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曲线模型的锚杆受力分析与临界锚固长度计算
1
作者 朱彦鹏 娄国庆 +2 位作者 黄安平 吴林平 成栋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156,共9页
对于锚杆锚固技术,主要是针对岩土体等密闭空间进行施工,对锚杆锚固段的受力情况并不完全清楚,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现有的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解析解相对繁琐,且现行的锚固长度设计规范和经验法做出的设计长度相对保守。为明确拉力型锚杆... 对于锚杆锚固技术,主要是针对岩土体等密闭空间进行施工,对锚杆锚固段的受力情况并不完全清楚,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现有的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解析解相对繁琐,且现行的锚固长度设计规范和经验法做出的设计长度相对保守。为明确拉力型锚杆锚固段的受力机理并得到拉力型锚杆临界锚固长度计算方法,基于锚杆轴力和锚头位移关系的双曲线模型,通过对锚杆微元体进行受力分析,对锚杆锚固界面非线性剪切—滑移模型进行推导。依据锚杆荷载传递基本方程求解锚固段荷载传递解析解,并通过具体算例探究在锚固范围内轴力和剪应力的变化趋势及分布形式。在荷载作用下锚杆锚固界面表现出明显的弹性黏结阶段、弹塑性变形阶段和加速软化阶段3个过程。剪应力的变化趋势及分布形式与轴力有所不同,随荷载的逐步增大表现为从单调、非线性递减曲线转变为存在峰值且峰值点逐渐向锚固深度方向传递的单峰曲线。假设锚杆锚固界面处于弹性阶段时剪应力沿锚固深度方向呈倒三角形分布的简化模型,得出拉力型锚杆的临界锚固长度计算公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通过相关假设求解的荷载传递方程计算简洁、形式简单,能够进一步了解拉力型锚杆锚固界面的分布形式和传递规律,通过相应简化得到的临界锚固长度计算公式为锚固长度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模型 非线性剪切—滑移模型 荷载传递特性 倒三角分布简化模型 临界锚固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羊不同杂交组合生长曲线模型筛选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沈嘉玘 孙渭博 +8 位作者 施海娜 梁永虎 杨博辉 岳耀敬 袁超 郭婷婷 文亚洲 卢曾奎 张利平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2,96,共6页
为研究肉羊不同杂交组合生长发育规律及评价适宜推广的杂交模式,以引进品种澳洲白、杜泊和萨福克羊为父本,湖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测定不同杂交组合1~6月龄体重,利用Brody、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4种模型分别拟合各杂... 为研究肉羊不同杂交组合生长发育规律及评价适宜推广的杂交模式,以引进品种澳洲白、杜泊和萨福克羊为父本,湖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测定不同杂交组合1~6月龄体重,利用Brody、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4种模型分别拟合各杂交组合体重发育过程,分析体重参数和模型估计值,评价杂交优势。结果表明:4种模型的拟合度(R^(2))均在0.95以上,其中Von Bertalanffy模型估计值最接近各个杂交组合的实测值,拟合效果最佳,拐点体重介于7.64~9.98 kg之间,拐点日龄在25~35 d之间。澳湖、杜湖和萨湖3个杂交组合最大日增重均在200 g左右(P>0.05),表明三者体重发育相近且适宜推广。Von Bertalanffy模型符合杂交羔羊体重实际生长现状,可为杂交羔羊早期体重发育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羊 杂交组合 体重 生长曲线模型 拟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CB增强珊瑚混凝土柱抗震性能与骨架曲线模型
3
作者 陈爽 韦丽兰 +2 位作者 李虎林 关纪文 李威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1-870,共10页
为研究钢-连续纤维筋(SFCB)增强珊瑚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以及SFCB的二次刚度,对5根SFCB增强珊瑚混凝土柱及1根钢筋珊瑚混凝土柱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钢筋珊瑚混凝土柱,SFCB增强珊瑚混凝土柱的滞回曲线捏拢效应更明显,但... 为研究钢-连续纤维筋(SFCB)增强珊瑚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以及SFCB的二次刚度,对5根SFCB增强珊瑚混凝土柱及1根钢筋珊瑚混凝土柱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钢筋珊瑚混凝土柱,SFCB增强珊瑚混凝土柱的滞回曲线捏拢效应更明显,但其刚度退化、等效黏滞阻尼系数较小;增加配筋率,SFCB增强珊瑚混凝土柱的位移延性、峰值荷载分别提高约13.41%、4.51%;提高轴压比,柱的位移延性、峰值荷载分别提高11.80%、18.39%.基于复合材料法则及受力平衡理论,提出了SFCB增强珊瑚混凝土柱的骨架曲线模型.将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吻合度较高,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钢-连续纤维筋 二次刚度 珊瑚混凝土 骨架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3种玉米光响应曲线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23
4
