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磨料水射流旋转切割煤岩最优参数匹配模型研究
1
作者 魏建平 校朋伟 +2 位作者 张慧栋 陈长江 刘勇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202,共11页
随着煤炭开采向深部延伸,纯水射流技术已逐渐无法满足高地应力和高煤岩强度条件下破煤增透需求。磨料水射流能有效提高水射流破岩能力,磨料水射流旋转切割卸压技术可实现高地应力、坚硬煤层的高效增透。射流压力和旋转速度是影响磨料水... 随着煤炭开采向深部延伸,纯水射流技术已逐渐无法满足高地应力和高煤岩强度条件下破煤增透需求。磨料水射流能有效提高水射流破岩能力,磨料水射流旋转切割卸压技术可实现高地应力、坚硬煤层的高效增透。射流压力和旋转速度是影响磨料水射流旋转切割煤岩效果的重要因素,明确磨料水射流旋转切割硬煤力学特征及规律是合理匹配射流压力和旋转速度的前提。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射流压力和旋转速度匹配关系对射流冲击靶体力学作用机制的影响,明确了不同射流压力和旋转速度对磨料水射流旋转割缝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磨料颗粒高速撞击煤岩产生的法向力主要取决于射流压力,而切向力则同时取决于射流压力和旋转速度,法向力和切向力在磨料颗粒冲击破煤过程中作用不同,两者共同决定了磨料水射流旋转切割煤岩效果;当射流压力小于25 MPa时,割缝深度随射流压力升高而增加,超过25 MPa后割缝深度增加速率显著降低;在割缝时间恒定条件下,磨料射流旋转切割深度随转速的增加始终呈上升趋势;提出以最优匹配系数n作为同一射流压力下不同转速切割效果的评判指标,发现不同工况条件下淹没与非淹没条件下的n值存在显著差异,当前研究条件下非淹工况最优参数匹配系数n为0.0020156,淹没工况最优参数匹配系数为0.000299;建立了磨料水射流旋转割缝射流压力和旋转速度最优匹配参数计算模型,可根据射流压力直接计算得到最优匹配转速,使射流切割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水射流割缝 煤层增透 最优参数匹配 射流压力 旋转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更新的钻井参数实时优化方法
2
作者 宋先知 张瑞 +4 位作者 祝兆鹏 李根生 效世杰 潘涛 颜志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当前,钻井参数的优化主要依赖于钻井专家经验或者传统预测与优化模型,这些方法在面对复杂波动环境下的钻井施工精细指导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在钻井系统中的发展,对智能模型的稳定性、实时性和参数优化随机性方面具有限... 当前,钻井参数的优化主要依赖于钻井专家经验或者传统预测与优化模型,这些方法在面对复杂波动环境下的钻井施工精细指导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在钻井系统中的发展,对智能模型的稳定性、实时性和参数优化随机性方面具有限制。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动态更新下的钻井参数实时优化方法,并研发了钻井参数智能优化系统。该方法考虑了钻井参数与多个响应参数的动态关联,建立了扭矩智能预测模型、机械钻速智能预测模型和机械比能计算模型;其次,基于现场实时数据流和模型实时更新机制,实现了扭矩、机械钻速和机械比能的动态智能表征;最后,基于平稳提速策略设定提速目标,利用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综合考虑参数波动和能量损耗进行最优方案决策,实现钻井参数实时优化和平稳有效提速。现场应用表明:机械钻速实时预测具有较高精度,有效满足钻井现场实时需求;且平稳提速策略下的优化效果可观,关键层段平均提速可达30%,机械比能降低15%;此外,通过量评价优化后的钻井参数,该提速策略下的参数均值方差波动较小,可减小井下复杂工况发生概率,更符合现场钻井工艺,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钻速 动态更新 智能表征 参数 最优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终端碰撞角约束的协同最优预测制导律
3
作者 陈维义 何凡 +1 位作者 王哲 董理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3,112,共10页
针对防御导弹在机动能力和速度等方面不具有优势的情况,基于我方目标和防御导弹之间的协同,设计了一种用于拦截来袭寻的导弹的满足终端碰撞角约束的协同最优预测制导律。基于线性化假设,构建了线性化运动模型,并考虑终端脱靶量、终端碰... 针对防御导弹在机动能力和速度等方面不具有优势的情况,基于我方目标和防御导弹之间的协同,设计了一种用于拦截来袭寻的导弹的满足终端碰撞角约束的协同最优预测制导律。基于线性化假设,构建了线性化运动模型,并考虑终端脱靶量、终端碰撞角和能量消耗等因素构建了最优制导问题;通过定义零控脱靶量对状态方程降阶,得到了简化后的最优制导问题;基于变分法求解出了COPGL-CTIA的制导指令。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COPGL-CTIA的制导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制导律,COPGL-CTIA能够降低防御导弹所需过载、提高拦截精度和实现终端碰撞角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制导 最优制导 预测制导 终端碰撞角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经济分析的复叠式高温热泵温度设计参数优化
