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HPLC-Q-Orbitrap HRMS法分析曼地亚红豆杉炮制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雅静 王胜超 +5 位作者 张振凌 朱建光 院军 吴亚宁 郭幸 张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28,I0027,I0028,共15页
目的为探究曼地亚红豆杉炮制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Q-Orbitrap HRMS)对曼地亚红豆杉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根据高分辨质谱精确分子量及碎片离子信息、对照品、文献、在线... 目的为探究曼地亚红豆杉炮制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Q-Orbitrap HRMS)对曼地亚红豆杉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根据高分辨质谱精确分子量及碎片离子信息、对照品、文献、在线数据库等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以炮制前后各成分的离子峰面积比作为炮制前后的变化指数进行对比;利用SIMCA软件建立曼地亚红豆杉不同炮制品的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获得PCA图、OPLS-DA图和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筛选曼地亚红豆杉炮制前后的差异性成分。结果共鉴定出74个成分,曼地亚红豆杉生品74个成分、酒炙品70个成分、酒浸品70个成分、酒洗品71个成分、酒蒸品71个成分、醋浸品71个成分、醋炒品71个成分、醋蒸品71个成分、蜜炙品72个成分、姜炙品70个成分。其中,18个成分通过与对照品比对鉴定。经PCA,发现不同炮制方法对曼地亚红豆杉的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差异,OPLS-DA筛选出VIP值>1的38个化学成分作为不同炮制方法的主要差异性成分。结论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曼地亚红豆杉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差异,通过比较化学成分差异可为临床疗效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亚红豆杉 炮制 UHPLC-Q-Orbitrap HRMS 化学成分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花粉活力检测条件优化和适宜储藏温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呈伟 郑玉红 +3 位作者 李莹 陆波 彭峰 陈晓萱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8,共6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对适宜于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Taxus media‘Hicksii’)花粉活力检测的TTC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的实验条件进行了选择,并采用优化条件研究了在25℃~-196℃条件下储藏13周花粉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TTC染色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对适宜于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Taxus media‘Hicksii’)花粉活力检测的TTC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的实验条件进行了选择,并采用优化条件研究了在25℃~-196℃条件下储藏13周花粉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TTC染色法测定的花粉活力均高于离体培养法。在TTC染色法的3个影响因素(染液pH、TTC浓度和染色温度)中,染液pH对检测结果有极显著影响,而染色温度和TTC浓度则无显著影响,但温度对染色速率有影响。在离体培养法的3个影响因素(培养基中蔗糖添加量、H3BO3和Ca(NO3)2浓度及培养温度)中,蔗糖添加量对检测结果有极显著影响,在含质量体积分数15%蔗糖的培养基上花粉活力最高,而在含质量体积分数20%和25%蔗糖的培养基上花粉均不能萌发;在含100和200 mg.L-1H3BO3的培养基中添加200 mg.L-1Ca(NO3)2均能显著提高花粉活力;培养温度对花粉萌发速率有影响但对花粉活力没有明显影响。TTC染色法的最优检测条件为:用5.0 g.L-1TTC染液(pH 7.0)在35℃下染色2.0 h;离体培养法的最优检测条件为:用含质量体积分数15%蔗糖、100 mg.L-1H3BO3和200 mg.L-1Ca(NO3)2的培养基暗培养4 d。在25℃、4℃、0℃、-20℃、-80℃和-196℃条件下储藏13周,‘Hicksii’花粉活力和保持时间有明显差异,其中,于-80℃和-196℃储藏3 d花粉就丧失活力;于25℃和-20℃储藏7周、4℃储藏10周,花粉仍有一定的活力;而在0℃条件下花粉活力最高,且储藏11周花粉仍有活力。推测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花粉对低温的抗性较差,0℃为其适宜的储藏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 花粉活力 TTC染色法 离体萌发法 储藏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强对曼地亚红豆杉膜代谢及保护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0
3
作者 芦站根 赵昌琼 +1 位作者 周文杰 谈锋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9-92,共4页
