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白桦林的最优密度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维芳 苏含英 +3 位作者 于凤华 李国春 李长胜 秦家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10,共5页
林分在其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有一个最佳密度,使得最终主间伐合计的总收获量最大。为了找到这一密度系列,根据1994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收集的200块标准地及391株解析木的资料,以立木密度(N)作为控制变量,以林... 林分在其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有一个最佳密度,使得最终主间伐合计的总收获量最大。为了找到这一密度系列,根据1994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收集的200块标准地及391株解析木的资料,以立木密度(N)作为控制变量,以林分蓄积为状态变量,以各阶段间伐的总收获量最大作为目标函数,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进行推导,得出了天然白桦林的最优密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得到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年龄阶段的理论最优密度。对天然白桦林的营养面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树高承担值确定保留木株数的方法,只要根据年龄和立地条件确定树高承担值,就可通过优势木平均高获得营养面积,进而求得保留木株数。这种方法简便而实用,便于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白桦林 动态规划 最优密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密度估计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覃华 刘政 苏一丹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77-1883,共7页
针对密度峰值聚类算法(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DPC)聚类无特定形状的实际数据集时聚类精度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最优化密度估计的密度峰聚值类算法。使用最优Oracle逼近(Oracle approximating shrinkage,... 针对密度峰值聚类算法(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DPC)聚类无特定形状的实际数据集时聚类精度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最优化密度估计的密度峰聚值类算法。使用最优Oracle逼近(Oracle approximating shrinkage,AS)计算出最优协方差矩阵,利用最优协方差矩阵构造马氏距离,通过最优协方差矩阵提高DPC对数据相似度的区分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K近邻算法,实现数据样本密度最优估计,利用最优密度估计提高DPC对实际数据集的聚类精度。在人工数据集和UCI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DPC算法的思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K近邻 协方差矩阵 最优Oracle估计 最优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密度分割法在西昆仑遥感蚀变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利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12144-12145,共2页
以西昆仑地区为研究区,通过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遥感图像数据统计分析,针对铁化蚀变在ETM不同波段上的反射特征,对研究区进行矿化蚀变信息的定量提取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密度分割法的离差平方总和曲线在6段时趋于平缓,铁化蚀变总体分布... 以西昆仑地区为研究区,通过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遥感图像数据统计分析,针对铁化蚀变在ETM不同波段上的反射特征,对研究区进行矿化蚀变信息的定量提取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密度分割法的离差平方总和曲线在6段时趋于平缓,铁化蚀变总体分布较少且比较稀疏,根据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铁划蚀变侵入岩型铁染异常、地层铁染型异常等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最优密度分割法 铁化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最优密度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梦 李长胜 +4 位作者 李红光 庞振伟 潘建中 姚景岐 朱元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7-26,共10页
文中用200块临时样地、2块全林树干解析皆伐样地的数据,建立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效应模型,用动态规划的方法找出了最优密度,并对其抚育间伐技术进行了研究,编制了建筑材采伐表、出材量表及经济收益表。
关键词 最优密度 抚育间伐 模型 长白落叶松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密度方向的等距映射降维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梁少军 张世荣 孙澜琼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7-478,共12页
