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动性暴力犯愤怒条件下的阈上阈下反应抑制受损
1
作者 毋嫘 张之宇 +3 位作者 张晋 覃丹泓 李紫熙 康威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0-417,共8页
本研究使用情绪性Go/No-go任务(实验1)和掩蔽版Go/No-go任务(实验2),考察暴力犯和对照组在中性条件和愤怒条件下的阈上阈下反应抑制能力。实验1发现,相比中性条件下,暴力犯和对照组在愤怒条件下Go反应时更短,No-go错误率更高;愤怒条件... 本研究使用情绪性Go/No-go任务(实验1)和掩蔽版Go/No-go任务(实验2),考察暴力犯和对照组在中性条件和愤怒条件下的阈上阈下反应抑制能力。实验1发现,相比中性条件下,暴力犯和对照组在愤怒条件下Go反应时更短,No-go错误率更高;愤怒条件下暴力犯比对照组Go反应时更短,No-go错误率更高。实验2发现,相比中性条件下,在愤怒条件下暴力犯No-go反应时和RT-slowing更短,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愤怒条件下,暴力犯比对照组No-go反应时和RT-slowing更短。结果表明,相比中性条件下,愤怒条件下暴力犯呈现阈上阈下反应抑制受损;愤怒条件下,暴力犯比对照组阈上阈下反应抑制表现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动性暴力犯 阈下反应抑制 阈上反应抑制 愤怒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力犯的疼痛共情更低:来自ERP的证据 被引量:21
2
作者 高雪梅 翁蕾 +2 位作者 周群 赵偲 李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8-487,共10页
疼痛共情是共情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指个体对他人疼痛的感知、判断和情绪反应。共情能力的缺失可能导致个体产生退缩、冷漠及攻击行为。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以疼痛和非疼痛图片为实验材料,对暴力犯的疼痛共情水平进行了考... 疼痛共情是共情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指个体对他人疼痛的感知、判断和情绪反应。共情能力的缺失可能导致个体产生退缩、冷漠及攻击行为。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以疼痛和非疼痛图片为实验材料,对暴力犯的疼痛共情水平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暴力犯和普通群体在观看疼痛和非疼痛图片时ERP波形差异显著,暴力犯观看疼痛图片时,N110、P2的潜伏期更长,P2的波幅更高、P300的波幅更低,说明与普通群体相比,暴力犯的疼痛共情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犯 疼痛共情 ERP N110 P2 P3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酷无情特质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波 黄秀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84,174,共5页
为了探讨冷酷无情特质与暴力犯罪之间的关系,以及冲动性和预谋性暴力犯在该特质上的差异性,研究采用冲动性/预谋性攻击量表和冷酷无情特质量表对某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310名青少年暴力犯做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冲动性暴力与预... 为了探讨冷酷无情特质与暴力犯罪之间的关系,以及冲动性和预谋性暴力犯在该特质上的差异性,研究采用冲动性/预谋性攻击量表和冷酷无情特质量表对某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310名青少年暴力犯做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冲动性暴力与预谋性暴力之间的显著相关后,冷酷无情特质总分以及下含的"麻木"维度对预谋性暴力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层面维度"无情"对冲动性暴力存在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冲动性、预谋性青少年暴力犯在冷酷无情特质、麻木和无情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显示冷酷无情特质能够预测严重的攻击行为和暴力犯罪,并且为两类青少年暴力犯进行分类矫治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酷无情特质 冲动性 预谋性 青少年暴力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力犯内隐攻击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云祥 李小平 杨建伟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2期62-65,共4页
该研究采用IAT测验对暴力犯的内隐攻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暴力犯内隐攻击性信念和内隐攻击性评价的IAT效应显著高于一般群体;2)暴力犯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性相关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内隐攻击性信念与刑期相关显著。
关键词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暴力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愤怒诱发干扰冲动性暴力犯行为抑制晚期阶段:来自ERP的证据 被引量:1
5
作者 毋嫘 赵晨光 +3 位作者 陈瀚强 刘天骄 康威 李昕雨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2-849,共8页
采用双选择oddball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使用视频诱发愤怒情绪,考察冲动性暴力犯在愤怒状态下的行为抑制能力。行为结果发现,被试在愤怒状态下偏差刺激与标准刺激的反应时之差显著长于中性状态。脑电结果发现,对照组在愤怒状态... 采用双选择oddball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使用视频诱发愤怒情绪,考察冲动性暴力犯在愤怒状态下的行为抑制能力。行为结果发现,被试在愤怒状态下偏差刺激与标准刺激的反应时之差显著长于中性状态。脑电结果发现,对照组在愤怒状态和中性状态下的P3波幅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冲动性暴力犯在愤怒状态下的P3波幅显著大于中性状态。结果表明,个体在愤怒状态下行为抑制存在困难,冲动性暴力犯组和对照组在愤怒状态下行为抑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晚期P3成分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动性暴力犯 愤怒 行为抑制 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未成年暴力犯的冲突解决策略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关梅林 曹慧 张建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2-382,391,共2页
