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东半岛滨海城市近70年极值暴雨变异性诊断及其设计暴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胶州市为例
1
作者 宋君 陈沭 +1 位作者 张琪悦 赵至建 《治淮》 2025年第2期9-11,14,共4页
胶东半岛滨海城市汛期降雨发生频率高、强度大且集中,城市内低山丘陵区中小河流源短流急,易引发严重洪涝灾害。以山东省胶州市为例,选取城市境内及邻近区域7个观测站点1951—2020年的降水资料,研究了胶州市极值暴雨的变化特征及设计暴... 胶东半岛滨海城市汛期降雨发生频率高、强度大且集中,城市内低山丘陵区中小河流源短流急,易引发严重洪涝灾害。以山东省胶州市为例,选取城市境内及邻近区域7个观测站点1951—2020年的降水资料,研究了胶州市极值暴雨的变化特征及设计暴雨的空间分布规律。采用Mann-Kendall方法和Pettitt方法分析了年最大2h、6h、12h和24h极值暴雨系列的趋势性和跳跃性特征,构建了不同重现期下的暴雨频率-历时-强度曲线。采用反距离权重法对各站设计暴雨进行空间插值,绘制了不同重现期条件下设计暴雨的空间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性诊断 设计暴雨 频率-历时-强度曲线 反距离权重法 暴雨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大清河系暴雨中心移植和地区洪水组成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营 毛慧慧 +2 位作者 吴洋洋 吴天傲 陈鹏飞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暴雨洪涝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愈发显著,海河流域大部分区域多年未经特大洪水检验,为分析未来可能发生极端暴雨洪水的致灾情况,开展暴雨中心预测及可能的地区洪水组成分析十分必要。研究以多年未发生极端暴雨洪...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暴雨洪涝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愈发显著,海河流域大部分区域多年未经特大洪水检验,为分析未来可能发生极端暴雨洪水的致灾情况,开展暴雨中心预测及可能的地区洪水组成分析十分必要。研究以多年未发生极端暴雨洪水的大清河系为对象,基于研究区域103个雨量站降水数据,预测了河系暴雨中心可能位置,以“63·8”暴雨分布为参照,开展暴雨中心移植及地区洪水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大清河系特大暴雨中心位置较为稳定,可能的暴雨中心位置海拔高度主要介于100~600 m之间;在相同雨量条件下,暴雨中心位于水库下游山区附近(“63·8”)时,产生洪水总量相对较大,暴雨中心位于平原地区附近时相对较小,且暴雨中心位置的变化对地区洪水组成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洪水 暴雨中心移植 地区洪水组成 暴雨分布 大清河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形学习算法的降雨数据时空分布特征提取及重构
3
作者 刘媛媛 刘业森 +4 位作者 刘方华 李梦阳 刘舒 李匡 任汉承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98,共14页
【目的】掌握精细化的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对于城市洪涝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近十几年降雨监测站网密集且数据精细程度高,但时间序列较短;历史降雨资料时间序列长,但是精细程度低。【方法】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历史降雨资... 【目的】掌握精细化的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对于城市洪涝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近十几年降雨监测站网密集且数据精细程度高,但时间序列较短;历史降雨资料时间序列长,但是精细程度低。【方法】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历史降雨资料,将流形学习算法引入到历史降雨资料重构中,从高分辨率降雨资料中,提取降雨的时空分别特征,基于该特征,将历史逐6 h的降雨空间数据重构为逐1 h的降雨数据,以满足城市洪涝风险分析的要求。【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重构数据高值区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在15%以内,低值区在20%以内,比传统插值处理的数据高值区误差降低了45%~85%,低值区降低了10%~40%。【结论】利用流形学习算法重构的历史空间降雨数据符合各地区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可提高降雨空间数据颗粒度,实现降雨时空分布精细化特征的有效、合理的提取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形学习 机器学习 暴雨时空分布 特征提取 低分辨率重构 泸州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背景下合肥暴雨时空演变和水汽输送特征
4
作者 徐倩倩 戴睿 +4 位作者 原文杰 金晓龙 邓学良 武强 程志庆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5-326,共12页
[目的]研究城市化背景下合肥暴雨事件的演变、水汽输送来源,可以为当地暴雨预报和制定适应性防灾减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非平稳性检验、GIS空间插值等多种方法探究合肥暴雨事件的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 [目的]研究城市化背景下合肥暴雨事件的演变、水汽输送来源,可以为当地暴雨预报和制定适应性防灾减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非平稳性检验、GIS空间插值等多种方法探究合肥暴雨事件的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后向轨迹HYSPLIT模式对暴雨水汽输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合肥城市热岛强度呈上升趋势(0.266℃/10 a),不透水面持续增多,增幅达4.99%。城—郊暴雨月分布呈单峰型,大尺度年际变化具有不对称性,城市暴雨雨量和暴雨日数增多,暴雨强度减少,减少趋势1.7 mm/(10 a·d);郊区暴雨雨量和日数减少,暴雨强度增多,线性趋势1.1 mm/(10 a·d)。暴雨强度大值区空间分布从城区向郊区扩展。