4
作者 时国华 王子昂 +2 位作者 高宇琪 赵岳天 刘博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5,共8页
复叠式高温热泵是一种有效利用低品位可再生能源的技术,为提升复叠式高温热泵在印染行业应用的经济性,基于热力学循环分析构建适用于工业余热回收-再利用的复叠式高温热泵模型,以单位成本热负荷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热经济成本和循环性能... 复叠式高温热泵是一种有效利用低品位可再生能源的技术,为提升复叠式高温热泵在印染行业应用的经济性,基于热力学循环分析构建适用于工业余热回收-再利用的复叠式高温热泵模型,以单位成本热负荷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热经济成本和循环性能,采用数学分析法开展针对蒸发/冷凝温度组合参数的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表现最优的工质对R152a/R245fa,在冷凝温度为370.41 K的工况下,蒸发温度的优化可使单位成本热负荷提高约14.5%;在蒸发温度为297.43 K的工况下,冷凝温度的优化可使单位成本热负荷提高约24%,最大单位成本热负荷可达2.84 W/(元·a)。另外,热经济性目标同时受制热系数和比供热率的影响,存在最佳制热系数和比供热率的组合使单位成本热负荷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回收 热泵 热分析 复叠式高温制热 热经济 最优温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跟踪优化传感器控制策略
5
作者 陈辉 魏凤旗 +1 位作者 赵永红 彭天曙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3,共6页
针对多目标跟踪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传感器控制策略.首先由泊松多伯努利混合(PMBM)滤波器的预测过程得到多目标预测状态,然后以此为先验信息通过粒子群算法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各目标为准则求解传感器最优观测位置,并由传感... 针对多目标跟踪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传感器控制策略.首先由泊松多伯努利混合(PMBM)滤波器的预测过程得到多目标预测状态,然后以此为先验信息通过粒子群算法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各目标为准则求解传感器最优观测位置,并由传感器捕捉优质量测信息,最后由PMBM滤波器的更新过程得到优化多目标后验状态.仿真实验对比了多目标跟踪优化的效果,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控制策略有更好的多目标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控制 粒子群算法 多目标跟踪 泊松多伯努利混合 最优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参数VMD和改进散布熵的轴承亚健康状态识别
6
作者 魏文军 甘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7-899,共13页
针对轴承的亚健康状态存在噪声干扰、模态混叠、状态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最优参数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改进散布熵的轴承亚健康状态识别方法 。首先,设计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 针对轴承的亚健康状态存在噪声干扰、模态混叠、状态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最优参数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改进散布熵的轴承亚健康状态识别方法 。首先,设计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ISSA)来自适应地搜索VMD最优分解参数,从而提高VMD分解效率和质量,然后根据所确定的最优参数对信号进行VMD分解,得到一系列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接着计算每个IMF与原始信号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PCC),选择相关系数大于0.3的IMF分量来重构信号,以实现信号的降噪和状态特征增强。