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辅助高效薄层色谱最优化分离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琴孙 王恒岩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88-291,共4页
近年来,色谱分析中利用计算机辅助、模拟优化分离条件是一新动向。其中窗图法(Window diagram)不仅用于气相色谱固定相的选择,也用于液相色谱流动相等的选择,但在薄层色谱方面未见过报道。本文主要将窗图法应用到高效薄层色谱,将难分... 近年来,色谱分析中利用计算机辅助、模拟优化分离条件是一新动向。其中窗图法(Window diagram)不仅用于气相色谱固定相的选择,也用于液相色谱流动相等的选择,但在薄层色谱方面未见过报道。本文主要将窗图法应用到高效薄层色谱,将难分离对的△Rf=Rfi-RfJ与展开剂组成作图,选择溶剂的最佳配比。整个过程由自编的OS-T2软件处理。通过对13种有机氮农药进行连续展开的高效薄层色谱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薄层色谱 最优化分离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2次展开技术在高效薄层色谱上进行最优化分离
2
作者 蔡红革 李志强 +1 位作者 黄永华 龙姝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73,共3页
用计算机辅助 ,在 2组不同溶剂系统中用 2次展开技术与计算机扫描技术相结合来优化展开条件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
关键词 薄层色谱 2次展开 计算机扫描技术 最优化分离 色谱展开 展开距离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化“调控”区间分离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海涛 钟成 孙真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97-2208,共12页
发展精确、高效的交换-关联泛函一直是密度泛函理论工作者所追求的神圣目标。传统密度泛函被证实在计算原子或分子体系的某些基态和激发态性能时存在困难,而且预测不具有普适性;另一方面,一些高水平方法如耦合簇(CC)理论和基于格林函数... 发展精确、高效的交换-关联泛函一直是密度泛函理论工作者所追求的神圣目标。传统密度泛函被证实在计算原子或分子体系的某些基态和激发态性能时存在困难,而且预测不具有普适性;另一方面,一些高水平方法如耦合簇(CC)理论和基于格林函数(G)和屏蔽库仑作用(W)近似的多体微扰理论(MBPT),尽管相对精确但往往需要消耗昂贵的计算成本,因而其研究体系的尺寸和实用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近年来,"最优化"调控区间分离泛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上述问题得到改善,尤其是在消耗较少的计算成本前提下能够达到与高水平方法相媲美的预测精度,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密度泛函领域的理论背景,在区间分离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最优化"调控"的概念;并且结合近期的理论工作对其在实际计算时的表现进行评价;最后,就最优化"调控"方法的前景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最优化调控区间分离泛函 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718合金γ′、γ″、γ中(Ti+Al)/Nb比值的变化对其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元贵 彭志方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5-8,共4页
建立了用于计算γ′-Ni3Al和γ″-Ni3Nb成分及含量的最优化数学模型,证明了通过复相分离法(Multiple Phases Separation Method,以下简称MPSM)计算两相成分及含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利用MPSM法计算了调整(Al+Ti)/Nb比值后析出相的成分、... 建立了用于计算γ′-Ni3Al和γ″-Ni3Nb成分及含量的最优化数学模型,证明了通过复相分离法(Multiple Phases Separation Method,以下简称MPSM)计算两相成分及含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利用MPSM法计算了调整(Al+Ti)/Nb比值后析出相的成分、含量及分配量,解释了调整该比值对改型IN718合金高温稳定性影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相分离法:最优化模型 改型IN718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