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曾熙书风嬗变研究
1
作者 黄宇川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35-38,共4页
1911年前,作为传统文人的曾熙主要投身于仕途,对于书法的学习除了艺术审美上的追求,更多注重书法的实用性。而1915年来沪鬻书后,为了能在鬻书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曾熙更加关注书法的艺术性,追求独树一帜的书风。曾熙从清末走入了民国初... 1911年前,作为传统文人的曾熙主要投身于仕途,对于书法的学习除了艺术审美上的追求,更多注重书法的实用性。而1915年来沪鬻书后,为了能在鬻书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曾熙更加关注书法的艺术性,追求独树一帜的书风。曾熙从清末走入了民国初期,从士大夫转为职业书画家。不同的社会身份、思想观念使其书法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分析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时代背景、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了解曾熙书风转变的成因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熙 书法 风格变化书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熙的书学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文华 《艺术探索》 2014年第1期37-41,共5页
曾熙不仅在书法创作上成绩斐然,在书法理论方面亦有许多精彩论述。其论主要散见于《游天戏海室雅言》及其书画题跋。他以精湛的书艺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对书法的学习方法、审美风格,以及在书家品评等方面,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 曾熙 书学思想 习书方法 品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熙晚年书风及其成因 被引量:3
3
作者 冯文华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7-29,91,共4页
对于曾熙这样一位书法家,现有的研究是不够的,偶有论及,也只是偏重于表面艺术风格的简单陈述,对其晚年书风的具体特色及成因基本上不涉及。本文认为,他晚年的书法风格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导源三代,融会贯通;沟通南北,圆融畅达;笔画平... 对于曾熙这样一位书法家,现有的研究是不够的,偶有论及,也只是偏重于表面艺术风格的简单陈述,对其晚年书风的具体特色及成因基本上不涉及。本文认为,他晚年的书法风格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导源三代,融会贯通;沟通南北,圆融畅达;笔画平稳,布局工整。而他“三考”的人生经历、与李瑞清的交往、晚年画艺的精湛则是形成这一风格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熙 书风特色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熙所绘书斋山水释读
4
作者 刘金库 《书画艺术》 2009年第5期51-56,共6页
曾熙(1861年-1930年),初字嗣元,更字子缉,一作子辑,又字季子,号俟园,晚年更号为农髯,湖南衡阳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曾主讲于石鼓书院。1915年应挚友李瑞清邀请至上海,鬻诗文书画,以劳易食,兼收门徒,著名的画... 曾熙(1861年-1930年),初字嗣元,更字子缉,一作子辑,又字季子,号俟园,晚年更号为农髯,湖南衡阳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曾主讲于石鼓书院。1915年应挚友李瑞清邀请至上海,鬻诗文书画,以劳易食,兼收门徒,著名的画家张大千即为他的门徒之一。曾氏与李瑞清有“北李南曾”之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熙 释读 山水 书斋 李瑞清 张大千 门徒 书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熙书法艺术思想对提升衡阳历史文化品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国富 《艺术科技》 2017年第1期56-56,共1页
本文以曾熙书法艺术思想为线索来展开论述,对他起伏的生平经历、艰辛的办学历程和严谨的治学思想进行了逐一剖析。笔者经过系统的资料收集和分析认为,曾熙作为一位衡阳籍人士,应该得到应有的历史地位,以此可作为衡阳对外宣传的一张很好... 本文以曾熙书法艺术思想为线索来展开论述,对他起伏的生平经历、艰辛的办学历程和严谨的治学思想进行了逐一剖析。笔者经过系统的资料收集和分析认为,曾熙作为一位衡阳籍人士,应该得到应有的历史地位,以此可作为衡阳对外宣传的一张很好的名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熙 书法 思想 文化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曾熙书法的取法及艺术风格 被引量:2