暴雨事件均发生由少到多的突变。(2)城市化对下风向区暴雨事件存在增加效应,暴雨雨量和日数分别增多26.84 mm/10 a和0.11 d/10 a,且快速发展阶段的城市化效应比缓慢阶段更显著,城市化影响对暴雨雨量、暴雨日数的正贡献度分别为41.2%和50.1%。(3)暴雨异常偏多年份,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中国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贡献分别占总水汽的44%,64%和54%,且源自西南方向的水汽气团初始高度较低、比湿大,是暴雨过程的主要水汽来源。[结论]合肥城郊暴雨事件年际变化的不对性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更显著,未来应加强对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暴雨事件变化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暴雨时空分布 HYSPLIT模式 水汽输送 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矩法的短历时暴雨频率分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牛晨 王双银 吴素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5-60,共6页
研究短历时暴雨频率分布,可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提供依据,对山洪灾害防治及城镇防洪排涝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18个基准气象站和基本气象站1984—2013年的实测暴雨资料为依据,采用年最大值选样法选取了各站点10,30,60,90,120min5个短... 研究短历时暴雨频率分布,可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提供依据,对山洪灾害防治及城镇防洪排涝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18个基准气象站和基本气象站1984—2013年的实测暴雨资料为依据,采用年最大值选样法选取了各站点10,30,60,90,120min5个短历时共90组的暴雨量序列,采用线性矩法分别估计了各序列的皮尔逊Ⅲ型分布(P-Ⅲ)、广义极值分布(GEV)、耿贝尔分布(Gumbel)、正态分布(N)、指数分布(EXP)和两参数伽马分布(Gamma)参数,并以确定性系数、误差平方和和概率点据相关系数分别分析各备选分布的拟合精度。结果表明:①各站点暴雨量序列均值和线性离散系数随历时增加均呈上升趋势,而线性偏态系数随历时变化无统一趋势;②同历时各站点暴雨量序列均值自西向东呈递增趋势,秦岭以北线性离散系数和线性偏态系数自西向东呈递减趋势,秦岭以南线性离散系数和线性偏态系数则呈现出中部高、东西低的态势;③以P-Ⅲ分布(包含Gamma分布)为最优分布的暴雨量序列为81组,占总序列组数的90.0%,可作为研究区短历时暴雨的理论频率分布。研究成果可为城市防洪、排涝规划以及相关工程设计的雨量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历时暴雨频率分布 年最大值选样法 线性矩法 小流域设计洪水 山洪灾害防治 城镇防洪排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中小河流致洪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启和 《东北水利水电》 2017年第5期29-30,33,共3页
文中在系统分析辽宁省暴雨洪水特征的基础上,尝试对致洪暴雨阈值及其时空分布进行研究。为保证降雨径流的一致性,研究以辽宁省55个集水面积2 000 km2以下,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的水文站为代表站,统计各站5年一遇洪水对应的3h、6h、12h、24... 文中在系统分析辽宁省暴雨洪水特征的基础上,尝试对致洪暴雨阈值及其时空分布进行研究。为保证降雨径流的一致性,研究以辽宁省55个集水面积2 000 km2以下,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的水文站为代表站,统计各站5年一遇洪水对应的3h、6h、12h、24h降水,分析各时段致洪雨量阈值,并对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致洪暴雨 时空分布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北工业园区不同暴雨强度下不同LID布置方式的排水防涝控制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傅春 付耀宗 肖存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9-73,共5页
为分析南昌市昌北工业园区不同暴雨强度下不同LID布置方式的排水防涝情况,采用SWMM模拟分析其排涝效果。采用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LID)的方法增加排水防涝重现期,并通过改变LID设施间布置方式提高排水防涝标准。结果表明,LID设施的... 为分析南昌市昌北工业园区不同暴雨强度下不同LID布置方式的排水防涝情况,采用SWMM模拟分析其排涝效果。采用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LID)的方法增加排水防涝重现期,并通过改变LID设施间布置方式提高排水防涝标准。结果表明,LID设施的加入可使传统情形下的1年排水标准提升至5年,1年的防涝标准提升至10年;LID串并联布置进一步将排水标准增加到10年,防涝为20年;经过LID串并联的优化,排水标准仍为10年重现期,除个别难以治理的低洼区外,防涝标准可视为达到50年重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布置方式 排水防涝效果 暴雨分布 SW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16”浑河大伙房水库以上暴雨洪水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福然 《东北水利水电》 2014年第5期45-46,48,共3页
2013年8月15日至17日,辽宁省浑河大伙房水库以上区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水,导致重大水灾损失。文章主要分析了2013年"8.16"暴雨洪水特性,并分别从暴雨成因、暴雨的时间、空间分布以及洪水特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气象成因 暴雨洪水 暴雨时间分布 暴雨空间分布 重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暴雨时空特征及暴雨气象成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晨涛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1年第12期36-39,60,共5页
