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的随机地震可靠度分析
1
作者 王长虹 胡世韬 胡宝琳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8-621,共14页
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curved surface sliding isolated structure,CSSIS)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新技术.但在工程实践中,地震波的选取会显著影响CSSIS的抗震设计和风险评估结果.针对缺乏强震记录的情况,提出一个能够反映特定地区地... 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curved surface sliding isolated structure,CSSIS)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新技术.但在工程实践中,地震波的选取会显著影响CSSIS的抗震设计和风险评估结果.针对缺乏强震记录的情况,提出一个能够反映特定地区地震特征的随机地震动模型,并通过Monte-Carlo模拟算法,评估CSSIS的抗震可靠指标.通过振动台试验和理论分析确定CSSIS力学模型的关键结构参数,采用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地震波,以天津宁河地区为例,基于首次超越概率理论,计算了CSSIS的失稳概率Pf.结果表明,地震震级M和震中距D对CSSIS的抗震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随着震中距D的增加,上部结构的失稳概率Pf迅速下降;相反,地震震级M的增加会导致Pf升高.所得研究结果将为CSSIS的广泛应用提供重要的设计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 振动台试验 随机地动模型 敏感性分析 可靠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砌体结构摩擦滑移隔震加固工程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丁相宜 尹保江 程绍革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摩擦滑移隔震技术具有成本经济、设计简洁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隔震建筑中。基于摩擦滑移的隔震原理,结合既有砌体结构的特征,设计出新型摩擦滑移装置,并将其应用于既有结构加固设计中。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建立3组不同连接方式的多层砌... 摩擦滑移隔震技术具有成本经济、设计简洁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隔震建筑中。基于摩擦滑移的隔震原理,结合既有砌体结构的特征,设计出新型摩擦滑移装置,并将其应用于既有结构加固设计中。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建立3组不同连接方式的多层砌体结构模型,对比基础不同连接形式在罕遇地震下的加速度、基底剪力及位移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摩擦滑移隔震装置的设置能够大大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设置限位型的摩擦滑移连接也能起良好的隔震效果,限位装置的增加能够有效地减小底部滑移量,满足工程使用的要求。根据工程实例,对摩擦滑移隔震的“双基础圈梁”装置的具体构造,以及在加固设计中的平面布置及关键部位的构造等进行说明,为摩擦滑移技术在加固设计中的应用与进一步优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滑移 限位型连接 响应 “双基础圈梁”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滑摩擦的光滑化互补模型及其在摩擦摆隔震支座中的应用
3
作者 吴阳 张楠 +3 位作者 张欣刚 张树翠 毕皓皓 姚文莉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80,324,共10页
为研究摩擦摆隔震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黏滑摩擦响应问题,提出一种处理非光滑黏滑摩擦问题的光滑化模型。首先,基于线性互补理论构建摩擦力余量和相对滑移速度的互补方程。其次,在短时区间内对相对滑移速度进行时间平均,利用时均滑移速度... 为研究摩擦摆隔震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黏滑摩擦响应问题,提出一种处理非光滑黏滑摩擦问题的光滑化模型。首先,基于线性互补理论构建摩擦力余量和相对滑移速度的互补方程。其次,在短时区间内对相对滑移速度进行时间平均,利用时均滑移速度代替时变滑移速度重构互补变量,并将其转化为一组非线性互补方程,从而将非光滑的黏滑摩擦问题进行光滑化处理。随后,将摩擦摆隔震支座等效为一种考虑恢复力效应的2维摩擦耦合模型,结合所提光滑化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并与经典的Coulomb摩擦模型和LuGre摩擦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既能够在宏观上反映黏滑摩擦的stick-slip切换,同时还能实现非光滑问题的光滑化分析,避免在非光滑事件中频繁切换动力学模型。采用不同摩擦模型对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地震响应进行计算,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互补(NLCP) 黏滞-滑移 模型光滑化方法 摩擦支座(F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层砌体结构基础(滑移)隔震技术应用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施建日 赵晓明 +4 位作者 林思敏 耿丽 翁志英 吴应雄 潘庆隆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41,共11页
