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硝唑注射液体外抗厌氧菌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莉丽 朱仲珍 +1 位作者 赵丹萍 严杰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210-212,共3页
作者观察了替硝唑注射液(TNZ)、甲硝唑注射液(MTZ)、乙酰螺旋霉素(AS)和克林霉素(CD)对660株厌氧菌的体外抗菌效果。MIC测定结果:TNZ、MTZ、AS和CD对358株革兰氏阴性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2... 作者观察了替硝唑注射液(TNZ)、甲硝唑注射液(MTZ)、乙酰螺旋霉素(AS)和克林霉素(CD)对660株厌氧菌的体外抗菌效果。MIC测定结果:TNZ、MTZ、AS和CD对358株革兰氏阴性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2~4、4~8、16~32和8~16μg/ml,对302株革兰氏阳性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4~16、8~32、16~64和4~8μg/ml。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358株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对TNZ、MTZ、AS和CD的敏感率分别为92.7、82.4、46.6和64.5%,302株革兰氏阳性菌则分别为70.9、57.3、45.4和77.5%。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TNZ体外抗厌氧菌效果明显优于MTZ和AS(P均<0.01);TNZ抗革兰氏阳性厌氧菌作用稍弱于CD(MIC,P<0.01;纸片法,P>0.05),但抗革兰氏阴性厌氧菌作用明显较CD为强(P均<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注射液 药理学 厌氧菌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注射液与5种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芳 张曦 《抗感染药学》 2008年第4期230-232,共3页
目的:考察替硝唑注射液与5种注射液(消旋山莨菪碱、地塞米松、KCl(100 mg/mL)、维生素C、西米替丁)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替硝唑注射液与上述5种注射液配伍后6 h内含量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在室... 目的:考察替硝唑注射液与5种注射液(消旋山莨菪碱、地塞米松、KCl(100 mg/mL)、维生素C、西米替丁)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替硝唑注射液与上述5种注射液配伍后6 h内含量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在室温条件下,替硝唑注射液与上述药物配伍0~6 h内其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6 h内替硝唑注射液与上述5种注射液配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注射液 紫外分光光度法 配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3
作者 张莉 李晓明 +1 位作者 魏纪鲁 张华 《食品与药品》 CAS 2005年第07A期37-39,共3页
目的建立替硝唑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实验。结果替硝唑注射液1→2稀释后,不干扰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胶反应。结论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热原检查法对替硝唑注射液进行... 目的建立替硝唑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实验。结果替硝唑注射液1→2稀释后,不干扰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胶反应。结论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热原检查法对替硝唑注射液进行热原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干扰试验 热原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4
作者 曾毅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1374-1374,共1页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替硝唑注射液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藤胶囊联合替硝唑注射液及注射用头孢硫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5
作者 陈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1期2046-2047,共2页
目的观察金刚藤胶囊联合替硝唑注射液及注射用头孢硫脒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周口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18例CPID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两组各59例。西医组接受替硝唑注射液及注射用头孢硫脒治疗,... 目的观察金刚藤胶囊联合替硝唑注射液及注射用头孢硫脒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周口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18例CPID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两组各59例。西医组接受替硝唑注射液及注射用头孢硫脒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服金刚藤胶囊,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血清C反应性蛋白(CR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3.22%)较西医组(79.6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WBC、血清CRP水平均较前降低,中西医结合组WBC、血清CRP水平较西医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西医结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西医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刚藤胶囊联合替硝唑注射液及注射用头孢硫脒治疗CPID,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金刚藤胶囊 替硝唑注射液 注射用头孢硫脒 疗效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藤胶囊联合注射用头孢硫脒及替硝唑注射液治疗54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管晓燕 《北方药学》 2019年第5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究金刚藤胶囊联合注射用头孢硫脒及替硝唑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4)。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硫脒及替硝唑注射... 目的:探究金刚藤胶囊联合注射用头孢硫脒及替硝唑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4)。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硫脒及替硝唑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金刚藤胶囊联合注射用头孢硫脒及替硝唑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C型反应性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与对照组的75.93%相比,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WBC、ES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采用金刚藤胶囊联合注射用头孢硫脒及替硝唑注射液治疗,能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藤胶囊 注射用头孢硫脒 替硝唑注射液 慢性盆腔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注射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晖 吴学文 《抗感染药学》 2017年第5期1087-1088,共2页
目的:评价替硝唑注射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4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不给予任... 目的:评价替硝唑注射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4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不给予任何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观察组患者术前30 min、术后第2天再次给予替硝唑注射液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用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10.81%稍低于对照组为13.51%(P>0.05),住院治疗时间为(11.4±2.0)d略高于对照组为(11.2±2.3)d,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81%高于对照组为5.41%,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硝唑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不确切,并未缩短其住院时间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注射液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切口感染 预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呋辛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8