作者 朱永宁 张玉书 +2 位作者 纪瑞鹏 车宇胜 高西宁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共5页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玉米的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比较3种不同拟合方法的优劣,优选出干旱胁迫下最优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利用玉米穗位叶光合数据,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以及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适宜土...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玉米的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比较3种不同拟合方法的优劣,优选出干旱胁迫下最优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利用玉米穗位叶光合数据,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以及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适宜土壤水分条件及中度干旱胁迫下玉米光响应进行拟合。从拟合的相关参数看,对照(CK)的拟合结果中,直角双曲线模型整体高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其中表观量子效率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均提高33%,光补偿点提高10%,暗呼吸速率提高40%,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得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低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其余参数差别很小。在对水分胁迫(MS)的拟合中,3种曲线所得参数的差异与CK一致。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可以直接得到饱和光强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得到的光合参数比另外2种模型更接近实测值,因此该模型可以更好的拟合适宜土壤水分和中度干旱胁迫下的玉米光响应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光响应 直角双曲线模型 非直角双曲线模型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工后沉降双曲线模型与指数曲线模型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伟 宰金珉 卢廷浩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分析软土工后沉降的典型预测模型,指出了预测误差的原因.阐明双曲线模型只是基于模型曲线与实测沉降形状相似的基础上提出的,没有理论依据;指数曲线模型主要基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模型假定与工程实际有较大出入,所以两者具有较大的拟... 分析软土工后沉降的典型预测模型,指出了预测误差的原因.阐明双曲线模型只是基于模型曲线与实测沉降形状相似的基础上提出的,没有理论依据;指数曲线模型主要基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模型假定与工程实际有较大出入,所以两者具有较大的拟合误差.从数学角度证明了在初始沉降速率和最终沉降分别相同的情况下,指数模型预测结果大于双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沉降预测工程实例进一步证明了数学分析的正确性.讨论了理想工后沉降模型应具备的数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 曲线模型 指数曲线模型 初始沉降速率 最终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杨树树高曲线模型的研制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圆 王万江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5期31-34,共4页
用江苏省杨树解析木编制了杨树标准树高曲线模型,该模型引入了适宜的林分控制因子(树龄和地位指数),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树高曲线模型。经检验,模型有较好的精度,适用于江苏省的杨树树高生长模型。该研究可为江苏省日益发展的杨树人工林... 用江苏省杨树解析木编制了杨树标准树高曲线模型,该模型引入了适宜的林分控制因子(树龄和地位指数),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树高曲线模型。经检验,模型有较好的精度,适用于江苏省的杨树树高生长模型。该研究可为江苏省日益发展的杨树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生长预测,并为杨树生产力测定和预估提供数学模型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树高曲线模型 林分控制因子 树高生长模型 杨树人工林 曲线模型 江苏省 地位指数 控制因子 生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加曲线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志亮 郑明新 +1 位作者 吴勇 殷宗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01-903,912,共4页
增加曲线模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能很好地拟合一级荷载下的地基沉降-时间曲线,这已得到了验证。将其引入到多级填土荷载下的软土路基沉降的预测中,提出了相应的预测数学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予以验证。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针对多级荷载... 增加曲线模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能很好地拟合一级荷载下的地基沉降-时间曲线,这已得到了验证。将其引入到多级填土荷载下的软土路基沉降的预测中,提出了相应的预测数学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予以验证。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针对多级荷载的指数曲线模型以及双曲线模型相比,该模型的理论更为充分,其预测结果也更接近实际,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曲线模型 0.618法 软土路基 沉降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股螺旋弹簧的空间曲线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时龙 任伟军 +2 位作者 周杰 闵建军 李川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69-1272,共4页
