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铁路曲线站线间距计算方法
- 1
-
-
作者
韩志强
-
机构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51-154,共4页
-
文摘
为了适应复杂的地形条件及城乡规划等要求,铁路线路通常有较多的曲线段,而有些铁路车站需要结合地形条件或城乡发展规划要求而设置在曲线段上。在曲线站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较直线站更为复杂,容易遇到工程量增加、养护维修困难等问题。为此,在考虑铁路运输安全和效率等因素的基础上,以技术水平较高且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标准为背景,分析总结了影响曲线站设计的主要因素,计算得出了设有缓和曲线和不设缓和曲线两种情况下的曲线加宽值,并给出一个简单的实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对于降低曲线站建设的工程量和投资金额,以及改善曲线站运营养护条件等均有一定的设计参考价值。
-
关键词
曲线站
限界
曲线加宽
圆曲线移动量
线间距
-
Keywords
curve station
gauge
curve widening
movement amount of circular curve
line spacing
-
分类号
U212.3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既有曲线车站站线无缝化改造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董昆灵
许钊荣
李莹
杨荣山
郭利康
李江波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工务段
-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46,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8584,51778543)。
-
文摘
为完成既有川黔(重庆—贵阳)铁路转关口站和綦江站两座曲线车站站线的无缝化改造,采用原位测试的方法测试了其道床纵向、横向阻力,并据此进行无缝化改造可行性分析,进而提出曲线车站站线无缝化铺设和养护维修建议。结果表明:测试区段69型轨枕的道床纵向、横向分布阻力分别为22.69、12.15 N/mm,Ⅱ型轨枕的道床纵向、横向分布阻力分别为32.46、13.90 N/mm,因受道床状态差异的影响,道床阻力的离散性较大;测试区段的轨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均符合规范要求,可进行无缝化改造;建议在进行无缝化改造时调整轨枕间距,将69型轨枕更换为强度更高的Ⅱ型轨枕,并加强道床的日常维护。
-
关键词
曲线车站站线
有砟道床
无缝化改造
现场试验
道床阻力
稳定性
-
Keywords
curve station line
ballast bed
seamless reform
field test
ballast bed resistance
stability
-
分类号
U213.24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煤矿铁路曲线装车站的设置
- 3
-
-
作者
娄耸立
-
机构
煤炭部西安设计研究院
-
出处
《煤矿设计》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58-60,共3页
-
文摘
煤矿铁路曲线装车站的设置煤炭部西安设计研究院娄耸立我国中西部的煤炭基地多处于山岭川谷地带,如神府东胜矿区、黄陵矿区、彬长矿区及华亭矿区等,作为煤炭外运主要方式的煤矿铁路多为山区铁路。在山区修建铁路,线路多顺河流或穿行在丘陵谷地中延伸,尤其在越陵展线地...
-
关键词
煤矿
铁路
曲线装车站
车站设置
-
分类号
U291.5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TD58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
-
题名巴基斯坦ML-1线罗赫里站升级改造方案研究
被引量:3
- 4
-
-
作者
赵振刚
-
机构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济南设计院
-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0-104,共5页
-
基金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项目(2016-54)。
-
文摘
为解决既有ML-1线罗赫里站存在的正线技术标准较低、车站咽喉区布置凌乱、到发线长度不足和站场设备陈旧等问题,通过分析罗赫里站场条件,提出罗赫里站升级改造方案,提出将车站由直线站改造为曲线站,对既有罗赫里站站东咽喉外方反向曲线进行局部改造,延长夹直线作为咽喉区,延长了罗赫里站站坪长度。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到发线规模、车站平面设计、横断面布置,增加旅客列车到发线、旅客站台等设施,对咽喉区进路布置进行优化,实现罗赫里站正线贯通布置。
-
关键词
铁路
区段站
线路
曲线站
改造
-
Keywords
Railway
District Station
Line
Curve Station
Upgrading
-
分类号
U291.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U353
[交通运输工程]
-
-
题名长航道乘潮水位计算新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 5
-
-
作者
黄志扬
徐元
-
机构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3-88,共6页
-
文摘
随着航道建设规模和航道里程增加,长航道乘潮水位的计算成为航道设计遇到的新技术难题之一。针对多潮位站控制长航道乘潮水位计算问题,提出了乘潮水位计算的多站联合典型潮曲线法。通过构建典型潮曲线,使乘潮累积频率、乘潮历时、潮波传播延时和潮波变形等关键要素同时呈现。基于构建的典型潮曲线,进一步探讨了长航道全程同一乘潮水位、分段变乘潮水位,以及进港、出港等不同情况下乘潮水位的设计取值方法,并以珠江崖门航道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本方法的实用可行。
-
关键词
航道工程
潮波变形
乘潮水位
多站联合典型潮曲线
长航道
-
Keywords
waterway engineering
transformation of tide wave
ridable high tide level
united multi-stations typical tidal curves
long navigational channel
-
分类号
U612.3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