等距映射算法(ISOMAP)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流形降维算法,该算法可在尽量保持高维数据测地距离与低维数据空间距离对等关系的基础上实现降维.但ISOMAP容易受噪声的影响,导致数据降维后不能保持高维拓扑结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 等距映射算法(ISOMAP)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流形降维算法,该算法可在尽量保持高维数据测地距离与低维数据空间距离对等关系的基础上实现降维.但ISOMAP容易受噪声的影响,导致数据降维后不能保持高维拓扑结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密度方向的等距映射(ODD–ISOMAP)算法.该算法通过筛选数据的自然邻居确定每个数据沿流形方向的最优密度方向,之后基于与各近邻数据组成的向量相对最优密度方向投影的角度、方向和长度合理缩放局部邻域距离,引导数据沿流形方向计算测地距离,从而降低算法对噪声的敏感度.为验证算法有效性,选取了2类人工合成数据和5类实测数据作为测试数据集,分别使用ISOMAP,LLE,HLLE,LTSA,LEIGS,PCA和ODD–ISOMAP算法对数据集降维,并对降维数据进行K-mediods聚类分析.通过比对聚类正确率以及不同幅度噪声对此正确率的影响程度评价各算法降维效果优劣.结果表明,ODD–ISOMAP算法较其他6种常见算法降维效果提升显著,且对噪声干扰有更强的抵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距映射 流形学习 自然邻居 最优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皮云杉人工林经营最优密度表的编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康迎昆 任志秋 +2 位作者 杨凯 陈士刚 孙景花 《吉林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6-8,共3页
通过对东北林区红皮云杉人工林密度调查,分析了密度对红皮云杉人工林生长的影响,根据动态规划方法与理论,导出红皮云杉人工林分最优密度模型,编制了红皮云杉人工林最优密度表。
关键词 红皮云杉 人工林 经营密度 最优密度 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图像岩石信息提取的最优密度分割方法 被引量:23
7
作者 吴德文 张远飞 朱谷昌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2年第4期51-54,66,共5页
笔者将数学地质中有序地质量的最优分割法引入到遥感图像的岩石信息提取中 ,加以变化改进 ,形成遥感图像最优密度分割方法 ,并通过计算机编程得以实现。本文主要介绍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及应用效果。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岩石信息 最优密度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最优密度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Ⅱ)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梦 匡莹 +2 位作者 刘刚 陈洪莉 邓宝忠 《林业勘查设计》 1996年第1期1-5,共5页
5 抚育间伐技术 抚育间伐是调节林分密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森林的主要措施之一。通过间伐措施可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提高木材质量,缩短成材周期,改善林内卫生状况,增强林木的抗灾能力。 5.1
关键词 间伐方式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 最优密度模型 地位指数 抚育间伐 间伐强度 林分生长 连年生长量 控制技术 主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站密度和业务负载的异构蜂窝网络能效优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云 王俊伟 +1 位作者 赵为粮 刘期烈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54-859,共6页
该文在两层异构网络架构下,采用泊松分布(PPP)建立基站分布模型,构建基于基站密度和业务负载的网络能效模型。分析基站密度对网络能效的影响,并根据网络业务流量的到达率对宏基站和小基站的密度进行联合优化,得到宏基站和小基站的最优... 该文在两层异构网络架构下,采用泊松分布(PPP)建立基站分布模型,构建基于基站密度和业务负载的网络能效模型。分析基站密度对网络能效的影响,并根据网络业务流量的到达率对宏基站和小基站的密度进行联合优化,得到宏基站和小基站的最优联合密度,在保证网络服务质量的同时,使能效达到最优。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网络业务需求下,通过基站密度的优化,在保证网络服务质量的同时,合理部署宏基站和小基站的数量,可使能效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网络能效 基站密度 最优联合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量价值的油田井网密度优化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邴绍献 李志学 +2 位作者 王兴科 蔡建宏 赵小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46-50,共5页
通过探索油藏井网密度与区块储量价值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储量价值的最优井网密度计算模型,从而将反映石油储量开发动态的地质参数引入价值评估模型中.最后以胜利油区的采收率公式为基础,将该模型应用到胜利油区典型区块,对典型区块在价... 通过探索油藏井网密度与区块储量价值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储量价值的最优井网密度计算模型,从而将反映石油储量开发动态的地质参数引入价值评估模型中.最后以胜利油区的采收率公式为基础,将该模型应用到胜利油区典型区块,对典型区块在价值量下的井网密度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两个区块都处于过度加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量价值 采收率 最优井网密度 开发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发动态的油田井网密度优化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小军 李志学 +2 位作者 邴绍献 蔡建宏 王兴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86,共4页