其次,为了更好地表征轴承信号的复杂度和不规则性,并有效区分轴承健康和亚健康状态,在散布熵中引入时移多尺度分析和分数阶微积分,以提取多个尺度上的轴承微细状态特征。最后,利用欧氏距离刻画轴承状态曲线,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设定亚健康阈值,当欧氏距离大于亚健康阈值时给出相应预警,完成轴承亚健康状态识别。在XJTU-SY和IMS轴承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ISSA算法相比其他优化算法具有更高的收敛速度和精度,最优化参数VMD能有效消除模态混叠问题,改进散布熵能准确提取轴承全寿命状态微细特征。所提算法无须对模型进行训练便能准确识别轴承亚健康状态并给出预警,有利于维护人员更好地维护轴承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亚健康状态识别 最优参数VMD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时移多尺度分数阶散布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梯度的光伏阵列多峰功率跟踪控制
7
作者 李树鹏 李振斌 +1 位作者 刘亚丽 邢楠楠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7期62-65,71,共5页
针对光伏主机元件无法准确跟踪与控制功率信号的问题,设计基于最优梯度的光伏阵列多峰功率跟踪控制方法。按照最优梯度原则,确定光伏阵列组的实时排列顺序,求解电流与电压输出特性,分析光伏阵列电量特性;根据多峰电容的具体数值水平,实... 针对光伏主机元件无法准确跟踪与控制功率信号的问题,设计基于最优梯度的光伏阵列多峰功率跟踪控制方法。按照最优梯度原则,确定光伏阵列组的实时排列顺序,求解电流与电压输出特性,分析光伏阵列电量特性;根据多峰电容的具体数值水平,实施光伏功率的等效转换,联合相关电量指标,计算跟踪控制参数,完成多峰功率跟踪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规定60 min为单位电力周期时长,同一电力周期内只存在1个功率峰值,不会导致光伏阵列组织电量输出行为的梯度化差异分布,符合精准跟踪与控制功率信号的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梯度 光伏阵列 多峰功率 电量特性 等效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ACO算法的物流车配送路径优化分析与研究
8
作者 周艳玲 王子龙 +2 位作者 沈鑫 付余涛 崔精涛 《榆林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87-92,共6页
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配送环节是连接买家和卖家的主要纽带,配送时的速度、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影响着客户的满意程度,这使得物流车在配送时追求最优路径。为了使物流车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躲避路上的障碍物并寻找到最优路... 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配送环节是连接买家和卖家的主要纽带,配送时的速度、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影响着客户的满意程度,这使得物流车在配送时追求最优路径。为了使物流车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躲避路上的障碍物并寻找到最优路径,本文提出A-ACO算法,该算法通过对传统的蚁群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躲避障碍物的功能和障碍物影响因子。通过Netlogo对算法进行仿真,在仿真的过程中通过改变蚂蚁的数量来得出起点与终点的最短路径。改进后的蚁群算法相比传统的蚁群算法在安全性条件下获得最优路径。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A-ACO算法可以在不同障碍物分布和数量下寻找最优路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物流公司选择配送路径的选择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NETLOGO 障碍物 最优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耗最优的电动拖拉机转矩控制策略研究
9
作者 武曦 全力 +1 位作者 朱孝勇 张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6-272,共7页