村镇砌体建筑抗震防灾能力薄弱,应用基础隔震技术来发展低成本村镇住宅隔震新体系,是新农村建设、村镇防震减灾的重大需求。为推进基础隔震技术在低层村镇建筑中的应用,介绍了“隔震橡胶支座隔震”与“低摩阻材料滑移层隔震”这两种建... 村镇砌体建筑抗震防灾能力薄弱,应用基础隔震技术来发展低成本村镇住宅隔震新体系,是新农村建设、村镇防震减灾的重大需求。为推进基础隔震技术在低层村镇建筑中的应用,介绍了“隔震橡胶支座隔震”与“低摩阻材料滑移层隔震”这两种建筑结构隔震方法;归纳、总结和评析了国内外低层砌体建筑基础(滑移)隔震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实例,着重对低成本的石墨玻璃丝布、玻璃珠滑移层、钢筋沥青隔震技术和我国西南地区积极推广应用的简易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进行阐述。综述成果可为继续研究基础(滑移)隔震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建筑 低层建筑 砌体结构 技术 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滑移隔震结构的减震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红梅 魏建国 +1 位作者 杜占良 侯建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研究了摩擦滑移支撑结构的动力响应。采用Newmark法,对一个算例结构在加摩擦隔震前、后两种情况下,分别进行了动力反应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摩擦滑移隔震技术具有明显的隔震效果。
关键词 摩擦滑移 结构 分析 自振周期 动力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数摩擦力模型滑移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 被引量:9
6
作者 樊剑 唐家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2000年第3期30-33,共4页
基于指数摩擦力模型 ,本文利用预估校正的数值积分方法计算滑移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 ,分析了地面谐运动下结构的加速度传递率及基底滑移率随频率比的变化规律 ,并发现滑移隔振结构的振动有振幅跳跃、基底爬行等非线性动力特征。
关键词 指数摩擦力模型 滑移结构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摆基础滑移隔震框架结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何志坚 王社良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3年第1期212-217,共6页
为研究摩擦摆基础滑移隔震框架结构的隔震情况,以摩擦摆系统的理论为基础,选取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SAP 2000进行模型建立、工况定义、模型分析和数据提取。比较基础固定结构和基础滑移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 为研究摩擦摆基础滑移隔震框架结构的隔震情况,以摩擦摆系统的理论为基础,选取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SAP 2000进行模型建立、工况定义、模型分析和数据提取。比较基础固定结构和基础滑移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特性,如自振周期、楼层最大加速度反应、层间位移、层间剪力,分析其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置隔震层的参数,公式计算结果与程序分析结果吻合较好,摩擦摆隔震系统具有明显的减震效果,大大降低地震作用下的结构的峰值反应包括自振周期、加速度反应、层间位移和层间剪力,某些减震率甚至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SAP2000 摩擦 基础滑移 时程分析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的摩擦摆隔震结构隔震层最大变形计算方法研究
8
作者 何厚谊 李吉超 王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2,共9页
隔震技术是保证结构安全的有效手段。以摩擦摆隔震结构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瞬时输入能量分析的隔震层最大变形计算方法。首先基于非线性单自由度模型验证了隔震层最大变形与最大瞬时输入能发生时刻的一致性,其次推导了隔震层的最大... 隔震技术是保证结构安全的有效手段。以摩擦摆隔震结构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瞬时输入能量分析的隔震层最大变形计算方法。首先基于非线性单自由度模型验证了隔震层最大变形与最大瞬时输入能发生时刻的一致性,其次推导了隔震层的最大滑动位移与最大瞬时输入能段滞回耗能的关系,进一步确定了隔震层最大变形与最大滑动位移的比例,最终提出了基于最大瞬时输入能计算隔震结构隔震层最大变形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隔震层的最大变形与最大瞬时输入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隔震层在最大瞬时输入能段的滞回耗能与最大瞬时输入能的比值随着结构等效周期变大呈减小趋势;最大变形与最大滑动位移的比值可取0.55;基于能量法计算的隔震层最大变形与结构实际最大变形的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摩擦摆支座 能量分析 最大位移 简化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摩擦滑移隔震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侯中华 梅群 贺朝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71,共3页
