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最优积累率问题探索
1
作者 吴维嵩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03-106,86,共5页
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就其本身来说,是一个分配问题,是如何合理地运用国民收入来满足整个社会的各种不同需要的问题。但是,国民收入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积累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比例关系。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处理... 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就其本身来说,是一个分配问题,是如何合理地运用国民收入来满足整个社会的各种不同需要的问题。但是,国民收入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积累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比例关系。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处理是否妥当,不仅会影响劳动群众积极性的发挥,而且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否按比例地发展,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速度。而确定最优的积累率,是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积累率 国民收入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再生产 比例关系 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 相适应 经济效果 国民经济各部门 分配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论国民经济宏观调节中的最优积累率问题——模型的建立和政策仿真方法
2
作者 艾屹 马晋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6年第6期80-84,共5页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的经济改革时期,为了使同民经济能够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必须在国民经济宏观调节过程中,研究两大部类生产的平衡问题,它是保证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条件。影响两大部类生产平衡的...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的经济改革时期,为了使同民经济能够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必须在国民经济宏观调节过程中,研究两大部类生产的平衡问题,它是保证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条件。影响两大部类生产平衡的关键是积累率问题。我国解放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规律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 宏观调节 最优积累率 两大部类 经济发展规律 生产发展 平衡问题 人民生活水平 仿真方法 生产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控制方法在最优积累率问题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仁明 《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93-98,共6页
推广最优控制方法探讨我国的最优积累率、信息与控制。根据经济规律建立起一个国民收入与积累率的简化的离散动态模型,并用最优控制理论中的极大值原理求出了各种不同经济目标下的最优积累率。
关键词 最优积累率 最优控制 离散动态模型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累率在马克思实现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4
作者 李淑敏 《齐鲁学刊》 1983年第6期22-25,35,共5页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所谓实现问题,就是工人和资本家从哪里获得自己的生活消费品,资本家从哪里获得生产资料,怎样满足这些需求,怎样使社会再生产能顺利进行,等等。所以实现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品内部各个组成...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所谓实现问题,就是工人和资本家从哪里获得自己的生活消费品,资本家从哪里获得生产资料,怎样满足这些需求,怎样使社会再生产能顺利进行,等等。所以实现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品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交换过程,就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实现的统一过程。马克思讲:“这个运动不仅是价值补偿,而且是物质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积累率 马克思 实现问题 社会总产品 生产力水平 积累基金 生活消费 理论根据 使用价值 再生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累率新探
5
作者 董继斌 《学术研究》 1988年第2期45-51,共7页
(一) 积累、积累基金、积累率是相互联系十分紧密的一组概念。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典型意义上的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扩大再生产的同义语。剔除资本积累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后,马克思对积累的科学规定完全适用于社会主义再生产过... (一) 积累、积累基金、积累率是相互联系十分紧密的一组概念。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典型意义上的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扩大再生产的同义语。剔除资本积累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后,马克思对积累的科学规定完全适用于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积累率 扩大再生产 国民收入 积累基金 生产积累 非生产性 生产规模 消费资料 生产资料 基本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宏观控制比例论
6
作者 王东京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3-9,共7页
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勿庸讳言,我们所走过的这段道路却是十分坎坷曲折的。其所以如此,我们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多年来我们没有正确地运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特别是马克思关于社会... 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勿庸讳言,我们所走过的这段道路却是十分坎坷曲折的。其所以如此,我们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多年来我们没有正确地运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特别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对比关系的原理来指导我国产业结构的宏观比例平衡,致使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各种比例关系未能理顺。本文针对这一重大的现实问题,试图就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实行宏观控制的比例问题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两大部类 最优积累率 宏观控制 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 生产资料 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速度 部门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