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遣唐使时代的“书籍之路”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4,共6页
研究汉唐以来中外关系史,学界大多套用"丝绸之路"的思维模式。但如果着眼于古代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丝绸往往不是主要的流通物品,而书籍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勾勒出中国江南始发、经朝鲜半岛百济、再至日本列岛的早...
研究汉唐以来中外关系史,学界大多套用"丝绸之路"的思维模式。但如果着眼于古代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丝绸往往不是主要的流通物品,而书籍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勾勒出中国江南始发、经朝鲜半岛百济、再至日本列岛的早期"书籍之路"航线,接着论证日本遣隋唐使肩负购求书籍之使命、从而开拓中日直航"书籍之路"的存在,继而梳理中国书籍东传的各种渠道,最后论及佚书回归的史实以证明"书籍之路"具有双向互流乃至东亚环流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
籍
之路
遣隋使
遣唐使
唐代中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书籍之路”与东亚武籍交流
被引量:
2
2
作者
蔡艺
谭飞
唐群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36,共6页
为探明中国武术古籍于何时经何途径传播至朝鲜和日本,对东亚武籍再生产生何种影响,实现怎样的交流等问题,运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等方法,在呈现古代东亚“书籍之路”历史样态基础上,对古代中国、朝鲜、日本的相关史料展以分析。研究认为...
为探明中国武术古籍于何时经何途径传播至朝鲜和日本,对东亚武籍再生产生何种影响,实现怎样的交流等问题,运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等方法,在呈现古代东亚“书籍之路”历史样态基础上,对古代中国、朝鲜、日本的相关史料展以分析。研究认为:《纪效新书》《武备志》等绝大多数中国武术古籍由中国与朝鲜、日本之间的“书籍之路”,集中在明清时期传播至朝鲜和日本。中国武术古籍东传异域之后,通过原本再刊、摘抄部分内容成书、翻译与注解、以中国武籍为参考新编武籍等形式实现本土化再生,从而助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东亚的广为传播。这些再生的域外武籍,又有部分经由“书籍之路”回流中国,形成循环往复的东亚武籍双向交流通道,丰富了中国对域外武籍的历史认识,为孕育具有同质性的东亚武术文化创造稳定的互动空间。基于“书籍之路”所呈现的东亚武籍交流史,可以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置于更为广阔的历史向度,从而彰显其在东亚的源头地位,明晰中国武术文化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史
书
籍
之路
武艺
武
籍
东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亚“书籍之路”上的《论语》:研究新视野探索
3
作者
黄俊杰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76,共3页
文中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提出东亚"书籍之路"上《论语》研究的新方向,在于将《论语》学作为微观的各别儒者心路历程,或作为宏观的中、日、韩、越各地《论语》学动态发展的历程。在这种新的研究方向之下,中日韩各国大学的《论语...
文中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提出东亚"书籍之路"上《论语》研究的新方向,在于将《论语》学作为微观的各别儒者心路历程,或作为宏观的中、日、韩、越各地《论语》学动态发展的历程。在这种新的研究方向之下,中日韩各国大学的《论语》学材料就可以获得新的生命,为我们展开新的视域。这种作为过程的"东亚论语学"研究,与过去"作为结果的东亚论语学"研究相较,所着重的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与过去对某特定地域、时代或儒者的《论语》学所进行的静态的结构性的剖析,并不互相冲突。相反地,两者之互为补充,正是东亚《论语》学研究之所以日新又新的源头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儒学
“书
籍
之路
”
《论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广东与越南的书籍交流
被引量:
7
4
作者
李庆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104,160,共12页
广东地区与越南书籍交易历史悠久,到清代更加频繁。中国典籍输入越南(主要是中国书籍流入越南),越南使臣、官差,中越两国士人、僧人、道士、侨民,都是重要的媒介,其中华商经营的书籍交易,是中越书籍交流的主要渠道。越南官方出于政治上...