通过分析多股螺旋弹簧的成形原理及结构参数,分别采用空间坐标轴变换、坐标轴角度关系、欧拉角度变换三种不同方法建立了多股螺旋弹簧钢丝中心曲线数学模型。以三股钢丝为例,根据建立的空间曲线数学模型和给定的多股螺旋弹簧参数,使用MA... 通过分析多股螺旋弹簧的成形原理及结构参数,分别采用空间坐标轴变换、坐标轴角度关系、欧拉角度变换三种不同方法建立了多股螺旋弹簧钢丝中心曲线数学模型。以三股钢丝为例,根据建立的空间曲线数学模型和给定的多股螺旋弹簧参数,使用MATLAB软件绘制了多股螺旋弹簧曲线,并利用参数化建模软件Pro/E完成了多股螺旋弹簧的三维实体建模。结果表明,该模型完全符合多股螺旋弹簧的实体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多股螺旋弹簧内部的力学特性和研究其动态设计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股弹簧 空间曲线模型 空间坐标变换 坐标轴角度关系 欧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光响应曲线模型对3种十大功劳属植物的实用性 被引量:18
9
作者 钱一凡 廖咏梅 +2 位作者 权秋梅 陈兰英 黎云祥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6-720,共5页
运用4种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对3种十大功劳属植物的光响应数据进行拟合,提取了各光响应模型的主要特征参数并对比分析了各模型参数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模型对同一种十大功劳的光响应曲线的拟合结果存在着差异;同一模型对不同十大功... 运用4种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对3种十大功劳属植物的光响应数据进行拟合,提取了各光响应模型的主要特征参数并对比分析了各模型参数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模型对同一种十大功劳的光响应曲线的拟合结果存在着差异;同一模型对不同十大功劳的光响应曲线的拟合效果也不同;但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3种十大功劳光响应曲线的拟合效果最佳。因此,在研究植物的光响应时,应考虑光响应模型对植物的整体拟合效果,不能以某个参数作为衡量标准来选取最优的光响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响应曲线模型 十大功劳 模型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钢结构疲劳裂纹扩展预报单一扩展率曲线模型 被引量:24
10
作者 黄小平 贾贵磊 +1 位作者 崔维成 祁恩荣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8-125,共8页
采用基于疲劳裂纹扩展的疲劳寿命预报方法对海洋钢结构的安全寿命进行评估,首先要解决变幅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率问题,其次是复杂应力场中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问题。文章将裂纹扩展率单一曲线模型结合焊趾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 采用基于疲劳裂纹扩展的疲劳寿命预报方法对海洋钢结构的安全寿命进行评估,首先要解决变幅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率问题,其次是复杂应力场中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问题。文章将裂纹扩展率单一曲线模型结合焊趾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来探讨复杂载荷作用下海洋钢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报问题。裂纹扩展率单一曲线模型的思想是将任意载况下的应力强度因子等效到R=0的应力强度因子,并假定超载不影响材料的裂纹扩展率,而是使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减小。使得复杂载荷下的疲劳寿命预报也仅需要对应于R=0时的裂纹扩展率材料常数,从而解决复杂载荷下裂纹扩展率材料常数的确定问题。文中给出了适合于海洋钢结构的裂纹扩展率曲线,焊趾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以及残余应力引起的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钢结构 表面裂纹 单一曲线模型 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 残余应力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黏土不排水剪切特性及双曲线模型 被引量:11
11
作者 齐剑峰 栾茂田 +2 位作者 王忠涛 聂影 范庆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277-2282,共6页
采用真空抽吸制样技术制备的饱和重塑黏土,在0.015~3.75%/min应变速率范围内进行了多组不固结不排水(UU)剪切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着重探讨了应变速率和约束压力对应力-应变关系及其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黏土的应力-... 采用真空抽吸制样技术制备的饱和重塑黏土,在0.015~3.75%/min应变速率范围内进行了多组不固结不排水(UU)剪切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着重探讨了应变速率和约束压力对应力-应变关系及其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强度特性基本上不依赖于约束压力,而受应变速率的影响较为显著,强度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长,增长幅度可达70%,通过对数据的归一化,采用线性拟和建立了不排水强度与应变速率之间的经验关系。进而考虑应变速率对不固结不排水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对双曲线非线性本构模型进行了研究,详细介绍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分别采用静力三轴和扭剪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黏土 应变速率 应力-应变关系 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单桩荷载传递双曲线模型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28
12
作者 党发宁 刘娜 何文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28-1432,共5页
