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暴力电子游戏的短期脱敏效应:两种接触方式比较 被引量:33
1
作者 郭晓丽 江光荣 朱旭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9-266,共8页
比较主、被动接触暴力电子游戏的脱敏效应,以44名男性大学生为被试,利用生物反馈仪测量被试主动参与游戏或被动观看游戏录像前后,及随后观看暴力视频过程中皮电与心率的变化(脱敏效应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暴力电子游戏可以产生脱... 比较主、被动接触暴力电子游戏的脱敏效应,以44名男性大学生为被试,利用生物反馈仪测量被试主动参与游戏或被动观看游戏录像前后,及随后观看暴力视频过程中皮电与心率的变化(脱敏效应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暴力电子游戏可以产生脱敏效应。接触游戏15分钟后,暴力游戏组观看暴力视频过程中皮电的增加值明显小于非暴力游戏组;(2)游戏的接触方式对于脱敏效应的程度无显著影响,但主动参与组对于游戏内容知觉到更高的愉快与更低的沮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电子游戏 脱敏效应 接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力电子游戏玩家对攻击性词语的注意偏向:一项ERP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高雪梅 赵偲 +1 位作者 周群 翁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7-174,共8页
采用线索探测范式,以攻击性词语、消极非攻击性词语和中性词语为实验材料,运用ERP技术考察了暴力电子游戏玩家注意偏向的脑神经机制.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暴力电子游戏玩家对攻击性词语后靶子诱发的N1波幅增大;有效线索下,暴力电... 采用线索探测范式,以攻击性词语、消极非攻击性词语和中性词语为实验材料,运用ERP技术考察了暴力电子游戏玩家注意偏向的脑神经机制.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暴力电子游戏玩家对攻击性词语后靶子诱发的N1波幅增大;有效线索下,暴力电子游戏玩家对攻击性词语后靶子诱发的P300潜伏期减小.结果说明暴力电子游戏玩家对攻击性词语表现出了注意偏向,其机制为对攻击性词语的注意警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电子游戏 攻击性 注意偏向 N1 P2 P3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郑宏明 孙延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6-272,共7页
文章综述了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影响的测量方法和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心理机制和特点,文章认为对这种心理机制的理论探讨经历了四个阶段,元分析表明暴力电子游戏增加了游戏者的攻击行为、攻击认知、攻击情感、... 文章综述了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影响的测量方法和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心理机制和特点,文章认为对这种心理机制的理论探讨经历了四个阶段,元分析表明暴力电子游戏增加了游戏者的攻击行为、攻击认知、攻击情感、生理唤醒,最后文章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电子游戏 攻击 攻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力电子游戏玩家对攻击性图片注意偏向的ERP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偲 高雪梅 +1 位作者 周群 翁蕾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4-590,共7页
本研究采用游戏使用习惯问卷筛选暴力电子游戏玩家和对照组被试各24名,利用线索探测范式,探讨了暴力电子游戏玩家对攻击性图片的注意偏向机制。结果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暴力电子游戏玩家对攻击性图片线索下探测目标诱发的P1潜伏期提前... 本研究采用游戏使用习惯问卷筛选暴力电子游戏玩家和对照组被试各24名,利用线索探测范式,探讨了暴力电子游戏玩家对攻击性图片的注意偏向机制。结果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暴力电子游戏玩家对攻击性图片线索下探测目标诱发的P1潜伏期提前;(2)暴力电子游戏玩家表现出特定的脑电模式:N1潜伏期延长,P2波幅减小,P300波幅降低;(3)线索的有效性效应表现在早期ERP成分(P1)中。结果表明,暴力电子游戏玩家对攻击性图片表现出注意偏向,其脑电模式揭示暴力电子游戏对玩家的认知功能有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电子游戏 注意偏向 攻击性图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暴力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燕道成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7-81,共5页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电子游戏作为一个新兴的富有活力的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在我国,游戏也从最初的"毒蛇猛兽"渐渐被人们所接受,影响着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如今,玩电子游戏已经成为很多人不可缺少的娱乐休闲方式。本文从...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电子游戏作为一个新兴的富有活力的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在我国,游戏也从最初的"毒蛇猛兽"渐渐被人们所接受,影响着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如今,玩电子游戏已经成为很多人不可缺少的娱乐休闲方式。本文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暴力游戏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解析了暴力电子游戏产生不良后果的原因,综述了传播学关于暴力游戏影响的几个主要研究成果。并结合个案,分析当前我国电子游戏管理形势,抓住我国对游戏管理层面的缺口,以及游戏厂商过于功利性的缺点,提出了解决暴力游戏不良后果的防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电子游戏 游戏玩家 青少年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力电子游戏使用者对攻击性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
6
作者 丁道群 伍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5-118,共4页
以攻击性词和中性词为刺激材料,采用情绪Stroop范式,考察不同电子游戏使用者对攻击性相关刺激的注意加工特性。结果发现,暴力电子游戏组对攻击性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非暴力电子游戏组,但两组被试对中性词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暴力电子... 以攻击性词和中性词为刺激材料,采用情绪Stroop范式,考察不同电子游戏使用者对攻击性相关刺激的注意加工特性。结果发现,暴力电子游戏组对攻击性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非暴力电子游戏组,但两组被试对中性词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暴力电子游戏组对攻击性词的反应时要显著长于中性词,而非暴力电子游戏组对两类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在暴力电子游戏组中,高低攻击特质被试对攻击性词的反应时都显著长于中性词,而在非暴力电子游戏组中,高攻击特质被试和低攻击特质被试对两类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暴力电子游戏组被试对攻击性词存在明显的注意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电子游戏 攻击特质 注意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