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噪比在寻求最优工艺条件问题中的应用
1
作者 魏效玲 王桂梅 +1 位作者 杨富贵 武志峰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5-37,共3页
简要介绍信噪比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如何利用信噪比寻求工业生产中的最优工艺条件问题。
关键词 信噪比 分贝值 产品设计 最优工艺条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烩面加工工艺的研究
2
《现代面粉工业》 2015年第6期50-50,共1页
为提高烩面的质构品质与感官品质,以小麦粉为原料,研究烩面加工的最优工艺条件。对加水量、加盐量、醒面温度、醒面时间4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以烩面的感官评分为指标,
关键词 加工工艺 烩面 响应面法 单因素试验 最优工艺条件 感官品质 组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蛋白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56
3
作者 李凤英 崔蕊静 李春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3,共4页
测定了葡萄籽蛋白质的等电点并分别研究了盐溶法和碱溶法提取葡萄籽蛋白质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籽蛋白质的等电点为pI=3.8;碱溶法蛋白质提取率高于盐溶法,碱溶法提取蛋白质的最优工艺条件是以1×10-5mol/L浓度的NaOH溶液,... 测定了葡萄籽蛋白质的等电点并分别研究了盐溶法和碱溶法提取葡萄籽蛋白质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籽蛋白质的等电点为pI=3.8;碱溶法蛋白质提取率高于盐溶法,碱溶法提取蛋白质的最优工艺条件是以1×10-5mol/L浓度的NaOH溶液,按1∶15的料液比,在40℃条件下搅拌浸提40min,在此条件下葡萄籽蛋白质的提取率达7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工艺研究 蛋白质提取率 NAOH溶液 最优工艺条件 碱溶法 研究结果 盐溶法 等电点 料液比 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法优化PEMFC催化层的最佳配比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明华 朱新坚 +4 位作者 曹广益 隋升 余晴春 胡鸣若 范征宇 《电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33-438,共6页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优选PEMFC电极催化层制备的最佳条件.实验证实亲水电极(催化层中不含PTFE)性能优于疏水电极.在该工艺条件下,当Nafion的含量为1.4mg·cm-2,Pt含量为0.4mg·cm-2时,以常压的H2和空气分别作为燃料气和氧化剂...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优选PEMFC电极催化层制备的最佳条件.实验证实亲水电极(催化层中不含PTFE)性能优于疏水电极.在该工艺条件下,当Nafion的含量为1.4mg·cm-2,Pt含量为0.4mg·cm-2时,以常压的H2和空气分别作为燃料气和氧化剂,电池的最高功率可达到0.37W·cm-2.研究表明,提高Pt/C中的Pt含量将是提高催化剂性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法 PEMFC 催化层 配比 最优工艺条件 电极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法生产L-苹果酸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景晓辉 丁友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1-153,共3页
以延胡索酸为原料、温特曲霉AspergilluswentiiF-891为菌种,在500L,发酵罐中进行了液体深层发酵生产L-苹果酸的工艺研究,探讨了通风量、搅拌转速、温度、pH等因素对延胡索酸转化率、L-苹果酸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其中延胡索... 以延胡索酸为原料、温特曲霉AspergilluswentiiF-891为菌种,在500L,发酵罐中进行了液体深层发酵生产L-苹果酸的工艺研究,探讨了通风量、搅拌转速、温度、pH等因素对延胡索酸转化率、L-苹果酸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其中延胡索酸浓度11%,通风量1:1(培菌阶段)-1:1.25v/v/m(产酸阶段),温度30(培菌阶段)-25℃(产酸阶段),初始pH6.0-6.1,搅拌转速240r/min,发酵周期102h左右。延胡索酸平均转化率84.21%,平均产L-苹果酸11.13/1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最优工艺条件 延胡索酸 L-苹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微胶囊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扬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7年第3期15-17,共3页
利用薰衣草精油的镇静、驱蚊等作用,将其制成微胶囊可用于纺织品的功能性后整理。研究了以薰衣草精油为芯材,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饱和水溶液的方法制备薰衣草精油微胶囊的工艺。结果表明其最优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与薰衣草精油的质量... 利用薰衣草精油的镇静、驱蚊等作用,将其制成微胶囊可用于纺织品的功能性后整理。研究了以薰衣草精油为芯材,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饱和水溶液的方法制备薰衣草精油微胶囊的工艺。结果表明其最优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与薰衣草精油的质量比8∶1,包合温度45℃,包合时间1.5h,此时包合物收率为68.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微胶囊制备 最优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沟油甘油解法制备单甘酯 被引量:1
7
作者 曾登 葛翔 刘晓洪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50-55,共6页
