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优电压矢量的有源滤波器电流控制新方法 被引量:44
1
作者 曾江 刁勤华 +2 位作者 倪以信 陈寿孙 张宝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5-31,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优电压矢量的有源滤波器滞环电流控制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用一组滞环相间电流比较器和一组阶梯式相间电流比较器相结合,快速、正确地判断有源滤波器参考电压空间矢量所在的区域,并由此决定最优电压矢量及对有源...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优电压矢量的有源滤波器滞环电流控制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用一组滞环相间电流比较器和一组阶梯式相间电流比较器相结合,快速、正确地判断有源滤波器参考电压空间矢量所在的区域,并由此决定最优电压矢量及对有源滤波器实行滞环电流控制。用电磁暂态程序进行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正确地确定最优电压矢量,从而可有效地降低开关频率和提高有源滤波器的效率。其突出优点是在参考电压空间矢量变化较快且难以预测的情况下,仍能快速跟踪及确定其所在的区域,从而可有效地减少电流补偿误差,改善有源滤波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滤波器 电流控制 最优电压矢量 谐波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有源滤波器的最优电压滞环电流控制 被引量:34
2
作者 粟时平 李圣怡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17,共4页
简要介绍了并联有源滤波器的原理及其普通滞环电流控制的特点 ,针对普通滞环电流控制方法的不足 ,提出并详细分析了一种最优电压滞环电流控制新方法。该方法的显著特点是通过识别参考电压矢量和电流误差矢量的区域控制滤波器的输出 ,避... 简要介绍了并联有源滤波器的原理及其普通滞环电流控制的特点 ,针对普通滞环电流控制方法的不足 ,提出并详细分析了一种最优电压滞环电流控制新方法。该方法的显著特点是通过识别参考电压矢量和电流误差矢量的区域控制滤波器的输出 ,避免了复杂计算和逆变器不必要的开关 ,并且快速、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环电流控制 并联有源滤波器 最优电压 电力系统 无功功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故障下光伏逆变器的最优电压支撑策略 被引量:26
3
作者 彭星 姜飞 +2 位作者 涂春鸣 郭祺 梁细恒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259-4268,共10页
电网不对称接地故障下,充分利用逆变器容量,最大化支撑电网电压有助于提升光伏逆变器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减少其大面积切机风险,保障电网的可靠运行。针对该问题,提出电网不对称接地故障下光伏逆变器的最优电压支撑策略。介绍了逆变器对... 电网不对称接地故障下,充分利用逆变器容量,最大化支撑电网电压有助于提升光伏逆变器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减少其大面积切机风险,保障电网的可靠运行。针对该问题,提出电网不对称接地故障下光伏逆变器的最优电压支撑策略。介绍了逆变器对并网点电压的支撑原理;以正序电压支撑最大化为首要控制目标,正序电流为约束条件,构建拉格朗日函数,推导正序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的最佳分配关系;以负序电压最优抑制为次要控制目标,逆变器最大允许电流为约束条件,构建拉格朗日函数,推导负序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的最佳分配关系;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有功功率波动与并网点相电压幅值约束,整定了正负序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的参考值。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接地故障 光伏逆变器 最优电压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电压控制的变环境条件下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 被引量:7
4
作者 朱士加 邵华 +3 位作者 樊会丛 赵建华 周雪松 赵健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2,共8页
为了在可变温度和辐照条件下能够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有效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提出了一种针对变环境参数条件下MPPT优化控制的新方法。首先确定最优工作电压与外界环境参数之间的数学表达式;然后根据其... 为了在可变温度和辐照条件下能够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有效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提出了一种针对变环境参数条件下MPPT优化控制的新方法。首先确定最优工作电压与外界环境参数之间的数学表达式;然后根据其非线性关系,建立了MPPT控制策略,该非线性关系可以对太阳能电池的辐照和温度变化做出快速响应;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数值模拟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算法即使在太阳辐射较低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MP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最大功率点跟踪 变环境条件 最优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瞬时电压矢量控制有源电力滤波器 被引量:22
5
作者 粟时平 罗玉雄 +1 位作者 刘建华 易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6,9,共4页
针对普通电流控制方法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瞬时电压矢量的新方法。它通过辨识最优瞬时电压矢量的区域来确定控制开关模型 ,避免了复杂计算和有源滤波器的不必要开关 ,且快速、准确 ,大力改善了有源滤波器的性能。
关键词 最优瞬时电压矢量 控制 有源电力滤波器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协调电压控制间接拉道排列算法 被引量:5
6
作者 胡泊 刘明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22-29,共8页