选用双曲线荷载传递函数分析单桩的荷载传递规律。通过分析各参数对传递函数的影响,认为桩土间的极限位移是双曲线传递函数的主要参数。然后以西安地区的26个工程钻孔灌注桩的现场试桩资料为基础,利用Matlab提供的优化工具箱对荷载传递... 选用双曲线荷载传递函数分析单桩的荷载传递规律。通过分析各参数对传递函数的影响,认为桩土间的极限位移是双曲线传递函数的主要参数。然后以西安地区的26个工程钻孔灌注桩的现场试桩资料为基础,利用Matlab提供的优化工具箱对荷载传递函数中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各工程中的传递函数的参数,同时发现桩土间极限位移离散程度在各参数中最大,这与理论分析相一致。最后与工程实例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把利用该优化方法得到的双曲线荷载传递函数的参数作为西安地区的经验参数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 荷载传递函数 曲线模型 极限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丽霞 郜艳晖 +1 位作者 张敏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3-716,共4页
目的介绍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在分析纵向研究资料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大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具体实例说明模型参数的指定和结果的解释及如何对不同群体的增长趋势进行比较。结果增长曲线模型不仅可以分析纵向资料的总体发展趋势,而且能对个... 目的介绍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在分析纵向研究资料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大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具体实例说明模型参数的指定和结果的解释及如何对不同群体的增长趋势进行比较。结果增长曲线模型不仅可以分析纵向资料的总体发展趋势,而且能对个体间发展趋势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做出解释。结论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框架下的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是研究者分析纵向资料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多样本比较 增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水质评价的逻辑斯谛曲线模型 被引量:12
14
作者 金菊良 刘丽 +1 位作者 丁晶 付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48,共3页
为检验已订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的合理性 ,解决各单项水质指标的评估结果的不相容性问题 ,提高水质等级模型的分辨率 ,提出了一种新的水质评价模型——逻辑斯谛曲线模型 ,它的水质等级是连续的实数值。根据 LOG模型的参数值可以分析各... 为检验已订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的合理性 ,解决各单项水质指标的评估结果的不相容性问题 ,提高水质等级模型的分辨率 ,提出了一种新的水质评价模型——逻辑斯谛曲线模型 ,它的水质等级是连续的实数值。根据 LOG模型的参数值可以分析各水质指标值对水质等级的影响程度 ,据此检验原订水质等级标准的合理性。并给出了基于实码遗传算法的 L OG建模的实施方案。实例研究的结果说明 ,该方案是可行、有效且通用的 ,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斯谛曲线模型 地下水 水质评价 水质指标 遗传算法 LO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模型的半自适应交互多模型跟踪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涛 王宝树 乔向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2-335,共4页
在应用交互多模型 (IMM)算法进行目标跟踪时 ,用较小模型集 ,覆盖不同目标的运动特性、机动水平 ,同时减小计算复杂度 ,是很有意义和对工程实现很有必要的研究课题 .文章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对曲线模型的IMM算法研究 ,建立了角速度估计模... 在应用交互多模型 (IMM)算法进行目标跟踪时 ,用较小模型集 ,覆盖不同目标的运动特性、机动水平 ,同时减小计算复杂度 ,是很有意义和对工程实现很有必要的研究课题 .文章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对曲线模型的IMM算法研究 ,建立了角速度估计模型 ,并将其扩维到状态方程中 ,使得法向加速度可自适应调整 ,从而将模型集缩小到只与切向加速度相关的M个曲线模型 .这一方面减小了计算量 ,另一方面扩大了算法的适用范围 ,仿真试验进一步说明了该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INM算法 曲线模型 转弯模型 目标跟踪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天然林不同树种的树高曲线模型 被引量:14
16
作者 冯国红 朱玉杰 王景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9,共4页
选用10种树高曲线模型作为候选模型,以决定系数(R^2)、残差平方和(S_(se))和均方差(M_(se))作为模型优劣的评价指标,对小兴安岭天然林中的云杉(Picea asperata)、红松(Pinus koraiensis)、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椴树(Tilia tu... 选用10种树高曲线模型作为候选模型,以决定系数(R^2)、残差平方和(S_(se))和均方差(M_(se))作为模型优劣的评价指标,对小兴安岭天然林中的云杉(Picea asperata)、红松(Pinus koraiensis)、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椴树(Tilia tuan)4种树种的树高曲线模型进行优选。结果表明:云杉、红松和椴树的最优模型均为Logistic模型,水曲柳的最优模型为抛物线模型;云杉和红松两种针叶树种,最优模型的优势不明显,水曲柳和椴树两种阔叶树种最优模型的优势较明显;比较R^2的大小,得出较适合小兴安岭云杉和红松两种针叶树种的树高曲线模型(R^2>0.8),对小兴安岭阔叶树种的适用程度不具有普遍性,对椴树的适用性好(R^2最大达0.94),对水曲柳的适用性较差(R^2<0.8)。对水曲柳的树高进行分段研究得出:水曲柳在树高低于9 m时,树高曲线模型较适宜(R^2>0.8),其中抛物线模型为最优模型;树高较高时,没有适用的树高曲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树高曲线模型 小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双曲线模型修正土体一维固结解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磊 孙树林 +1 位作者 龚晓南 张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5-460,共6页