按照资料系列长度高于30年,区域代表性强为原则,在辽宁省选取544个降雨站点,对全省暴雨时段分布、暴雨历时、暴雨极值以及暴雨中心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形成不同类型暴雨的气象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西风槽与北部低压冷锅相遇是辽... 按照资料系列长度高于30年,区域代表性强为原则,在辽宁省选取544个降雨站点,对全省暴雨时段分布、暴雨历时、暴雨极值以及暴雨中心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形成不同类型暴雨的气象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西风槽与北部低压冷锅相遇是辽宁省区域性暴雨形成的主因,区域暴雨气象成因较为复杂,东部和南部暴雨历时高于24h的频次较高,而西部暴雨历时均要低于24h,暴雨历时从东南向中部再向西部逐步递减变化。24h暴雨量级高于200mm的区域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辽宁的本溪和丹东地区,西部尤其是阜新地区24h暴雨量级一般在200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成因 暴雨特性 暴雨时空分布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江城市降雨特性及雨洪关系分析——以四川泸州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媛媛 刘业森 +1 位作者 刘方华 李梦阳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4期62-65,共4页
沿江城市气候多变,外洪和内涝之间关系复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洪涝统筹是沿江城市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分析掌握沿江城市的暴雨、洪水特征,可提前预测不同降雨条件下河道洪水的特性及其对城区排涝的影响,对于城市防洪系统和排涝系统统... 沿江城市气候多变,外洪和内涝之间关系复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洪涝统筹是沿江城市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分析掌握沿江城市的暴雨、洪水特征,可提前预测不同降雨条件下河道洪水的特性及其对城区排涝的影响,对于城市防洪系统和排涝系统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洪涝预报预警,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泸州市为例,对暴雨时空分布特征、洪水特征规律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为新形势下沿江城市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城市 暴雨时空分布 雨洪特征 防洪排涝 四川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岷江流域洪灾动态风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燕莲 董铭 +1 位作者 刘维明 李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27,共8页
受暴雨的影响,河流流域常会发生大型洪涝灾害事件,给沿河流域的人们带来灾难,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在岷江流域暴雨分布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与GIS技术相结合,选取了2000,2005,2010年和2015年共4期数据,从致灾危险性、孕灾敏感性和承... 受暴雨的影响,河流流域常会发生大型洪涝灾害事件,给沿河流域的人们带来灾难,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在岷江流域暴雨分布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与GIS技术相结合,选取了2000,2005,2010年和2015年共4期数据,从致灾危险性、孕灾敏感性和承灾易损性3个方面构建了洪涝灾害动态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通过ArcGIS得到了岷江流域洪灾动态风险性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1)在空间尺度上,洪灾风险性结果的变化趋势与致灾因子变化趋势趋于一致,暴雨空间分布与洪灾风险结果关系密切,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岷江流域东南部平原地区,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2)在时间尺度上,总体以中等风险区为主,面积占比第二高的风险区由较低风险区发展到了较高风险区,整体风险性在上升。研究成果揭示了暴雨分布特征与洪灾风险的关系,既有效指示了岷江流域洪涝灾害空间分布的状况,又反映了洪灾风险性动态变化状况,可为流域防灾减灾和社会稳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暴雨分布 动态风险性评价 GIS 层次分析法 岷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城市河道产汇流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柏绍光 黄英 +1 位作者 方绍东 李自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4-66,共3页
基于城区河道下垫面条件与天然河道差异大的特点,根据实测暴雨洪水资料,分析昆明市城区河道(即发源于城区)暴雨空间分布、降雨径流关系(产流)及汇流参数(纳希瞬时单位线n、k值),并用实测暴雨洪水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下垫面条件改变... 基于城区河道下垫面条件与天然河道差异大的特点,根据实测暴雨洪水资料,分析昆明市城区河道(即发源于城区)暴雨空间分布、降雨径流关系(产流)及汇流参数(纳希瞬时单位线n、k值),并用实测暴雨洪水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下垫面条件改变后,产流机制与天然状况截然不同,而汇流特性彼此一致,由此模拟的洪水过程与实测过程吻合较好,该分析对类似城市城区河道整治工程洪水计算将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道 暴雨空间分布 产汇流特性 纳希瞬时单位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