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尺度融合和相关性分析的全方向M型心动图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立勤 李伟 林强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3-540,共8页
针对全方向M型心动图在对目标运动曲线检测过程因虚假边缘点而存在误检问题进行研究,在充分分析全方向M型心动图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一种结合多尺度融合和相关性分析的全方向M型心动图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构建小波函数在不同的固定... 针对全方向M型心动图在对目标运动曲线检测过程因虚假边缘点而存在误检问题进行研究,在充分分析全方向M型心动图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一种结合多尺度融合和相关性分析的全方向M型心动图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构建小波函数在不同的固定尺度空间下进行运动曲线检测,然后对不同尺度下检测出的运动曲线进行融合,最后结合心脏运动的相关性信息生成正确的运动曲线。通过LEJ-2型全方向M型系统的实验表明,该算法能自动去除全方向M型心动图中目标运动曲线的虚假边缘、无关噪声等干扰,同时准确保留有用信息,从而大大减轻系统的人工干预程度,实现了对国家发明专利"全方向M型心动图方法及其系统98 125713.5"系统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向M型心动图 相关性分析 运动曲线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移民融合理论的发展轨迹与新动态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程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33-39,90,共7页
西方移民融合理论旨在对移民融入迁入地社会的过程进行类型化和因果解释。帕克和戈登的经典融合理论开创了移民融合研究的历史篇章,而线性融合理论、曲线融合理论、区隔融合理论、多元文化理论以及生态分析等则是对经典融合理论的批判... 西方移民融合理论旨在对移民融入迁入地社会的过程进行类型化和因果解释。帕克和戈登的经典融合理论开创了移民融合研究的历史篇章,而线性融合理论、曲线融合理论、区隔融合理论、多元文化理论以及生态分析等则是对经典融合理论的批判性发展。这些移民理论经历了从融合结果的"必然性"向"相对性"、从融合轨迹的"直线性"向"曲线性"、从融合模式的"完全性"向"选择性"、从融合方向的"唯一性"向"多元性"的转变。新近的移民融合理论则聚焦于融合结果的异质性及其因果解释。未来移民融合理论将会是建立在融合异质性研究基础上的理论重新整合、阐释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融合理论 直线融合 曲线融合 区隔融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召30区块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旋回划分与对比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文 刘鹏程 +1 位作者 于占海 李存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3,41,共7页
针对苏里格气田召30区块河流相储层标志层缺乏、砂体叠置、掘蚀严重、难以精细等时对比的难点,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变化原理出发,在剖析关键取芯井的基础上,通过测井数据最大熵谱分析、小波分析和多曲线融合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 针对苏里格气田召30区块河流相储层标志层缺乏、砂体叠置、掘蚀严重、难以精细等时对比的难点,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变化原理出发,在剖析关键取芯井的基础上,通过测井数据最大熵谱分析、小波分析和多曲线融合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单砂体级别的层序识别与对比。结果表明:测井数据最大熵谱分析及小波变换分析的综合运用能够实现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结构类型和叠加样式的识别与对比,据此,将研究区山1段(S 1)—盒1段(H 1)地层划分为3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10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其中,气层段(S 1-H 8S段)可识别出3个中期旋回和16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旋回识别与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多曲线融合技术提取标志层,实现了单砂体级别的地层对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河流相储层砂体空间变换复杂、短期旋回对比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等时对比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旋回对比 小波分析 曲线融合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岩性反演在灰岩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亚兵 陈同俊 崔若飞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65,共4页
对于煤田岩性地震勘探来说,利用密度和声速测井曲线约束的波阻抗反演是主要的方法之一。由于灰岩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较小,常规波阻抗反演所获得的波阻抗信息很难识别出灰岩层位。通过对姚桥煤矿西六采区灰岩多测井曲线特征的分析,发现... 对于煤田岩性地震勘探来说,利用密度和声速测井曲线约束的波阻抗反演是主要的方法之一。由于灰岩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较小,常规波阻抗反演所获得的波阻抗信息很难识别出灰岩层位。通过对姚桥煤矿西六采区灰岩多测井曲线特征的分析,发现与围岩相比,煤层的密度较低、电阻率较高;而灰岩的视电阻率特别高。因此,在灰岩解释过程中,通过对密度曲线和视电阻率曲线进行融合,获得1条拟密度曲线,同时突出了煤层密度与灰岩的视电阻率异常。利用多参数岩性反演方法获得拟波阻抗数据体,确定出灰岩的空间分布和厚度变化,为煤矿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融合 多参数岩性反演 拟波阻抗 灰岩 防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