广东地区与越南书籍交易历史悠久,到清代更加频繁。中国典籍输入越南(主要是中国书籍流入越南),越南使臣、官差,中越两国士人、僧人、道士、侨民,都是重要的媒介,其中华商经营的书籍交易,是中越书籍交流的主要渠道。越南官方出于政治上的统治需要和文化需求,民间社会在文化消费、宗教传播上的多样化需求,使得中国书籍在越南拥有雅俗共赏的广阔市场和长期需求。在中越间图书交易,华商一头在国内,一头在国外,构成跨国界的"厂—店"书籍刊印销售的协作关系。"广东刊刻,嘉定发售"的书籍生产—销售网络,可以称为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海上书籍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中越交流
广东与嘉定
“海上书
籍
之路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最后一次遣唐使的特殊使命——以佚存日本的唐代文献为例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99,共8页
日本承和六年(838)成行的遣唐使,作为唐代中日使节往来的收尾之作,具有多元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随同使团入唐的天台僧圆仁,因撰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而名垂青史;然而他还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即携带日本天台宗的疑问请求唐人解答,在...
日本承和六年(838)成行的遣唐使,作为唐代中日使节往来的收尾之作,具有多元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随同使团入唐的天台僧圆仁,因撰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而名垂青史;然而他还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即携带日本天台宗的疑问请求唐人解答,在天台宗开创者智顗灵前供奉日本皇室的祭品,抄写日本所缺的佛教书籍等。本文聚焦于此项特殊使命,考证出圆仁的使命系受天台座主圆澄托付,而圆澄则为完成开山最澄的"遗命",汇总本宗教义疑问30条遣使入唐"请决";圆仁受托拟赴天台山国清寺寻访名师,但其赴国清寺寻师请益未获唐朝敕准,于是将使命托付给同船入唐且获准留学的圆载。圆载在履行这一使命的过程中,与当地官府、佛教界、民众广泛接触,其间产生多种传存至今的唐代珍贵文献,包括《维蠲书状》《唐决集》(《圆澄问广修答》《圆澄问维蠲答》《义真问维蠲答》等)、台州刺史滕迈的《书状》及《判印》、圆载写并跋《法华经五百问论》、唐人写经《金光明经》残卷等。上述中国失传而日本留存的文献史料,是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遣唐使
书
籍
之路
天台宗
唐决集
维蠲
滕迈
唐人写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遣唐使时代的“书籍之路”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勇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4,共6页
文摘
研究汉唐以来中外关系史,学界大多套用"丝绸之路"的思维模式。但如果着眼于古代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丝绸往往不是主要的流通物品,而书籍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勾勒出中国江南始发、经朝鲜半岛百济、再至日本列岛的早期"书籍之路"航线,接着论证日本遣隋唐使肩负购求书籍之使命、从而开拓中日直航"书籍之路"的存在,继而梳理中国书籍东传的各种渠道,最后论及佚书回归的史实以证明"书籍之路"具有双向互流乃至东亚环流的特点。
关键词
书
籍
之路
遣隋使
遣唐使
唐代中日关系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书籍之路”与东亚武籍交流
被引量:
2
2
作者
蔡艺
谭飞
唐群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36,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TY110)。
文摘
为探明中国武术古籍于何时经何途径传播至朝鲜和日本,对东亚武籍再生产生何种影响,实现怎样的交流等问题,运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等方法,在呈现古代东亚“书籍之路”历史样态基础上,对古代中国、朝鲜、日本的相关史料展以分析。研究认为:《纪效新书》《武备志》等绝大多数中国武术古籍由中国与朝鲜、日本之间的“书籍之路”,集中在明清时期传播至朝鲜和日本。中国武术古籍东传异域之后,通过原本再刊、摘抄部分内容成书、翻译与注解、以中国武籍为参考新编武籍等形式实现本土化再生,从而助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东亚的广为传播。这些再生的域外武籍,又有部分经由“书籍之路”回流中国,形成循环往复的东亚武籍双向交流通道,丰富了中国对域外武籍的历史认识,为孕育具有同质性的东亚武术文化创造稳定的互动空间。基于“书籍之路”所呈现的东亚武籍交流史,可以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置于更为广阔的历史向度,从而彰显其在东亚的源头地位,明晰中国武术文化的世界意义。
