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替代变量正弦反馈控制的混沌陀螺仪系统的有限时间同步
1
作者 陈云 张昌宏 +1 位作者 罗芳 王怀龙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40,共7页
通过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连续、可降维的有限时间控制器——替代变量正弦反馈控制器,构造了该控制器下混沌陀螺仪系统的主从有限时间同步框架,并将有限时间同步问题转化为误差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问题;然后,应用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证... 通过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连续、可降维的有限时间控制器——替代变量正弦反馈控制器,构造了该控制器下混沌陀螺仪系统的主从有限时间同步框架,并将有限时间同步问题转化为误差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问题;然后,应用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证明了两个混沌陀螺仪系统达到有限时间同步的充分性判据,并推导了同步时间的估计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得同步判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陀螺仪系统 有限时间同步 替代变量正弦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状态变量反馈控制的三相正弦波PWM逆变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一工 《现代电力》 1996年第3期27-34,共8页
讨论了一种采用状态变量反馈控制的三相正弦波逆变器,在较重的非线性负载下仍能保持负载输入端的波形较好。这种控制方式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其它电力电子装置的控制器中。提出了一种易于用计算机控制实现的脉宽调制(PWM)开关控制... 讨论了一种采用状态变量反馈控制的三相正弦波逆变器,在较重的非线性负载下仍能保持负载输入端的波形较好。这种控制方式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其它电力电子装置的控制器中。提出了一种易于用计算机控制实现的脉宽调制(PWM)开关控制模式,这种控制模式具有开关损耗较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三相 状态变量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控器件励磁系统的多变量反馈线性化控制 被引量:16
3
作者 毛承雄 何金平 +1 位作者 王丹 陆继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3-60,10,共8页
全控器件励磁系统不仅具有常规励磁系统的控制功能,还能够在网侧对系统补偿无功,为发电机提供更多阻尼,从而改善系统的阻尼特性,但随着控制变量的增加和系统结构的变化,使得整个系统变的更加复杂,控制系统的设计难度加大。针对这种复杂... 全控器件励磁系统不仅具有常规励磁系统的控制功能,还能够在网侧对系统补偿无功,为发电机提供更多阻尼,从而改善系统的阻尼特性,但随着控制变量的增加和系统结构的变化,使得整个系统变的更加复杂,控制系统的设计难度加大。针对这种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首先分析网侧无功补偿与网侧并联等效阻抗的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基于三阶同步发电机模型的全控器件励磁系统的等效模型。以控制转子功角和机端电压稳定为目标,采用多变量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基于此等效模型的两输入两输出非线性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线性控制(电压自动调节器+电力系统稳定器)方法,所提非线性控制策略在系统受到大干扰的情况下,依然能较好地增强系统阻尼,并且随着补偿容量的提高,阻尼效果更好;当系统参数发生改变时,依然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相比线性控制适应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控器件励磁 变量反馈线性化 非线性控制 无功补偿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状态反馈预测控制的变量配对新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罗雄麟 任丽红 +2 位作者 蒋慧蓉 韦明辉 许锋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6-999,1004,共5页
对于多变量系统,回路间的关联分析和变量配对是控制系统设计的第一步。文献针对稳态相对增益阵(relative gain array,RGA)只考虑了系统的稳态特性而没有考虑动态过程中各回路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改进的动态相对增益阵。在多变量状... 对于多变量系统,回路间的关联分析和变量配对是控制系统设计的第一步。文献针对稳态相对增益阵(relative gain array,RGA)只考虑了系统的稳态特性而没有考虑动态过程中各回路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改进的动态相对增益阵。在多变量状态反馈预测控制(SFPC)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变量配对标准,能比较充分的反映控制过程的动态和稳态信息。通过对预测时域P的优化选择确定被控过程的相关性指数矩阵μ,并将μ与稳态信息阵K相结合得出最终的配对矩阵Λ。最后通过实例研究与其他配对方法比较,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得出比较好的变量配对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系统 变量配对 相对增益 状态反馈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量反馈的电力系统混沌振荡控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强 王宝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9,共4页
