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享铁塔无源干扰水平的求解与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唐波 肖乔莎 +2 位作者 刘兴发 齐道坤 梁旭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724-3732,共9页
新增基站天线使得共享铁塔的散射场更为复杂,不连续散射体在多激励源下存在耦合效应,进而导致传统输电线路无源干扰求解算法中电场积分方程推导用边界条件产生变化。为此,基于输电线路无源干扰散射场的产生机理,考虑不连续电磁散射体之... 新增基站天线使得共享铁塔的散射场更为复杂,不连续散射体在多激励源下存在耦合效应,进而导致传统输电线路无源干扰求解算法中电场积分方程推导用边界条件产生变化。为此,基于输电线路无源干扰散射场的产生机理,考虑不连续电磁散射体之间的耦合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大面元物理光学法(large elemen-physics optic,LE-PO)算法的共享铁塔无源干扰水平改进求解方法。基于互易定理和等效原理,推导出了共享铁塔散射体二阶耦合散射后的边界条件,对其进行联立求解,获得了互耦背景下各散射体的等效源,然后对等效源进行积分求解以得到共享铁塔散射场,最终实现无源干扰水平的准确求解。单个基站天线与单根铁柱电波暗室实验结果表明,考虑耦合的无源干扰求解方法的相对误差为2.62%,而传统LE-PO算法的相对误差为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铁塔 无源干扰 复合散射 互耦效应 LE-PO 电波暗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带状测量矩阵在压缩感知ISAR成像中的应用
2
作者 谭歆 冯晓毅 王保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37-3143,共7页
将压缩感知(CS)理论用于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可以有效利用缺损的雷达回波数据,解决了因数据缺损造成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目前压缩感知中常用的高斯或伯努利等随机测量矩阵独立随机元数目过多,存储空间过大,从而导致硬件实现成本... 将压缩感知(CS)理论用于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可以有效利用缺损的雷达回波数据,解决了因数据缺损造成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目前压缩感知中常用的高斯或伯努利等随机测量矩阵独立随机元数目过多,存储空间过大,从而导致硬件实现成本过高。所构造的稀疏带状测量矩阵,通过将测量矩阵进行带状循环移位置零稀疏化,可大幅减少测量矩阵中非零元素数目,降低系统采样要求,节约硬件实现成本,使得压缩感知ISAR成像工程化更容易实现。最后通过仿真和微波暗室实验数据验证了点目标模型下稀疏带状测量矩阵进行ISAR成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ISAR成像 稀疏带状测量矩阵 微波暗室实验 点目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次表层雷达技术的小天体结构层析成像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玉军 刘涛 +4 位作者 宋晓骥 黄春琳 郑适 何志华 刘瑞冬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4-188,198,共6页
小天体内部结构探测是深空探测的重要课题,利用次表层探测雷达技术可以实现小天体浅表层探测和全球内部结构探测。本文面向轨道器环绕小行星进行次表层雷达穿透成像探测的场景,提出一种次表层雷达环绕扫描层析成像方法,针对洋葱状分层... 小天体内部结构探测是深空探测的重要课题,利用次表层探测雷达技术可以实现小天体浅表层探测和全球内部结构探测。本文面向轨道器环绕小行星进行次表层雷达穿透成像探测的场景,提出一种次表层雷达环绕扫描层析成像方法,针对洋葱状分层结构小天体模型,通过对不同地质层面结构交界的反射波进行滤波反投影重建,实现了对小天体内部结构的成像。文章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的数值仿真和微波暗室测量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了反射式层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表层探测雷达 小天体 层析成像 暗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