以不同光强下的3年生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cv.Hicksii)为材料,并以自然光作为对照,探讨了光强对曼地亚红豆杉膜代谢及体内保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层遮荫较对照提高了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抗氧化物质ASA(ascorbicacid抗坏血... 以不同光强下的3年生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cv.Hicksii)为材料,并以自然光作为对照,探讨了光强对曼地亚红豆杉膜代谢及体内保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层遮荫较对照提高了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抗氧化物质ASA(ascorbicacid抗坏血酸)的含量,降低了O2.-产生速率、MDA(malondialdehyde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从而使膜脂过氧化维持在一定水平。而二层遮荫下的叶片CAT活性较对照明显增强,但由于SOD、POD酶活性及ASA含量均较对照降低,而使O2.-产生速率、MDA含量上升,细胞膜相对透性有所增加。结果表明,一层遮荫(50.0%的透光率)提高了曼地亚红豆杉清除活性氧的能力,是曼地亚红豆杉在重庆低海拔地区种植的最适宜的光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亚红豆杉 光强 膜脂过氧化 保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IR的曼地亚和南方红豆杉不同部位紫杉醇含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孔德鑫 黄夕洋 +3 位作者 李锋 蒋水元 黄庶识 李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6-660,共5页
运用FTIR技术,结合外标法、二阶导数和曲线拟合方程,研究曼地亚和南方红豆杉红外光谱特征及其不同部位间紫杉醇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1)向原药材中添加紫杉醇量≥0.004 5mg时,在1 516,1 371,1 244,1 109和773cm-1等处的吸收峰明显增强... 运用FTIR技术,结合外标法、二阶导数和曲线拟合方程,研究曼地亚和南方红豆杉红外光谱特征及其不同部位间紫杉醇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1)向原药材中添加紫杉醇量≥0.004 5mg时,在1 516,1 371,1 244,1 109和773cm-1等处的吸收峰明显增强,且二阶导数图谱"指纹"区上述等处的峰强随添加紫杉醇浓度的增加而升高;(2)对1 058宽峰运用Gaussian函数曲线拟合发现,曼地亚红豆杉拟合出8个子峰而南方红豆杉拟合出7个子峰;(3)二阶导数和曲线拟合方程分析表明,两种红豆杉紫杉及其不同部位紫杉醇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而言,曼地亚红豆杉超过南方红豆杉;不同部位比较时,曼地亚红豆杉以叶片中含量最高而南方红豆杉根中含量最高。所以,上述方法,可以快速分析评价两种红豆杉及其不同部位紫杉醇含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亚红豆杉 南方红豆杉 紫杉醇 红外光谱 曲线拟合 二阶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生长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乃伟 彭峰 +3 位作者 冯煦 单宇 束晓春 夏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8-33,共6页
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温室盆栽和田间栽培条件下,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对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Taxus media‘Hicksii’)生长及紫杉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磷、钾施用水平对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盆栽苗和... 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温室盆栽和田间栽培条件下,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对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Taxus media‘Hicksii’)生长及紫杉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磷、钾施用水平对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盆栽苗和田间栽培苗的生长量、枝叶产量和紫杉醇含量有显著影响,影响效应从大至小依次为氮、磷、钾。根据生长综合指标确定最有利于曼地亚红豆杉幼苗生长的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400、66和200 mg.L-1;最有利于紫杉醇积累的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200、66和133 mg.L-1。此外,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田间栽培苗的生长量、枝叶产量和紫杉醇含量显著高于盆栽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亚红豆杉 施肥水平 紫杉醇含量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强对曼地亚红豆杉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芦站根 周文杰 +1 位作者 赵昌琼 谈锋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用生理生化的方法从低温半致死温度、自由水、束缚水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内源激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了不同光强对曼地亚红豆杉 (Taxusmediacv.Hicksii)抗寒性的影响 ,各项所得结果趋于一致 ,确定了曼地亚红豆杉抗寒性的大小顺序... 用生理生化的方法从低温半致死温度、自由水、束缚水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内源激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了不同光强对曼地亚红豆杉 (Taxusmediacv.Hicksii)抗寒性的影响 ,各项所得结果趋于一致 ,确定了曼地亚红豆杉抗寒性的大小顺序为 :自然光、一层遮荫、二层遮荫。