混沌运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表现了系统内部的复杂性、随机性和无序性。电力系统也存在混沌现象,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是有害的。采用变量反馈控制法(VFC)控制互联电力系统由周期性负荷扰动引起的混沌振荡,根据混沌运动对初值敏感依赖性... 混沌运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表现了系统内部的复杂性、随机性和无序性。电力系统也存在混沌现象,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是有害的。采用变量反馈控制法(VFC)控制互联电力系统由周期性负荷扰动引起的混沌振荡,根据混沌运动对初值敏感依赖性,仅采用单一状态变量反馈就能有效地抑制系统的混沌振荡,使系统从混沌或不稳定状态进入稳定的运动状态。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轨道跟踪能力,不改变被控系统的结构,不需要使用除系统输出或状态变量以外的任何有关被控系统的信息。在仿真分析时比较了反馈控制器投入前后的系统动态行为,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反馈 电力系统 混沌振荡控制 稳定性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中间状态反馈的多变量非线性预测控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道平 朱学峰 +1 位作者 陈灼明 肖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4-50,共7页
给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变量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提出了带中间状态反馈校正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变量非线性预测控制,以及反馈校正矩阵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大大地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是一种有效和实用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 变量 非线性系统 预测控制 反馈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电压恢复器的复合数字多变量状态空间反馈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文勇 肖立业 +2 位作者 任晋旗 张志丰 欧阳羿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55-58,66,共5页
在三相三线制系统中,动态电压恢复器面临的主要控制问题是不平衡暂降下对系统三相不平衡的补偿问题。通过正负序分量分解并在正负序坐标下进行建模和控制的方法虽能较好地抑制三相不平衡,但由于正负序分解带来的延迟具有较慢的动态响应... 在三相三线制系统中,动态电压恢复器面临的主要控制问题是不平衡暂降下对系统三相不平衡的补偿问题。通过正负序分量分解并在正负序坐标下进行建模和控制的方法虽能较好地抑制三相不平衡,但由于正负序分解带来的延迟具有较慢的动态响应速度。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复合数字多变量状态空间反馈控制的方法。在检测到暂降发生并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采用单数字多变量状态空间反馈法进行控制,进入稳态时通过控制量的分解无缝地切换到双数字多变量状态空间反馈法,检测到暂降结束时再无缝地切换到单数字多变量状态空间反馈法。该方法同时实现了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和较高的稳态精度。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电压恢复器 复合数字多变量状态空间反馈控制 电压暂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源逆变器的多变量线性状态反馈控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先飞 郑建勇 胡敏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1-54,共4页
针对Z源逆变器具有的非线性特征,以及提高直流侧电压控制对负载变化的响应速度,提出适用于Z源逆变器独立发电系统的多变量线性状态反馈控制方案。首先,利用功率平衡在dq坐标系下建立了Z源逆变器的6阶系统模型,分析表明该系统属于3输入3... 针对Z源逆变器具有的非线性特征,以及提高直流侧电压控制对负载变化的响应速度,提出适用于Z源逆变器独立发电系统的多变量线性状态反馈控制方案。首先,利用功率平衡在dq坐标系下建立了Z源逆变器的6阶系统模型,分析表明该系统属于3输入3输出的非线性系统;继而,利用求李导数的方法进行坐标变换,获得新坐标系下的系统可观可控的线性状态方程;在Z源电容电压的控制方程中引入了电感电流的附加控制以保证系统坐标变换时产生的一阶内部动态的稳定性;电压控制采用PI控制器确保了目标电压的无误差输出;最后,通过Simulink建立了仿真模型,验证了在负载性质变化时和输入电压变化时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源逆变器 直流侧电压控制 变量线性状态反馈 负载变化 响应速度 内部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移-力反馈型斜盘式变量柱塞泵控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磊 吴志明 于兰英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19,共3页
对应用位移-力反馈原理的斜盘式轴向变量柱塞泵开展研究,建立液压先导式比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变量控制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位移-力反馈型液控变量系统具有线性比例特征,活塞间隙等结构参数对动态响应特性影响... 对应用位移-力反馈原理的斜盘式轴向变量柱塞泵开展研究,建立液压先导式比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变量控制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位移-力反馈型液控变量系统具有线性比例特征,活塞间隙等结构参数对动态响应特性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变量柱塞泵 位移-力反馈 液压比例控制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状态变量的一阶微分反馈法实现蔡电路的混沌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邹艳丽 罗晓曙 陈关荣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5-568,573,共5页
