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闽清大暴雨雨量风险预测 被引量:8
1
作者 叶光营 鲍思钻 俞成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1-204,共4页
为加强闽清县大暴雨雨量风险预测能力,减小常规统计方法对雨量预测结果的误差,利用1971-2010年共18个大暴雨过程的雨量数据,基于信息扩散技术分别对台风和非台风(包括过程性强降水和强对流强降水)引起的大暴雨进行雨量风险预测。结果表... 为加强闽清县大暴雨雨量风险预测能力,减小常规统计方法对雨量预测结果的误差,利用1971-2010年共18个大暴雨过程的雨量数据,基于信息扩散技术分别对台风和非台风(包括过程性强降水和强对流强降水)引起的大暴雨进行雨量风险预测。结果表明:24 h雨量100~120 mm为高风险水平,风险概率在34%~100%之间,其次为120~150 mm,风险概率为9.7%~34%,而超过175 mm雨量的风险概率不足1%。同时结合天气影响系统统计分析闽清县大暴雨的成因,主要是台风型大暴雨和非台风型大暴雨两种,实际应用中对应不同类型的大暴雨天气用不同的风险概率进行雨量风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扩散 风险预测 暴雨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资料的上海地区暴雨面雨量计算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贺芳芳 徐卫忠 +1 位作者 周坤 穆海振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44-951,共8页
根据上海地区小时雷达资料的定量降水估测(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QPE)网格产品和经过质量控制的自动站雨量资料进行暴雨面雨量计算方法研究,计算方法为:将暴雨区内自动站周围9个网格点的QPE平均值作为自动站的雷达估... 根据上海地区小时雷达资料的定量降水估测(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QPE)网格产品和经过质量控制的自动站雨量资料进行暴雨面雨量计算方法研究,计算方法为:将暴雨区内自动站周围9个网格点的QPE平均值作为自动站的雷达估测雨量,计算各测站雨量与雷达估测雨量的差值,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将差值场插值到雷达降水估算产品相同的网格点上,再将网格点上残差插值数据加上网格点上雷达估测雨量,得到各网格点用自动站订正后的雷达估测小时雨量资料。文中24个典型暴雨各测站订正后QPE与实测雨量的平均绝对误差比订正前减小了27%;两个典型暴雨主要降水阶段经国家气象站资料订正后QPE与实测雨量的平均误差比订正前减小了33%~39%,暴雨过程总雨量经国家气象站资料订正后减小了34%~59%。根据以上方法得到的网格点雨量计算和绘制上海地区2007—2015年24个典型暴雨降水区域的小时面雨量值和图、过程面雨量值和图、行政区和水利片面雨量值和图。最后基于.NET Framework 4.0基础架构软件开发平台,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软件开发工具制作"基于雷达资料暴雨面雨量自动化计算查询系统",供业务科研人员实时查询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地区 定量降水估测(QPE) 暴雨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地区极端降水时空变化趋势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小雁 史正涛 彭海英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6-29,33,共5页
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是对人类社会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采用滇中地区1961-2006年46个测站逐日降水数据,分别将大雨/暴雨雨量和雨日数、最大日降水量和年日降水量序列99百分位值作为极端降水临界值,用MK秩次检验方法和IDW插值方法... 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是对人类社会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采用滇中地区1961-2006年46个测站逐日降水数据,分别将大雨/暴雨雨量和雨日数、最大日降水量和年日降水量序列99百分位值作为极端降水临界值,用MK秩次检验方法和IDW插值方法比较分析滇中地区极端降水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认为这3种极值算法在该区可以相互验证,在时间上表现为滇中区域平均的极端降水呈不显著上升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东部多雨地区降水的变化比较缓和而中西部平坝、河谷少雨地区极端降水的变化要强烈一些。滇中地区的降水类型发生了变化,大雨/暴雨量和大雨/暴雨次数增多而其他降水类型减少。小雨雨量和雨日数的减少是滇中地区年降水量和年降水日数减少的主要原因,降水变率加快且强度增大是滇中地区极端降水的变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滇中地区 大雨/暴雨雨量和雨日数 最大日降水量 99百分位日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