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轴承-柔性转子系统过一阶弯曲临界转速区的控制器设计及振动特性
1
作者 汤加钰 祝长生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74-1485,共12页
主动电磁轴承(AMBs)由于具有刚度、阻尼可调的特性,是高速、高功率旋转机械的理想支承。本文建立了AMBs-柔性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由输入2阶滤波器和分散PID控制器串联组成的转子系统过1阶弯曲临界转速区的控制器,并对控制器的... 主动电磁轴承(AMBs)由于具有刚度、阻尼可调的特性,是高速、高功率旋转机械的理想支承。本文建立了AMBs-柔性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由输入2阶滤波器和分散PID控制器串联组成的转子系统过1阶弯曲临界转速区的控制器,并对控制器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搭建的AMBs-柔性转子系统试验台上进行了模拟旋转和实际旋转试验,转子能够平稳地通过1阶弯曲临界转速区,加速过程中转子的最大振动位移小于备用轴承间隙的1/2;最后测量了多组不平衡量条件下AMBs-柔性转子系统的不平衡位移响应及电流响应,分析了转子的不平衡分布对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使转子系统顺利地通过1阶弯曲临界转速区,不平衡量对AMBs-柔性转子系统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影响显著,结果为AMBs-柔性转子系统高效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轴承 不平衡响应 柔性转子 转子动力学 比例-微分(p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手最优夹持角度动态联合自动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唐琴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6-269,共4页
自由度的增加与抓取方式的多样化,导致机械手无法达到末端控制器最理想的夹持角度。为改善机械手最优夹持角度控制精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出基于多目机器视觉的机械手最优夹持角度动态联合自动化控制。利用多目视觉系统将三维场景投影在... 自由度的增加与抓取方式的多样化,导致机械手无法达到末端控制器最理想的夹持角度。为改善机械手最优夹持角度控制精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出基于多目机器视觉的机械手最优夹持角度动态联合自动化控制。利用多目视觉系统将三维场景投影在二维平面中,构建相机透视投影模型。为明确像素点与场景点的位置关系,获取相机模型参数,实现相机标定。将目标图像和深度图像像素一一对应,采集夹持目标位置信息,利用均值自适应滑动滤波方法完成信息滤波。结合目标信息,确定夹持空间,设置合理的高斯模型数量,得到平移旋转分量,计算最优夹持角度。根据末端控制器结构,引入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环节,获取机械手扶持牵引力计算公式,实现动态联合控制。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获取准确夹持角度,实现对机械手夹持过程的平稳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机器视觉 机械手 最优夹持角 动态联合自动化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陆空两栖机器人移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6
3
作者 洪向共 钟地长 赵庆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103-3108,共6页
无人机和无人车迅速发展,而无人机续航受限,无人车运动受限,且在复杂场景移动困难,为此推出陆空两栖机器人来弥补这些不足。陆空两栖机器人主要是能够通过切换空中飞行和地面行驶驱动,解决无人机和无人车在复杂环境下移动困难问题。若... 无人机和无人车迅速发展,而无人机续航受限,无人车运动受限,且在复杂场景移动困难,为此推出陆空两栖机器人来弥补这些不足。陆空两栖机器人主要是能够通过切换空中飞行和地面行驶驱动,解决无人机和无人车在复杂环境下移动困难问题。若纯粹将无人机和无人车的组合体来实现,既不能体现系统控制的集成化,不能降低成本,也无法增加效率。系统采用STM32F405高速率芯片作为控制系统驱动主控,将控制算法融合为一体化控制,采集多个相同传感器数据融合后控制两种模式下的电机驱动。控制算法采用串级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on,PID)以及最优曲率法来增强机器人移动的鲁棒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机器人无论是在空中飞行还是在地面行驶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和较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级比例积分微分(PID) 一体化控制 数据融合 鲁棒性 最优曲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遗传算法在PID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秦福高 毛莺池 石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49-151,共3页
现有的比例积分微分(PID)优化设计算法难以兼顾系统对快速性、稳定性和鲁棒性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Pareto遗传算法。该算法采用新的拥挤距离计算算法,改进非支配性的比较算法,引入双重精英机制,提高进化效率和解的质量,并且解... 现有的比例积分微分(PID)优化设计算法难以兼顾系统对快速性、稳定性和鲁棒性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Pareto遗传算法。该算法采用新的拥挤距离计算算法,改进非支配性的比较算法,引入双重精英机制,提高进化效率和解的质量,并且解的多样性好。将该算法应用于PID多目标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决策者可根据当前工作需求在所得的Pareto解集中选择最优的满意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 遗传算法 双重精英机制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多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轮自平衡车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健 吕林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1期95-97,101,共4页
将两轮自平衡控制分为平衡、速度、转向进行处理,将平衡控制作为主要控制对象,将速度、方向控制作为干扰,对速度和转向的控制尽可能平滑,以免破坏平衡。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得到了各部分控制框图和传递函数。设计中用MPU6050... 将两轮自平衡控制分为平衡、速度、转向进行处理,将平衡控制作为主要控制对象,将速度、方向控制作为干扰,对速度和转向的控制尽可能平滑,以免破坏平衡。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得到了各部分控制框图和传递函数。设计中用MPU6050测量车模的旋转角度、角速度、加速度,用编码器测量电机转速,构建了反馈系统。软件设计中用卡尔曼滤波器消除干扰,用PD算法很好地控制了平衡、速度、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轮自平衡车 比例-微分(pd)控制 MPU6050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人身和机器人交流的神经振动子控制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德明 谢光辉 王光建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5-702,共8页