提出了用系统变量的一阶微分反馈实现Chua电路的分岔和混沌控制的方法.首先根据理论分析,求出使混沌Chua电路中不动点稳定时控制参数k1的取值范围和使系统发生Hopf分岔时控制参数k1的临界值k0.由分岔图可以得到系统被控制到各种nP周期... 提出了用系统变量的一阶微分反馈实现Chua电路的分岔和混沌控制的方法.首先根据理论分析,求出使混沌Chua电路中不动点稳定时控制参数k1的取值范围和使系统发生Hopf分岔时控制参数k1的临界值k0.由分岔图可以得到系统被控制到各种nP周期轨道时k1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该控制方法,设计了实现Chua电路混沌控制的电路,并进行了电路仿真.数值计算和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控制分岔和混沌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电路 变量的微分反馈 混沌控制 HOPF分岔 电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储气室多变量反馈线性化控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萍 赵振家 常然然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83,89,共6页
针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功率可控性,首先利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将储气室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模型线性化,再对系统选择合适的极点,应用多变量极点配置方法对储气室气体温度和压力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控制器输入端施加阶跃信号... 针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功率可控性,首先利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将储气室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模型线性化,再对系统选择合适的极点,应用多变量极点配置方法对储气室气体温度和压力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控制器输入端施加阶跃信号且增大储气室进气阀开度后,能够使得气体温度和压力快速地回到平衡状态,且波动很小,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储气室 温度 压力 控制 反馈线性化 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正弦扰动的时滞系统前馈-反馈次优控制:灵敏度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功友 马慧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2-729,共8页
研究线性时滞系统在外部正弦扰动作用下的前馈-反馈最优减振问题,提出了一种最优控制律的灵敏度设计方法.通过引入灵敏度参数并围绕它展开幂级数,将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简化为不含超前项和时滞项的两点边值问题族.通过截取最优控制级... 研究线性时滞系统在外部正弦扰动作用下的前馈-反馈最优减振问题,提出了一种最优控制律的灵敏度设计方法.通过引入灵敏度参数并围绕它展开幂级数,将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简化为不含超前项和时滞项的两点边值问题族.通过截取最优控制级数的有限和获得原系统的前馈-反馈次优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状态反馈最优控制相比,本文的算法更加鲁棒,能更加有效地抑制正弦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系统 灵敏度法 正弦扰动 最优控制 前馈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神经元的正弦函数-延迟反馈反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洪洁 张文龙 童伟君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3-238,共6页
目的研究单个Hindmarsh-Rose(H-R)神经元模型从周期动力学模式转向混沌模式的自适应反控制问题。方法利用施加正弦函数延迟自反馈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别将耦合强度和时间延迟作为控制参数。结果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计算,给出神经元... 目的研究单个Hindmarsh-Rose(H-R)神经元模型从周期动力学模式转向混沌模式的自适应反控制问题。方法利用施加正弦函数延迟自反馈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别将耦合强度和时间延迟作为控制参数。结果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计算,给出神经元的膜电位变量随耦合强度和时间延迟两个参数变化的分岔图,发现在耦合强度值和时间延迟两个参数组合的一些范围内,本来是3峰周期动力学模式的H-R神经元运动可被反控制成混沌模式及其他周期模式的运动。结论对H-R神经进行反控制的正弦延迟自适应反馈法是有效的,耦合强度和时间延迟均为反控制的重要参数。控制过程反映了神经独有的自适应的信息识别的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神经元 正弦函数 自延迟反馈 控制 混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继电反馈的多变量PID控制器自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书才 刘红波 《控制工程》 CSCD 2008年第4期382-384,388,共4页
