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具有速度交汇角约束的最优导引律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兴元 郭晨鲜 +1 位作者 潘晓东 宋晓娜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1,47,共5页
为了增强拦截弹对目标的精确打击效果,在末制导段控制拦截弹和目标的速度交汇角是一种有效的措施。提出了一种具有速度交汇角约束的拦截弹最优导引律,能够同时对脱靶量和速度交汇角进行控制。与现有的具有角度约束的导引律不同,所提出... 为了增强拦截弹对目标的精确打击效果,在末制导段控制拦截弹和目标的速度交汇角是一种有效的措施。提出了一种具有速度交汇角约束的拦截弹最优导引律,能够同时对脱靶量和速度交汇角进行控制。与现有的具有角度约束的导引律不同,所提出的导引律适用于拦截高速机动目标,而且在满足厘米级脱靶量的情况下,拦截弹在交汇点处不需要过大的横向加速度指令。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导引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截弹 速度交汇角 最优导引律 目标机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想视线的弹道成型最优导引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浩 佘浩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00-1204,共5页
寻的导弹在追踪目标的过程中,常遇到由于背景过于复杂而锁定目标失败的情况,例如在导弹下视攻击低空目标时,强地面背景和地杂波干扰常常导致导弹无法正常截获或跟踪目标。提出一种以理想视线为控制目标的建模方法,并在约束终端弹目相对... 寻的导弹在追踪目标的过程中,常遇到由于背景过于复杂而锁定目标失败的情况,例如在导弹下视攻击低空目标时,强地面背景和地杂波干扰常常导致导弹无法正常截获或跟踪目标。提出一种以理想视线为控制目标的建模方法,并在约束终端弹目相对运动方向和弹道过载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弹道成型最优导引律。该导引律并不直接控制终端相对速度矢量,只在所设定的理想视线的垂直方向上进行控制,从而导引律形式更简单,扩展性更强。通过数字仿真表明,所设计的导引律能够较好地实现末端弹道成型要求,并且过载分配更为合理,可有效减小地面背景和地杂波干扰对导引头截获跟踪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科学与技术 最优导引律 弹道成型 理想视线 过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的鱼雷垂直命中最优导引律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井炜 严卫生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6期138-140,共3页
文中应用最优控制理论,研究了垂直命中过程中最小能量控制的最优导引律。针对鱼雷航行过程中速度会有变化的情况,推导出更精确的剩余时间,对导引律进行了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所推导的优化导引律在制导过程中具有能耗少,制导精度高等性能。
关键词 最优导引律 视线角 垂直命中 剩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角约束最优导引律关键问题的研究
4
作者 徐兴元 廖志忠 潘晓东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7-30,80,共5页
导弹的初始发射角度、剩余飞行时间估计精度对制导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以具有落角约束的空地导弹最优导引律为基础,研究了对于特定的落角如何选择初始发射角度,从而避免制导指令被限幅,并给出了关于初始发射角度和终端碰撞角度的成功打... 导弹的初始发射角度、剩余飞行时间估计精度对制导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以具有落角约束的空地导弹最优导引律为基础,研究了对于特定的落角如何选择初始发射角度,从而避免制导指令被限幅,并给出了关于初始发射角度和终端碰撞角度的成功打击区域。另外,具有角度约束的最优导引律弹道往往非常弯曲,利用传统的剩余飞行时间估计方法会造成较大的估计误差。本文提出了两种剩余飞行时间估计方法,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面导弹 最优导引律 碰撞角约束 初始发射角度 剩余飞行时间 指令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导引律的高空滑翔鱼雷弹道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嘉杰 王中 +2 位作者 曹小娟 张秦南 蔡卫军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8-283,290,共7页
高空滑翔鱼雷在打击潜艇的过程中,采用滑翔增程方式增加攻击范围,能够在潜艇防区外发起攻击,可有效提高载机生存能力。其空中弹道主要包括滑翔增程弹道和雷伞弹道,滑翔增程弹道结束后,需要进行雷翼分离并进入雷伞弹道,故其终端弹道约束... 高空滑翔鱼雷在打击潜艇的过程中,采用滑翔增程方式增加攻击范围,能够在潜艇防区外发起攻击,可有效提高载机生存能力。其空中弹道主要包括滑翔增程弹道和雷伞弹道,滑翔增程弹道结束后,需要进行雷翼分离并进入雷伞弹道,故其终端弹道约束相比于一般的空投鱼雷更为复杂。文中针对滑翔弹道终端的位置约束和终端弹道倾角约束,依据最优控制理论,建立高空滑翔鱼雷弹道模型,提出了满足终端弹道倾角约束的最优导引律;根据最优导引律和过载量控制的原理,给出了滑翔翼的积分过载控制方法;最后分别针对比例导引律和最优导引律进行弹道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比例导引律可以满足位置约束(水平控制精度和雷翼分离高度),但无法控制弹道倾角;而采用最优导引律则可在实现水平位置控制精度和雷翼分离高度均满足约束的同时实现对弹道倾角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滑翔鱼雷 弹道最优控制 比例导 最优导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落角约束的最优导引律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江桥 郑国栋 +2 位作者 方东洋 李绍隆 陈俊伟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0年第4期103-106,116,共5页