为降低电动拖拉机的能耗,最大限度地提升作业里程,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拖拉机的牵引犁耕作业和道路运输作业工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能耗最优的转矩控制策略。同时,设计了一种综合考虑轮毂电机能耗和轮胎滑移能耗的目标函数,通过粒子群优... 为降低电动拖拉机的能耗,最大限度地提升作业里程,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拖拉机的牵引犁耕作业和道路运输作业工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能耗最优的转矩控制策略。同时,设计了一种综合考虑轮毂电机能耗和轮胎滑移能耗的目标函数,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并将其用于电动拖拉机的转矩控制中。基于CarSim和MatLab/Simulink构建了电动拖拉机模型、轮毂电机驱动模型、速度驾驶员控制模型和动力电池模型,并分别在牵引犁耕和道路运输工况下对基于能耗最优的转矩控制策略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牵引犁耕工况下,基于能耗最优的转矩控制策略,电动拖拉机平均耗电量为1.18 kW·h/km,相较于传统控制策略降低了4.84%;在道路运输工况下,基于能耗最优的转矩控制策略,电动拖拉机平均耗电量为0.78 kW·h/km,相较于传统控制策略降低了8.33%。由此证明,电动拖拉机在基于能耗最优的转矩控制策略下降低了能耗,有效提升了作业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拖拉机 转矩控制 能耗最优 轮毂电机 目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推滑翔导弹改进最优制导律设计与验证
10
作者 樊晓帅 白锡斌 +1 位作者 江振宇 张士峰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30,共11页
助推滑翔导弹是一种精确制导武器,面临复杂多变的飞行条件,对制导律的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建立导弹飞行状态变化模型,采用最优控制方法推导出带弹着角约束的改进最优制导律,并引入纵向制导系数和侧向制导系数,分析了单个制导系数变化... 助推滑翔导弹是一种精确制导武器,面临复杂多变的飞行条件,对制导律的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建立导弹飞行状态变化模型,采用最优控制方法推导出带弹着角约束的改进最优制导律,并引入纵向制导系数和侧向制导系数,分析了单个制导系数变化对制导精度的影响并确定了制导系数选取方法。针对不同飞行任务的要求,分析了固定弹着角约束和动态弹着角约束对制导精度的影响。以自行研制的小型固体助推滑翔试验飞行器为对象,完成了导弹飞行的数值仿真和半实物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最优制导律较为合理,具有较高的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推滑翔导弹 改进最优制导律 半实物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无线网络性能及最优位置分析
11
作者 束锋 赖斯豪 +3 位作者 刘川 高炜 董榕恩 王艳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333,共10页
当基站(BS)和用户的位置固定,基站到智能反射面(IRS)与IRS到用户的距离和一定时,该文在视距信道和瑞利信道下基于最大化系统可达速率准则对无源和有源IRS的最优放置位置进行分析。首先,运用相位对齐和大数定律推导了无源和有源IRS辅助... 当基站(BS)和用户的位置固定,基站到智能反射面(IRS)与IRS到用户的距离和一定时,该文在视距信道和瑞利信道下基于最大化系统可达速率准则对无源和有源IRS的最优放置位置进行分析。首先,运用相位对齐和大数定律推导了无源和有源IRS辅助无线网络可达速率的闭合表达式;然后,分析了基站到IRS的路径损耗指数β_(1)和IRS到用户的路径损耗指数β_(2)对IRS最优部署位置的影响,即当β_(1)>β_(2)时,无源IRS的最优部署位置始终靠近基站,随着β_(1)和β_(2)的差距逐渐增大,有源IRS的最优部署位置逐渐靠近基站;当β_(1)<β_(2)时,则得到相反的结论。仿真结果表明:当β_(1)=β_(2)且无源IRS到基站和到用户的距离相等时,系统的可达速率性能最差。当固定有源IRS处的噪声功率且增加用户处的噪声功率时,IRS的最优部署位置始终靠近用户;当固定后者增大前者时,IRS的最优部署位置逐渐靠近基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大数定律 智能反射面最优位置 可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拉克F油田碳酸盐岩酸化工艺优化设计与应用
12
作者 侯云山 崔波 +3 位作者 邵尚奇 陈军 冯浦涌 高纪超 《海洋石油》 2025年第1期48-52,57,共6页