8
作者 郑厚林 《天津药学》 2002年第1期36-36,41,共2页
目的 :研究头孢呋辛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条件下 (2 5℃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头孢呋辛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 6小时内含量变化 ,并观察外观 ,测定 p H值。结果 :头孢呋辛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 目的 :研究头孢呋辛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条件下 (2 5℃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头孢呋辛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 6小时内含量变化 ,并观察外观 ,测定 p H值。结果 :头孢呋辛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 H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头孢呋辛钠可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呋辛钠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配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鲎试剂用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的探讨
9
作者 张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30期149-,共1页
目的建立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考察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干扰作用,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要求进行试验。结果将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经4倍稀释后可排除干扰,用... 目的建立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考察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干扰作用,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要求进行试验。结果将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经4倍稀释后可排除干扰,用标示灵敏度为0.25Eu/ml的鲎试剂检测其细菌内毒素是有效的。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法检查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热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热原检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藤胶囊联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
10
作者 张翠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金刚藤胶囊联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华县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0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 目的探讨金刚藤胶囊联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华县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0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接受金刚藤胶囊联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较对照组(80.39%)高(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80%)与对照组(7.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刚藤胶囊联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金刚藤胶囊 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哌酮钠的配伍稳定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学联 《浙江临床医学》 1999年第5期338-338,共1页
替硝唑(Tinidaxole)是继甲硝唑后的新一代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及抗原虫药,机体对其耐受性好,且能在体内有效地分布,是替代甲硝唑的更优良的新药,临床上常与抗生素联用。本实验对替硝唑葡萄塘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的配伍变化进行... 替硝唑(Tinidaxole)是继甲硝唑后的新一代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及抗原虫药,机体对其耐受性好,且能在体内有效地分布,是替代甲硝唑的更优良的新药,临床上常与抗生素联用。本实验对替硝唑葡萄塘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的配伍变化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伍稳定性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 硝唑 结果报告 配伍变化 体内 实验 观察 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12
作者 姜芳宁 闫立珠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5期9-10,共2页
目的考察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常温(22℃)下8h内甲磺酸帕珠沙星与替硝唑含量变化,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两种药... 目的考察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常温(22℃)下8h内甲磺酸帕珠沙星与替硝唑含量变化,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两种药物配伍后,8h内的含量、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常温下8h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配伍 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湿止痛汤联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杨利军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20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清湿止痛汤联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清湿止痛汤联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清湿止痛汤联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腹部疼痛、腰骶胀痛、带下增多、腰酸及疲乏低热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盆腔包块直径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湿止痛汤联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清湿止痛汤 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症状评分 炎性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汤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14
作者 杨秀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5S期123-124,共2页
[目的]观察当归汤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8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头孢噻肟钠,2.0g/次;替硝唑注射液,100mL/次,静滴,2次/d。治疗组34例当归汤(金银花、连翘、当归、白芍、香附各... [目的]观察当归汤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8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头孢噻肟钠,2.0g/次;替硝唑注射液,100mL/次,静滴,2次/d。治疗组34例当归汤(金银花、连翘、当归、白芍、香附各15g,甘草、三棱、莪术各10g,延胡索20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20%。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7.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汤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 当归汤 头孢噻肟钠 替硝唑注射液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