同时也表明将这几项指标结合起来评定植物的抗寒性大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强 地亚红豆杉 抗寒性 生理指标 内源激素 自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A和ABT对曼地亚红豆杉插穗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嫣嫣 彭峰 夏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61-62,共2页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IBA and ABT on rooting of different types of cuttings from Taxus media ‘Hicksii’ were studi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reatment of 500 mg·L -1 IBA or 500 mg·L ...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IBA and ABT on rooting of different types of cuttings from Taxus media ‘Hicksii’ were studi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reatment of 500 mg·L -1 IBA or 500 mg·L -1ABT is better than other treatments. It also showed that the biennial cuttings treated with 500 mg·L -1IBA are more active than the annual cuttings with same treatment, and its rooting rate reaches to 100%. But the rooting rate of the annual cutting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iennial cuttings treated with 500 mg·L -1 ABT, the rooting rate reaches to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亚红豆杉 扦插 IBA A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地亚红豆杉春梢生长过程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夕洋 李翠兰 +4 位作者 李锋 蒋水元 李虹 王满莲 覃喜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2-845,805,共5页
测定自然生长状态下曼地亚红豆杉春梢的生理生化指标(过氧化物酶、蛋白质、硝态氮),以了解和研究它们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和硝态氮含量的变化都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过程;在春梢生长的第4~8天都为积累上升过程... 测定自然生长状态下曼地亚红豆杉春梢的生理生化指标(过氧化物酶、蛋白质、硝态氮),以了解和研究它们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和硝态氮含量的变化都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过程;在春梢生长的第4~8天都为积累上升过程,到第8天达到了最大值;8~12 d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急剧下降,硝态氮含量也在8~28 d间下降幅度较大;1 2 d或28 d之后过氧化物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和硝态氮含量都维持较低的水平,但变化幅度不大。因此,在自然状态下,应及时给予土壤更多的肥料,才能为植物供给营养并为其生长提供充足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亚红豆杉 春梢 生长过程 过氧化物酶 蛋白质 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曼地亚红豆杉生理响应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马均 何业华 马明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7-153,共7页
以4年生曼地亚红豆杉扦插苗为试材,实验前1个月将苗木移栽至花盆中置于大棚内进行正常水分管理。将苗木分为3组,每组10株,3个重复,分别进行干旱胁迫。重度干旱(从试验开始时停止浇水),中度干旱(试验期间3 d浇1次水,浇水量为对照的50%),... 以4年生曼地亚红豆杉扦插苗为试材,实验前1个月将苗木移栽至花盆中置于大棚内进行正常水分管理。将苗木分为3组,每组10株,3个重复,分别进行干旱胁迫。重度干旱(从试验开始时停止浇水),中度干旱(试验期间3 d浇1次水,浇水量为对照的50%),对照(充足供水)。在重度干旱和中度干旱下分别胁迫35 d,研究曼地亚红豆杉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以分析曼地亚红豆杉的抗旱性及抗旱机理。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曼地亚红豆杉Pn、E、Gs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Ci在胁迫初期升高,胁迫21 d后下降。水分利用效率(RWUE)先升高后下降,羧化效率(RCE)显著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在胁迫后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Fv/Fm在胁迫期间没有显著变化,而IPI随胁迫强度增加和胁迫时间延长显著下降。推测曼地亚红豆杉在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和光系统II(PSII)光能转化能力保持相对稳定,对水分有较高的利用效率,引起光合下降的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即羧化效率的显著下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曼地亚红豆杉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Pro含量都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说明曼地亚红豆杉在水分胁迫初期能通过增加保护酶活性来提高对逆境下产生的过氧化物的清除能力,同时增加细胞中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来提高植株的吸水保水能力,维持自身水分平衡,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亚红豆杉 水分胁迫 生理响应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胁迫对曼地亚红豆杉生长与生理指标及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乃伟 汪庆 +3 位作者 束晓春 张明霞 夏冰 彭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3-195,共3页