6
作者 曹梦博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年第1期92-93,共2页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艺术瑰宝,书法不仅是具有极高美感的欣赏性物质艺术,也是一种承载书法家个人思想和时代特色的精神艺术,它的发展和传承对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拓宽我国文化艺术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我国是世界四...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艺术瑰宝,书法不仅是具有极高美感的欣赏性物质艺术,也是一种承载书法家个人思想和时代特色的精神艺术,它的发展和传承对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拓宽我国文化艺术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巨匠,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大师为我国留下了宝贵的艺术作品和艺术理念,为我国艺术界的后来者和一颗颗新星提供了艺术基础和经验。曾熙是我国清末民初的一位著名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和学者,他的艺术造诣极高,其书画作品对我国书画界影响深远。在欣赏曾熙的书画作品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得到极大的视觉享受,更能够透过表面的美感欣赏到曾熙的个人书画思想,体会曾熙的艺术境界,一览书画艺术之奇妙,感受书法大家之风采。文章围绕书画家曾熙,探讨其书法思想和书法造诣,体会他的艺术风格,为当代的书法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熙 书法艺术 艺术风格 书法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熙对何绍基大篆的承传与超越
7
作者 王东民 《中国书画》 2022年第4期46-82,共37页
何绍基(1799-1873)、曾熙(1861-1930)是晚清到民国时期重要的湘籍书法家。关于何绍基书法的研究已取得丰厚成果,海内外举办过多次大型的专题展览、研讨会,对于曾熙生平及书艺的梳理研究近年来才刚刚起步。2013年《曾熙书法集》(上海辞... 何绍基(1799-1873)、曾熙(1861-1930)是晚清到民国时期重要的湘籍书法家。关于何绍基书法的研究已取得丰厚成果,海内外举办过多次大型的专题展览、研讨会,对于曾熙生平及书艺的梳理研究近年来才刚刚起步。2013年《曾熙书法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年《曾熙年谱长编》(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出版为曾熙书法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熙 何绍基 专题展览 大篆 民国时期 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熙书法艺术初探
8
作者 彭育龙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10期81-82,共2页
曾熙,清末民初的知名书画家、学者、教育家,以书画名世,影响很大,早岁学书何绍基,一生追摹《瘗鹤铭》,旁及两周金文,篆、隶、楷、行、草五体兼备,晚年寓居海上,与吴昌硕、黄宾虹等齐名,为"海上四妖"之一,尔后一改往日书风,走... 曾熙,清末民初的知名书画家、学者、教育家,以书画名世,影响很大,早岁学书何绍基,一生追摹《瘗鹤铭》,旁及两周金文,篆、隶、楷、行、草五体兼备,晚年寓居海上,与吴昌硕、黄宾虹等齐名,为"海上四妖"之一,尔后一改往日书风,走以帖融碑的道路,晚年兼习山水、花鸟,极具个人特色,其打通书画之思想,碑帖融合之道路,力求创新之胆魄,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熙 书法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幽造秘”——曾熙章草观念及成就探析
9
作者 元国霞 《中国书画》 2022年第4期38-45,共8页
引言1919年,弟子张大千请曾熙书章草作品,曾熙激动不已,为其作章草《从所每无联》,并在题款中感慨:“季蝯仁棣癖嗜予书,且嗜予作章法。予于章颇谓能发幽造秘,当世阿某外,鲜有知之者,季蝯乃造门而请,亦大奇事,因并识此。”
关键词 曾熙 章草 张大千 题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回溯与湘人本色——纪念曾熙诞辰160周年书画特展综述
10
作者 陈元幸子 《中国书画》 2022年第4期32-37,I0001,I0002,1,F0004,共10页
一、展览概况:市民共享的书画大展2021年是湖南衡阳籍著名书家、教育家、画家曾熙诞辰160周年,为纪念他在近现代传统中国书画史上的艺术成就和贡献。
关键词 曾熙 书画史 书画大展 湖南衡阳 近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美术馆藏曾熙《临钟繇、王羲之帖》赏析
11
作者 张漫 《书画世界》 2022年第2期16-19,共4页