根据准稳态假设建立含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最优协调电压控制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长期电压稳定性和控制成本因素,协调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种类的控制手段。根据Pontryagin极大值原理建立该协调电压控制问题的1阶最优性条... 根据准稳态假设建立含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最优协调电压控制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长期电压稳定性和控制成本因素,协调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种类的控制手段。根据Pontryagin极大值原理建立该协调电压控制问题的1阶最优性条件,该条件是一个典型的两点边值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拉道(Radau)排列法求解这个两点边值问题。该算法具有计算精度高、数值稳定性好等特点。此外,为考虑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比、可投切电容器组和待切除负荷的离散特性,还在控制模型中引入了二次罚函数的处理方法。以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为基础构造算例,算例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电压稳定 最优协调电压控制 准稳态近似 间接法 离散控制 拉道排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波前法快速求解最优协调电压控制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郑文杰 刘明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7,共7页
将长期电压稳定场景下的协调电压控制问题用带有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最优控制模型来描述,借助Radau排列技术将这个动态优化问题转化为大型非线性规划模型,并采用非线性原—对偶内点法求解。重点探讨如何应用多波前方法结合近似最小度... 将长期电压稳定场景下的协调电压控制问题用带有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最优控制模型来描述,借助Radau排列技术将这个动态优化问题转化为大型非线性规划模型,并采用非线性原—对偶内点法求解。重点探讨如何应用多波前方法结合近似最小度排序提高求解稀疏线性修正方程的效率。以IEEE 17机162节点系统和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作为算例,通过与近似最小度法和反向Cuthill-McKee法排序下三角分解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所述方法在计算速度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 最优协调电压控制 非线性规划 Radau排列 非线性原—对偶内点法 多波前法 近似最小度法 反向Cuthill-McKee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协调电压控制与二次电压控制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泊 刘明波 谢敏 《广东电力》 2011年第9期8-14,共7页
针对提高长期电压稳定性的问题,对最优协调电压控制和二次电压控制进行比较研究。根据准稳态假设建立含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最优协调电压控制模型,该动态优化模型综合考虑长期电压稳定性和控制成本因素,可以协调不同种类... 针对提高长期电压稳定性的问题,对最优协调电压控制和二次电压控制进行比较研究。根据准稳态假设建立含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最优协调电压控制模型,该动态优化模型综合考虑长期电压稳定性和控制成本因素,可以协调不同种类和位置的控制,基于Pontryagin极大值原理和Radau排列法构造间接法算法求解,此外引入罚函数处理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比等离散控制。在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上的比较试验表明了最优协调电压控制具有更优良的控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电压稳定 最优协调电压控制 准稳态假设 动态 间接法 二次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二次电压控制器最优协调电压控制的切换直接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泊 刘明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29-36,共8页
基于准稳态假设,提出保留二次电压控制器的动态最优协调电压控制模型。该模型旨在协调扰动后先导节点电压参考值和其他电压控制手段维护长期电压稳定。其目标函数考虑电压稳定和控制成本;等式约束条件为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组... 基于准稳态假设,提出保留二次电压控制器的动态最优协调电压控制模型。该模型旨在协调扰动后先导节点电压参考值和其他电压控制手段维护长期电压稳定。其目标函数考虑电压稳定和控制成本;等式约束条件为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组。采用拉道(Radau)排列法先对其进行离散化,得到非线性规划(nonlinear programming,NLP)问题,并基于内点法结合切换技术求解。该直接法具有数值稳定性好、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此外引入罚函数处理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比等离散控制手段。在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和IEEE145节点系统上的试验证明了该模型及其算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电压稳定 二次电压控制 最优协调电压控制 直接法 离散控制 切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模糊性的最优协调电压控制
10
作者 李炳奎 黄玉龙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78,共5页
现有电压控制中没有考虑预测负荷和实际负荷之间的偏差,电压控制效果难以保证。为此引入负荷模糊数度量负荷偏离不确定性,提出考虑负荷模糊性的长期电压稳定最优协调控制方法。在含有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约束和以负荷节点电压偏... 现有电压控制中没有考虑预测负荷和实际负荷之间的偏差,电压控制效果难以保证。为此引入负荷模糊数度量负荷偏离不确定性,提出考虑负荷模糊性的长期电压稳定最优协调控制方法。在含有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约束和以负荷节点电压偏差与控制成本最小为控制目标的准稳态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协调电压控制模糊非线性规划模型;然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将模糊非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普通非线性规划问题,并基于内点法求解。通过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算例仿真验证该模糊优化电压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电压稳定 最优协调电压控制 模糊 Radau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多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母线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继国 吴国祥 +1 位作者 吴国庆 蔡旭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101,共5页