伊拉克F油田为孔隙-裂缝型碳酸盐岩油藏,酸化是该油田主要的增产手段。形成有效的主酸蚀蚓孔并提高油气渗流能力是该油田碳酸盐岩酸化成功实施的关键。当注酸排量较低时,酸表面溶蚀,不能实现深穿透;而注酸排量过高时,主溶蚀孔将产生较... 伊拉克F油田为孔隙-裂缝型碳酸盐岩油藏,酸化是该油田主要的增产手段。形成有效的主酸蚀蚓孔并提高油气渗流能力是该油田碳酸盐岩酸化成功实施的关键。当注酸排量较低时,酸表面溶蚀,不能实现深穿透;而注酸排量过高时,主溶蚀孔将产生较多的分枝,酸液消耗大,经济性较差。为了优化设计伊拉克F油田碳酸盐岩酸化工艺,文中定义了一种最优排量和液量设计方法,采用岩心酸化流动实验仪和岩心微米CT扫描仪测定了不同注入速度下酸液的突破体积。确定了酸液的最优注入速度和注入体积,等效计算了酸化最优排量和液量。实验结果显示:酸液注入最优的速度约为1mL/min,对应的注入体积约为1PV。等效计算酸化最优排量为0.5~0.7m3/min,对应最优液量为74~80m3。与现场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吻合度较高,可为该油田酸化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酸化工艺 化设计 最优排量 最优液量 酸蚀蚓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滤波优化算法及其在路线优化中的应用
13
作者 黄国兴 郭靖 +3 位作者 张泓栩 袁韬雅 王静文 卢为党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路线优化即路径规划问题是指在环境信息已知的情况下,找到一条路程最短且避免与障碍物碰撞的有效路线。该问题的求解算法由于环境信息的复杂多变存在很多局限性,目前用于求解路径长度最小化的算法在求解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且... 路线优化即路径规划问题是指在环境信息已知的情况下,找到一条路程最短且避免与障碍物碰撞的有效路线。该问题的求解算法由于环境信息的复杂多变存在很多局限性,目前用于求解路径长度最小化的算法在求解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且收敛速度也较慢。针对这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优化方法的求解思路。首先,在环境信息已知的情况下,确定了其起点与终点的位置信息,其最优路径就是固定的,可以把求解路径最优问题看成是一个对路径长度的优化问题;然后,利用粒子滤波的方法对其进行最优求解估计;同时,引用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思想进一步改进其优化过程,使优化更快地进行收敛,找到其最优解。仿真实验表明,采用粒子滤波优化方法能够精确找到路径最优路线,并且其收敛速度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滤波 路径规划 局部最优 化算法 信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Fisher最优分割法的汛期分期研究
14
作者 林家慧 李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8,共8页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调度是有效地进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途径,而科学的汛期分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针对汛期分期中传统的Fisher最优分割法分期指标不确定性及分期方案单一这两点不足,提出区间Fisher最优分割法。该方法结合了分位数与区...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调度是有效地进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途径,而科学的汛期分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针对汛期分期中传统的Fisher最优分割法分期指标不确定性及分期方案单一这两点不足,提出区间Fisher最优分割法。该方法结合了分位数与区间数理论,利用分位数间距表示分期指标,改进传统Fisher分期方法的不足;以金沙江石鼓水文站1982~2018年逐日日均径流量数据为基础,使用改进方法对其进行汛期划分,并基于TOPSIS法将区间Fisher与传统Fisher及集对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模型的分期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上分位数下的分期结果分别为,0.999999上分位数主汛期为6月20日至9月22日、0.8上分位数主汛期为6月25日至9月27日、0.75上分位数主汛期为6月23日至10月4日、0.6上分位数主汛期为6月23日至10月5日,分期结果合理可信;同时TOPSIS法分析结果表明,区间Fisher分期方案与对比模型相比具有优越性。区间Fisher最优分割法提升了分期结果的可靠性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与适用性,可为汛期分期研究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分期 区间数 区间Fisher最优分割法 TOPSIS法 金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带错动对地铁高架桥的影响及结构优化研究
15
作者 屈阳 黄强兵 +3 位作者 解庆禹 苗晨阳 李伦 孙振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5,共12页
