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机器人最优加速度轨迹规划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赵亮 仲崇权 郑飞翔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7-183,共7页
针对机器人调试过程中遇到的超限问题,提出了一种满足运动约束的加速度最优T型速度曲线控制方法,利用拉格朗日法分析了码垛机器人的动力学性能,论述了机器人轨迹规划算法的实现过程.该算法在保证运动平稳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驱动关节的... 针对机器人调试过程中遇到的超限问题,提出了一种满足运动约束的加速度最优T型速度曲线控制方法,利用拉格朗日法分析了码垛机器人的动力学性能,论述了机器人轨迹规划算法的实现过程.该算法在保证运动平稳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驱动关节的驱动性能.与传统速度曲线的对比表明,无论单轴还是轴组模式下,机器人的控制效果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垛机器人 动力学 轨迹规划 最优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预瞄加速度驾驶员模型参数试验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白艳 贾鑫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8-793,806,共7页
研究通过试验辨识获得最优预瞄加速度驾驶员模型物理参数的方法。采用时域辨识方法确定模型传递函数,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确定传递函数中所包含的物理参数,利用已知目标函数优化预瞄时间和反应时间,针对仿真数据进行了辨识分析。结果表... 研究通过试验辨识获得最优预瞄加速度驾驶员模型物理参数的方法。采用时域辨识方法确定模型传递函数,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确定传递函数中所包含的物理参数,利用已知目标函数优化预瞄时间和反应时间,针对仿真数据进行了辨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驾驶员模型物理参数的辨识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模型 最优预瞄加速度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前车最优速度与加速度的网联车跟驰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史昕 纪艺 +1 位作者 赵祥模 惠飞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5-140,共6页
考虑车辆跟驰存在的延时性与传递性,基于网联车的智能感知与协同交互,提出一种基于多前车最优速度与加速度的网联车跟驰模型,并利用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推导所提出模型的临界稳定性判别条件。以环形道路车队过程施加扰动为例,根据加速度... 考虑车辆跟驰存在的延时性与传递性,基于网联车的智能感知与协同交互,提出一种基于多前车最优速度与加速度的网联车跟驰模型,并利用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推导所提出模型的临界稳定性判别条件。以环形道路车队过程施加扰动为例,根据加速度敏感系数ω_i和多前车数k设计数值模拟实验,结合速度和车头距等参数分析不同ω_i和k取值条件下的车队行驶稳定性。模型稳定性分析表明,所提出模型在引入多前车最优速度与加速度项后,具备更优的稳定区域,且考虑前车数k越多、加速度敏感系数ω_i越大,则模型的稳定性越好。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所提出模型相比FVD,OVCM和MHOV模型,当加速度敏感系数ω_i和前车数k取值合理时(ω_i=0.3且k=4),车队速度和车头距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由此说明所提出模型能较好地吸收扰动且有利于增强车队行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联车跟驰模型 多前车最优速度加速度 临界稳定性判别 模型稳定性分析 数值模拟分析 扰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头部合成加速度波形的发动机罩夹心层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董丽萍 朱西产 +1 位作者 马志雄 张轶川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92-296,共5页
为了提高行人碰撞中头部的保护性能,通过调整头部合成加速度波形,满足多胞复合材料夹心层蜂窝结构的发动机罩板设计要求。从头部合成加速度的实际波形,得到了头部伤害标准(HIC)在取值域上的极值条件。根据最优加速度波形理论,使用MADYMO... 为了提高行人碰撞中头部的保护性能,通过调整头部合成加速度波形,满足多胞复合材料夹心层蜂窝结构的发动机罩板设计要求。从头部合成加速度的实际波形,得到了头部伤害标准(HIC)在取值域上的极值条件。根据最优加速度波形理论,使用MADYMO和Hyper Study软件,得到了HIC值和头部侵入量随着材料参数的响应面,以及满足该条件的发动机罩夹心层复合材料的物理参数。结果表明:调整夹心层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压实应变,可以调整加速度波形,使头部合成加速度波形符合实用优化加速度波形,达到设计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保护 多胞复合材料 发动机罩 最优加速度波形 头部伤害标准(H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预测最优侧向加速度的驾驶员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星 刘夫云 +1 位作者 唐振天 邓聚才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8-345,共8页
为提高智能车辆行驶的主动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预测最优侧向加速度的驾驶员模型。假定汽车具有恒定的横摆角速度,根据当前汽车行驶姿态,采用该模型来预测汽车的轨迹;计算汽车在预瞄时间后的侧向偏差,决策出理想的方向盘转角;在双... 为提高智能车辆行驶的主动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预测最优侧向加速度的驾驶员模型。假定汽车具有恒定的横摆角速度,根据当前汽车行驶姿态,采用该模型来预测汽车的轨迹;计算汽车在预瞄时间后的侧向偏差,决策出理想的方向盘转角;在双移线道路和圆形道路上的行驶工况下,仿真分析了该模型的路径跟踪效果;通过一系列实车测试,验证了该仿真模型。结果表明:汽车以54 km/h匀速行驶时,本模型仿真结果的最大跟踪侧向偏差,不超过10cm;实车结果的最大跟踪侧向偏差,不超过25cm。因而,在车辆行驶时,该模型能稳定地跟踪目标路径行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智能车辆 轨迹预测 预瞄偏差 最优侧向加速度 路径跟踪 闭环仿真 实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来空域窗的多炮协同射击序列仿真 被引量:1
6
作者 邱磊 卢发兴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69-74,共6页
针对基于未来空域窗的多炮协同射击序列问题,以瞄准点网状配置为基础,在给定未来空域窗射弹数量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炮协同射击未来空域窗子区域的分配并对子区域内火炮瞄准点射击序列进行规划,提出了以火炮移动等效加速度最优的瞄准点射... 针对基于未来空域窗的多炮协同射击序列问题,以瞄准点网状配置为基础,在给定未来空域窗射弹数量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炮协同射击未来空域窗子区域的分配并对子区域内火炮瞄准点射击序列进行规划,提出了以火炮移动等效加速度最优的瞄准点射击序列优化方法,通过与环状射击的序列优化方法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适用性更强,可有效降低火炮在瞄准点配置过程中火炮的不稳定性,减小射击误差,提高射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空域窗 多炮协同射击 射击序列 等效加速度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