为探讨营养胁迫对曼地亚红豆杉生长、生理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于休眠期对曼地亚红豆杉幼苗进行氮、磷、钾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共9种营养胁迫处理,于生长期测量其生长、生理指标及紫杉醇含量。结果表明:(1)休眠期营养胁迫促进了曼地亚红... 为探讨营养胁迫对曼地亚红豆杉生长、生理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于休眠期对曼地亚红豆杉幼苗进行氮、磷、钾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共9种营养胁迫处理,于生长期测量其生长、生理指标及紫杉醇含量。结果表明:(1)休眠期营养胁迫促进了曼地亚红豆杉生长期的生长;(2)休眠期不同营养胁迫均提高了曼地亚红豆杉叶片中叶绿素含量;(3)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升高;(4)可溶性糖含量随氮肥用量增加先升后降;(5)紫杉醇含量与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叶绿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亚红豆杉 营养胁迫 生长指标 生理指标 紫杉醇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 cv“Hicksii”)栽培基质中适宜的锰、锌、铜浓度及采收时期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柿良 杨秀利 +4 位作者 马明东 但方 杨君 胡菊 邬梦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9-448,共10页
【目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和广谱强效的抗癌活性,被认证为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抗癌药物之一。曼地亚红豆杉作为提取紫杉醇重要地天然源料,而备受重视。本试验旨在分析锰(Mn)、锌(Zn)和铜(Cu)三种微量元素对两种树龄曼地亚红豆杉植... 【目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和广谱强效的抗癌活性,被认证为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抗癌药物之一。曼地亚红豆杉作为提取紫杉醇重要地天然源料,而备受重视。本试验旨在分析锰(Mn)、锌(Zn)和铜(Cu)三种微量元素对两种树龄曼地亚红豆杉植株生长及紫杉醇含量的影响,为曼地亚红豆杉药用原料林定向培育及通过合理施用微肥确定适宜采收期提供科学借鉴。【方法】以3年和5年生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幼苗为材料,采用砂基培养方式,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施用不同浓度锰(0、4.50、9.00、13.50和18.00μmol/L)、锌(0、0.15、0.30、0.45和0.60μmol/L)和铜(0、0.40、0.80、1.20和1.60μmol/L)对3年和5年生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树苗生长及紫杉醇含量的影响。【结果】1)3种微量元素对两种不同年龄树苗的生长和枝叶紫杉醇含量影响显著。最适宜3年和5年生树苗生长(株高、地径、新梢长度)和生物量(枝叶与根系鲜/干重)积累的Mn浓度为9.00μmol/L,Zn浓度为0.40μmol/L;3年生树苗的最适宜Cu浓度为0.30μmol/L,5年生为0.15μmol/L。3年生树苗的Mn浓度为9.00μmol/L,5年生树苗为4.50μmol/L以及两种树龄树苗的Zn浓度为0.40μmol/L和Cu浓度为0.30μmol/L时,微量元素有利于两种不同年龄树苗枝叶的紫杉醇积累。高于该适宜浓度则抑制树苗枝叶的紫杉醇积累,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2)3种微量元素处理下,5年生树苗紫杉醇含量显著高于3年生树苗,对两种树苗紫杉醇含量影响效果顺序为Mn】Zn】Cu。3)在生长期3~10月,不同浓度Mn、Zn、Cu处理下的两种树苗均表现出相同规律:3~6月树苗紫杉醇积累量逐渐降低,6月降到最低,7月开始逐渐升高,9~10月含量趋于稳定。【结论】施用微量元素Mn 9.00μmol/L、Zn 0.40μmol/L和Cu 0.15~0.30μmol/L,5年龄'Hicksii'树苗,在9~10月份进行采收是紫杉醇含量高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亚红豆杉 紫杉醇 生长发育 采收季节 采收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永林 蒲擎宇 +3 位作者 王勇 孙志鹏 苏春英 王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5-368,共4页
目的分析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枝叶中紫杉醇含有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HPLC法测定不同枝龄(1年生和2年生)、月份(1~12月)枝叶中紫杉醇含有量,分析其动态变化情况。结果紫杉醇含有量在4月1年生枝叶中最高(0.052%),并随月份增加而逐渐下... 目的分析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枝叶中紫杉醇含有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HPLC法测定不同枝龄(1年生和2年生)、月份(1~12月)枝叶中紫杉醇含有量,分析其动态变化情况。结果紫杉醇含有量在4月1年生枝叶中最高(0.052%),并随月份增加而逐渐下降,而在各月份2年生枝叶中较稳定(0.018%~0.023%)。到8月后,1、2年生枝叶中该成分含有量相当。结论考虑到枝条生物量及紫杉醇含有量,曼地亚红豆杉最佳采集时间和采摘部位为6月份1年生枝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亚红豆杉 枝叶 紫杉醇 动态变化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地亚红豆杉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被引量:16
