险水平远高于国内外其他行业,煤矿社会风险仍处于不可接受风险区,制定煤矿可接受风险标准值对行业风险管理实施具有较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可接受风险标准 个人风险 社会风险 最低合理可行原则(alarp) 生活质量指数(LQ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保证的投入效率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杨高升 吴珊珊 黄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2-157,共6页
利用ALARP原则构建工程项目施工风险可容忍区域,对处于不可容忍区域的安全事故,采取安全投入措施使之进入可容忍区域;对处于可容忍区域的安全事故,进行安全投入效益分析,以确定最佳安全投入额。采用事故树分析法探究事故与事故发生原因... 利用ALARP原则构建工程项目施工风险可容忍区域,对处于不可容忍区域的安全事故,采取安全投入措施使之进入可容忍区域;对处于可容忍区域的安全事故,进行安全投入效益分析,以确定最佳安全投入额。采用事故树分析法探究事故与事故发生原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探讨安全投入与事故发生概率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安全投入优化分配模型,结合历史统计数据,利用Lingo软件对模型进行计算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安全 安全投入 安全效益 最低合理可行原则(alarp) 事故树分析(F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宏观指标增速可接受水平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冯杰 罗云 +5 位作者 曾珠 高继轩 黄强华 傅如闻 王晓桥 史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0-125,共6页
为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分析研究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宏观指标。通过文献计量和专家问卷研究确定10项指标。基于ALARP准则,研究指标增速的可接受水平,选取万台设备死亡率减速为可接受上限,再选取设备量增速为可接受下限,计算得到可接... 为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分析研究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宏观指标。通过文献计量和专家问卷研究确定10项指标。基于ALARP准则,研究指标增速的可接受水平,选取万台设备死亡率减速为可接受上限,再选取设备量增速为可接受下限,计算得到可接受上限为15.03%、下限为9.33%。采用增长优势指数法,计算宏观指标相对可接受上、下限的优势指数。计算结果显示:监察持证人员数量等2项指标增速超出可接受上限,监察人员数量等4项指标增速低于可接受下限,根据结果提出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设备 安全监管 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 比较优势理论 增速可接受水平 增长优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设备政府安监职能转变风险预警及控制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新浩 罗云 +1 位作者 何义 徐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3-109,共7页
为辨识特种设备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导致的法律调整、职责转移、行业发展等诸多风险,实现风险的预警及控制,基于工作安全分析法(JSA)、风险评价指数法(RAC)和最低合理可行准则(ALARP)等风险管理技术,制定出一套针对这一问题... 为辨识特种设备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导致的法律调整、职责转移、行业发展等诸多风险,实现风险的预警及控制,基于工作安全分析法(JSA)、风险评价指数法(RAC)和最低合理可行准则(ALARP)等风险管理技术,制定出一套针对这一问题的风险预警及控制决策模式。以取消锅炉改造单位许可为例,详细分析、说明风险预警及控制决策过程。结果表明:只需采取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便可将锅炉改造单位许可下放至省、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安全监管 职能转变 风险预警 控制决策 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 工作安全分析法(JSA) 风险评价指数法(R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燃气管道个人及社会风险可接受标准研究
9
作者 张鹏 肖博文 +1 位作者 宋文琦 刘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共7页
为响应我国“十四五”规划中对清洁能源提出的要求,使我国城镇燃气管道安全管理水平适应发展的需求,从生命风险的角度研讨城镇燃气管道风险可接受标准。首先采用平均个人风险(AIR)法和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相结合的方法,统计2012—2... 为响应我国“十四五”规划中对清洁能源提出的要求,使我国城镇燃气管道安全管理水平适应发展的需求,从生命风险的角度研讨城镇燃气管道风险可接受标准。首先采用平均个人风险(AIR)法和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相结合的方法,统计2012—2021年的事故数据;然后以5年为一周期进行对比分析,以上一个5年周期的风险可接受标准预测下一个5年周期的风险可接受标准参考值,并得出2022—2026年个人风险可接受标准的参考值;最后依照在个人风险可接受标准5年周期预测法,采用累计频率-死亡人数(F-N)曲线法,统计2017—2021年每起事故死亡数及年管道长度,并确定社会风险可接受标准。研究表明:以风险水平1.01713×10-7作为个人风险不可接受风险区与ALARP区分界线,2.03427×10-7作为ALARP区与可接受风险区的划分边界;同时确定了社会风险最大可接受风险曲线和可忽略风险曲线,并结合ALARP准则划分出风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燃气管道 个人风险 社会风险 可接受标准 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客船的社会风险可接受标准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金辉 周雨 +2 位作者 庄磊 张睿卿 黎昌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5-201,共7页
为建立全球客船的社会风险评判标准,基于全球综合航运信息系统(GISIS)数据库2005—2018年的客船事故数据,依据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采用F-N曲线法建立全球客船社会风险可接受标准,并判定客船不同的事故类型、吨位和入级船舶的社会... 为建立全球客船的社会风险评判标准,基于全球综合航运信息系统(GISIS)数据库2005—2018年的客船事故数据,依据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采用F-N曲线法建立全球客船社会风险可接受标准,并判定客船不同的事故类型、吨位和入级船舶的社会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客船社会风险可接受标准的锚点为(10,3.93×10-4),相比于国际海事组织(IMO)所制定的客滚船现有标准更加严格;事故类型中的倾覆、火灾或爆炸事故处于可容忍区;中型船舶的社会风险处于可容忍区,小型、大型和超大型船舶则处于可接受风险区;入级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的船级社的客船要比入级其他船级社的客船社会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船 社会风险 可接受标准 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 F-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废物处置地下实验室建设期风险接受准则 被引量:6
11
作者 仝跃 黄宏伟 +3 位作者 张东明 陈亮 李彦杰 张恺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为了开展高放废物(HLW)处置地下实验室(URL)建设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建立相应的风险接受准则。根据URL工程建设施工阶段不确定性因素众多、社会敏感性强等特点,考虑现有风险相关规范、标准应用的局限性,在借鉴既有相关风险接受准则... 为了开展高放废物(HLW)处置地下实验室(URL)建设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建立相应的风险接受准则。根据URL工程建设施工阶段不确定性因素众多、社会敏感性强等特点,考虑现有风险相关规范、标准应用的局限性,在借鉴既有相关风险接受准则的研究成果及确定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调研方法,从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工期延误、社会影响、环境影响5个方面初步建立基于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的风险接受准则。研究对比发现,所建各准则均可被连续量化,且相比于现有风险接受准则,部分标准更加严格,符合URL建设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HLW)处置 地下实验室(URL) 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 信心指数 风险接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仪表系统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32
12
作者 刘太元 俞曼丽 郑利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89-96,共8页
探讨安全仪表系统在过程工业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ISA/S84.01安全仪表系统生命周期为基本框架,介绍安全仪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工作,阐述安全仪表系统与过程控制系统的异同。研究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过程中风险分析与... 探讨安全仪表系统在过程工业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ISA/S84.01安全仪表系统生命周期为基本框架,介绍安全仪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工作,阐述安全仪表系统与过程控制系统的异同。研究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过程中风险分析与安全完整性水平等的关键技术;总结了目前安全仪表系统所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指出安全仪表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认为安全仪表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应当以风险与危害分析为基础,按照最低合理可行原则,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确定适当的安全完整性水平。该应用研究成果对于安全仪表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仪表系统(SIS) 安全仪表系统生命周期 安全完整性水平(SIL) 风险分析 最低合理可行原则(ala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