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电压-电流特性研究了电压下垂控制策略。为解决下垂控制在风功率注入较低时,直流线路功耗相对较大的问题,采用引入障碍函数的内点算法研究了一种基于最优功率潮流的电压控制策略,实现母线电压稳定,并调整系统以最... 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电压-电流特性研究了电压下垂控制策略。为解决下垂控制在风功率注入较低时,直流线路功耗相对较大的问题,采用引入障碍函数的内点算法研究了一种基于最优功率潮流的电压控制策略,实现母线电压稳定,并调整系统以最小的线路功耗输送电能;故障时系统切换至下垂控制,实现换流站的自主协调控制。最后,以4端输电系统为例,采用MATLAB编程和Optimization Tool计算系统稳态运行点,验证2种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实现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间的电能分配,而最优电压控制为网侧换流站提供更为合适的电力调度电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协调控制 电压下垂控制 功率潮流 最优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集装箱起重机异步电动机调压节能的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莉丽 程文明 张则强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6-132,共7页
铁路集装箱起重机异步电动机具有恒转矩运行和变工况负载的特性,基于异步电动机T型和Γ型等效电路,将定子的铜耗和铁耗看作是仅与定子电压有关的不变损耗,将转子的铜耗看作随负载转矩变化的可变损耗,推导出异步电动机电气总损耗计算式... 铁路集装箱起重机异步电动机具有恒转矩运行和变工况负载的特性,基于异步电动机T型和Γ型等效电路,将定子的铜耗和铁耗看作是仅与定子电压有关的不变损耗,将转子的铜耗看作随负载转矩变化的可变损耗,推导出异步电动机电气总损耗计算式和最优调节电压计算式,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转差率为0.01~0.03、起重机电机稳定运行时,按照近似转差率计算的起重机负载转矩误差不超过1.8N.m;在起重机的工作电压高于220V时,电气总损耗的计算误差几乎为零;最优调节电压及其误差随着起重机负载转矩的增加而增大,但在起重机的工作电压范围之内,最优调节电压误差不超过7V;电动机按照起重机负载转矩的变化适时调压时,其电气总损耗小于380和220V恒压驱动的电气总损耗,尤其是在起重机空载运行时,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起重机 异步电动机 节能 电气损耗 最优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故障下考虑电压跌落程度的新能源逆变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红 粟时平 +2 位作者 唐铭泽 苏乾坤 胥朝夫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32,共12页
电网发生不对称故障会影响新能源并网系统可靠运行,严重情况下还会存在切机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不对称故障下考虑电压跌落程度的电压支撑策略。首先根据逆变器在不对称故障下的输出特性,分析了对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 电网发生不对称故障会影响新能源并网系统可靠运行,严重情况下还会存在切机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不对称故障下考虑电压跌落程度的电压支撑策略。首先根据逆变器在不对称故障下的输出特性,分析了对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电压的支撑原理。然后推导了任意不对称故障下PCC电压幅值的通式,进而分析了改变无功电流注入方式的临界点。最后在上述基础上,以逆变器输出电流峰值和已利用容量为约束条件,分别对3种典型的不对称故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每种故障在不同电压跌落阶段的最优无功电流,并推导了各电压跌落阶段的电流参考值计算公式。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故障 不同电压跌落阶段 最优电压支撑 逆变器 低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改进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希梅 孙文浩 金鸿雁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42,共9页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中存在的电流脉动过大、在线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MPCC策略。利用最优电压矢量相角和重新划分后的电压矢量扇区,改进第一电压矢量的选取方式,减小...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中存在的电流脉动过大、在线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MPCC策略。利用最优电压矢量相角和重新划分后的电压矢量扇区,改进第一电压矢量的选取方式,减小第二电压矢量选择范围,以实现电压矢量的快速选取,进而降低电流脉动。同时,为了提高PMLSM抗负载扰动能力,通过ESO对扰动进行观测,将观测到的扰动转换为电流进行补偿,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且补偿电流可起到进一步减小电流脉动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切实可行,与MPCC相比,基于ESO的改进MPCC系统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更小的电流脉动和较强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改进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最优电压矢量相角 电流脉动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双滞环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31
15
作者 叶小军 曾江 +1 位作者 王克英 徐大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0-6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电压矢量的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双滞环电流控制策略,用于快速控制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相间误差电流,同时可减少高次谐波、加快响应速度。采用滞环比较器确定参考电压矢量所在的区域,另根据误差电流矢量的越界情况及...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电压矢量的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双滞环电流控制策略,用于快速控制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相间误差电流,同时可减少高次谐波、加快响应速度。采用滞环比较器确定参考电压矢量所在的区域,另根据误差电流矢量的越界情况及所在区域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来选择输出开关矢量,同时,引入当前开关状态信号和各相电流幅值信号,来辅助开关矢量的选择。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电流跟踪 双滞环控制 最优电压矢量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逆变器有限状态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39