13
作者 马均 马明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0-34,共5页
以曼地亚红豆杉扦插苗当年生枝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腋芽增殖再生植株育苗试验。结果表明:MS+6-BA0.05mg·L-1+NAA0.5mg·L-1是曼地亚红豆杉腋芽增殖启动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启动率89.55%。6-BA对芽的启动是必需,但浓度稍高启... 以曼地亚红豆杉扦插苗当年生枝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腋芽增殖再生植株育苗试验。结果表明:MS+6-BA0.05mg·L-1+NAA0.5mg·L-1是曼地亚红豆杉腋芽增殖启动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启动率89.55%。6-BA对芽的启动是必需,但浓度稍高启动率便极显著下降。生长调节物质对芽的启动有利但抑制芽的生长,不添加生长调节物质的MS(有机物加倍)培养基是曼地亚红豆杉侧芽继代培养的适宜培养基,有效芽率为72.73%,平均芽长3.3cm。曼地亚红豆杉组培生根不定根的诱导比较困难,生根率最高27.78%。不定根的发生需要在植物体内建立一个最佳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平衡,而不仅是需要生长素。用IBA1000mg·L-1作生根促进剂处理30s进行瓶外生根,生根率达到58.33%,是进行曼地亚红豆杉组培无根苗生根诱导的适宜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亚红豆杉 组培 腋芽增殖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志刚 周春山 +1 位作者 颜家良 彭旖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4-86,共3页
曼地亚红豆干杉枝叶粗提液采用正己烷萃取,碳酸钾水溶液碱洗两步除杂处理后,再用HPLC测定分析紫杉醇含量。采用外标峰面积法进行定量分析。经分析曼地亚红豆干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为0.012%,RSD为1.46%。
关键词 紫杉醇 地亚红豆杉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宁珍 付传明 +2 位作者 何成新 唐凤鸾 李锋 《广西科学》 CAS 2007年第3期306-311,共6页
以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 var.hickss)嫩茎和嫩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研究。愈伤组织诱导以MS为基本培养基,继代培养以MS和B5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和组合的细胞分裂素(6-BA、TDZ、KT、2-ip)、生长素类激素(... 以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 var.hickss)嫩茎和嫩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研究。愈伤组织诱导以MS为基本培养基,继代培养以MS和B5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和组合的细胞分裂素(6-BA、TDZ、KT、2-ip)、生长素类激素(NAA、2,4-D),和水解乳蛋白、活性碳等抗褐化试剂,考察其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曼地亚红豆杉嫩茎有很强的分生能力,比嫩叶更易于诱导愈伤;在培养基MS+TDZ0.002mg/L+NAA1.0mg/L、MS+TDZ0.002mg/L+2,4-D1.0mg/L、MS+TDZ0.002mg/L+NAA1.0mg/L+2,4-D1.0mg/L和MS+KT1.0mg/L+2,4-D1.0mg/L+NAA1.0mg/L上,嫩茎愈伤的诱导率达100%,生长迅速,品质良好,利于继代培养;培养基B5+KT1.0mg/L+2,4-D2.0mg/L+NAA1.0mg/L适用于愈伤继代,每30d增殖倍数5.2倍;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碳500mg/L、维生素C 1000mg/L或水解乳蛋白1000mg/L对抑制材料褐化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伤组织 诱导 继代 褐化 地亚红豆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地亚红豆杉枝条中紫杉醇的超声提取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满瑞林 乔亮杰 倪网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37-1640,共4页
研究了曼地亚红豆杉枝条中紫杉醇的超声浸提,通过液液萃取对粗提物进行二次纯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紫杉醇的含量。试验确定紫杉醇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90min(三次浸提,30min/次);温度:50℃;原料粒径:0.180—0.... 研究了曼地亚红豆杉枝条中紫杉醇的超声浸提,通过液液萃取对粗提物进行二次纯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紫杉醇的含量。试验确定紫杉醇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90min(三次浸提,30min/次);温度:50℃;原料粒径:0.180—0.120mm。最佳工艺条件下用10.0g原料提取得到的0.0465g浸膏中,紫杉醇质量浓度为6.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亚红豆杉 超声浸提 紫杉醇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地亚红豆杉中紫杉醇等与产地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付顺华 史小娟 +5 位作者 苗国丽 徐志明 张新凤 何照斌 斯金平 杜红亮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7-233,共7页
