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端方与暨南学堂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夏泉
-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83-88,106,共7页
-
文摘
暨南学堂的创办是20世纪初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端方为暨南学堂的创办与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可以说,没有端方就没有暨南,端方是一位在暨南校史上打下了深深印记的人物。
-
关键词
端方
暨南学堂
创办
关系
-
分类号
G528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吧城中华会館和暨南学堂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梁德坤
-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11-19,27-37+42,共12页
-
文摘
在本世纪初,吧城(吧达维亚的简称,即今雅加达)的华侨社会在文化教育方面有两件起过重要作用的大事。这就是:(一)一九○○年成立了中华会馆,这是在荷属东印度,也是在东南亚地区最早成立的一个超越乡族姓界、省籍畛域,而为全体侨胞服务的文化社团。(二)一九○七年吧城中华会馆保送了华侨第一批学生赴南京暨南学堂就学,开了此后海外华侨学生回国接受祖国教育的先河。
-
关键词
文化教育
祖国文化
暨南学堂
新时代
教育事业
中华会馆
教育问题
社会风气
民族自尊心
社会环境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暨南在华侨教育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马兴中
-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10-118,共9页
-
文摘
暨南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华侨学校,在我国华侨教育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回顾暨南的历史,借鉴暨南在几十年中所创造和积累的华侨教育的经验,这对于我们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华侨教育事业,办好暨南大学,是有一定意义的。一。
-
关键词
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
暨南学堂
华侨高等教育
光荣传统
华侨学校
学生组织
学术团体
华侨教育
祖国
中华民族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创刊词
- 4
-
-
-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0期1-1,共1页
-
文摘
暨南,这个名字,饱含着多少世代国内人民与华侨、华裔的骨肉深情;闪耀着多少年来海外侨胞与侨居地人民友谊的光辉!早在一九0七年,以招收华侨学生为主的暨南学堂就在南京旦生了。她深得海外华侨的热情关怀,大力支援,一九二七年发展成为暨南大学,设立文、理、法、商四个学院,并在上海迠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我们党就在暨南大学迠立了党支部和共青团支部,领导华侨学生积极参加民主革命的斗争,其中有不少侨生成了坚强的革命战士。解放后,暨南大学于一九五八年在广州重建,每年有更多的华侨子弟从五洲四海来求学。他们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学习成长。
-
关键词
暨南大学学报
创刊词
十年内战
暨南学堂
“四人帮”
王、张、江、姚反党集团
革命战士
海外侨胞
华侨学生
海外华侨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