为了解决油田开发动态的井网密度优化问题,以胜利油区部分油田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的经验研究方法,建立了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经验模型,然后,将反映石油储量开发动态的地质参数引入价值评估模型,通过探索油藏井网密度与单井平均可... 为了解决油田开发动态的井网密度优化问题,以胜利油区部分油田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的经验研究方法,建立了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经验模型,然后,将反映石油储量开发动态的地质参数引入价值评估模型,通过探索油藏井网密度与单井平均可采储量和单井边际可采储量的关系特征,建立了基于采收率的最优井网密度计算模型,论证了储量品位特征点及其与主要地质参数的关系。并以胜利油区的采收率公式为基础,根据胜利油区的相关数据对此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型对井网密度的优化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井边际储量 单井平均储量 最优井网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龙眼果园最优种植密度探讨
12
作者 陈树莲 黄宝灵 《林业科技开发》 2001年第z1期49-50,共2页
龙眼是我国南方珍贵热带水果。通过对各种优良的龙眼品种的观察和高密度种植的试验观察 ,找到优良龙眼园的最优种植密度 :定值 3年前控制在 10 0~ 110株 / 667m2 ,第 4年始控制在 5 0~ 5 5株 / 667m2 。
关键词 良龙眼 密度 最优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沉水植物修复富营养水体的最优种植密度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萌 李雄清 +2 位作者 邹新 周慜 刘足根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0期5218-5224,共7页
沉水植物因其完全水生的特点使得其在水生植物各生活型中对环境胁迫的反应最为敏感,它的存在对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起着支撑作用。因此,沉水植物对于生态修复中水生植物群落的构建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室内人工栽培的模拟... 沉水植物因其完全水生的特点使得其在水生植物各生活型中对环境胁迫的反应最为敏感,它的存在对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起着支撑作用。因此,沉水植物对于生态修复中水生植物群落的构建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室内人工栽培的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中国典型沉水植物耐污种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和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对氮、磷营养盐的去除能力,并筛选最优定植密度。结果表明,金鱼藻种植密度为4.0 g/L时,对总氮(TN)、总磷(TP)去除率最高,分别达86.78%和91.82%;穗花狐尾藻种植密度为2.0 g/L和4.0 g/L时,对总氮、总磷去除率最高,分别达91.60%和92.10%。通过氮磷去除率-密度的非线性拟合模型,金鱼藻和穗花狐尾藻的最优种植密度分别为4.5-5.0 g/L和3.0 g/L。基于成本-效率均衡考虑,最终确定了两种沉水植物的单一种植最优密度为3.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沉水植物耐污种 最优种植密度 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 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PROGS确定最优钻孔密度
14
作者 蔡雪峰 夏源 杨丽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5期113-117,129,共6页
为了在水文地质钻探时找到合理的钻孔密度,避免钻孔集中出现数据的冗余,造成介质类别有偏向于高密度钻孔岩性类别的趋势。本文以某实测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GMS软件中T-PROGS模块,模拟在非均匀介质中均匀分布钻孔以确定最优钻孔密度。通... 为了在水文地质钻探时找到合理的钻孔密度,避免钻孔集中出现数据的冗余,造成介质类别有偏向于高密度钻孔岩性类别的趋势。本文以某实测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GMS软件中T-PROGS模块,模拟在非均匀介质中均匀分布钻孔以确定最优钻孔密度。通过马尔可夫数学预测模型对计算机模拟数据进行甄选,得出在钻孔密度为30孔/km2,获得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可信度较高,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人力物力。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结合GMS软件与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对探明地质类型分布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概率 数值模拟 马尔科夫链 T-PROGS 最优钻孔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财政与最优城市规模 被引量:21
15
作者 武彦民 杨峥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8,共10页
土地是有限的,完全依靠土地收入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本文主要考察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一种融资渠道,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使用是否与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相协调,是否存在过度扩张城市面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现象。为了分析土地出... 土地是有限的,完全依靠土地收入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本文主要考察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一种融资渠道,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使用是否与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相协调,是否存在过度扩张城市面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现象。