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Sobol方法的暴雨径流管理模型参数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云峰 周永潮 +3 位作者 郑春华 翁献明 马晓宇 柳景青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7-354,共8页
为了定量探究典型城市暴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中水文水力参数的全局灵敏度,利用基于方差分解的Sobol方法,计算不同雨强下SWMM中各参数对径流量、峰值流量以及峰现时间的灵敏度,简要分析结果的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雨强下,SWMM中... 为了定量探究典型城市暴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中水文水力参数的全局灵敏度,利用基于方差分解的Sobol方法,计算不同雨强下SWMM中各参数对径流量、峰值流量以及峰现时间的灵敏度,简要分析结果的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雨强下,SWMM中水文水力模块的灵敏参数及相关排序有所差异.在大雨强条件下,不渗透地区表面的曼宁糙率对3类输出变量都是最灵敏参数,总阶灵敏度均大于0.6;混凝土管段的曼宁糙率系数对峰现时间的灵敏度远大于对其他2类输出变量的灵敏度.在小雨强条件下,无洼地蓄水不渗透性百分比为灵敏参数,不渗透性地面洼地储蓄为最灵敏参数,第1阶灵敏度指数为0.396.在模型前63 000次运行中,计算得到的Sobol指数上下波动,在运行84 000次之后,Sobol指数逐渐趋于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敏度 Sobol 方法 暴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 模型参数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城区雨水径流非点源污染特性及污染负荷 被引量:27
2
作者 黄国如 聂铁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2-148,共7页
以广州市新河浦社区部分排水区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居住区、马路、草地3种典型下垫面,在各典型下垫面分别进行若干场雨水径流水质监测,主要分析雨水径流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5),以及总悬浮物固体(TSS)、总氮(TN... 以广州市新河浦社区部分排水区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居住区、马路、草地3种典型下垫面,在各典型下垫面分别进行若干场雨水径流水质监测,主要分析雨水径流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5),以及总悬浮物固体(TSS)、总氮(TN)、总磷(TP)、氨氮等污染物的浓度,探讨TSS和COD的相关性,揭示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径流的初期冲刷效应。基于暴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建立了研究区域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的模型,根据研究区域的水质监测资料率定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水样中TSS和COD的相关性不明显;居住区、马路存在较为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草地的初期冲刷效应不如居住区和马路明显;所建立的非点源污染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该模型分别模拟不同重现期、不同降雨类型及不同下垫面类型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所得负荷量结果较为合理,可以为城市雨水径流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雨水径流 城市非点源污染 水质监测 暴雨径流管理模型 污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LID设施组合对区域雨洪控制效果的影响模拟 被引量:24
3
作者 周昕 高玉琴 吴迪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31,73,共7页
为研究不同LID设施组合对区域雨洪控制效果的影响,以南京市雨花台区一区域为研究区构建了暴雨径流管理模型,在模型中分别设定4种LID设施组合来模拟分析研究区2年一遇、3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降雨条件下的地表径流、排水管网溢流及... 为研究不同LID设施组合对区域雨洪控制效果的影响,以南京市雨花台区一区域为研究区构建了暴雨径流管理模型,在模型中分别设定4种LID设施组合来模拟分析研究区2年一遇、3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降雨条件下的地表径流、排水管网溢流及污染物排放情况。结果表明:不同LID设施组合对研究区均有减小径流量、缓解节点溢流和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作用,但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大,对雨洪控制效果降低;以绿色屋顶和透水铺装为主,加以适当比例生物滞留设施和雨水花园的LID设施组合对研究区的雨洪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雨洪控制 暴雨径流管理模型 地表径流 节点溢流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期弃流后板房屋面雨水污染物质量浓度衰减规律 被引量:4
4
作者 胡良宇 戎贵文 +1 位作者 汪星 孟席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107,共6页
为研究初期雨水弃流后不同降雨重现期条件下屋面雨水的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规律,以板房屋面为例,采用3 mm的初期雨水弃流深度,基于暴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构建了板房屋面径流模型,在采用雨水收集箱中污染物质量浓度实测值对模型验证后,... 为研究初期雨水弃流后不同降雨重现期条件下屋面雨水的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规律,以板房屋面为例,采用3 mm的初期雨水弃流深度,基于暴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构建了板房屋面径流模型,在采用雨水收集箱中污染物质量浓度实测值对模型验证后,模拟分析了不同降雨重现期板房屋面雨水的污染物质量浓度衰减规律。结果表明:雨水收集箱中污染物质量浓度衰减过程可分为骤降段、过渡段和稳定段3个阶段;衰减曲线符合一阶衰减指数函数分布,决定系数超过0.93;对于同一种污染物,雨水收集箱中污染物稳定质量浓度随降雨重现期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收集 板房屋面 径流污染 暴雨径流管理模型 衰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