曾熙是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教育家,曾名噪一时,书法自称南宗,在当时与李瑞清并称“北李南曾”。其书法有着极高的艺术欣赏和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江苏省美术馆所藏曾熙《临钟繇、王羲之帖》小楷长卷进行释文及赏析,对其小楷书法渊源和... 曾熙是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教育家,曾名噪一时,书法自称南宗,在当时与李瑞清并称“北李南曾”。其书法有着极高的艺术欣赏和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江苏省美术馆所藏曾熙《临钟繇、王羲之帖》小楷长卷进行释文及赏析,对其小楷书法渊源和艺术创新做出分析并提出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熙 小楷 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熙“以书入画”观探析
12
作者 熊志颖 《书画世界》 2022年第9期78-80,共3页
本文通过梳理文献,论述曾熙“以书入画”观点对古人的继承及创新之处。具体到书体层面,曾熙从周秦篆籀和章草八分的各种书体的笔之中汲取营养,并将其运用于绘画之中,增强了绘画的表现力。曾熙的绘画思想对其门下弟子张大千、张善孖、江... 本文通过梳理文献,论述曾熙“以书入画”观点对古人的继承及创新之处。具体到书体层面,曾熙从周秦篆籀和章草八分的各种书体的笔之中汲取营养,并将其运用于绘画之中,增强了绘画的表现力。曾熙的绘画思想对其门下弟子张大千、张善孖、江万平等人,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曾熙的“以书入画”观念,作为个案研究,或能为当下的国画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熙 绘画 以书入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宗霍的书学观——马宗霍及其书学著作的学术史考察(上)
13
作者 陈硕 《中国书画》 2016年第11期4-10,共7页
《书林藻鉴》与《书林纪事》([1])为著名学者马宗霍(1897—1976)一生在书学领域的主要著述。马氏较为"精""纯"的学术路径使其远不及同时的许多学人在坊间歆享盛名([2]),以二著为代表的相关著述或因体例与撰述思维上的某种"... 《书林藻鉴》与《书林纪事》([1])为著名学者马宗霍(1897—1976)一生在书学领域的主要著述。马氏较为"精""纯"的学术路径使其远不及同时的许多学人在坊间歆享盛名([2]),以二著为代表的相关著述或因体例与撰述思维上的某种"滞后性"而未能在一些学者笔下荣膺佳评,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著作迄今仍然保持着相当的生命力,取资援引不乏其事([3])。欲对其人其著形成客观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学 马宗霍 书林纪事 主要著述 马氏 北碑 曾熙 学史 南北书派论 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饥饿为何能延寿?
14
《养猪》 2017年第6期16-16,共1页
【俄新社莫斯科10月27日电】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定期节食可以改善细胞的能量交换进程,从而延年益寿。他们研究了线虫体内的物质交换进程,发现导致衰老的原因之一正是调控细胞生理机能、负责能量转化的线粒体出... 【俄新社莫斯科10月27日电】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定期节食可以改善细胞的能量交换进程,从而延年益寿。他们研究了线虫体内的物质交换进程,发现导致衰老的原因之一正是调控细胞生理机能、负责能量转化的线粒体出现功能紊乱。随着年岁的增长,线粒体逐步走下坡路,开始合成一些特殊物质,损害细胞、破坏新陈代谢。这一进程也是引发老年病的诱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新社 曾熙 饥饿 延寿 公共卫生 能量交换 诱因 线虫 线粒体 物质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环境有益女性长寿
15
作者 陈希 《养猪》 2016年第4期78-78,共1页
据美国《环境健康展望》杂志刊登哈佛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居住环境绿植多可显著降低女性死亡率。与生活在绿植最少环境的女性相比,生活在绿植最多环境的女性死亡率可降低12%。新研究中,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专家彼得·... 据美国《环境健康展望》杂志刊登哈佛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居住环境绿植多可显著降低女性死亡率。与生活在绿植最少环境的女性相比,生活在绿植最多环境的女性死亡率可降低12%。新研究中,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专家彼得·詹姆斯博士和布莱根妇女医院专家对美国护士健康研究(2000—2008)涉及的108 630名女性的相关数据展开了梳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理分析 绿色环境 环境健康 曾熙 居住环境 医院专家 流行病学专家 公共卫生 布莱 彼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吃巧克力有助预防房颤