城市活断层蠕滑错动对市政建设构成潜在安全威胁,不同于突发型地震灾害,断层蠕滑错动为缓变型灾害,具有可控性。为揭示蠕滑错动对地铁高架桥的影响规律,以西安地铁10号线高架桥跨渭河断裂(F1)、泾阳—渭南断裂(F3)为工程背景,基于有限... 城市活断层蠕滑错动对市政建设构成潜在安全威胁,不同于突发型地震灾害,断层蠕滑错动为缓变型灾害,具有可控性。为揭示蠕滑错动对地铁高架桥的影响规律,以西安地铁10号线高架桥跨渭河断裂(F1)、泾阳—渭南断裂(F3)为工程背景,基于有限元数值软件建立地层-断裂带-高架桥计算模型,分析断裂带蠕滑错动作用下不同跨度与桩长地铁箱梁高架桥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断裂错动作用下高架桥场地地层土体变形近似呈“V”形,且上盘影响范围大于下盘;桥梁结构与地表变形均随桩长的增大而减小,当桥梁跨度为40 m、桩长为60 m时,地表沉降、高架桥箱梁及桥墩的变形最小;桥梁结构的变形与其跨越断裂带的角度有关,小角度跨断裂带时桥梁结构变形大于正交和大角度跨越工况;当高架桥以较大角度或正交跨越断裂带时,高架桥最优跨长约40 m、邻近断裂带桥桩的最优桩长约55 m;当高架桥以较小角度跨越断裂带时,高架桥最优跨长约50 m、邻近断裂带桥桩的最优桩长约60 m;地铁高架桥跨断裂带可通过采取大角度跨越、合适的桩长与桥梁跨长以减轻活动断裂错动对桥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高架桥 断裂错动 数值模拟 变形特征 最优跨长与桩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脉冲增程的最优制导指令在线生成方法
16
作者 王泊乔 汪瀚 陈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0,共10页
为满足脉冲增程型导弹在线决策脉冲发动机最优点火时间及在线生成最优过载指令等需求,本研究对相关非线性最优制导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最优制导指令在线生成方法。首先,建立了脉冲增程型导弹的非线性脉冲最优控制问题模型,并通过对... 为满足脉冲增程型导弹在线决策脉冲发动机最优点火时间及在线生成最优过载指令等需求,本研究对相关非线性最优制导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最优制导指令在线生成方法。首先,建立了脉冲增程型导弹的非线性脉冲最优控制问题模型,并通过对增广目标函数进行全微分建立了该脉冲最优控制问题的最优性条件。其次,提出了一种快速生成脉冲最优轨迹数据集的参数化方法,该参数化方法根据最优性条件构建了一组参数化微分方程,使得通过对该微分方程组进行数值积分即可得到脉冲最优轨迹的数据集。最后,利用该数据集中的脉冲发动机最优点火时间和最优过载指令训练前馈神经网络,从而实现了脉冲发动机最优点火时间的在线决策和最优过载指令的在线生成。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优化方法,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在1 ms内在线决策脉冲发动机最优点火时间和最优过载指令,而且弹道射程优于或相当于传统优化方法得到的弹道,因此所提出的方法具有在线生成脉冲增程型导弹最优制导指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制导 脉冲最优控制 导弹脉冲增程 哈密尔顿轨迹参数化 前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N-Informer的多源融合虚拟最优气象源光伏功率预测
17
作者 赵雪锋 张宇宁 +4 位作者 詹巍 李明烜 杨岩 杨磊 杨锡运 《水力发电》 2025年第3期97-104,124,共9页
为解决光伏功率气象源数据质量不佳和来源单一所造成的预测精度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CN-Informer的多源融合虚拟最优气象预报源的光伏功率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选取待预测电站临近气象站点,提取功率预报相关气象数据,筛选最佳气象因... 为解决光伏功率气象源数据质量不佳和来源单一所造成的预测精度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CN-Informer的多源融合虚拟最优气象预报源的光伏功率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选取待预测电站临近气象站点,提取功率预报相关气象数据,筛选最佳气象因素;随后,通过数据融合构建光伏电站虚拟最优预报气象源,提高预测模型输入数据质量;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TCN-Informer的功率预测模型,利用TCN的局部特征提取能力,对Informer提取的长期依赖关系和全局特征进行细化,实现光伏功率的精准预测。光伏电站实际算例验证表明,基于TCN-Informer的多源融合虚拟最优气象预报源光伏功率预测模型在4种不同天气类别下均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融合 虚拟最优 TCN INFORMER 光伏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风场下三风机气动功率优化
18