关键词
武术史
书
籍
之路
武艺
武
籍
东亚
Keywords
the history of Wushu
Book Road
martial arts
Wushu books
East Asian
分类号
G811.9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亚“书籍之路”上的《论语》:研究新视野探索
3
作者
黄俊杰
机构
台湾大学历史系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76,共3页
文摘
文中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提出东亚"书籍之路"上《论语》研究的新方向,在于将《论语》学作为微观的各别儒者心路历程,或作为宏观的中、日、韩、越各地《论语》学动态发展的历程。在这种新的研究方向之下,中日韩各国大学的《论语》学材料就可以获得新的生命,为我们展开新的视域。这种作为过程的"东亚论语学"研究,与过去"作为结果的东亚论语学"研究相较,所着重的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与过去对某特定地域、时代或儒者的《论语》学所进行的静态的结构性的剖析,并不互相冲突。相反地,两者之互为补充,正是东亚《论语》学研究之所以日新又新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
东亚儒学
“书
籍
之路
”
《论语》学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广东与越南的书籍交流
被引量:
7
4
作者
李庆新
机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104,160,共12页
文摘
广东地区与越南书籍交易历史悠久,到清代更加频繁。中国典籍输入越南(主要是中国书籍流入越南),越南使臣、官差,中越两国士人、僧人、道士、侨民,都是重要的媒介,其中华商经营的书籍交易,是中越书籍交流的主要渠道。越南官方出于政治上的统治需要和文化需求,民间社会在文化消费、宗教传播上的多样化需求,使得中国书籍在越南拥有雅俗共赏的广阔市场和长期需求。在中越间图书交易,华商一头在国内,一头在国外,构成跨国界的"厂—店"书籍刊印销售的协作关系。"广东刊刻,嘉定发售"的书籍生产—销售网络,可以称为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海上书籍之路"。
关键词
清代
中越交流
广东与嘉定
“海上书
籍
之路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最后一次遣唐使的特殊使命——以佚存日本的唐代文献为例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勇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99,共8页
文摘
日本承和六年(838)成行的遣唐使,作为唐代中日使节往来的收尾之作,具有多元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随同使团入唐的天台僧圆仁,因撰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而名垂青史;然而他还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即携带日本天台宗的疑问请求唐人解答,在天台宗开创者智顗灵前供奉日本皇室的祭品,抄写日本所缺的佛教书籍等。本文聚焦于此项特殊使命,考证出圆仁的使命系受天台座主圆澄托付,而圆澄则为完成开山最澄的"遗命",汇总本宗教义疑问30条遣使入唐"请决";圆仁受托拟赴天台山国清寺寻访名师,但其赴国清寺寻师请益未获唐朝敕准,于是将使命托付给同船入唐且获准留学的圆载。圆载在履行这一使命的过程中,与当地官府、佛教界、民众广泛接触,其间产生多种传存至今的唐代珍贵文献,包括《维蠲书状》《唐决集》(《圆澄问广修答》《圆澄问维蠲答》《义真问维蠲答》等)、台州刺史滕迈的《书状》及《判印》、圆载写并跋《法华经五百问论》、唐人写经《金光明经》残卷等。上述中国失传而日本留存的文献史料,是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
关键词
遣唐使
书
籍
之路
天台宗
唐决集
维蠲
滕迈
唐人写经
分类号
K313.2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遣唐使时代的“书籍之路”
王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书籍之路”与东亚武籍交流
蔡艺
谭飞
唐群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东亚“书籍之路”上的《论语》:研究新视野探索
黄俊杰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清代广东与越南的书籍交流
李庆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最后一次遣唐使的特殊使命——以佚存日本的唐代文献为例
王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