关键词 男性未成年暴力犯 冲突解决策略 一般社会信念 人际关系性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威胁或无能狂怒? 自恋对暴力犯攻击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宇平 李姗珊 +2 位作者 何赟 王豆豆 杨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4-258,共15页
通过2个研究探索了自恋与暴力犯攻击行为的关系及机制。研究1通过问卷法(N=498)发现,自恋与攻击存在正相关,特质愤怒在自恋与预谋性和冲动性攻击间的中介作用成立,心理特权的中介作用只对预谋性攻击成立。研究2对90名暴力犯进行了行为... 通过2个研究探索了自恋与暴力犯攻击行为的关系及机制。研究1通过问卷法(N=498)发现,自恋与攻击存在正相关,特质愤怒在自恋与预谋性和冲动性攻击间的中介作用成立,心理特权的中介作用只对预谋性攻击成立。研究2对90名暴力犯进行了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威胁感和负性情绪在自恋与攻击间起中介作用,挑衅调节了上述中介作用。显性自恋者只在挑衅条件下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隐性自恋者则在挑衅和无挑衅条件下均有较强的攻击性。研究厘清了不同亚型下自恋与攻击的关系,突出了隐性自恋的“黑暗性”,并为罪犯矫治管理及犯罪预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恋 威胁感 负性情绪 攻击 暴力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如何引发暴力犯的攻击?基于情绪调节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宇平 周冰涛 杨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0-280,共11页
本文基于情绪调节理论,以暴力犯为被试,通过2项研究探究了情绪在攻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1采用改编的反应时竞争范式测量个体攻击行为。结果发现,情绪调节动机在负性情绪与攻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证实了负面情绪状态下,暴力犯会为了... 本文基于情绪调节理论,以暴力犯为被试,通过2项研究探究了情绪在攻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1采用改编的反应时竞争范式测量个体攻击行为。结果发现,情绪调节动机在负性情绪与攻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证实了负面情绪状态下,暴力犯会为了调节情绪而实施攻击。研究2进一步表明,攻击的确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具体来说,在暴力犯群体中,实施反应性攻击之后,会伴随着正性情绪的提升和负性情绪的下降;实施主动性攻击之后,个体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都会提升。文章从对攻击结果的预期和攻击的实际效果两个角度,对攻击的情绪调节理论进行了验证,为情绪在攻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解释。今后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应设法避免个体通过攻击调节情绪,引导其使用合理的方式调节情绪以减少攻击行为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理论 负性情绪 正性情绪 攻击 暴力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力犯攻击行为与焦虑的关系:CU特质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金科 肖玉琴 杨波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288,共6页
采用冲动性/预谋性攻击量表、冷酷无情特质量表和特质焦虑量表,以山东省某中型监狱341名成人暴力犯为被试考察两类攻击、CU特质水平和特质焦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CU特质水平与两类攻击正相关,与特质焦虑呈负相关,特质焦虑水平能... 采用冲动性/预谋性攻击量表、冷酷无情特质量表和特质焦虑量表,以山东省某中型监狱341名成人暴力犯为被试考察两类攻击、CU特质水平和特质焦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CU特质水平与两类攻击正相关,与特质焦虑呈负相关,特质焦虑水平能够预测成人暴力犯的冲动性攻击。(2)个体的CU特质水平能够调节特质焦虑与冲动性攻击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特质焦虑水平对低CU特质个体的冲动性攻击影响大于高CU特质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犯 冲动性攻击 预谋性攻击 特质焦虑 CU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阶段即将出监未成年犯心理健康状况的新趋势——以山东省未成年犯问卷调查为基础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淑慧 苏春景 刘若谷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7-573,共7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山东省2013年和2014年即将出监未成年犯为被试,对即将出监未成年犯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即将出监未成年犯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常模。(2)强奸罪的未成年犯与故意伤害或杀人罪及抢劫罪的未...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山东省2013年和2014年即将出监未成年犯为被试,对即将出监未成年犯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即将出监未成年犯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常模。(2)强奸罪的未成年犯与故意伤害或杀人罪及抢劫罪的未成年犯,在SCI—90的若干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年龄组的未成年犯在SCI—90的若干因子上有显著差异。(4)暴力犯和非暴力犯在SCI—90的多数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即将出监未成年犯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不同类型罪犯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监狱对不同类型未成年犯进行教育矫正应更有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 SCI—90 心理健康 暴力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者来信
11
作者 周志卓 《律师与法制》 2006年第2期76-76,共1页
投保人只能在法定期间向保险公司索赔;暴力犯能否假释按新《刑法》实施后所判的刑期而定;没有共同故意,就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
关键词 保险公司 法定期间 《刑法》 共同故意 共同 投保人 暴力犯 刑期 假释 索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