从国内8个不同产地采集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枝条和林下土壤,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紫杉醇(taxol)和10-脱乙酰基巴卡亭Ⅲ(10-deacetylbaccatin,10-DAB)质量分数,用常规方法测定了土壤的矿质元素及肥力结构等。结果表明:不... 从国内8个不同产地采集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枝条和林下土壤,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紫杉醇(taxol)和10-脱乙酰基巴卡亭Ⅲ(10-deacetylbaccatin,10-DAB)质量分数,用常规方法测定了土壤的矿质元素及肥力结构等。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曼地亚红豆杉紫杉醇和10-DAB质量分数差异很大,紫杉醇有随北纬纬度增高而递减的趋势;紫杉醇和10-DAB与多数土壤因子相关性不显著,其中:紫杉醇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北纬纬度呈显著负相关,10-DAB与土壤矿质元素钴和锰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紫杉醇与10-DAB之间不存在相关性(r=-0.197);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紫杉醇质量分数的回归方程。推测:曼地亚红豆杉的紫杉醇及其衍生物质量分数变化规律与红豆杉属其他种相似,受生长必需环境因子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地亚红豆杉 紫杉醇 10-脱乙酰基巴卡亭Ⅲ 矿质元素 偏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地亚红豆杉蒸腾速率日变化及因子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文杰 芦站根 魏淑珍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5-427,共3页
应用LI— 1 60 0稳态气孔计对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cv .Hicksii)叶片的蒸腾速率、气孔阻力和几个生态因子的日变化同步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曼地亚红豆杉叶片蒸腾速率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结果... 应用LI— 1 60 0稳态气孔计对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cv .Hicksii)叶片的蒸腾速率、气孔阻力和几个生态因子的日变化同步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曼地亚红豆杉叶片蒸腾速率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影响曼地亚红豆杉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是叶温、气温 ;其次是光量子通量密度、空气相对湿度、气孔阻力。灰色关联度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结论基本一致。对曼地亚红豆杉叶片蒸腾速率与气孔阻力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 :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间属非线性关系 ,其方程为 :Tr =1 2 .789- 1 3.41 9lgRs(R2 =0 .971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腾速率 气孔阻力 地亚红豆杉 叶片蒸腾 灰色关联度分析 日变化 生态因子 光量子通量密度 空气相对湿度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提取方法和曼地亚红豆杉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乃伟 束晓春 彭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6-298,共3页
为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和HPLC检测方法对紫杉醇HPLC检测图谱的影响,采用4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的紫杉醇进行粗提,并通过3种不同的HPLC检测方法对粗提物进行了检测。通过HPLC检测图谱的比较,确立了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 为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和HPLC检测方法对紫杉醇HPLC检测图谱的影响,采用4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的紫杉醇进行粗提,并通过3种不同的HPLC检测方法对粗提物进行了检测。通过HPLC检测图谱的比较,确立了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的粗提方法和HPLC检测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Curosil-PFP分析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为227 nm;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2.6 m L/min;分析时间70 min;柱温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提取方法 HPLC检测 地亚红豆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地亚红豆杉栽培管理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董艳 孙利鑫 +1 位作者 尹翠 张亚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9期14-16,18,共4页
系统地总结了曼地亚红豆杉繁殖方式、栽培管理、应用现状的研究进展,并对曼地亚红豆杉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其进一步规范化种植和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亚红豆杉 繁殖方式 栽培管理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