在对地精确制导武器的实际使用中,不仅要求脱靶量最小,而且希望能以一定的落角命中目标,从而可以充分发挥战斗部效能,取得最佳毁伤效果。传统的比例导引律不能满足该要求,为此本文建立了含有落角约束的最优控制模型,并依据施瓦兹不等式... 在对地精确制导武器的实际使用中,不仅要求脱靶量最小,而且希望能以一定的落角命中目标,从而可以充分发挥战斗部效能,取得最佳毁伤效果。传统的比例导引律不能满足该要求,为此本文建立了含有落角约束的最优控制模型,并依据施瓦兹不等式原理进行了推导,最终得到了含有落角约束的最优导引律的表达形式。仿真结果表明:该导引律可以使导弹以期望的落角命中目标,且具有实现简单、结果最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角约束 最优导引律 比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拦截不同机动目标的最优制导律设计与仿真
7
作者 张欧 肖沿海 陆海英 《航天控制》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针对防空导弹迎击拦截不同方式的机动目标,基于最优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控制量权重可变的制导律。建立了纵向平面弹目相对运动的状态方程,设计了控制量权重可变和带视线角速度约束的指标函数,利用极小值原理数值推导了带有权重系数的最... 针对防空导弹迎击拦截不同方式的机动目标,基于最优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控制量权重可变的制导律。建立了纵向平面弹目相对运动的状态方程,设计了控制量权重可变和带视线角速度约束的指标函数,利用极小值原理数值推导了带有权重系数的最优制导律。针对不同方式的机动目标开展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最优导引方法的性能优于传统比例导引,视线角速度收敛较快,能够较好地形成逆轨态势;此外,针对机动方式不同的目标,可以通过调整最优导引律的权重,匹配到各机动目标的最优控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导弹 机动目标 极小值原理 最优导引律 可变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的导弹导引规律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欧建军 张斌 寇英信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33,共3页
 针对寻的导弹的导引问题,建立了导弹和目标相对运动关系的数学模型,推导给出了导弹拦截非机动目标时的最优制导律和拦截机动目标时的最优滑模制导律。通过数字仿真,比较了比例导引律、最优导引律和最优滑模导引律的优缺点。
关键词 寻的导弹 最优导引律 最优滑模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扫描激光主动成像制导技术及其导引规律的研究
9
作者 范保虎 赵长明 纪荣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64-1267,共4页
提出一种小体积、低价格、结构紧凑的非扫描半导体激光主动成像制导技术,该技术能够实时获得目标的二维强度图象和弹目相对距离信息。以最优控制理论和飞行力学原理为基础,从考虑弹目相对速度变化方面入手,推导出一种变系数最优导引律,... 提出一种小体积、低价格、结构紧凑的非扫描半导体激光主动成像制导技术,该技术能够实时获得目标的二维强度图象和弹目相对距离信息。以最优控制理论和飞行力学原理为基础,从考虑弹目相对速度变化方面入手,推导出一种变系数最优导引律,并给出剩余飞行时间的估算方法。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最优导引律与经典比例导引律相比具有控制能量少,脱靶量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非扫描成像 激光主动制导 最优导引律 剩余飞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作为一阶动态环节的空间对准导引律
10
作者 吕长起 《航空兵器》 2004年第1期19-23,共5页
给出导弹作为一阶动态环节的空间对准导引律 ,它是使导弹的速度向量在给定的时间指向拦截点 ,控制加速度二次方积分为最小意义下空间形式的最优导引律。这种导引律可以更灵活地调整弹道上过载的分布 ,对于目标预测拦截点不变化的弹道 ,... 给出导弹作为一阶动态环节的空间对准导引律 ,它是使导弹的速度向量在给定的时间指向拦截点 ,控制加速度二次方积分为最小意义下空间形式的最优导引律。这种导引律可以更灵活地调整弹道上过载的分布 ,对于目标预测拦截点不变化的弹道 ,导弹速度指向拦截点后可得到直线弹道 ,即具有零控拦截的性质。一些已知的导引律可作为该导引律的特殊形式导出 ,可阐述这些导引律的最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导引律 导弹 一阶动态环节 对准导 扩展比例导 零控拦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命中机动目标的鱼雷三维拦截导引律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澍初 吕汉兴 +1 位作者 萧昌美 王立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84-287,共4页
本文研究了三维空间中鱼雷垂直命中机动目标的最优导引律设计问题。首先将拦截几何的非线性模型变为模糊 T- S线性模型 ,然后利用 RH控制方法和伴随技术 ,在目标作对抗性机动条件下 ,获得了垂直命中机动目标的三维拦截导引律。仿真结果... 本文研究了三维空间中鱼雷垂直命中机动目标的最优导引律设计问题。首先将拦截几何的非线性模型变为模糊 T- S线性模型 ,然后利用 RH控制方法和伴随技术 ,在目标作对抗性机动条件下 ,获得了垂直命中机动目标的三维拦截导引律。仿真结果表明 ,这种导引律能够达到较高的点命中和角命中拦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追逃问题 模糊T-S模型 垂直命中 鱼雷 最优导引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现代战斗机的最优滑模导引律及其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凌利 沈春林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0,26,共6页