为了分析土地出让收入(地租)、公共品供给以及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乔治亨利定理为基础,并引入林达尔均衡条件建立起最优城市人口密度理论模型。采用1999~2009年31个省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成本收益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全国26个省低于估算的最优城市人口密度,验证了中国存在城市面积的扩张与人口的增加不协调发展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乔治亨利定理 林达尔均衡 最优人口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井型油藏井网优化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龚姚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2期56-59,共4页
混合井网的合理井网密度研究对油区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目前合理井网研究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最优化和经济学理论,建立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适合混合井网特点的合理井网密度确定模型——改进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为... 混合井网的合理井网密度研究对油区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目前合理井网研究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最优化和经济学理论,建立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适合混合井网特点的合理井网密度确定模型——改进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将其应用于某油区典型调整单元,测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该模型的建立对于油田今后的老区调整和油田开发规划的编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井网密度 合理井网密度 极限井网密度 计算方法 新海27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Allee效应种群的最优周期捕获问题 被引量:5
17
作者 古二华 赵向青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371-374,共4页
运用Green定理研究了具有Allee效应(临界退偿增长)生物种群最优周期捕获问题,得到了最优捕获策略和相应的最优种群密度。
关键词 Green定理 ALLEE效应 最优捕获策略 最优种群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洋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马寒 《河南农业》 2023年第16期49-50,共2页
许昌市以洋葱品种千里马和新红奇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相同株距,不同行距,分析比较不同种植密度对洋葱的形态指标、商品性、产量、品质影响,探讨调整群体数量和提高洋葱高产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不仅为优化洋葱种植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 许昌市以洋葱品种千里马和新红奇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相同株距,不同行距,分析比较不同种植密度对洋葱的形态指标、商品性、产量、品质影响,探讨调整群体数量和提高洋葱高产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不仅为优化洋葱种植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筛选出了适合本地洋葱种植的最优密度,更好地指导了本地洋葱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群体数量 不同行距 最优密度 洋葱 形态指标 商品性 许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th型增长种群的最优捕获问题
19
作者 李晶晶 赵向青 何再乐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49-53,共5页
研究了Smith型增长种群的最优周期捕获问题。为了研究种群开发的可行性,我们分析了捕获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正平衡点存在的条件。基于稳定性分析,利用简单的数学证明,我们获得了最优捕获策略和相应的最优种群密度。
关键词 Smith型增长 正平衡点 最优捕获策略 最优种群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马湖水质对菹草不同生长期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华祖林 朱翔 +2 位作者 沈健 聂永平 倪效欣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31,共7页
采用原位观测手段研究了骆马湖菹草生长区水质与菹草不同生长期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指数生长期和石芽生成期,水体中的pH值、ORP值和DO质量浓度升高,COD质量浓度降低;植株衰亡期则相反,菹草腐烂导致有草区的水体TP质量浓度升高,但是由... 采用原位观测手段研究了骆马湖菹草生长区水质与菹草不同生长期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指数生长期和石芽生成期,水体中的pH值、ORP值和DO质量浓度升高,COD质量浓度降低;植株衰亡期则相反,菹草腐烂导致有草区的水体TP质量浓度升高,但是由于反硝化作用,水体中TN与硝氮质量浓度反而下降。菹草在生长过程中直接吸收水体中的硝氮,对氨氮的去除则为间接作用,此时水体中的氮以硝氮为主;当菹草衰亡时,氨氮成为水体中氮的主要存在形态。菹草密度是影响水体各形态氮浓度的重要因素,在菹草生长时,菹草密度与TN和硝氮质量浓度显著负相关(P <0.01);当菹草衰亡时,与菹草稀疏区相比,菹草密集区TN和硝氮质量浓度更低,而氨氮质量浓度更高。指数生长期,骆马湖最优菹草密度为83.75 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生长期 最优密度 水质 响应关系 骆马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