16
《养猪》 2017年第4期78-78,共1页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5月23日报道】据认为吃巧克力与心脏病和中风风险降低有关联,而现在丹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经常享用这一美味或许还有助于防止出现心房颤动,它是心律不齐的一种。
关键词 心律不齐 心房颤动 风险降低 下半部 认知障碍 概率比 公共卫生 曾熙 伊斯 三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书心得
17
作者 武春河 《中国书画》 2017年第1期21-21,共1页
万法归我,我书无法:非是无法,心画心法:心法之法,无有定法。这24个字,是我近临何绍基时的一则心得。何绍基是有清一代书法名家。他的字“从三代两汉苞举无遗,取其精意入楷,其腕之空取《黑女》,力之厚取平原,锋之险劲取兰台,故能独有... 万法归我,我书无法:非是无法,心画心法:心法之法,无有定法。这24个字,是我近临何绍基时的一则心得。何绍基是有清一代书法名家。他的字“从三代两汉苞举无遗,取其精意入楷,其腕之空取《黑女》,力之厚取平原,锋之险劲取兰台,故能独有千古”(曾熙语),将多家法度融合于心,修成自家心法,挥毫之时,点画自笔底流出,萧散、疏旷,浑化自如,似无法可依,实法度之内。书至于此,可称得上近于化境了。书法史上有成就的大家,都有一个师从前人之法到自成一家之法的过程。书法有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名家 书法史 曾熙 何绍基 心画 心法 万法 精意 兰台 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字之师——由“卯”及“丣”管窥张大千的文字学修养
18
作者 章之昊 《书法教育》 2021年第4期28-33,共6页
王方宇先生在《张大千先生和八大山人》一文中记载了一段关于曾熙、张大千师徒与八大山人《醉翁吟》卷年款的小掌故。[1]按照王先生的说法,八大山人《醉翁吟》卷中的年款当为"乙酉",而曾熙则释为"乙亥",张大千随乃... 王方宇先生在《张大千先生和八大山人》一文中记载了一段关于曾熙、张大千师徒与八大山人《醉翁吟》卷年款的小掌故。[1]按照王先生的说法,八大山人《醉翁吟》卷中的年款当为"乙酉",而曾熙则释为"乙亥",张大千随乃师亦释读为"乙亥"。曾熙驾鹤多年后,张大千方将其重订为"乙酉",并对王方宇先生感叹说:"我从前把‘乙酉’读成‘乙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张大千 曾熙 王先生 文字学 醉翁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气象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已于今年2月下旬选举产生
19
作者 金芳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13-13,共1页
四川省气象学会第六、第七届理事会换届工作会议已于今年2月23、24日在成都召开。新老理事欢聚一堂,共商全省气象学会大事。 此次会议及时传达了国家气象局副局长章基嘉1989年10月在黄山市召开的全国气象学会秘书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一... 四川省气象学会第六、第七届理事会换届工作会议已于今年2月23、24日在成都召开。新老理事欢聚一堂,共商全省气象学会大事。 此次会议及时传达了国家气象局副局长章基嘉1989年10月在黄山市召开的全国气象学会秘书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一致认为搞好气象学会工作的根本与关键在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会 社会主义方向 国家气象局 换届工作 党的领导 副局长 曾熙 工作总结报告 常务理事会 郑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铜中国
20
作者 黄宏晓 《中华手工》 2014年第9期36-37,共2页
青铜青铜原指铜锡合金,后除黄铜、白铜以外的铜合金均称青铜,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其熔点低、硬度大、可塑性强、耐磨、耐腐蚀、色泽光亮。多采用铸造的方法制作,古朴高雅,具有浓烈的文化和历史气息,艺术表现力极强,曾熙凯.台湾... 青铜青铜原指铜锡合金,后除黄铜、白铜以外的铜合金均称青铜,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其熔点低、硬度大、可塑性强、耐磨、耐腐蚀、色泽光亮。多采用铸造的方法制作,古朴高雅,具有浓烈的文化和历史气息,艺术表现力极强,曾熙凯.台湾独立设计师,曾获多项国际设计竞赛奖项,作品2008年开始在伦敦、米兰、巴黎等地展出。探寻烟涧村2011年,曾熙凯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回家时参观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台北故宫主展馆的二楼有一个青铜器的常设展区,里面既展示了一件件流传几千年的出土文物,又有图文资料讲解青铜器的制造工艺,明代《遵生八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熙 台北故宫博物院 遵生八笺 国际设计竞赛 铜合金 主展馆 图文资料 锡合金 台湾独立 艺术表现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