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型TOPCon结构的隧穿氧化和钝化工艺研究
1
作者
高嘉庆
屈小勇
+5 位作者
吴翔
郭永刚
王永冈
汪梁
谭新
杨鑫泽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38,共6页
为深入研究p型TOPCon结构的制备工艺和钝化性能,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隧穿氧化层生长过程中氧气流量、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氧化层质量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硼扩散温度下p-poly的钝化性能和方块电阻。实验结果表明,氧气流量达到15 slm(标准...
为深入研究p型TOPCon结构的制备工艺和钝化性能,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隧穿氧化层生长过程中氧气流量、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氧化层质量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硼扩散温度下p-poly的钝化性能和方块电阻。实验结果表明,氧气流量达到15 slm(标准升每分钟)以上,p-poly的隐开路电压平均值达到730 mV,暗饱和电流密度低至3.5 fA/cm^(2)。氧化温度和时间分别达到620℃和30 min时,p-poly的隐开路电压可提升至735 mV;随着氧化温度的提高或者氧化时间的延长,p-poly的隐开路电压趋于稳定。硼扩散温度为960℃时,p-poly的方块电阻保持在132Ω/,硅基体中的掺杂结深为0.25μm,获得了良好的钝化性能。本文所确定的工艺参数可制备出具有良好钝化性能的p-poly结构,对未来p型TOPCon结构在高效晶硅电池上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型TOPCon结构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
钝化质量
隐开路电压
暗饱和电流密度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掺(Ga, Si)银铝浆对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飞彪
许亚文
+1 位作者
张谋翔
谢贤清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83,共8页
银铝浆是新一代太阳能电池(n型TOPCon)的关键材料,但其金属化后在Si发射极表面形成很大且很深的“银铝尖钉”,尖钉易击穿p-n结造成短路,成为限制其应用的瓶颈。引入Si、Ga元素对银铝浆进行优化,分别制备了掺Si和掺Ga,Si的银铝浆,研究其...
银铝浆是新一代太阳能电池(n型TOPCon)的关键材料,但其金属化后在Si发射极表面形成很大且很深的“银铝尖钉”,尖钉易击穿p-n结造成短路,成为限制其应用的瓶颈。引入Si、Ga元素对银铝浆进行优化,分别制备了掺Si和掺Ga,Si的银铝浆,研究其对金属化区域暗态饱和电流密度J0.metal、欧姆接触电阻Rc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掺入少量Si后,金属化区域未见明显“银铝尖钉”,说明掺Si后抑制了在浆料金属化时出现“银铝尖钉”的现象,对p-n结损伤较小,J0.metal下降,开路电压Voc上升,但是Rc增大。再掺入Ga组分后“银铝尖钉”明显变浅,数量变多,Rc下降,弥补了掺Si银铝浆欧姆接触差的弊端,有较高的电池转换效率;用扩散浓度测试仪(ECV)对发射极表层进行元素浓度分析,发现Ga分布于表层0~50 nm处,有利于改善欧姆接触。研究了Ga、Si的掺入量对银铝浆电性能的影响,电池转换效率最高达到24.68%,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铝浆
欧姆接触
暗
态
饱和电流
密度
金属化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型TOPCon结构的隧穿氧化和钝化工艺研究
1
作者
高嘉庆
屈小勇
吴翔
郭永刚
王永冈
汪梁
谭新
杨鑫泽
机构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太阳能电力分公司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太阳能电力分公司
出处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38,共6页
基金
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项目(KY-C-2023-GF06)。
文摘
为深入研究p型TOPCon结构的制备工艺和钝化性能,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隧穿氧化层生长过程中氧气流量、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氧化层质量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硼扩散温度下p-poly的钝化性能和方块电阻。实验结果表明,氧气流量达到15 slm(标准升每分钟)以上,p-poly的隐开路电压平均值达到730 mV,暗饱和电流密度低至3.5 fA/cm^(2)。氧化温度和时间分别达到620℃和30 min时,p-poly的隐开路电压可提升至735 mV;随着氧化温度的提高或者氧化时间的延长,p-poly的隐开路电压趋于稳定。硼扩散温度为960℃时,p-poly的方块电阻保持在132Ω/,硅基体中的掺杂结深为0.25μm,获得了良好的钝化性能。本文所确定的工艺参数可制备出具有良好钝化性能的p-poly结构,对未来p型TOPCon结构在高效晶硅电池上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
p型TOPCon结构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
钝化质量
隐开路电压
暗饱和电流密度
太阳能电池
Keywords
p-type TOPCon structure
low press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passivation quality
imply open circuit voltage
dark saturation current density
solar cell
分类号
TM914.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掺(Ga, Si)银铝浆对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飞彪
许亚文
张谋翔
谢贤清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江西佳银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师范大学国家单糖化学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83,共8页
基金
江西省重大技术需求揭榜挂帅项目(20213AAE02013)
江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70217)。
文摘
银铝浆是新一代太阳能电池(n型TOPCon)的关键材料,但其金属化后在Si发射极表面形成很大且很深的“银铝尖钉”,尖钉易击穿p-n结造成短路,成为限制其应用的瓶颈。引入Si、Ga元素对银铝浆进行优化,分别制备了掺Si和掺Ga,Si的银铝浆,研究其对金属化区域暗态饱和电流密度J0.metal、欧姆接触电阻Rc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掺入少量Si后,金属化区域未见明显“银铝尖钉”,说明掺Si后抑制了在浆料金属化时出现“银铝尖钉”的现象,对p-n结损伤较小,J0.metal下降,开路电压Voc上升,但是Rc增大。再掺入Ga组分后“银铝尖钉”明显变浅,数量变多,Rc下降,弥补了掺Si银铝浆欧姆接触差的弊端,有较高的电池转换效率;用扩散浓度测试仪(ECV)对发射极表层进行元素浓度分析,发现Ga分布于表层0~50 nm处,有利于改善欧姆接触。研究了Ga、Si的掺入量对银铝浆电性能的影响,电池转换效率最高达到24.68%,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0.55%。
关键词
银铝浆
欧姆接触
暗
态
饱和电流
密度
金属化
转换效率
Keywords
silver aluminum paste
Ohmic contact
dark saturation current density
metallization
convers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TQ1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型TOPCon结构的隧穿氧化和钝化工艺研究
高嘉庆
屈小勇
吴翔
郭永刚
王永冈
汪梁
谭新
杨鑫泽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掺(Ga, Si)银铝浆对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电性能的影响
陈飞彪
许亚文
张谋翔
谢贤清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