 应用变结构控制理论推导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最优滑模导引律(OSMG),克服了传统的比例导引(PNG)在攻击机动目标时能耗大、时间长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应用此导引律,导引时间短,轨迹较为平直,适用于对现代战斗机的导引控制。
关键词 战斗机导 最优导引律 滑模导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特殊角度攻击地面固定目标的圆周导引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正东 唐雪梅 王月平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某些导弹以特殊角度攻击地面固定目标的任务要求,提出了一种仅利用视线角测量信息就能实现末速方向控制的圆周导引律。该导引律的基本思想在于控制导弹沿着一系列由导弹和目标的实时位置及要求的命中点角度所确定的圆弧飞行。利用... 针对某些导弹以特殊角度攻击地面固定目标的任务要求,提出了一种仅利用视线角测量信息就能实现末速方向控制的圆周导引律。该导引律的基本思想在于控制导弹沿着一系列由导弹和目标的实时位置及要求的命中点角度所确定的圆弧飞行。利用简单的几何原理即可快速解算出各时刻所需要的速度倾角,并将其转换成制导指令。仿真结果表明,与典型的最优导引律相比,圆周导引律更适合于过顶迂回攻击的情况,且受制导周期的影响较小,但受制导指令时延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速方向控制 圆周导 几何原理 最优导引律 过顶迂回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合于反坦克导弹的最优击顶制导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路建伟 庄志洪 张清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9-181,共3页
运用飞行力学原理和最优过程理论 ,在考虑导弹击顶攻击坦克有弹道倾角要求的条件下 ,推导出了一种适用于反坦克导弹击顶制导的组合性能指标最优的导引律。
关键词 反坦克导弹 击顶制导 最优导引律 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击机动目标的最优制导规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毋建平 王宏柯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98-100,共3页
通过建立空空导弹攻击机动目标的简化数学模型,列出了系统的状态方程、量测方程。综合考虑目标机动和导弹延迟,运用线性二次型理论和卡尔曼滤波理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红外和雷达自寻的制导导弹的适应性强、制导精度高、易实现的最优制... 通过建立空空导弹攻击机动目标的简化数学模型,列出了系统的状态方程、量测方程。综合考虑目标机动和导弹延迟,运用线性二次型理论和卡尔曼滤波理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红外和雷达自寻的制导导弹的适应性强、制导精度高、易实现的最优制导规律和最佳滤波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空导弹 最优导引律 卡尔曼滤波 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控制的落角约束攻击设计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强 范英飚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15-218,共4页
针对导弹落角控制和精度控制的矛盾,运用飞行力学原理和最优控制理论,以落地速度倾角作为终端约束,以脱靶量、最小能量为性能指标,给出了一种适用于攻击地面目标的最优导引律.设计了导弹三通道的PID控制器,最后进行了导弹的6DOF仿真研究... 针对导弹落角控制和精度控制的矛盾,运用飞行力学原理和最优控制理论,以落地速度倾角作为终端约束,以脱靶量、最小能量为性能指标,给出了一种适用于攻击地面目标的最优导引律.设计了导弹三通道的PID控制器,最后进行了导弹的6DOF仿真研究,仿真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控制 落角约束 最优导引律 PID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区外联合攻击武器跃升俯冲攻击弹道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国欣 杨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431-433,共3页
文中研究了防区外联合攻击武器的跃升俯冲攻击弹道,根据实际作战特点得出最优跃升俯冲攻击问题等价于最小距离问题的结论,对防区外导弹的跃升俯冲攻击弹道提出了"程序爬升+比例导引律俯冲攻击"和"最优导引律跃升俯冲攻击... 文中研究了防区外联合攻击武器的跃升俯冲攻击弹道,根据实际作战特点得出最优跃升俯冲攻击问题等价于最小距离问题的结论,对防区外导弹的跃升俯冲攻击弹道提出了"程序爬升+比例导引律俯冲攻击"和"最优导引律跃升俯冲攻击"两种制导方案,并比较了两种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最优导引律更适合防区外导弹的跃升俯冲攻击弹道,同时分析了影响导弹跃升俯冲攻击弹道的各种因素,对设计防区外联合攻击武器的跃升俯冲攻击弹道具有较强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区外联合攻击武器 跃升俯冲攻击 最优导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