作者 陈康 王蔚源 涂佳黄 《南方能源建设》 2025年第1期177-188,共12页
[目的]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气候变化应对的大背景下,风能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之一,其利用效率的优化已成为当前能源领域研究的重点。为减小因风机间尾流效应对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影响,提高风电场效率,对风机进行合理布局是很有必要的... [目的]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气候变化应对的大背景下,风能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之一,其利用效率的优化已成为当前能源领域研究的重点。为减小因风机间尾流效应对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影响,提高风电场效率,对风机进行合理布局是很有必要的。[方法]运用Fast Farm模拟技术,分别研究了串列以及错列布置下随着风机间间距的改变对于湍流风场中3台NREL 5 MW风机输出功率及功率提升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当风机间间距增大时,可以明显提升后排风机的输出功率,但其提升程度有所不同,其中,当风机纵向间距由5D增加到6D及10D增加到11D时,可使风电场发电量得到较大提升;对于风机间横向间距在合理取值范围内,可使得风电场布局达到最优。[结论]文章对风机间间距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划分,通过不同工况下对风电场功率影响程度分析可知在串列及错列条件下对于风机的优化布局存在差异,为风电场的布局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风 三风机 最优布局 风机间距 功率提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求解器在水库防洪调度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宁亚伟 任明磊 +1 位作者 张俊彬 刘昌军 《中国防汛抗旱》 2025年第3期15-20,共6页
与常规调度相比,水库防洪优化调度更能充分发挥水库的防洪效益。但由于水库防洪优化调度模型决策变量多、约束多,面临着全局最优求解难、计算量大、耗时长的问题。优化求解器是求解大规模线性或非线性最优化问题的有效工具,但在水库防... 与常规调度相比,水库防洪优化调度更能充分发挥水库的防洪效益。但由于水库防洪优化调度模型决策变量多、约束多,面临着全局最优求解难、计算量大、耗时长的问题。优化求解器是求解大规模线性或非线性最优化问题的有效工具,但在水库防洪调度领域应用研究较少。为提升水库防洪优化调度模型的求解效率和求解质量,针对漳卫河流域岳城水库防洪优化调度模型,引入两种常用优化求解器SCIP和CPLEX,以“2021.7”洪水为例进行优化调度模拟计算,并与传统逐步优化算法(POA)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优化求解器计算的漳河岳城水库最高水位和南陶断面最大流量相等且部分情况下优于POA;CPLEX耗时最短,对近900个时段的调洪过程也可以在1 min左右完成,显著优于SCIP和PO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防洪调度 化求解器 最优 智能化算法 岳城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和最优闭载的基站智能节能方案研究
20
作者 师文清 李玉诗 +2 位作者 徐明宇 廖振发 邹昌光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5年第1期27-32,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基站智能节能方案,该方案融合了先进的预测技术与基站最优闭载策略,旨在有效应对移动通信网络中基站能耗过高的问题。通过构建精确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历史数据、时间模式及用户行为特征,实现对未来网络流... 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基站智能节能方案,该方案融合了先进的预测技术与基站最优闭载策略,旨在有效应对移动通信网络中基站能耗过高的问题。通过构建精确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历史数据、时间模式及用户行为特征,实现对未来网络流量的高精度预测。基于这些预测结果,采用最优闭载策略动态调整基站工作状态,即在预测的低流量时段自动降低基站功耗或关闭非必要发射单元,而在高流量时段迅速恢复全功率运行,确保网络服务质量不受影响。该方案不仅显著降低了基站的整体能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通过智能调度优化了网络性能,提升了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站节能 预测技术 最优闭载 智能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