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选择——基于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楚尔鸣 许先普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64,73,共7页
产出和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程度和时滞取决于货币政策规则,在非紧刹车或急扭转情况下,利率规则比货币供应量规则更为有效;在技术冲击和政府支出冲击下,利率规则能使实体经济平滑地趋于稳态水平,而货币供应量规则需经历多轮周... 产出和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程度和时滞取决于货币政策规则,在非紧刹车或急扭转情况下,利率规则比货币供应量规则更为有效;在技术冲击和政府支出冲击下,利率规则能使实体经济平滑地趋于稳态水平,而货币供应量规则需经历多轮周期性调整后才能趋于稳态水平;同时,运用利率规则的社会福利损失显著低于运用货币供应量规则的社会福利损失。因此利率规则显著优于货币供应量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凯恩斯主义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与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被引量:4
2
作者 崔慧霞 叶晓慧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7,共5页
近年来,我国政府制定的货币政策受到了国内外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经济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会影响和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何根据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借鉴外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实施的经验,选择中国最优... 近年来,我国政府制定的货币政策受到了国内外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经济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会影响和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何根据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借鉴外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实施的经验,选择中国最优货币政策,促使我国货币政策的运行有效是宏观经济能否稳定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 货币供应量 利率 目标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我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金成晓 卢颖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6,共7页
参考双粘性小型宏观经济模型刻画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中国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形式。研究得出:(1)粘性价格系数为0.4936,每季度50.64%的企业会按照最优的方式来调整价格,粘性工资系数为0.5064,工资调整... 参考双粘性小型宏观经济模型刻画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中国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形式。研究得出:(1)粘性价格系数为0.4936,每季度50.64%的企业会按照最优的方式来调整价格,粘性工资系数为0.5064,工资调整较慢,假定劳动力市场存在摩擦比较合理;(2)同时将通货膨胀预期及失业率作为阈值的利率规则具有更小的福利损失;(3)在两变量都处于合理区间时,通过损失失业率来换取通货膨胀的稳定可以使经济获得更大的福利。(4)降低工资粘性及适度升高价格粘性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 失业率 通货膨胀 价格粘性 工资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选择研究—基于中国宏观数据估计的DSGE模型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震 蒲成毅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67-69,共3页
本文以新凯恩斯主义货币经济学的视角,针对中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以2002年1季度到2013年4季度的宏观数据为基础,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一个生产函数中嵌入实际货币余额的DSGE模型。研究发现:边际数据密度的结果不仅证... 本文以新凯恩斯主义货币经济学的视角,针对中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以2002年1季度到2013年4季度的宏观数据为基础,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一个生产函数中嵌入实际货币余额的DSGE模型。研究发现:边际数据密度的结果不仅证明将实际货币余额作为生产要素引入生产函数的合理性,而且还说明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更偏向于"数量型"而非"价格型";采用何种货币政策规则依赖于货币当局对不同货币政策目标的偏好,因此"数量型"规则同"价格型"规则之间并无优劣之分;在以稳定物价水平为货币政策主要目标的情况下,由"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的改革方向正确无疑。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中国货币政策规则对正在进行中的经济转型和政策制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 McCallum规则 TAYLOR规则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货币政策决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洋萍 戴盛 蒋红云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2,共5页
为什么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往往是比较谨慎或保守的?从具体的货币政策规则的经验估计如泰勒规则看,这些货币政策比具体经济模型所要求的最优货币政策更为保守。本文从模型不确定性及决策者对不确定性态度变化的角度,运用美联储数... 为什么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往往是比较谨慎或保守的?从具体的货币政策规则的经验估计如泰勒规则看,这些货币政策比具体经济模型所要求的最优货币政策更为保守。本文从模型不确定性及决策者对不确定性态度变化的角度,运用美联储数据进行实证来解释这一现象。经过分析发现,若与降低利率的变动相比,央行更为关心产出缺口的稳定性,则央行对模型不确定呈厌恶或呈中性将会大大降低泰勒规则中的反应系数,随之产生较为保守的货币政策,若央行对不确定性呈偏好,则产生较为积极的货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厌恶程度 损失函数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