在建立了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反应方程的基础之上,通过数值模拟,对纯摩擦滑移隔震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了该体系中摩擦因数的变化对隔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摩擦因数取较小值时,各楼层的加速度和层间剪力较小,隔震... 在建立了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反应方程的基础之上,通过数值模拟,对纯摩擦滑移隔震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了该体系中摩擦因数的变化对隔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摩擦因数取较小值时,各楼层的加速度和层间剪力较小,隔震效果良好;反之,则隔震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滑移 摩擦因数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限位装置的新型摩擦滑移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军生 王社良 +1 位作者 石韵 曹晓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8-502,共5页
以新型固体润滑材料,即二硫化钼涂层材料为主,设计制作了一种带限位装置的新型滑移隔震装置,并进行了新型摩擦滑移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文中研发的新型滑移隔震装置具有摩擦滑移隔震和限位功能,构造简单,适用性强.在此基础... 以新型固体润滑材料,即二硫化钼涂层材料为主,设计制作了一种带限位装置的新型滑移隔震装置,并进行了新型摩擦滑移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文中研发的新型滑移隔震装置具有摩擦滑移隔震和限位功能,构造简单,适用性强.在此基础上,建立欠人工质量模型的一致相似关系,设计制作了一个相似比为1:5的2跨5层框架模型结构,进行了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检验了新型摩擦滑移隔震装置的隔震和限位性能,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限位装置可有效降低隔震层相对滑动位移,新型摩擦滑移隔震支座降低了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新型隔震系统能够控制结构层间位移角在允许范围内,隔震效果良好,且具有良好限位复位能力,结构可满足抗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滑移 结构 振动台试验 二硫化钼 限位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移摩擦型隔震结构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黄胜 施卫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年第4期48-52,36,共6页
摩擦滑移型隔震支座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和经济性能,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结构隔震。这种支座屈服力取决于滑动摩擦力,与摩擦系数和支座竖向压力有关。地震动是多维的,本文考虑双向地震动,分析了采用摩擦滑移型支座隔震的质量块、基础隔震结... 摩擦滑移型隔震支座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和经济性能,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结构隔震。这种支座屈服力取决于滑动摩擦力,与摩擦系数和支座竖向压力有关。地震动是多维的,本文考虑双向地震动,分析了采用摩擦滑移型支座隔震的质量块、基础隔震结构和顶层隔震结构,在不同摩擦系数和地震烈度情况下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水平地震反应的影响。计算表明,在大摩擦系数、高烈度情况下,竖向地震作用对基础隔震和设备隔震有一定影响,建议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而在小摩擦系数时则可忽略。并且,适当的屈服后刚度可以减小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滑移型支座 双向地作用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滑移摩擦隔震结构高宽比限值研究
12
作者 张富有 王舒珊 顾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8344-8348,共5页
对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滑移摩擦隔震结构的高宽比限值进行了研究。采用多自由度分析模型,建立了滑移隔震结构在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耦联下的运动微分方程,给出了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滑移摩擦隔震结构的高宽比限值计算公式。以某六层采用摩... 对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滑移摩擦隔震结构的高宽比限值进行了研究。采用多自由度分析模型,建立了滑移隔震结构在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耦联下的运动微分方程,给出了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滑移摩擦隔震结构的高宽比限值计算公式。以某六层采用摩擦滑移隔震的框架结构为例,考虑不同的场地条件,研究了竖向地震作用的存在对隔震结构高宽比限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结构 水平与竖向地作用 高宽比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滑移隔震刚性结构的随机滑移反应和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洪峰 王前信 江近仁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7-51,共5页