PID控制是工业过程中最常用的控制方法,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被控过程往往是多变量、有耦合的,常规PID控制器参数往往整定不良、性能欠佳,对运行工况的适应性较差。为此,将迭代反馈理论和继电整定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一种适用于存在耦... PID控制是工业过程中最常用的控制方法,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被控过程往往是多变量、有耦合的,常规PID控制器参数往往整定不良、性能欠佳,对运行工况的适应性较差。为此,将迭代反馈理论和继电整定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一种适用于存在耦合的多变量系统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运用该方法整定PID参数,不需要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而且具有速度快、效果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系统 迭代反馈整定 继电反馈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变量反馈控制混沌 被引量:5
15
作者 龚礼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0-344,共5页
变量反馈控制混沌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不需要知道目标轨道的直接变量反馈控制混沌的方法 .通过调节反馈强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稳定周期轨道 .这种方法用于控制混沌的Duffing方程 。
关键词 混沌系统 混沌控制 非线性动力学 直接变量反馈控制 周期轨道 DUFFING方程 反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分段常数变量及干扰的反馈控制模型的N-S分支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斯养 靳宝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97,共13页
本文讨论了具有分段常数变量及干扰的单种群反馈控制模型的稳定性及N-S分支等问题.通过计算得到微分模型对应的差分模型,基于特征值理论和Schur-Cohn判据得到正平衡态局部渐进稳定的充分条件,以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为分支参数,运用分支理... 本文讨论了具有分段常数变量及干扰的单种群反馈控制模型的稳定性及N-S分支等问题.通过计算得到微分模型对应的差分模型,基于特征值理论和Schur-Cohn判据得到正平衡态局部渐进稳定的充分条件,以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为分支参数,运用分支理论和中心流形定理分析了Neimark-Sacker分支的存在条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理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当单种群反馈控制模型增加分段常数变量及干扰后,模型将会变得非常复杂;平衡态稳定性的开关现象会随着种群数量对于内禀增长率的影响而发生变化,随之将会产生Neimark–Sacker分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常数变量 反馈控制 干扰 N-S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反馈电液比例恒功率变量泵开发研究及其状态反馈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德欢 路甬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1-16,32,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电反馈电液比例恒功率泵控制方案,它可以获得较传统的力反馈恒功率泵更高的恒功率调节精度和控制特性。本文还对该泵的状态反馈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获得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变量 恒功率 状态反馈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混沌同步的非线性变量反馈控制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天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9-64,共6页
应用非线性变量反馈控制法,通过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和尝试法,分别构造了一些非线性反馈函数,并用以实现了对Rossler系统和改进的Lorenz系统的混沌同步。2种方法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
关键词 混沌同步 非线性变量 反馈控制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馈线性化的多变量模糊迭代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宁波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7-122,130,共6页
针对一类多变量非线性控制对象的轨迹跟踪问题,设计一种模糊迭代学习控制器,利用模糊控制器动态调节迭代学习律增益矩阵参数,通过反馈线性化算法和信息融合技术降低模糊控制器输入变量维数,实现多变量非线性系统轨迹跟踪控制.结果表明:... 针对一类多变量非线性控制对象的轨迹跟踪问题,设计一种模糊迭代学习控制器,利用模糊控制器动态调节迭代学习律增益矩阵参数,通过反馈线性化算法和信息融合技术降低模糊控制器输入变量维数,实现多变量非线性系统轨迹跟踪控制.结果表明:与固定增益型迭代学习控制器相比,采用模糊迭代学习控制器学习速度提高,控制稳定性改善,两自由度机械臂的轨迹跟踪控制仿真结果也验证模糊迭代学习控制器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迭代学习控制 变量模糊控制 反馈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变量注入反馈控制混沌Lorenz系统的方法
20
作者 龚礼华 吕华平 胡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2-775,共4页
提出了多变量注入反馈控制混沌的方法 ,适当选择反馈强度可以把系统控制到平衡态或周期轨道上 ,通过改变注入的外场可以加快控制的速度 .
关键词 变量注入 LORENZ混沌系统 反馈控制 平衡态 混沌控制 反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