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态视角下我国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提升路径研究——基于DEA-Malmquist与fsQCA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于水情 郑军 张明月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3-1074,共12页
绿色生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薯类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其绿色生产效率是促进薯类作物稳产保供,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构建了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 绿色生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薯类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其绿色生产效率是促进薯类作物稳产保供,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构建了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曼昆斯特指数),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中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 2000—2020年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的演变趋势和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从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3个方面选择受灾率、有效灌溉面积、城镇化率、劳动力素质、农业财政支持力度5个条件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其提升路径进行研究,探究其核心因素、关键因素以及根本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从演变趋势看,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整体上增长幅度相对稳定,且增长动力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2)从空间上看,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发展不平衡,且绿色生产率稳步增长的省份以黄淮地区和东北三省为主,大多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绿色生产效率下降的省份分布相对分散,涉及华中、华南、西南部分省份。3)从提升路径看,主要有“城镇化水平”主导型、“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支持”主导型、“农业基础设施+受教育程度+技术创新”推动型、“受教育程度+城镇化水平+技术创新”推动型4条提升路径。其中,财政支持力度是提升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的核心因素,技术创新是关键因素,人力资本是前提条件与根本保障。基于此,提出鼓励绿色新技术研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劳动力等建议,以此促进我国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类作物 绿色生产效率 曼昆斯特指数 提升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