假定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满足双曲线模型、渗透系数的降低与压缩系数的减小成正比以及初始有效应力沿深度均匀分布,推导出任意荷载下单层地基的非线性一维固结方程。结合具体的定解条件采用分离变量法求出土体有效应力的通解,并进一步... 假定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满足双曲线模型、渗透系数的降低与压缩系数的减小成正比以及初始有效应力沿深度均匀分布,推导出任意荷载下单层地基的非线性一维固结方程。结合具体的定解条件采用分离变量法求出土体有效应力的通解,并进一步求出超静孔隙水压力、按沉降定义的平均固结度Us以及按孔隙水压力定义的平均固结度Up的通解。根据通解求出梯形低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解,并找出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固结性状的影响因素。基于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解,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计算并分析考虑土体本构关系非线性时的固结性状,以及反映土体本构特征的参数E和n对固结性状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①Us稍大于Up;②距排水平面越近,附加有效应力受加载方式的影响越明显,距排水平面越远则相反;③E和n对Us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④E和n对Up和附加有效应力的影响较大且不容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一维固结 曲线模型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绳隔振器弹性元件空间曲线模型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龚宪生 骆意 王红霞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3,21,共8页
提出并设计了新型钢丝绳隔振器及其弹性元件钢丝绳绳圈,为了探索隔振器刚度与隔振器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对钢丝绳绳圈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钢丝绳绳圈的成形原理,采用空间坐标轴变换方法建立了7×7不锈钢钢丝绳绳圈钢丝中心曲线数学... 提出并设计了新型钢丝绳隔振器及其弹性元件钢丝绳绳圈,为了探索隔振器刚度与隔振器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对钢丝绳绳圈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钢丝绳绳圈的成形原理,采用空间坐标轴变换方法建立了7×7不锈钢钢丝绳绳圈钢丝中心曲线数学模型。根据建立的空间曲线数学模型和确定的结构参数,使用MATLAB软件绘制了钢丝绳绳圈钢丝中心曲线,并利用参数化建模软件Pro/E完成了钢丝绳绳圈的三维实体建模。通过研究得到了钢丝绳绳圈的空间曲线模型,发现了芯绳中心线上任意一点被其法平面所截截面不是一般研究文献中所假设的圆形或者椭圆,而是不规则截面,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钢丝绳隔振器的动静态特性以及其结构参数对上述特性的影响打下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隔振器 钢丝绳绳圈 空间曲线模型 空间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细粒含量的砂土液化判别双曲线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小玲 李秀瑜 杜修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8-455,共8页
在砂土的地震液化判别模型中,大多数模型都是针对洁净砂的液化判别提出来的,忽略了其中细粒含量的影响,而细粒含量是影响砂土液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忽略细粒含量的影响会导致液化判别结果过于保守。根据中国大陆以往地震液化资料和台湾集... 在砂土的地震液化判别模型中,大多数模型都是针对洁净砂的液化判别提出来的,忽略了其中细粒含量的影响,而细粒含量是影响砂土液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忽略细粒含量的影响会导致液化判别结果过于保守。根据中国大陆以往地震液化资料和台湾集集地震的标准贯入试验数据资料,在原始双曲线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含细粒砂性土的修正的液化判别双曲线模型,提出了关于细粒影响项的修正系数;并采用所建模型对中国大陆地震数据和台湾集集地震数据进行回判分析,讨论了模型的回判成功率;最后利用国内外大地震液化数据集对判别模型进行检验,与我国规范方法进行对比来验证该双曲线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提出的修正液化判别双曲线模型既适用于不同烈度区的土壤液化判别,也能对土层深度在20 m范围内的砂土液化情况进行有效判别;而且本文提出的砂土含细粒修正系数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双曲线液化判别模型适用范围较为局限的缺点,并在保证液化样本点的判别成功率的基础上,提高了非液化样本点的判别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细粒砂土 液化判别 标贯击数 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S曲线模型:对倒U型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被引量:10
20
作者 饶会林 陈福军 董藩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3-129,共7页
J·G·威廉姆逊关于区域经济差距走势的倒U字型观点是正确的,但由于其方法的不完善,引起了争论。发展这个理论,必须引入双S曲线模型,它能清晰地全面地反映和回答两区域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机制和变化趋势,准确指导区域间协调发... J·G·威廉姆逊关于区域经济差距走势的倒U字型观点是正确的,但由于其方法的不完善,引起了争论。发展这个理论,必须引入双S曲线模型,它能清晰地全面地反映和回答两区域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机制和变化趋势,准确指导区域间协调发展,把倒U字型观点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模型 U型 区域经济差距 区域差距 变化趋势 协调发展 科学基础 区域间 字型 走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