16
作者 金楠 胡石阳 +1 位作者 崔光照 姜素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90-196,共7页
通过坐标变换构建αβ坐标下逆变器输出电流的预测模型,利用评估函数对逆变器输出的不同电压矢量进行评估,预测所有可能的输出电流值。选择使评估函数取得最小值的一组电压矢量,将其对应的开关状态应用于下一采样周期,实现快速跟踪参考... 通过坐标变换构建αβ坐标下逆变器输出电流的预测模型,利用评估函数对逆变器输出的不同电压矢量进行评估,预测所有可能的输出电流值。选择使评估函数取得最小值的一组电压矢量,将其对应的开关状态应用于下一采样周期,实现快速跟踪参考电流。该控制策略不需要使用传统的脉冲宽度调制器和电流内环控制,仅需进行一次坐标变换即可计算得到最优开关状态,计算量小,易于实现。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有限状态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和无功补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αβ静止坐标 评估函数 最优电压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电流控制新方法 被引量:17
17
作者 谈龙成 陈永刚 +1 位作者 常国洁 王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62-65,共4页
基于最优电压空间矢量原理,提出了适用于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双滞环电流控制新方法,达到了减少高次谐波分量、加快响应速度的目的。利用具有较大带宽的迟滞比较器采用“尝试-错误-校正-保持”的方法确定了参考电压空间矢量区域,通过... 基于最优电压空间矢量原理,提出了适用于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双滞环电流控制新方法,达到了减少高次谐波分量、加快响应速度的目的。利用具有较大带宽的迟滞比较器采用“尝试-错误-校正-保持”的方法确定了参考电压空间矢量区域,通过引入电压空间矢量提高了直流侧电压利用率,降低了开关频率,改善了有源滤波器性能。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 双滞环电流控制 最优电压空间矢量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并联侧的改进双滞环电流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启明 陈根 +2 位作者 程尹曼 李明 王鹤霖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10,共9页
为提高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的电流控制策略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电压空间矢量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双滞环电流控制方法。该方法先利用常规双滞环控制法,以参考电压矢量的空间分布和误差电流矢量的越界情况及所在区域为依据,给出最佳电压... 为提高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的电流控制策略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电压空间矢量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双滞环电流控制方法。该方法先利用常规双滞环控制法,以参考电压矢量的空间分布和误差电流矢量的越界情况及所在区域为依据,给出最佳电压矢量输出,以快速控制相间误差电流。虽然该方法能保证了系统暂态过程中的响应速度,也显著降低了开关频率,但误差电流在内环时逆变器不动作导致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的补偿精确度有所降低。针对此问题,将自抗扰控制方法引入误差电流内环控制上,它将内环时系统内部模型的不确定性与系统的外部不确定性统一视为系统的未知干扰,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来估计,然后利用非线性反馈控制律进行补偿,最后利用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各个参数进行优化。该方法不需要精确地测量谐波,并且对于不同的典型负载、负荷侧电流大小和相位的变化都有很强的适应性,Matlab软件仿真和采用DSP硬件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电流控制方法的动静态性能和鲁棒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 谐波补偿 最优电压空间矢量 双滞环电流控制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楠 胡石阳 +1 位作者 崔光照 姜素霞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5-59,105,共6页
在αβ两相静止坐标下建立逆变器输出电流的预测模型,通过评估函数对逆变器输出的不同电压矢量进行最优选择,预测函数计算出下一时刻可能的输出值。当评估函数取值最小时,对应的电压矢量为最优,采用此时的开关状态对逆变器进行控制,实... 在αβ两相静止坐标下建立逆变器输出电流的预测模型,通过评估函数对逆变器输出的不同电压矢量进行最优选择,预测函数计算出下一时刻可能的输出值。当评估函数取值最小时,对应的电压矢量为最优,采用此时的开关状态对逆变器进行控制,实现并网电流快速跟踪参考电流。该控制方法无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通过单次坐标变换,避免了复杂的运算过程,降低了控制偏差。仿真结果表明当参考电流动态变化时,模型预测电流控制能快速跟踪参考电流变化。当光伏电池的光照强度变化时,模型预测电流控制能快速追踪光伏电池最大输出功率点,且逆变器输出电流谐波畸变低。通过对比传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下的输出波形,验证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αβ静止坐标 评估函数 最优电压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DRC的异步电动机降压节能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雪松 崔皓博 +1 位作者 马幼捷 高志强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48,共6页
为了实现异步电动机在轻载状况下高效运行,将自抗扰控制策略应用于异步电动机降压节能技术中。首先对电机轻载运行状况和调压节能原理进行分析,推导出不同负载率下的最优电压值,介绍了调压模块的原理。然后设计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在负载... 为了实现异步电动机在轻载状况下高效运行,将自抗扰控制策略应用于异步电动机降压节能技术中。首先对电机轻载运行状况和调压节能原理进行分析,推导出不同负载率下的最优电压值,介绍了调压模块的原理。然后设计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在负载变化时利用调压电路改变电机输入电压,使其跟踪最优电压以实现节能。最后通过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比传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更具有良好的跟踪效果和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动机 调压 自抗扰控制 最优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