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据Euclid贴近度进行模糊多目标最优决策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云春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234-236,共3页
介绍模糊多目标最优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决策数据进行最优隶属度处理,确定理想决策,根据各决策方案与理想方案的贴近度大小,得出最优决策。
关键词 模糊多目标决策 最优隶属度 理想决策 贴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可再生能源的微电网电能质量特点分析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曾君 徐冬冬 +2 位作者 郭华芳 李晨迪 刘俊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0-16,共7页
微电网已成为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再生能源等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有效方式。微电网电能质量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价对于微电网的运营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基于微电网中电能质量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 微电网已成为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再生能源等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有效方式。微电网电能质量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价对于微电网的运营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基于微电网中电能质量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于微电网电能质量的评价方法。首先,从电压指标、电流指标和频率指标,结合对比大电网,对微电网电能质量各单项指标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其特点,并根据相关标准,确定电能质量各单项指标阈值。进一步,借鉴模糊评价思想,根据电能质量指标特点,采用柯西分布,提出了一种最优隶属度方法,并结合G1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主观权重,结合客观权重得到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后进行综合评价,得到量化的微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最后,采用一组数据进行测试,并和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电能质量 综合评价 最优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SPA的6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向华 杨侃 +3 位作者 蒋立伟 陈静 刘炜 朱大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6期1-6,共6页
为了解决普遍意义上的水质模糊识别理论不能评价指标数据超过5级标准值和最大隶属度原则的缺点,本文提出6级水质计算方法来改进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再者,引入Set Pair Analysis(SPA)理论处理等级标准间的不确定性信息。从而构建引入SPA的... 为了解决普遍意义上的水质模糊识别理论不能评价指标数据超过5级标准值和最大隶属度原则的缺点,本文提出6级水质计算方法来改进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再者,引入Set Pair Analysis(SPA)理论处理等级标准间的不确定性信息。从而构建引入SPA的6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将其运用于河流实例中。评价结果表明:引入SPA的6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更能准确地确定水质综合等级,为治理河流水质污染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集对分析理论 6级相对最优隶属度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能量聚类的变分水平集遥感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罗丹 赵丽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75,86,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能量聚类的变分水平集遥感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保留了变分水平集能够综合利用区域和边界信息的特点,改善了变分水平集方法对带噪声遥感图像进行分割时存在去噪效果不明显、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在通过变分法得到能量泛...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能量聚类的变分水平集遥感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保留了变分水平集能够综合利用区域和边界信息的特点,改善了变分水平集方法对带噪声遥感图像进行分割时存在去噪效果不明显、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在通过变分法得到能量泛函取极小值的水平集函数演化方程的基础上,采用了连续的最优隶属度函数,得到模糊能量聚类的变分水平集。实验仿真及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分割后的图像区域具有明显灰度差和边界区分,去噪效果良好,而且分割精度优于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图像分割 模糊能量聚类 变分水平集 最优隶属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GA based algorithm for optimal placement and sizing of distribution static compensator (DSTATCOM) for loss reduc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idering reconfiguration 被引量:1
5
作者 Mohammad Mohammadi Mahyar Abasi A.Mohammadi Rozbahan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45-258,共14页
This work presents a fuzzy based methodology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feeder reconfiguration considering DSTATCOM with an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real power loss and operating cost. Installation costs of DSTATCOM devic... This work presents a fuzzy based methodology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feeder reconfiguration considering DSTATCOM with an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real power loss and operating cost. Installation costs of DSTATCOM devices and the cost of system operation, namely, energy loss cost due to both reconfiguration and DSTATCOM placement, are combined to form the objective function to be minimized.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tie switches, DSTATCOM location and size have been optimally determined to obtain an appropriate operational condition. In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of loss sensitivity is used for the selection of weak nodes in the power system for the placement of DSTATCOM and the optimal parameter settings of the DFACTS device along with optimal selection of tie switches in reconfiguration process are governed by genetic algorithm(GA). Simulation results on IEEE 33-bus and IEEE 69-bus test systems concluded that the combinatorial method using DSTATCOM and reconfiguration is preferable to reduce power losses to 34.44% for 33-bus system and to 45.43% for 69-bu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ion FACTS (DFACTS) distribution static compensator (DSTATCOM)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genetic algorithm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power loss re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