为实现人身和机器人交流时的运动同步,首先提出了一类非线性多关节神经振动子运动控制算法,其输入为机器人和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关节扭矩信号,输出为机器人关节期望角度;然后对具有代表性的二关节神经振动子控制算法中各参数的耦合特性... 为实现人身和机器人交流时的运动同步,首先提出了一类非线性多关节神经振动子运动控制算法,其输入为机器人和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关节扭矩信号,输出为机器人关节期望角度;然后对具有代表性的二关节神经振动子控制算法中各参数的耦合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7自由度机器人臂平台对该神经振动子控制算法的有效性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能够实现人和机器人相互运动的同步,通过调节神经振动子的增益参数,同步的程度能够被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振动子 人-机身体交流 比例微分(pd)反馈控制 运动同步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lipse平台的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仿真 被引量:5
7
作者 孙煜 何德峰 +1 位作者 吴赛男 郭海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50-255,266,共7页
自适应巡航控制是一种先进的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减轻驾驶员的工作量并且可以提高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目前一般都是通过Mat Lab仿真曲线来检验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但该方式不够直观形象。基于Eclipse平台,用JAVA语... 自适应巡航控制是一种先进的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减轻驾驶员的工作量并且可以提高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目前一般都是通过Mat Lab仿真曲线来检验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但该方式不够直观形象。基于Eclipse平台,用JAVA语言搭建一个具有动态效果的车辆巡航控制仿真平台。该平台可以模拟多种典型驾驶工况,直观有效地展现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的结果。最后,在该仿真平台上设计最优PD控制算法和智能驱动驾驶(IDM)控制算法验证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结果。结果表明,该Eclipse仿真平台能够有效地模拟多种驾驶工况,且能够直观有效地验证多种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LIPSE平台 自适应巡航控制(ACC) 最优比例和微分(pd)控制 智能驾驶模型(IDM)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车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的研究与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艺腾 钟绍华 +1 位作者 桂航 关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18-1326,共9页
为提高商用车的驾驶舒适性,文章基于某款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实际结构,搭建了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搭建了半主动悬置系统控制模型,将2个部分的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被动悬置进行了对比;针对模... 为提高商用车的驾驶舒适性,文章基于某款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实际结构,搭建了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搭建了半主动悬置系统控制模型,将2个部分的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被动悬置进行了对比;针对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控制器的设计过于依靠专家经验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联合仿真模型、通过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的方法,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搭建的多体动力学模型与实际结构有相同的振动特性;对比发现半主动悬置系统对驾驶舒适性有较大提升,且模糊PID控制器控制效果最优;多目标优化后悬置系统的隔振效果明显提升,证明该优化方法可行,能得到当前悬置系统下最优隶属函数的模糊PID控制器。该研究为商用车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的应用和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室悬置 联合仿真 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 多目标 差分进化(DE)算法 最优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电磁轴承刚性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皓宇 祝长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0-951,共12页
为了研究带有比例微分控制的对称电磁轴承刚性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首先建立了对称电磁轴承刚性转子径向四自由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将转子系统的运动分解为平动运动和锥动运动;其次,分别求解平动运动及锥动运行的特征根,利用特征根... 为了研究带有比例微分控制的对称电磁轴承刚性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首先建立了对称电磁轴承刚性转子径向四自由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将转子系统的运动分解为平动运动和锥动运动;其次,分别求解平动运动及锥动运行的特征根,利用特征根分析了比例系数、微分系数以及转子转速等参数对平动运动和锥动运动固有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比例微分控制器参数的设计原则;然后,求得了由转子不平衡引起的平动和锥动振动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转子刚体平动及锥动的共振特性以及控制器参数对转子系统不平衡振动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对对称电磁轴承刚性转子系统动力特性的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动力学 电磁轴承 刚性转子 比例微分(pd)控制 转子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