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硝唑注射液体外抗厌氧菌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莉丽 朱仲珍 +1 位作者 赵丹萍 严杰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210-212,共3页
作者观察了替硝唑注射液(TNZ)、甲硝唑注射液(MTZ)、乙酰螺旋霉素(AS)和克林霉素(CD)对660株厌氧菌的体外抗菌效果。MIC测定结果:TNZ、MTZ、AS和CD对358株革兰氏阴性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2... 作者观察了替硝唑注射液(TNZ)、甲硝唑注射液(MTZ)、乙酰螺旋霉素(AS)和克林霉素(CD)对660株厌氧菌的体外抗菌效果。MIC测定结果:TNZ、MTZ、AS和CD对358株革兰氏阴性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2~4、4~8、16~32和8~16μg/ml,对302株革兰氏阳性厌氧菌的MIC90分别为4~16、8~32、16~64和4~8μg/ml。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358株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对TNZ、MTZ、AS和CD的敏感率分别为92.7、82.4、46.6和64.5%,302株革兰氏阳性菌则分别为70.9、57.3、45.4和77.5%。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TNZ体外抗厌氧菌效果明显优于MTZ和AS(P均<0.01);TNZ抗革兰氏阳性厌氧菌作用稍弱于CD(MIC,P<0.01;纸片法,P>0.05),但抗革兰氏阴性厌氧菌作用明显较CD为强(P均<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注射液 药理学 厌氧菌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注射液热压灭菌前后含量及pH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玲 邵寅 刘燕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9期647-648,共2页
目的 :了解在热压灭菌前后替硝唑注射液浓度及pH值变化情况。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热压灭菌法对该注射液中替硝唑含量及pH值的影响。结果 :热压灭菌法对替硝唑含量有显著影响 (P <0 .0 5 )。结论 :半成品测量时含量限度应有所... 目的 :了解在热压灭菌前后替硝唑注射液浓度及pH值变化情况。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热压灭菌法对该注射液中替硝唑含量及pH值的影响。结果 :热压灭菌法对替硝唑含量有显著影响 (P <0 .0 5 )。结论 :半成品测量时含量限度应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注射液 热压灭菌 含量测定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注射液体外抗厌氧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肖晓蓉 刘豫蓉 罗慧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88-391,共4页
报告替硝唑注射液对16株厌氧菌参考株及186株临床厌氧菌分离株的体外抗菌作用,并与甲硝唑注射液比较。结果显示替硝唑对所有厌氧菌实验株均有抗菌活性,对125株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有更强的抗菌活性,其MIC90为0.2~0... 报告替硝唑注射液对16株厌氧菌参考株及186株临床厌氧菌分离株的体外抗菌作用,并与甲硝唑注射液比较。结果显示替硝唑对所有厌氧菌实验株均有抗菌活性,对125株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有更强的抗菌活性,其MIC90为0.2~0.8mg/L;对31株厌氧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强,其MIC90为0.8mg/L;对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的抗菌作用较其它实验细菌稍差,其MIC90为12.5~25mg/L。与甲硝唑比较,替硝唑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略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注射液 厌氧菌 体外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配伍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华 刘凯 崔丽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替硝唑注射液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药物配伍 实验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钾注射液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温坚 夏敬民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3期251-252,共2页
目的考察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氯化钾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下,将两种药物按1∶1比例配伍后,观察24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图谱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银量法分别测定替硝唑与氯化钾的含量。结果室温条件下,24h内配伍... 目的考察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氯化钾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下,将两种药物按1∶1比例配伍后,观察24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图谱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银量法分别测定替硝唑与氯化钾的含量。结果室温条件下,24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紫外图谱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条件下,24h内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氯化钾注射液配伍稳定,可供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氯化钾注射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拉定配伍的稳定性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晨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 :考察室温、37℃下 8h内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拉定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 8h内不同时间替硝唑与头孢拉定的含量 ,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 :室温、37℃下 8h内 ,配伍液外观澄明无变... 目的 :考察室温、37℃下 8h内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拉定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 8h内不同时间替硝唑与头孢拉定的含量 ,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 :室温、37℃下 8h内 ,配伍液外观澄明无变色、未见混浊、沉淀及气泡 ,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室温、37℃下 8h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头孢拉定 药物配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汪承松 聂俊军 张松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7期504-504,共1页
目的 :建立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采用抑制或增强实验 ,并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与家兔法检测结果作对比。结果 :将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经 2 .5倍稀释后可排除干扰因素 ,用标示灵敏度为 0 .2 5EU·mL 1 的鲎试... 目的 :建立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采用抑制或增强实验 ,并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与家兔法检测结果作对比。结果 :将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经 2 .5倍稀释后可排除干扰因素 ,用标示灵敏度为 0 .2 5EU·mL 1 的鲎试剂检测细菌内毒素是有效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热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的限度检查
8
作者 苗云海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12期887-888,共2页
目的 :测定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 5 羟甲基糠醛 (5 HMF)的限度。方法 :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5 HMF的测定波长为 2 84.0nm ,参比波长为 3 49.3nm。结果 :5 HMF的平均回收率为 99.74% ,RSD为 0 .92 %。结论 :该方法简便 ,快速 。
关键词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5-羟甲基糠醛 限度检查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鲎法检测
9
作者 刘剑刚 孙浩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5期475-475,共1页
目的 :考察替硝唑葡萄糖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方法 :抑制增强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 :样品溶液无干扰作用 ,与家兔法结果一致。结论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可用灵敏度为 0 .5EU ml的鲎试剂作细菌内毒素检查。
关键词 鲎试剂 细菌内毒素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防治女性生殖道厌氧菌感染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庆华 龚婷 +3 位作者 张玉兰 马庭元 吴熙瑞 吴珊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3期207-208,共2页
探讨替硝唑 (TNZ)注射液防治妇产科疾患及手术患者厌氧菌感染的作用 ,并与甲硝唑 (MNZ)注射液进行比较。方法 :静脉滴注每 2 0 0ml含TNZ 80 0mg或每 2 0 0ml含MNZ 10 0 0mg ,疗程妇科 5d ,产科 3d。用药前后分别做厌氧菌分离培养 ,并比... 探讨替硝唑 (TNZ)注射液防治妇产科疾患及手术患者厌氧菌感染的作用 ,并与甲硝唑 (MNZ)注射液进行比较。方法 :静脉滴注每 2 0 0ml含TNZ 80 0mg或每 2 0 0ml含MNZ 10 0 0mg ,疗程妇科 5d ,产科 3d。用药前后分别做厌氧菌分离培养 ,并比较两种注射液对 3株标准株和 10 7株临床分离厌氧菌的抗菌活性。结果 :TNZ组和MNZ组厌氧菌转阴或明显减少者分别为 91.0 %和 44.0 % ,有效率 94.0 %和 82 .0 %。提示TNZ对厌氧菌的抑制程度和疗效均明显优于MNZ(P <0 .0 1)。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亦证实 ,TNZ的药物敏感率 >MNZ ,前者的MIC和MBC为 0 .39~ 5 0 .0 0mg L ,后者为0 .78~ 10 0 .0 0mg L。结论 :TNZ防治女性生殖道厌氧菌感染明显优于MN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注射液 女性 生殖道 厌氧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