本文使用Fokker-Planck方程,给出了基底可滑移刚体在高斯白噪声扰动作用下的滑动速度概率密度函数。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求得了基底可滑移刚体在有限带宽白噪声扰动作用下的均方滑动位移反应和均方滑动速度反应。进而给出了基底滑移隔... 本文使用Fokker-Planck方程,给出了基底可滑移刚体在高斯白噪声扰动作用下的滑动速度概率密度函数。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求得了基底可滑移刚体在有限带宽白噪声扰动作用下的均方滑动位移反应和均方滑动速度反应。进而给出了基底滑移隔震刚性房屋滑离基础的滑离概率,并导出了基础附加宽度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刚性结构 基底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下摩擦型隔震结构与限位装置碰撞反应及防护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樊剑 刘铁 魏俊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6,共7页
采用不同的碰撞模型,研究了摩擦型隔震结构(P-F、R-FBI和FPS)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与限位装置相碰撞的动态反应特性,给出了不同碰撞的数学表达式以及各模型中参数的具体数值;研究发现,地震中隔震结构若发生碰撞将大大增加结构的层间剪力... 采用不同的碰撞模型,研究了摩擦型隔震结构(P-F、R-FBI和FPS)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与限位装置相碰撞的动态反应特性,给出了不同碰撞的数学表达式以及各模型中参数的具体数值;研究发现,地震中隔震结构若发生碰撞将大大增加结构的层间剪力和加速度反应,且激起结构的高阶振型;不同碰撞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差在10%以内,但非线性碰撞模型花费的计算时间长,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采用线性的Kelvin模型精度已足够;上部结构的非线性对碰撞反应有很大影响,碰撞时非线性结构的底层最大剪力较线性结构有很大减小,且层间存在很大的残余位移;同时还研究了基底预留宽度以及上部结构的自振周期对隔震结构碰撞反应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加设高阻尼橡胶缓冲器减小隔震结构碰撞反应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结构 近断层地 碰撞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地震动作用下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能量反应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建强 赵卓 +1 位作者 丁永刚 李大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1-244,共4页
对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能量反应分析,研究了多维地震动、地震烈度和支座摩擦系数对结构能量反应的影响,表明水平双向地震动输入时结构总输入能量明显增大,隔震层滞回耗能比增大,上部结构变形耗能比减小;而竖向地震动的参与使结构... 对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能量反应分析,研究了多维地震动、地震烈度和支座摩擦系数对结构能量反应的影响,表明水平双向地震动输入时结构总输入能量明显增大,隔震层滞回耗能比增大,上部结构变形耗能比减小;而竖向地震动的参与使结构总输入能量略有增大,隔震层滞回耗能比减小,上部结构变形耗能比增大;随着地震动强度的提高,结构的总输入能量显著增大,隔震层滞回耗能比增大,上部结构变形耗能比减小;随着支座摩擦系数的增大,结构的总输入能量明显增大,隔震层滞回耗能比减小,上部结构的变形耗能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 基础结构 多维地 能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移摩擦隔震系统在多向地面运动作用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朱玉华 吕西林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84,共8页
基础隔震通常只考虑隔离水平地面运动 ,而对竖向地面运动的影响注意不够。本文进行了滑移摩擦隔震系统的振动台房屋模型试验 ,研究多向地面运动输入时上部结构反应和隔震系统的性能。试验中分别对模型输入了不同方向的地震动 ,其中包括... 基础隔震通常只考虑隔离水平地面运动 ,而对竖向地面运动的影响注意不够。本文进行了滑移摩擦隔震系统的振动台房屋模型试验 ,研究多向地面运动输入时上部结构反应和隔震系统的性能。试验中分别对模型输入了不同方向的地震动 ,其中包括水平单向、水平双向、水平和竖向及三向地震动输入 ,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竖向地震动输入对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反应有显著影响 ,同时在橡胶隔震支座中产生了竖向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向地面运动 滑移摩擦系统 基础 振动台模型试验 橡胶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滑移隔震房屋结构设计与工程应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熊仲明 俞茂宏 +3 位作者 王清敏 丰定国 税浩旭 税国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0-54,88,共6页
本文进行了隔震体系限位耗能元件的弹塑性分析 ,利用多层砖房的足尺结构进行了滑移结构动力特性试验。通过对隔震房屋有限位装置的恢复力特性的研究 ,提出了多层砖房隔震结构的恢复力计算模型 ,编制了隔震结构的分析程序 ,提出了基础滑... 本文进行了隔震体系限位耗能元件的弹塑性分析 ,利用多层砖房的足尺结构进行了滑移结构动力特性试验。通过对隔震房屋有限位装置的恢复力特性的研究 ,提出了多层砖房隔震结构的恢复力计算模型 ,编制了隔震结构的分析程序 ,提出了基础滑移隔震房屋结构设计的构造措施和减震效果试推检验方法。实际工程算例表明 ,滑移隔震结构较基础固定结构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在设计中可降低设计烈度二度进行隔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滑移 房屋 结构设计 限位耗能元件 砖房 足尺结构 动力特性 有限位装置 恢复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滑移隔震-限位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减震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程选生 景伟 +2 位作者 杜永峰 包超 吴忠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0-132,共13页