使用地沟油在氢氧化钙催化等条件下运用甘油解法制备单甘酯,同时使用红外光谱对地沟油单甘酯进行了表征。对反应有影响的四个因素进行正交和单因素实验,得到了地沟油甘油解反应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 使用地沟油在氢氧化钙催化等条件下运用甘油解法制备单甘酯,同时使用红外光谱对地沟油单甘酯进行了表征。对反应有影响的四个因素进行正交和单因素实验,得到了地沟油甘油解反应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地沟油与甘油摩尔比,制备地沟油单甘酯的最优工艺条件:地沟油与甘油的摩尔比为1∶2.7、温度为225℃、应时间为3.5 h、催化剂浓度为地沟油质量的0.12%,此时转化率达到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 单甘酯 单甘酯转化率 最优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粟米糠油为原料制备营养型人造奶油基料油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塬 肖志刚 +4 位作者 杨庆余 李芮芷 李佳楠 梁丹洋 段玉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11-117,共7页
粟米糠油是谷子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是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油类。使用粟米糠油制备人造奶油,不仅可以提高粮食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而且有益人们身体健康。以粟米糠油和氢化大豆油为原料,通过酶法酯交换制备人造奶油基料油,最优工... 粟米糠油是谷子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是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油类。使用粟米糠油制备人造奶油,不仅可以提高粮食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而且有益人们身体健康。以粟米糠油和氢化大豆油为原料,通过酶法酯交换制备人造奶油基料油,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5 h,酶添加量为5%,反应温度为60℃,底物质量比为粟米糠油∶棕榈硬脂7 ∶ 3,反应后混合油脂熔点为36.5 ℃,主要晶型为β'型。反应后的混合油脂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其作为人造奶油基料油有口感好,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米糠油 副产物利用 人造奶油 酶法酯交换 最优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树脂的开发与工业化技术
9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4年第8期10-10,共1页
通过试验优选最优工艺条件,聚合釜的放大是以相似理论作基础,通过试验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有关参数确定放大准则,并利用工程经验解决设备大型化而产生的不利因素,主要用于聚合釜的放大技术,为我国设备大型化作出贡献。目前已作到釜容积5~... 通过试验优选最优工艺条件,聚合釜的放大是以相似理论作基础,通过试验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有关参数确定放大准则,并利用工程经验解决设备大型化而产生的不利因素,主要用于聚合釜的放大技术,为我国设备大型化作出贡献。目前已作到釜容积5~10m^3,传热方式为加有螺旋导板的夹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釜 设备大型化 最优工艺条件 相似理论 参数确定 建立数学模型 放大准则 经验解 不利因素 放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Study on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f Crude Oil under Electric Field
10
作者 Liu Lin Lü Hong +2 位作者 Meng Fanfei Wang Ning He Yiyi (Liaoning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for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Compounds,Bohai University,Jinzhou 121013)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1年第3期59-63,共5页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DS) of Azeri crude oil was studied under the electric field.By mean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desulfurization of crude oil were identified,while the effect of ox...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DS) of Azeri crude oil was studied under the electric field.By mean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desulfurization of crude oil were identified,while the effect of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under the electric field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single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method.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sulfurization reaction taking place under the electric field would be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The desulfurization rate of crude oil could reach up to 77.06% at 115 ℃ at a distilled water amount of 10 m%,a desulfurizer dosage of 200 μg/g,and a demulsifier dosage of 50 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de oil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electric field orthogonal exper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