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在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历次地震中都不乏该类结构的破坏案例,减小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概率迫在眉睫。为研究滑移隔震在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减震方面的有效性,运用振动台缩尺试验对比研... 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在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历次地震中都不乏该类结构的破坏案例,减小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概率迫在眉睫。为研究滑移隔震在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减震方面的有效性,运用振动台缩尺试验对比研究了非隔震、铅芯橡胶隔震、滑移隔震-限位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的动力响应,探讨滑移隔震对贮液结构的减震优势,研究限位装置对结构滑移位移的控制效果,并验证基于ALE法数值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滑移隔震对结构动力响应和液体晃动波高都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其减震效果明显优于铅芯橡胶隔震,进行合理的限位装置设计能够克服滑移隔震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位移超限和震后残余位移较大的缺陷。滑移隔震-限位减震系统能够在震后保持完好,且造价低廉,因此其在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减震方面具有非常优越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 混凝土 贮液结构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座摩擦系数对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建强 攸青言 +1 位作者 丁永刚 李大望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2,共5页
对不同地震烈度作用下的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分析了支座摩擦系数对支座位移、楼层加速度和楼层剪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摩擦摆支座摩擦系数的增大,支座位移逐渐减小,而结构的加速度和楼层剪力逐渐增大;随着地震作用... 对不同地震烈度作用下的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分析了支座摩擦系数对支座位移、楼层加速度和楼层剪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摩擦摆支座摩擦系数的增大,支座位移逐渐减小,而结构的加速度和楼层剪力逐渐增大;随着地震作用强度的提高,摩擦系数对支座位移的影响逐渐增大,而摩擦系数对结构加速度和楼层剪力的影响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结构 摩擦 摩擦系数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隔震结构设置摩擦阻尼器的地震反应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文芳 程文瀼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9,共9页
研究了采用滑移摩擦阻尼器的基础隔震体系在地震作用下动力反应分析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方法 ,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及与其它文献方法的结果作了对比分析 ,探讨了摩擦隔震反应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并进一步通过楼面反应谱计算对滑移附加衰减... 研究了采用滑移摩擦阻尼器的基础隔震体系在地震作用下动力反应分析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方法 ,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及与其它文献方法的结果作了对比分析 ,探讨了摩擦隔震反应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并进一步通过楼面反应谱计算对滑移附加衰减振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该理论模型不论是否产生摩擦滑动 ,均将摩擦隔震层作为结构体系的一个广义计算质点 ,并将摩擦力模型化为速度相关型阻尼力 ,避免了不同摩擦阶段动力方程及其数目的反复转换。研究表明 ,本文方法及结果正确可靠 ,精度满足要求 ;设置摩擦阻尼器 (或滑移支座 )的隔震体系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隔震层最大位移反应也较小 ,而残余位移还需通过有关措施来控制。由于摩擦隔震结构的滑移附加衰减振动使加速度反应的峰值增大 ,引起人们对摩擦隔震性能和效果的某些疑虑 ,本文计算分析指出 ,这种附加振动基本不会影响结构的滑动位移及其它减震特性 ,对楼面设施减震效果的影响也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结构 摩擦阻尼器 反应 滑移 附加振动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